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69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重大

专项

一般

广西田东锦富实业有限公司氟化工项目部

脚手架搭设拆除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福建省仁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18年6月24日

一、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建筑施工手册》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09过期规范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石油化工工程钢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SH/T3555-2014;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广西田东锦富实业有限公司氟化工生产项目(一期)

2.建筑概况:

本工程装置有F22装置(甲类),聚合装置(乙类)PTFE,四氟乙烯(TFE)装置(乙类),装置梁、柱子加固搭设脚手架,架子的搭设形式主要以井子架、双排架为主,具体工作内容以现场施工为准。

3.施工部署

脚手架搭设选出队长一名,由持证并且具有长期脚手架搭设经验的架子工担任。

架子队长负责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他人员配合施工。

脚手架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架子班班长负责编制,材料员负责组织进厂报验,技术负责人对搭设进度、局部搭设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专人指挥搭设。

劳动力准备

我公司前期计划安排架子工3名,普工4名,领班1名,后续根据现场进度调遣人员进场,架子工均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现场施工人员均已入场经由三级培训,合格上岗。

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3.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3.1.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3.1.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1.3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3.1.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3.1.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3.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3.2.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①构架缺陷:

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等;②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③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④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3.2.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①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②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建筑之间的间隙过大;③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④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

3.2.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①在架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②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③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等。

3.2.4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

①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②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③拥挤碰撞;④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⑤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落。

3.2.5其他伤害①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②在长期搁置以后未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③脚架的外侧边缘以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3.3危险源的监控

3.3.1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

3.3.2对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

3.3.3对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使用情况;

3.3.4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

四、脚手架搭设安全管理措施

4.1搭设脚手架的门架、钢管、扣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施工前对门架、钢管、扣件进行检查,清除其损伤大、变形大、锈蚀严重的材料。

4.2脚手架搭设前,组织相应的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让每个人心中都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中的安全。

脚手架搭设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搭设,不得改变支架结构。

支架的水平连接杆件、剪力撑等必须按照图纸进行设置,图纸未明确时应参照相关规范进行搭设。

支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4.3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要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4.4脚手架搭设时,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严禁在一个物体上拴多根安全带,同时安全带必须合格产品并定期检查,临边作业要设置好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4.5搭设过程中,脚手架上不准堆放零星杂物,如:

扣件、螺丝、螺帽、短钢筋等,避免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小型工具应随手放人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高空作业不宜上下重叠,确需时在两层中间设置可靠的隔离设施。

4.6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大雾、暴雨等)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或拆除工作,雨、雪天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4.7用于高空作业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横档间距以30cm为宜。

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单面梯与地面夹角60°~70°度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

人字梯底脚要拉牢。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4.8脚手架应做好接地、霹雷措施,特别时有电线路穿过支架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整个脚手架带电。

4.9在靠近主道路搭设脚手架,外侧必须有防止坠落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4.10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临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4.11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派人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4.12脚手架拆除安全措施: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拆除现场必须设置警戒区,张贴醒目的警戒标志。

警戒区域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过或在脚手架下方施工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天气,不应对脚手架进行拆除。

晚上拆除脚手架时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连墙杆、通常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重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到地面并放室内堆放;拆装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拆下的钢管与配件严禁抛掷。

五、高空作业安全措施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属高空作业,施工时作业人员按下规程作业:

5.1非施工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禁止在施工场地打闹。

施工时,戴好安全帽。

作业负责人要及时检查,及时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事故。

超过2m高度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及安全安全带必须定期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5.2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上下楼梯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楼梯不能太陡,铺设跳板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扶手高度不小于1.2m,至少按2排布置,底排高度不大于0.3m。

超过2m以上的脚手架上如有施工作业时,四周必须设1.2m高的扶手拦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

5.3架子工程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规定要求。

5.4人员上下通行要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不准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绳索上下,作业时必须站在稳固的脚手板上,严禁站在钢管上,并作好“三宝”、“四口”等防护措施的管理。

5.5高空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道。

高处拆下的物体、余料和废料,禁止向下抛掷。

5.6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挂几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5.7设置在建筑结构上和直爬梯及登高攀件,必须牢固、可靠。

5.8梯脚底应坚实,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人字梯铰链必须牢固;在同一架梯子上不得2人同时作业。

5.9高处作业不宜上下重叠。

确需在高处上下重叠作业时,应在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用其他隔离设施

六、搭设材料

6.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6.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m.

6.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6.4钢管上严禁打孔。

6.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

①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

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②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

③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6.6脚手板用钢制脚手板,无腐蚀、断裂。

七、脚手架设计尺寸

7.1脚手架底步距为1.48m,其余每步为1.48m。

7.2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5m。

7.3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1.2m、1.5m。

7.4连接杆件与护栏、结构连接牢固

八、纵向、横向水平杆、脚手板、防护栏杆

8.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8.2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8.3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8.4横向水平杆的各个节点处必须设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九、立杆

9.1脚手架里立杆距离设备净距为50cm。

9.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9.3立杆必须用连接件与墙体可靠连接。

9.4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①、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均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十、现场环境保护

10.1在施工中认真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把对环境的影响减之最低。

尽可能地减少对当地水源、植被等产生损害,不随意丢弃工业垃圾、废弃物料。

10.2施工完毕,派专人对施工区的环境进行检查,对损害的地形地貌进行恢复。

10.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保持工地现有的环境,不应因为施工而破坏工地的环境。

