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43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39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述

本工程为河南省新乡至孟州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全长4.7103Km。

其起点里程为K52+489.7,终点里程为K57+200。

主要工程有特大桥、中桥、涵洞、路基工程等,该标段要求工期20个月。

一、编制依据

1、河南省焦作市公路管理局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招标文件。

2、新孟公路武陟至温县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文件交付清单所提供的技术设计文件、图表等相关资料。

3、二000年十一月三日业主在焦作市组织召开的标前会议精神及投标前业主发出的纪要、以及补遗书等。

4、本单位组织的现场调查。

5、本单位具备的设备、物资资源和技术经济实力。

6、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验收等方面的国家和部委制定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

二、编制说明

1、以设计意图为主导,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2、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可行。

3、整个施组方案对环境破坏最小,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4、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先进完善。

5、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区段划分等做到周密、高效、经济、合理。

6、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

7、本标段含特大桥一座,为本标段的控制工程,在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方案选择、工期安排、机械配套、劳力投入、临建工程等重点考虑,同时兼顾其它,确保总工期。

三、工程概况

(一)施工环境

1、地理环境

本路线所经区域地形平坦,为豫北平原西部。

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沁河出太行山后自西向东迳流,自武陟转入东南;黄河自西向东迳流,形成沁黄冲积平原地貌。

地势平坦宽阔,起伏不大,线路在西陶村以西地面标高多大于100米,在西陶村以东地面标高低于100米。

本标段位于武陟城郊区,详见地理位置图1。

2、气候环境

线路所在地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中,全年无霜期较长。

武陟县年平均气温14.5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零摄氏度,绝对最低气温-13.8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8摄氏度,绝对最高气温43.6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600mm,多集中在七~九月份。

全年无霜期212天。

温县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0.1摄氏度,绝对最低气温-17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7.7摄氏度,绝对最高气温43.2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572mm,多集中在七~九月份。

全年无霜期218天。

该区汛期在七~九月份,汛期集中,降水量不大,有霜期短;对工程的施工影响不大。

3、工程、水文地质和地震

(1)工程地质

线路通过地段主要为第四系地层。

沿线主要岩性:

起点至岳马蓬村以棕红色、姜黄色、棕黄色亚砂土为主,其中,沁河漫滩为亚砂土,粉细砂,局部夹低液软塑粘土;岳马蓬至原岗以棕红色粘土、亚粘土为主;原岗至郑老庄以棕红色亚粘土为主,棕红色、棕黄色亚砂土相继出露;郑老庄至温县县城东北以棕红色、暗红色亚粘土为主,局部为棕红色、棕黄色亚砂土,岩土以冲积成因为主。

从区域构造体系图上可知,从温县至新乡市有一条北东向华夏系隐伏断裂,倾向北西,属压性、压扭性断裂。

该断裂在赵堡东被一新华夏系断裂错断,在武陟县城南东被一北西向断裂错断。

该断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所覆盖,第四系没有显示。

该断裂与整个线路大致平行,位于线路南部,距线路0.3~5.5公里,经震探分析对本项目影响不大。

与本合同段施工直接有关的地层为棕红色、姜黄色、棕黄色亚砂土及沁河漫滩的亚砂土、粉细砂和局部夹低液软塑粘土。

沿线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病害,整个线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水文地质

本项目路线通过区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

含水层主要为亚砂土和深埋于30~60米的粉细砂层,另外亚粘土和粘土的孔隙、裂隙中也含有部分地下水。

通过水位埋深调查,地下水位埋深均大于10米。

对公路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影响不大。

沿线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由沁河水和黄河水及北部太行山区地下水补给。

在武陟县城东北一带地下水单位涌出量达6~10m3/h.m。

其它段为2~6m3/h.m。

浅层地下水补给50~75万m3/Km2。

(3)地震

地震基本烈度7度。

4、现有交通

本项目所在的焦作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与项目直接相连的公路有:

