《《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77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3小节中的部分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感悟巴老的自我评价。

 

1、(映示投影)

 

在巴金爷爷的眼里,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画出有关句子。

 

2、自由读书,画句子。

 

3、组织交流

 

过渡:

在巴金爷爷的眼里,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根据学生回答(映示)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哪个词最能概括巴金爷爷对自己的评价。

(普通)用笔圈下来。

 

②请大家读一读。

 

③是的,在巴金爷爷自己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真的是个普通人吗?

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④学生自由发言

 

a、他一生写了很多著作,比如《家》《春》《秋》等,追问:

你知道他写了多少吗?

 

b、(出示作品《家》)同学们,你们看,这部小说就是巴金爷爷写的,名字叫《家》,这本书有29万字;他一生写了相当于30几本这样厚的书;还有二十多部翻译的作品。

他创作的作品多吗?

 

⑤指导朗读。

 

a、是呀,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可他却这样说自己——(齐读: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b、他的作品屡次获奖,可以说他蜚声文坛,享誉世界,可他都这样说自己——(再读该句。

 

C:

他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可他却这样说自己——(三读该句)

 

(二)借助文本语言材料,感受学生心目中的巴金爷爷。

 

1、(指映示的话)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巴金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板:

谦虚)。

 

2.在你的眼中,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映示问题)

 

在你的眼中,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再一次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课文第3自然段,聆听他的心声。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小节,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组织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着重品味下列几句话:

(映示)

 

句1: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是的,我们都感受到了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那份浓浓的爱。

哪个词最能触动你的心弦?

 

B、穿插介绍:

 

巴金爷爷在创作小说《家》时有这样的一段内心独白:

(教师饱含激情地朗诵)

 

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

眼前是无数惨痛的画面,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使我的手在颤动,使我的笔,不能制止地迅速地在纸上移动着,仿佛许多许多人都想借着我的手倾诉自己的痛苦。

我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就是这样创作出长篇小说《家》和其他作品的。

 

C、听了巴金爷爷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说。

 

E、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练一练。

 

F、指名读,其他人静静聆听:

他的朗读,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

 

(引导体会“无限”一词,表达出了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像天空一样广博,像大海一样深沉。

 

3.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映示:

 

句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A、这一句话的哪些字眼,引起了你的思考,用笔圈出来。

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B、穿插介绍:

巴金一生共捐款20多万元稿费,300万日元和8千多册图书。

而建国以来,他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完全是靠稿费生活的呀。

此时,老师把这个例子与这句话摆在一起,你看到的难道仅仅是“奉献”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眼吗?

难道你认为“奉献”中装着的只是我们看得见的稿费和书吗?

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C:

指导朗读:

相信你也能通过朗读,把藏在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D、是啊,巴金爷爷用一生的精力才悟出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深刻的大悟,读——(齐读: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

 

E、他终于明白了生命要开花,要结果,要付出爱,他用作品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的爱。

这是一种大爱——(再读该句。

 

F、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

 

生。

 

这就是真诚而真实的巴金,是一位真正的“大家”——三读该句。

 

4.过渡:

我们身边也有一个生动的事例,胡海军校长把瘫患在床的古稀老人托给妹夫照料,到四川支教让我们全校师生非常感动。

这也是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你身边还有那些无私奉献让生命开花结果的事例?

你打算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

 

交流,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后教师总结。

 

过渡:

在信中巴金爷爷告诉我们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指名读句子,出示:

 

句3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

 

结果。

 

读着“生命开花结果”这个词,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自由提问。

 

(你们提出的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主要是两大问题,什么叫“生命开花结果”?

怎样才能使“生命开花结果”?

 

组织讨论。

 

①你明白了什么?

什么叫“生命开花结果”?

(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②怎样才能使“生命开花结果”?

(读出书上的有关句子。

 

句4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

我相信,通过你们的朗读,这美丽的生命之花一定能永远绽放在你们的心里。

 

a、自由练读。

 

b、指名读;齐读。

 

(三)你想知道,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映示:

 

冰心:

巴金是一个最可爱、可佩的作家。

 

鲁迅:

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

 

王蒙:

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的榜样。

 

有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深情地说,(映示字幕)一名女学生饱含激情地配乐朗读。

 

时光如水,

 

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

 

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

 

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

 

淡泊宁静。

 

个别读,齐读。

 

(四)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辞。

把心交给读者,把爱献给社会的巴老,感动了我们,感动了读者,也感动了中国,他被评为了“200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