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18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十几年来,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气氛。

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②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做法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故①错误;材料不是侧重强调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十几年来,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这一栏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气氛,可见,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故③④正确。

故选D。

2.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有时起决定作用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经济决定文化,故①错误;材料没体现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故②不符合题意;在实体书店中,通过开展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可见,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故③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故③错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才能国运兴,文化强才能民族强,故②④正确。

故选B。

【点睛】文化的理解: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厉害了,我的国》自上映以来不断刷新国内纪录电影市场的多项纪录。

影片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方方面面的历史成就,彰显出了大国实力。

一连串的数字和成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使观众由衷感叹:

“厉害了,我的国!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反作用于经济

③公民关心国家发展,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④反映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厉害了,我的国》通过一连串的数字和成就让观众由衷感叹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①正确;《厉害了,我的国》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方方面面的历史成就,彰显出了大国实力,弘扬了爱国主义主旋律,受到大家的喜爱,故④正确;材料没体现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我国公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集中体现

C.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故A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故B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C错误;材料强调人们通过庆祝中秋节,展示了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诉说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D正确。

故选D。

6.“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B.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说明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C正确;材料没体现文化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更替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没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7.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

这说明

A.科技进步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大众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答案】D

【解析】

【详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发展方向,故A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B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C错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大众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故D正确。

故选D。

8.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并在讲话中指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促进中外理解和友谊。

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

①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②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利用好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故①错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但不一定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故②错误;材料强调我国的驻外使节要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促进中外理解和友谊,这说明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利用好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化传播的途径,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故③④正确。

故选D。

9.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

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

材料表明

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不同区域文化逐渐趋向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杭州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伴随着宋室南迁,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这表明杭州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具有包容性,也说明了文化具有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①③正确;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②错误;不同区域文化既趋向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性,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畜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

10.在2017年4月举行的第27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5400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

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

A.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

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

C.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

D.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优秀图书,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具有共性,没体现丰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也没体现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