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研究.docx
《藏区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区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藏区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研究
藏区“9+3”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自2009年以来接受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后,不同民族(藏区:
藏族、羌族、回族、汉族,内地:
土家族、汉族)、不同地域(藏区、内地)学生“抱团”现象严重,不愿、不敢、不会与其他民族学生友好交往、交心等现实问题,通过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合相关访谈了解到藏区“9+3”学生所存在的主要三大心理问题,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重点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加强学习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措施,拉近藏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增进相互了解和团结,培养学生平等相处、共同发展的意识,提升不同民族学生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心理素质。
以使藏区“9+3”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当中。
关键词藏区;“9+3”学生;心理冲突;疏导策略
一、藏区“9+3”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藏区“9+3”学生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的学生。
为了了解藏区“9+3”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学周步诚教授等修订的,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
进行调查,随机抽取11春年级到12秋年级藏区“9+3”学生共78名学生,实际发放问卷78份,收回78份,回收率100%,剔除2份效度量表检出的无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的97.4%。
所有数据资料通过excel操作进行处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表1),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
(1)学习焦虑,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学习目标,无法安心学习,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2)冲动倾向,具体表现为在对待人或者事的时候十分冲动,自制力差。
(3)对人焦虑,具体表现为过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
表1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标准分
1-53分
53-64
65以上
人数
61
14
1
百分比
80.3%
18.4%
1.3%
总数
76
表2藏区“9+3”学生分量表检出率
内容量表
学习焦虑
过敏倾向
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
冲动倾向
恐怖倾向
对人焦虑
身体症状
人数
54
9
2
10
20
5
20
6
百分比
71.1%
11.8%
2.6%
13.2%
26.3%
6.6%
26.3%
7.9%
总人数
76
排序
1
5
8
4
2
7
3
6
二、藏区“9+3”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藏区“9+3”学生与汉族的不平等,导致部分藏区“9+3”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民族的心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共同的心理素质使一个民族联为一个整体。
由于我国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藏区“9+3”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体验显然不同于汉族学生。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落后于汉族,另外职高阶段学生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从少年期结束向青年期迈进,其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由于正处于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学生升入职高后,所受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既可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也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藏区“9+3”学生生的学习基础与主动性较差,有的学生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沾染了不良习气,有的学生因家庭原因,性格扭曲,因此他们在学校里往往被教师冷落或被看做后进学生,这不可避免地在部分藏区“9+3”学生中造成自卑、焦虑、厌学等心理。
为了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素质,缩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距,党和国家给少数民族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针对职业学校,集中表现为藏区“9+3”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后可直接进入相应职校接受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
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
然而在一些藏区“9+3”学生内心也会因此产生消极的影响。
他们在心理上总认为与汉族学生相比自己被免费接受职业教育,是弱势群体的表现,是自己不如汉族大学生的证明。
加上一些地区、一些用人单位,在录用藏区“9+3”学生时对他们存有偏见,使少数藏区“9+3”学生择业较其他学生更为困难,从而使得部分在校藏区“9+3”学生思想消沉,学习懈怠,有的甚至出现焦虑、压抑、孤独等心理障碍。
尤其,在当今“地球村”的氛围中,世界各民族的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都处在碰撞、交流、融合进步之中,一些自我封闭,民族自尊意识极强的藏区“9+3”学生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坠入狭隘的误区,致使他们的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社会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极易产生逐步脱离大群体,形成民族小团体相互影响的不良倾向。
(二)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导致部分藏区“9+3”学生人际关系失调
我校职高学生将近四千余人,藏区“9+3”学生不到一百人,只占职高学生总数的2.5%,由于民族的不同,各民族的学生在个性、习惯、爱好、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沟通、认知和互动方式,人们凭借这些方式去影响和作用于他人,使彼此的心理和行为得到调节和改变,由此形成各民族之间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美好人生的关键因素,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
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
当人际关系不协调时,人的心理往往会失去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更加难以适应周围环境,思想长期压抑,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此外,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总担心本民族被别人瞧不起,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出较强的自尊维护欲。
部分学生热衷于老乡会或同乡会,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本民族学生的利益。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同一民族学生交往甚密而疏远其他民族的同学,从而影响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部分藏区“9+3”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我校藏区“9+3”学生大多数来自甘孜、阿坝州等偏远山区,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无法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在面对实际情况时不知所措,缺乏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体系与实际经验。
大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还较为片面。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入职高学习,将来能够当技术人员;有的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有力气、肯干就可以“成才”;还有的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因此,很多家庭对孩子成长抱有任其自然的态度,导致了家教失衡等现象。
由于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导致孩子的心理上的冲突即学与不学都无所谓,进而导致他们的厌学厌世心理。
另外父母与孩子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导致孩子个性发展不全,人格发展受阻。
在调查中,有的家长认为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了解孩子,找不到适当的话题,无法沟通,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接受父母的意见是沟通的最大障碍。
由于家庭成员间缺乏良好沟通,导致孩子遇到问题时无法与父母倾述,压抑在心理,长此已久进而导致其个性发展不全,遇事要么沉默要么冲动为之,人格出现障碍。
、
三、藏区“9+3”学生心理冲突的疏导与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习辅导,开设有关学习专题讲座