焦新高速公路(在建),郑(州)常(平)公路,博(爱)温(县)公路等;另外老新孟公路与本项目部分平行或交叉,项目施工时可直接利用。

本合同段与郑常路平交于K52+383.55,另设计线路K55+450、K56+750两处与大堤平交,大堤晴天可行汽车通往武陟县城,该两堤分别位于沁河特大桥的桥头与桥尾,材料可通过以上既有线路进入施工场地,另施工时只需在特大桥、部分路基段等处修建部分便道。

5、水、电、通讯

本标段工程属富水区,工程用水十分便利,沿线有多眼机井,可提供生活及施工用水。

本区电力工业发达,用电条件较好。

沿线有输电线路与设计线平交,施工时可设多处T接点引入。

沿线村庄均架有通讯线,装有程控电话,施工时引入即可。

6、砂石料供应

附近河流不能提供施工用砂石料,所需材料需购买,购买时应本着“就近、质优”的原则。

(二)设计概况

1、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

平原微丘区四车道II级公路

路基宽度:

一般路段宽17.0m

路面宽度:

14.0m

最大纵坡:

2.5%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700米

桥梁净宽:

16+2×0.75+2×0.25m

设计荷载:

汽—超20,挂—120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

1/100

路基、涵洞:

1/50

地震基本烈度:

VII度

2、线路平面

本合同段在K52+489.7~K53+373.34段为直线,线路走向自北向南,K53+373.34~K57+200段亦为直线,线路走向自东向西,转弯处设一环岛。

3、线路纵断面

本标段线路上坡两段,下坡三段,最大上坡坡度为2.5%,最大下坡坡度为-2.5%。

4、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主要工程项目有特大桥一座、中桥一座、盖板涵四座、边沟涵三座、通道一处,路基土石方总量221.338Km3,另外还有其它附属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基土方

挖土方

Km3

3938

填土方

Km3

221338

其中含可利用土方

3938Km3

2

防护工程

m3/m2

8211/43934

3

排水

m3/m

1952/1980

4

特大桥

M/座

1267.24/1

5

中桥

m/座

29.64/1

6

涵洞

7

盖板涵4道,圆管涵3道。

7

通道

1

5、特大桥、中桥设计概况

⑴沁河特大桥设计概况:

①地质概况:

该特大桥横跨沁河,其基础位于沁河水域及河漫滩,穿越地层以砂层和土层为主。

土层为粘土和亚粘土,砂层为粉细砂、细砂及中砂,粘土中混有姜石。

②设计概况:

该桥起点里程K55+466.38,终点里程K56+733.62,全长1267.24m。

本桥为直线桥,纵断面位于竖曲线上,曲线半径为12000m。

上部构造为42孔3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6孔一联,共7联;桥面连续,桥面净宽18.0m,行车道16.0m,人行道2×0.75m,栏杆2×0.25m。

下部构造为三柱式单排架圆形桥墩,钻孔浇筑桩基础。

0号台为桩台式;42号台为肋板式桥台,双排桩基础。

③引道设计概况

本标段沁河特大桥两端设东、西两条引道,东引道长627.77m,纵坡2%;西引道长474.77m,纵坡-2%。

(2)白马泉干渠中桥设计概况

桥梁跨越白马干渠,桥位区地形平缓,表层为粘土,其下为细沙、粘土、粉细沙、中沙。

桥梁中心桩号K54+544,全长29.64米,桥宽17米,位于半径为1485.778米的曲线上,桥面横坡1.5%,上部构造为19.96米跨径装配式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简支安装、桥面连续的方法施工。

下部设U形桥台,扩大基础。

6、道路设计概况

(1)路基设计

①路基横断面型式

路基横断面宽17m,其中:

行车道2×7.0m,硬路肩2×1.5m。

沁河桥头变宽段路基断面宽18m,行车道2×7.0m,硬路肩宽2×2.0m。

路面横向坡度1.5%,路肩横向坡度3%。

②路基边坡

a、填方路基

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时,坡率采用1∶1.5;边坡高度大于8m时,上部8m边坡坡率采用1∶1.5,8m以下坡率采用1∶1.75。

b、挖方路基

受线路设计标高控制,挖土高度较小,均小于8m,边坡坡率采用1:

1.5,在设计标高重合处路肩与边沟相连。

③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沿线沁河大堤内侧桥头左右设计范围内用浆砌片石护坡防路护,大堤内侧路基防护上部为框格植草,地面线以上2m为浆砌片石。

