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76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docx

标点关联词语句子排列义

教育个宁波龙文性化辅导讲义(龙泉校区)(ggggggggggggangganggang纲

学生:

沈威教师:

赵前伟课题:

标点符号用法,关联词语及句子顺序排列

A.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1、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例如: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例如: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七、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

“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

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

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

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八、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如: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他站起来问:

“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九、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例如: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例如:

“今天好热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十、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

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十一、书名号(《》<>)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例如: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练一练:

1、我们紫微小学创办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

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

3、红楼梦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不是的

4、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猛进如潮四个大字

5、市场上的水果可真多啊有苹果梨子香蕉葡萄

6、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一看书和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二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几分钟三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7、请不要乱丢纸屑你难道没有看到保护环境这几个大字吗

B.关联词语小结

复句类型

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

既...又...,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一会儿...一会儿...

递进关系

不但(不仅/不只/不关)...而且(并且),...还...;...甚至...;...也...

选择关系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是...还是...

转折关系

虽然(尽管/虽说)...但是(可是/还是)...;...却(然而)...;...否则...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还...,再...也..

条件关系

只有...才...,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都(总/总是/也还)...

C.如何排列句子顺序

在试卷中,经常会出现排列句子的题型,这类题型孩子做时常常失分较多。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排列句序呢?

一、初读。

拿到练习题时,不要急于下笔标序号。

要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熟悉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

谁做什么?

谁怎么样?

说了件什么事?

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

例:

()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小桥。

()我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人们来来往往,十分方便。

()小桥是用一块长的条石铺成的。

二、复读,明确先后次序。

仔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一般的顺序有:

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

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

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

三、精读巧排列。

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排列。

(一)精,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二)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如有些要求排序段落中有表示顺序的关键性词语,像“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接着”、“现在”,“换句话说”、“与此同时”、“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等。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理顺句序也就简单多了。

如果没有明显的关键性词语,就要更加仔细地阅读,弄清发展变化顺序。

推敲句首,句尾词语,找出联系,使句子能合理衔接。

本段中可根据这些关键性词语:

“村前,河上有小桥,小桥条石铺成,来往等”进行排序。

四、细读,填上序号。

初步确定好排列顺序后,再读进行复查(可以检查检查数字是否写重,是否多写,呵呵孩子子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最后填上自己认为正确的序号。

例:

(2)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5)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小桥。

(1)我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4)人们来来往往,十分方便。

(3)小桥是用一块长的条石铺成的。

五、多练习。

练习得多了,就能熟练地解答句序排列问题,也就掌握住了窍门。

排列句子--招数分解

第一招--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第二招--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第四招--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第一招: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4、2、6、1、7、5、3

第二招--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31245

第三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2431

第四招--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找出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3、1、4

课后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多读多练,作文( )会进步。

        

2、()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3、( )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4、()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5、( )你答应去,( )该准时去叫他。

6、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7、(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8、这种地板砖(     )坚固,(     )美观。

 

9、(     )我们走到哪儿,(     )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学老师。

 

10、她买的这条毛巾(     )漂亮(     )便宜。

 

11、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点,(     )感到很快乐。

 

12、(     )你的学习再好,(     )不能骄傲。

 

13、同学们(     )发现火灾,(     )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4、(     )困难多大,他(     )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

 

15、(     )夏天到了,(     )高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二、用下面的关联词语造句

1、虽然……但是……

2、只要……就……

3、不论……都……

三.请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按正确顺序排列。

(一)

()太阳出来了。

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着了。

()东方刚露白。

(二)

( )少年时代,她留学美国,接受民主教育。

回国后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当选了国家副主席,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同时,她还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妇女儿童的文化教育事业中去。

( )抗战期间,她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1915年,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的历程。

(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 )1981年,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三)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他很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硬弓。

()那些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于是,他请人在这张弓上雕刻了各色各样的花纹。

(四)

()不知什么时候,天渐渐变阴了。

()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

()周大爷急急忙忙把场上的稻子收进袋子往家里运。

()上午,天气晴朗,无一丝云彩。

()周大爷把稻子晒到场上。

()当他刚把最后一袋稻子运到屋,大雨倾盆而至。

(五)

()妈妈连忙拉住小军的手说:

“先洗手,再吃饭。

()他放下书包,就要去端饭碗。

()小军听从了妈妈的话,先去洗了手,然后再吃饭。

(  )妈妈高兴地说:

“对了,这才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  )中午,小军回到家,看见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饭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