学习辅导应主要加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因此应帮助“9+3”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改进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效的智力活动策略和自我监控智力活动的意识与技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兴趣和成就动机。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9+3”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在教学中,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以个别辅导为辅,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预防心理问题,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及训练,使“9+3”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别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并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有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入心理教育的目标,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转化。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就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及时疏导、矫正。
心理咨询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将个别咨询与普及教育相结合,既解决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共性问题起到积极地预防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
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潜力,提高人生质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
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要重视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水平、辅导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质量。
5.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长久,如果教师与家长能够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互相协调,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就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在家长掌握了必要的心理教育知识后,可采用每学期举办家庭心理教育讲座,召开有关心理教育讨论会,家长与学生展开心灵对话等形式,真正让家长发挥学校与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营造平等、和谐,信任的家庭氛围,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心理学化。
1.关爱“9+3”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适度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
教师要从关爱、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歧视、不嘲笑、不训斥、不冷漠,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关心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指导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心胸,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兼优的朋友相处,在自尊、自爱、真诚、友善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父母、老师也要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3.教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保持积极、稳定、进取的心理情绪。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动调节自己的心境情感、情绪、意志等,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分析周围所发生的情况,冷静妥善待人接物,保证心理反应适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并不断反省自己,调整“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的差距,避免产生心理冲突;矫正不良习惯,使学生与沾染不良习气的环境、条件、来源隔离,严格设
计自我评价体系,设计新的行为标准,并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积极转化后进学生。
教师在工作中要树立这样的信念:
转化一个后进学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挽救一个后进学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人才。
用
爱心、真诚去感化他们,用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使后进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抓住他们在某个方面的点滴进步,科学灵活进行评价、激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六)广泛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9+3”学生认识自己,促进自我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帮助藏区“9+3”学生认识自己,促进自我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心理普查,帮助教师了藏区“9+3”学生,使学校德育工作者对“9+3”学生有更全面、科学的了解,从而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广泛的心理普查,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学生,平时可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诱导和矫正;对那些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给予了更多的关心、爱护;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援助,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性格类型,可以更好地理解“9+3”学生的思想行为,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心理普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某一群体的基本思想心理行为特征,以便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好的影响,能使学生心理振奋,激发起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它主要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由于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又是由学生自愿参加、自觉管理的,因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自尊需要、归属需要和成才需要,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能力的锻炼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尤其要指出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其个性心理品质,进一步培养其顽强意志的重要形式。
因此,要积极引导“9+3”学生深入工厂、深入社区,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做深层次的思考,增加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调整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
(八)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和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任务,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至关重要。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建国60年来国家的巨大变化,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
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2】
附录一: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指导语]
A.这些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
B.回答方法。
本测验每一问题都有只有“是”和“否”两种可供选择答案。
是打√,否打×
[问卷项目]
(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
(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紧张。
(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理是否感到不快。
(5)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
(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7)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
(8)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
(10)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
(1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
(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
(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
(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
(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
(16)你是否常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
(17)你受到父母评判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
(18)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
(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
(20)你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
(21)你是否很担心叫你担任班干部?
(22)你是否总是觉得好像有人在注意你?
(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心里是否紧张?
(24)你受到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愉快?
(25)你受到老师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安?
(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会笑?
(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玩不如在自己家里玩?