10.4施工用材料须分堆码放整齐。

十一、计算公式

11.1基本设计规定

11.1.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

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11.1.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11.1.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

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

11.1.4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11.1.5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11.1.6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11.1.6采用。

表11.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

11.1.7扣件、底座、可调托撑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

表11.1.7  扣件、底座、可调托撑的承载力设计值(kN)

项目

承载力设计值

对接扣件(抗滑)

3.20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

8.00

底座(受压)、可调托撑(受压)

40.00

11.1.8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8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11.1.8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构件类别

容许挠度[v]

脚手板、脚手架纵向、横向水平杆

l/150与mm

脚手架悬挑受弯杆件

l/400

型负悬挑脚手架悬挑梁

l/250

注:

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

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

11.1.9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9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11.1.9  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构件类别

容许长细比[λ]

立杆

双排架

满堂支撑架

210

单排架

230

满堂脚手架

250

横向斜撑、剪刀撑中的压杆

250

拉杆

350

11.2单、双排脚手架计算

11.2.1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W≤f(5.2.1)

式中

σ——弯曲正应力;

M——弯矩设计值(N·mm),应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mm3),应本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11.2.2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1.2MGk+1.4ΣMQk(5.2.2)

式中:

MGk——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MQk——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11.2.3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v≤[v](5.2.3)

式中:

v——挠度(mm);

[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5.1.8采用。

11.2.4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可按图5.2.4采用

图11.2.4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11.2.5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Rc(5.2.5)

式中: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7采用。

11.2.6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f(5.2.6-1)

组合风荷载时:

N/φA+Mw/W≦f(5.2.6-1)

式中:

N——计算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式(5.2.7-1)、式(11.2.7-2)计算;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本规范附录A珍A.0.6取值;

λ——长细比,λ=l0/I;

l0——计算长度(mm),应按本规范式第5.2.8条的规定计算;

i——截面回转半径,可按本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A——立杆截面面积(mm2),可按本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可按本规范式(11.2.9)计算;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本规范表5.1.6用。

11.2.7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5.3.2-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5.3.2-2)

式中:

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2k——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ΣNQk——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内、外立杆各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11.2.8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μh(5.2.8)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k=1;

μ——考虑单、双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11.2.8采用;

h——步距。

表11.2.8  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

11.2.9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下式计算:

Mw=0.9×1.4Mwk=0.9×1.4ωklah2/10(5.2.9)

式中:

Mw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N·mm);

ww——风荷载标准值(kN/m2),应按本规范式(4.2.5)式计算;

la——立杆纵距(m)。

11.2.10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脚手架搭设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当脚手架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11.2.11单、双排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较小值:

1不组合风荷载时

(5.2.11-1)

2组合风荷载时:

(5.2.11-2)

式中:

[H]——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m);

gk——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kN/m),可按本规范附录A表A.0.1采用。

11.3满堂脚手架计算

11.3.1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11.2.6-1)、式(11.2.6-2)计算。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本规范式(11.2.9)计算。

11.3.2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式(11.2.7-1)、式(11.2.7-2)计算。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Qk,可按所选取计算部位立杆负荷面积计算。

11.3.3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荷载售后服务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

11.3.4满堂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11.3.4)

式中:

——满堂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11.3.4采用;

——步距;

μ——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什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1采用。

表11.3.4满堂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高度H(m)

H≤20

20<H≤30

30<H≤36

1.155

1.191

1.204

注:

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1。

11.3.5满堂脚手架纵、横向水平杆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11.2.1~第11.2.5条的规定。

11.3.6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1.5m,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的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本规范第11.2.6~第11.2.10条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

11.4满堂支撑架计算

11.4.1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

11.4.2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9.3条规定,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1.4.6条规定。

11.4.3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11.2.6-1)、式(11.2.6-2)计算。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可按本规范式(11.2.9)计算。

11.4.4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1.4ΣNQk(11.4.4-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0.9×1.4ΣNQk(11.4.4-2)

式中:

∑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Σ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11.4.5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与顶层立杆段;

2应符合本规范第11.3.3条第2款、第3款的规定。

11.4.6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结果最不利值:

顶部立杆段:

(11.4.6-1)

非顶部立杆段:

(11.4.6-2)

式中:

——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11.4.6采用;

——步距;

a——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不大于0.5m。

当0.2m<a<0.5m时,承载力可按线性插入值;

μ1、μ2——考虑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什计算长度系数,普通型构造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4采用;加强型构造应按附录C表C-3、表C-5采用。

表11.3.4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高度H(m)

H≤8

8<H≤10

10<H≤20

20<H≤30

1.155

1.185

1.217

1.291

注:

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1。

11.4.7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宜设置连墙件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

当架体未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按附录C表C-2~表C-5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架高度不应超过一个建筑楼层高度,且不应超过5.2m;

2架体上永久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标准值不应7.5Kn/m2;

3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7kN/m。

11.5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11.5.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k=Nk/A≤fg

式中:

pk——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

Nk——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十二、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名称及规格

计划用量

备注

1

钢管

Φ48㎜钢管壁厚3.5㎜

20000m

2

直角扣件

15000套

3

旋转扣件

800套

4

对接扣件

1200套

5

钢跳板

3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