其余路段防护只采用框格植草。

填土高小于2.4m以下全部植草防护。

④取土和弃土

路基填筑可利用土方仅有3938m3,另外212462m3填土需要购买。

购买土可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集中取土。

工程施工中的废弃土有规则地堆放在荒地或自然沟旁,弃土堆形状及边坡有利于排水。

(2)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自下而上依此为15cm石灰稳定土、15cm石灰粉煤灰稳定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5cm热拌沥青稳定碎石及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路肩面结构设计为15cm水泥稳定碎石及3cm厚沥青。

7、涵洞设计概况:

本合同段设计有7座涵洞,具体设计概况如下表:

 

涵洞设计概况表

中心桩号

孔数—孔径

涵洞类型

长度

(m)

交角

(度)

路基宽度(m)

洞口形式

(孔—m涵)

K52+493.9

1—1.5x1.0

盖板涵

17.00

90

8.50

8.50

八字墙

K52+753.5

1—1.5x1.0

盖板涵

17.00

90

8.50

8.50

八字墙

K53+525.5

1---2.5x1.5

盖板涵

20.00

105

8.50

8.50

八字墙

K53+954.6

1—1.5x1.0

盖板涵

17.00

90

8.50

8.50

八字墙

K52+859.2

(两侧)

1—φ1.25

圆管涵

24.5

90

一字墙

K53+511

(两侧)

1—φ0.75

圆管涵

42.75

105

一字墙

K54+060

(两侧)

2—φ0.75

圆管涵

21

95

一字墙

8、其它工程设计概况:

K55+205.50处设计有一1—6.0m钢筋混凝土距形板通道以及部分路基地段浆砌片石边坡防护和其他附属工程。

第二章工程总论

一.工程特点

(一)工程意义重大

本工程为改建工程,在国家公路交通网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公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了省内运输的行车时间,对于繁荣焦作地区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省内外联系和加速河南省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桥梁施工任务比重大

本标段线路总长4710.3m,其中特大桥、中桥各1座,涵洞8座,路基土石方259.282Km3,其中沁河特大桥全长1267.24m,占全线总长的26.9%,为本工程的重中之重,是本标段的控制工程,施工中只要合理安排好该特大桥的工期,整标段工程即可得到充分保证。

(三)与地方相互干扰大

本标段起点位于武陟县城北外环路,交通较为繁忙,设计线路与郑常路平交,另两处与大堤平交,此外还有多条乡村级道路横穿设计线路,施工时与地方干扰很大。

(四)施工条件较好

本项目工程所在地地势平坦,多条公路与本项目直接相连,交通便利。

施工用水、电及通讯较为方便,为工程快速、优质完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工期不紧张

虽然本标段工程量大而集中,但施工条件好,可以多场地同时施工,根据我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水平,按正常施工可以提前工期而不必去抢工期。

二.施工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工程特点,施工时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一)领导重视,质量第一

鉴于本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如果中标,我们一定把本工程列为我单位施工的重点,组建精干的领导班子,选派有丰富道桥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采用先进施工设备,精兵强将上武温。

同时把搞好工程质量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作到按设计施工、按规范施工、按标准化作业要求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施工,作到工程是精品是样板,争创省优、国优。

(二)在施工中采用配套技术,作到施工技术先进

我局有在多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道路施工工程实例和特大桥施工的丰富经验。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特点,我们准备投入以下成熟的施工技术:

1、土石方大型机械设备配套施工技术。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3、钻孔桩施工技术。

4、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5、桥梁先张法施工技术。

6、架桥机架梁施工技术。

7、先进的检测体系配合施工技术。

(三)合理组织、安排施工

由于工期不太紧张,在确保工期略有提前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合理组织,按照均衡生产、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施工,一方面使机械设备合理,人、财、物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各施工工序,可使工程施工与地方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工程重点部分施工保证措施

本工程重点部分为桥梁和路基,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特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证

1、分别成立专业的桥梁和路基施工队伍,配备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

2、成立现场试验室,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投入使用,并在现场设有经验的试验工程师管理。