(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
(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
(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
(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
(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
(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
(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
(36)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好?
(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是认为自己不好?
(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42)你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时,是否一出错就特别留神?
(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
(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
(45)你和同学吵架以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
(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点好事?
(47)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
(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
(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你心里是否很烦躁?
(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
(52)你对收音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
(53)你心里是否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好?
(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
(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
(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
(58)你是否经常头痛?
(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总是很紧张?
(60)你没有参加运动,心脏是否经常噗通噗通地跳?
(61)你是否很容易疲劳?
(62)你是否很不愿吃药?
(63)夜里你是否很难入梦?
(64)你是否觉得身体好像有什么毛病?
(65)你是否经常认为自己的身型和面孔比别人难看?
(66)你是否经常觉得肠胃不好?
(67)你是否经常咬指甲?
(68)你是否舔手指头?
(69)你是否经常感到呼吸困难?
(70)你去厕所的次数是否比别人多?
(71)你是否很害怕到高的地方去?
(72)你是否害怕很多东西?
(73)你是否经常做噩梦?
(74)你胆子是否很小?
(75)夜里,你是否很怕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
(76)你乘车穿过隧道或高桥时,是否很怕?
(77)你是否喜欢夜里开着灯睡觉?
(78)你听到打雷声是否非常害怕?
(79)你是否非常害怕黑暗?
(80)你是否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你?
(81)你是否经常生气?
(82)你是否不想得到好的成绩?
(83)你是否会突然想哭?
(84)你以前是否说过谎话?
(85)你有时是否觉得,还是死了好?
(86)你是否一次也没有失约过?
(87)你是否经常想大声喊叫?
(88)你是否不愿说出别人不让说的事?
(89)你有时是否想过自己一个人到遥远的地方去?
(90)你是否总是很有礼貌?
(91)你被人说了坏话,是否想立即采取抱负行动?
(92)老师或父母说的话,你是否都照办?
(93)你心里不开心,是否会乱丢.乱砸东西?
(94)你是否发过怒?
(95)你想要的东西,是否就要一定那到手?
(96)你不喜欢的课,老师提前下课,你是否感到特别高兴?
(97)你是否经常想从高的地方跳下来?
(98)你是否无论对谁都很亲?
(99)你是否会经常急躁得坐立不安?
(100)对不认识的人,你是否会都喜欢?
藏区9+3学生民族认同与心理问题综合访谈提纲:
1你是如何看待藏族与藏文化的你为什么要这么看待它?
2你是如何看待汉族与汉文化的你为什么要这么看待它?
3你是如何适应汉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生活的?
具体做了哪些努力?
4认为学习和了解藏族的历史和文化对你来说重要吗为什么
6你认为学习和了解汉族的历史和文化对你来说重要吗为什么
7你认为你的民族背景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吗为什么
9对于藏族同学而言你认为认同藏族和认同汉族矛盾吗为什么
10保持藏文化的认同对你来说有意义或价值吗为什么
11适应汉族的生活标准和价值观对你来说有意义或价值吗为什么
12你认为学习和适应汉文化是否会拉大你同藏族和藏文化的距离为什么
13为了适应学校生活你是否会有意或无意地疏远一些你的藏族朋友和藏文化
14你是否觉得你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活中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为什么
15你是否觉得你有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感到陌生为什么案例一(学习焦虑方面)
附录二:
藏区“9+3”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分析:
1、来访者情况:
2、案例史:
二、咨询过程:
2011年9月11日,与当事人母亲和班主任联络,了解当事人情况。
2011年9月12日,谈话了解当事人症状及起因,建立咨访关系。
2011年9月15日针对当事人对学习的畏惧进行归因分析与认知疗法的辅导和治疗。
2011年9月25日,针对当事人的学业焦虑症状进行心理辅导和松弛训练。
2011年10月9日,对当事人进行学法指导并与老师对当事人进行解题思路分析。
2011年10月19日,对当事人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进行认知疗法的辅导和治疗。
三、诊断:
从当事人的心理疾病的起因、表现来看,当事人患了学习焦虑神经症,并有人格偏差障碍。
四、基本咨询方法:
五、咨询效果和思考:
案例二(人际关系方面)
一.案例分析:
1、来访者情况:
2、案例史:
二、咨询过程:
三、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