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692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docx

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

昆明第一中学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摸底测试

理科综合化学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

第Ⅱ卷第4至第12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I35.5Pa13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2012年初,广西河池市龙江发生镉污染,水体镉含量超标约80倍,龙江下游的柳州市饮用水安全告急,使数百万人的健康受到威胁,下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经济要不惜一切代价,经济上去了再治理环境也不迟

B.元素镉属于短周期元素

C.镉属于重金属,其离子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

D.若土壤中镉超标,可能对农作物和人体都带来危害

8.分子式为C

H2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9.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ImolBrCH2OOCCH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氢氧化钠

B.一定条件下,2CH

CH2OHCH

CH2OCH2CH

+H2O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C2H

和C2H

一定是同系物

D.检验CH

—CH—CH—CHO分子中的醛基,可用溴水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10.已知:

NH

H2O和CH

COOH是强弱相当的弱电解质,常温下,现有c(CH

COO)相等的下列两种溶液:

①CH

COONH

溶液,②CH

COONa溶液,有关比较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

①>②B.溶液的pH:

①<②

C水的离子积:

①=②D.阳离子总浓度:

①>②

1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测量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或偏高,也可能无影响

B.同温度下,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由1mL稀释到10mL后,醋酸溶液的酸性更强

C.在镁铝作为两电极材料构成的原电池中,当消耗掉1mol电极材料时,通过电路的电子为2NA

D.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1mol该物质最多含有的C—C单键数为2NA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Ag++NH3·H2O=AgOH↓+NH

B.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FeO+2H+=Fe

+H2O

C.100mLo.1mol/LAlCl3溶液中加入0.04molNa2O2

AP++4Na2O2+2H2O=AlO2-+8Na++4OH-+2O2↑

D.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H2O2+2MO4-+2H+=2MnO2↓+3O2↑+4H2O

13.短周期主族元素R、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X、Z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和X的最高正化合价一定相差1

B.元素X、Z可能形成化学式XZ3的共价化合物

C.仅R、X和Y三种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Y和Z不可能形成结构式为Z—Y—Z的化合物

26.(14分)化工生产中通常所说的“三酸两碱”,“三酸”是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是

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上述说法中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2)向盐酸中加入浓H

SO

时,会有白雾生成。

下地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的是。

A.浓H

SO

具有脱水性B.浓H

SO

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在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常用浓硫酸制备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填两种)

(4)①“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够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

酸的是。

A.AuB.AgC.AlD.Fe

②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

O

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

气体。

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

后,将溶液

低温小心蒸干,称得固体质量为8克。

则所得固体是(填化学式);若将

所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1mol/L的盐酸120mL,充分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干,

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g。

27.(14分)向一个容积为2L的恒温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A,发生如下反应:

2A(g)

—2B(g)+C(?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和开始时相同,

B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反应吸收的热量是56Kj。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温度下,下列叙述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V(A)=v(B)②

(A)=

(B)

③A、B的物质的量相等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min

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

该条件下产物C不为液态)。

(4)在该温度下的速率时间图像中,假设第6min时将容器体积

从2L变为1L,请在右图中补画出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

(5)保持恒温容,在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3molA,平衡将移动(填‘向左“、向右’

或“不”),再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

(填“>”、“<”或“=”=。

28.(15)已知:

亚硫酸盐易被氧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干燥的亚硫酸钠试剂(已部分氧化

为硫酸钠,不含结晶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三种方案如下:

方案一、量气法。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浓硫酸反应,测量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或

体积,计算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不可重复选用,夹持装置略):

方案二、氧化还原离定法,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用煮沸过的蒸溜水配制得25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已知浓度的酸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经三次滴定后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方案三、沉淀法。

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溶于适量水后加入足量30%H2O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氧化钡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为止。

经过滤、洗涤。

干燥后称量沉淀。

(附实验数据:

样品质量为1.402g,沉淀质量为2.563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所选用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2)方案二中确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方案三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该方案的计算中,可用常规方法,(填“能”或“不能”)应用差量法,计算结果;亚硫酸纳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上述三种方案中,其中不够严谨需要改进的是方案(填“一”、“二”或“三”),该方案的设计存在的缺陷是。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金属钛(T1)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

常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小,仅能与氧气、氢氧酸等几种物质起反应。

但在较高温度下,钛可与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1O2,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和浓硫酸瓜的产物之一是TIOSO4,瓜中无气体生成,副产品甲是。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Fe的目的是,检验副产品甲是否变持的实验方法是

(3)上述生产流程中所得一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杂质,可加入溶解后除去。

(4)科学家从电解冶炼铝的工艺得到启发,找到了冶炼钛

的新工艺,它可以用熔融法直接电解中间产品乙制取

金属法。

①直接电解法(剑桥法)生产钛是种较先进的方法,

电解质为熔融的氧化钙,原理如图所示;在阴极,

被还原的Ca进一步还原T1O2获得钛,可能发生

的反应或电极反应为。

②SOM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先进技术,阳极用金属陶瓷,并用固体氧离子隔膜将两极产物隔开,只允许氧离子通过,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通入某种还原性气体,可防止CO、CO2污染物产生,通入的气体若是单质,可以是,则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选增,A、B元素的基的基态原子L,电子层中末成对电子数分别为3、2短周期主族元素中C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原子半径是大。

D元素的原子序数是C元素的两倍,其合金多用于航天工业,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⑵D元素基态原子的介电子排布式是;

⑶白色晶体CAB、可由CAB2和C2B在银皿中于300℃条件下瓜七天后制得,该白色晶体C2AB,中阴离子的空间立体构塑名称是,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杂化,中学化学觉的阴离子中,与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符号是(只填两种)。

该白色晶体遇潮湿的二氧化碳时发生剧烈反应,写出三种反应物按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三种等物质的量且均含C元素的固体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⑷B、D两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胞示意图)如图a|、图b所示,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38.[化学一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A、B、C、D、E、F是六种能稳定存在的有机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换关系(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注:

①同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物质不能稳定存在;

请回答:

⑴F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是38.71%、9.68%,0.1mo1F与量金属钠作用产生H22.24L(标准状况),则F的结构简式为。

⑵D能与NaHCO2,溶液发生反应,且分子结构中有四基,E可使的四氧化碳溶液褪色。

①E在一[一条件理。

有生面产分子化物甲,则E→甲的化学议程式是,该的应类型是反应;②A→B+F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B与F互为。

①同系物②同分异构体③同素异形体④同种物质

⑷已知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产面,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乙与B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判断乙分子中最多可能有个原子共处同一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