3、成立现场质量办公室,设专职桥梁和路基质检工程师分别负责桥梁和路基施工的各个工序,严把质量关。

(二)技术保证

1、认真编制桥梁和路基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仔细核查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桩点,按规范要求做好护桩,并设专业测量人员绘制桩位图,以备现场施工人员利用。

2、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保证钻孔浇筑桩质量的关键在于水下灌筑混凝土,因此制定详细、可行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案,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灌筑,并设专人记录施工情况。

4、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测设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路基的压实度。

5、严格控制路基、桥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预制过程,使成品、半成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物资保证

路基填料土方来源采取就近取得,如中标,中标后我单位将尽快与取土场所在当地政府达成协议。

桥基施工所需钢筋笼由现场加工而成,按工期要求提前加工并妥善保管。

桥梁所需梁由现场制梁场预制,详细安排制梁、运输、吊装计划,确保桥梁按时、保质、保量施工完成。

(四)机械设备保证

按施工组织设计,配齐桥梁和路基施工所需各种机械设备,并配齐一切易损易耗配件,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其它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分别见相关章节。

四、施工总体安排

(一)施工组织机构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见投标书附表1。

(二)施工队伍安排

为了按期优质完成本标段的工程,我局将成立武温公路项目经理部,选择局内通过ISO9001国内、国际认证且具有丰富的路基、特大桥、涵洞等施工经验的队伍承担该项工程,并将抽调具有15年以上路、桥、涵施工管理及技术管理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的领导班子并配备专业的桥梁工程师和道路工程师,成立两个专业队伍,分别为路基作业队、桥梁作业队。

路基作业队下设三个工区,分别为路基一工区、路基二工区和涵洞工区;桥梁作业队下亦设三个工区,分别为桥一工区、桥二工区和制梁厂(含搅拌站)。

(三)施工人员

根据本标段工程数量及工程进度安排和我局劳动力管理状况,拟上管理人员90人,生产人员390人,施工高峰生产期人员550人,采用三班制作业(路基仅白天施工),全标段采用动态管理,施工人员安排见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全标段管理、生产人员计划表

序号

单位

管理人员(人)

生产人员(人)

备注

1

经理部

15

2

路基一工区

10

60

路基二工区

10

50

5

50

3

桥一工区

20

100

桥二工区

15

80

制梁厂

15

50

4

合计

90

390

480

(四)任务划分

1、路基作业队

承担任务为整个标段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包括路基主体、边坡防护、排水、绿化及路面面层施工等。

队址设在线路K52+600附近场地。

路基一工区设在K52+500路旁,承担任务为K52+489.7~K55+205.5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包括路基主体、边坡防护、排水、绿化及路面面层施工等。

路基二工区设在K55+000路边施工场地承担任务为K55+205.5~

K57+200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包括路基主体、边坡防护、排水、绿化及路面面层施工等。

涵洞工区设在线路K52+500附近的施工场地,承担任务为整个标段内的涵洞、通道等附属工程。

2、桥梁作业队

承担任务为整个标段范围内的桥梁工程,其中:

①桥一工区设在线路的K54+980,即东端桥头附近的施工场地,其承担任务为沁河特大桥0~22墩台和白马泉中桥墩台的施工。

②桥二工区设在线路的K56+600,即西端桥头附近的施工场地,其承担任务为沁河特大桥23~42墩台的施工。

③制梁厂

制梁厂设在K54+600路旁,承担本标段所有桥梁的预制、架梁工程,另可为桥一工区供应部分砼。

项目经理部设在沿线的K55+300附近的南贾村,经理部及作业队、工区驻地安排见施工总体平面图(施组表4)。

(五)施工工期

本标段合同工期为20个月,本施组全部工程计划工期为19个月,即570天。

开工条件具备后,集中力量首先完成特大桥河中有水段的桥墩基础工程,以便在雨季来临之前将河道内的墩台建成;同时展开涵洞工程的施工,完成一段后尽快开展路基的挖、填工作,以保证路基的机械化作业。

五、施工机械和测试仪器配备

根据全部项目和工程数量,全部作业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按照优质高效的施工宗旨,本着精良有备、利用充分、检测周全高效的原则,配备有关设备。

其主要施工机械见投标书附表3,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见投标书附表4。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人、机、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如果中标,中标后我局立即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三日内赶赴现场,开展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其他人员十天内进入施工现场。

急用机械设备可在一周之内运至施工现场,其它设备依据施工进度计划进场。

2、设备运至现场的方法为:

河南省境外调入工地的机械设备由火车承运,焦作下站,轮式自行设备直接行驶至工地,不能行走设备及履带式设备由拖车转运至工地,河南省境内调转的机械设备由拖车转运。

3、主要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为:

主要材料在武陟、焦作、郑州或其它地方采购,由汽车运到工地。

二、设计图纸复核

在接到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后,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图纸复核会审,形成会审纪要。

对设计不理解有疑问的主动与设计单位联系,求得明确答复,为编制实施性施组奠定基础。

三、线路控制桩点交接及复测

该工程中标后,与设计单位赴现场进行线路控制桩点交接,并对整个线路进行复测,对桥、路基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形成控制测量文件,完成施工放样定位工作,并进行测量交底。

四、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纸的复核和图纸会审情况,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并报业主审批,以便该标段工程能顺利开展。

五、办理征地拆迁手续

根据标段划分的施工任务,结合施工图纸,设专人协助业主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办好整地拆迁工作,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六、临时工程

(一)施工场地和临时房屋

1、施工场地和设施布置

施工场地布置根据招标文件和各施工点地形作如下安排,见施组表4。

拌和站及大堆料场:

根据工程量及所在工点的地理条件选择场地面积及位置。

2、生产和生活房屋

(1)修建原则

生产和生活房屋本着占地少、安全适用、布局合理、标准统一的原则。

生产设施按各工区所承担的工程任务进行配置布设。

实验室以经理部中心实验室为主,各工区设小型工地实验室,开展日常的现场试验工作。

生产设施房屋靠近作业现场。

生活设施及办公设施尽量与生产设施相隔一定距离,以便生产运作及管理,并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得到正常休息。

(2)平面位置

见施组表4。

(3)修建标准

所有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采用砖墙石棉瓦加吊顶结构,确保冬季防寒。

对于有防火要求,则按要求调整房屋结构,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二)引入便道

1、修建标准

本标段新建便道2.0km,初拟标准为IV级,路面宽度一般段为4.5m,会车道宽6.5m(长20m)。

会车道间距400~600m,最小曲线半径25m,限制坡度8%,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路面。

2、平面布置

见施组表4。

3、施工组织及前期安排

该标段中标后,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前赴施工现场,进行选线定测和设计,办理用地手续,上足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全面修建施工便道,一个月内完成便道修建任务。

4、养护维修

为保证施工便道的正常使用,拟将组织专门的养护维修队伍,配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路面平整无坑洼,排水畅通。

(三)供水

由于该处地下水较为丰富而地表水量不太大,利用沿途水井取水以供生产及生活用水。

(四)施工用电

该标段沿线附近均有380V网电可供施工之用,据现场调查,该网电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为保证生产系统设施的用电需要,可配备4台内燃发电机,以防止以后的电力不足及临时停电。

(五)临时通讯

采用程控自动交换机有线通讯方式,在经理部设6门交换机,与各工点连成通讯网络。

线路全标段架通,采用油侵木杆架空线路。

(六)临时工程数量

临时工程数量见下表:

临时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便道工程

1

新修便道

Km

2.0

生产设施

1

供电设施

(1)

发电机房及配电房

m2/处

40/2

(2)

380伏低压线路

Km

5

2

供水设施

(1)

抽水房

m2/处

50/4

(2)

供水管路

Km

1.5

3

拌合站及大堆料场

(1)

拌合站

6

(2)

砂石料堆放场

4

(3)

水泥库

m2

600

4

加工场地

4

(1)

钢筋加工场

m2

400

(2)

木工房

m2

200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5

修理间

m2

100

6

沉淀池

6

7

实验室

m2

100

8

电工房

m2

30×4

9

制梁厂

m2

4700

10

工地值班室

m2

20×4

11

料库

(1)

普材库

m2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