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168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x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2010】**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

作业地点:

**综采工作面

采第(3)号

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

***

施工负责人:

***

编制:

***

审核:

***

批准日期:

2010年12月

前言

采煤作业规程是煤矿生产基本法律文件,是进行各项工作的依据。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理论上科学严谨。

编写前要进行大量的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并且反复论证,改动修正要符合实际。

既要考虑到整个矿井的运送、供电、通风能力,也要考虑工作面自身的特点。

做到科学、可行、安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每一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编写作业规程,由矿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综采煤工作面由于机械、电器设备多,个头大、功率大、摊子大,质量和安全性要求很高。

要编制一套符合实际的综采作业规程,比炮采和普采工作面具有更大的难度和严肃性。

它是组织生产的基础,是安全生产、高产高效的保证,是综采工作面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应包括下列九项内容:

(1)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

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品种、可采储量、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节理、强度及分类。

各种气体的含量分析。

(2)采煤工艺流程:

工作面长度,采高,截深的确定、采煤机型号的选择、液压支架的选择;高压电缆的选择;控制台和乳化液泵站的选择;进回风巷道的布置等。

(3)顶板管理方法:

工作面顶板支护、初次放顶、回柱方法、端头支护、移架方法等。

(4)采煤工作面的风压、风速、通风设施、通风监测等及通风系统图。

各种气体的抽排办法。

(5)运煤、运料的设备核定及其系统运行图

(6)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及供电系统图。

(7)照明设施及其布置等管路系统图。

(8)安全技术措施、五大灾害防治避灾路线。

(9)劳动组织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本工作面是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走向长858m,倾斜长106m,平均采煤厚度2.2m,可采储量213840吨。

工作面标高+725~745m。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

水平名称

上水平

采区名称

七采区

地面标高

+850~+930m

井下标高

+718~765m

地面的相对

位置

位于西槽村西600米处,本区地面多为低山丘陵,地表均被黄土覆盖,冲沟发育。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回采造成地面裂隙,塌陷等。

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

此工作面南为302工作面采空区,东为719工作面(1#、2#煤回采完毕),北为七采皮带轨道上山保安煤柱,西为715工作面(1#、2#煤回采完毕)。

走向长度

858m

倾斜长度

106m

面积

90416m2

第二节煤层与煤质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2#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具体情况:

所开采二叠系山西组2#煤层,煤厚2.1~2.4m,平均为2.2m,属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结构2.2m,煤层倾角0~12o,平均2~3o。

煤质情况表二

A

V

S

Y

工业牌号

16.22%

24.81%

0.35%

7

JM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特征

老顶

中砂岩

5.0

白色长石、石英砂岩

直接顶

1#煤顶板跨落胶结物

2.0~10

矿泥岩胶结物

伪顶

灰质泥石

0.~0.3

黑色炭质泥岩

直接底

砂岩泥岩

4.0

灰色砂质泥岩

第四节地质构造

概况:

本工作面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区,根据上分层及掘进资料,工作面揭露三个陷落柱及三条断层。

 

陷落柱、断层产状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详见下表表四

序号

断层名称

断层产状

影响程度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1

F7217-1

62°

152°

65°

正断层

0.9米

较大

2

F7217-2

110°

20°

70°

正断层

2.5米

很大

3

F7217-3

90°

60°

正断层

2.0米

很大

陷落柱名称

陷落柱产状

1

Z7217-1

35×22㎡

很大

2

Z7217-2

70×45㎡

很大

3

Z7217-3

20×50㎡

很大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7217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上部K8砂岩含水层,由于1#煤层已回采,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1#煤层采空区内有积水,在掘进过程中部分已探放,预计剩余积水量100~300m3,因此在回采过程中在两巷及工作面低凹处,淋水较大应加强探放水;下伏K4灰岩含水性强,但距2#煤层较远对回采影响不大。

(二)涌水量预计

预计本面最大涌水量0.5m3/min,正常涌水量0.1~0.2m3/min。

(三)防治水措施

1、建立畅通的排水系统,在两顺槽分别安装一路Φ89mm排水管路,各水仓处分别安装一台排水能力分别不低于30m3/h、扬程50m的水泵。

2、做好清淤工作,每班设专人及时清理巷道中淤煤,确保两巷畅通。

3、一旦发生水淹巷道事故,要按既定避水灾路线撤人,同时向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

4、加强矿压观测和水文地质观测,做好预测预报。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24.19%,工作面煤层无自燃倾向性,在回采过程中需加强“一通三防”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节巷道布置

1、巷道支护形式:

根据本工作面所施工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情况,结合我矿掘进支护经验,确定本工作面所掘巷道沿2#煤下分层布置时全部采用金属单铁棚支护,棚距800mm,“四、八”盘帮构顶,顶板铺菱形金属网,联网距250mm,棚腿叉角80°。

2、材、运两巷:

一切眼块段内材、运两巷棚梁为矿11#工字钢*3000mm,腿矿11#工字钢*2600mm,柱窝深度193mm。

二切眼块段内材、运两巷棚梁为矿11#工字钢*3300mm,腿矿11#工字钢*2600mm,柱窝深度193mm。

3、铺网:

金属用12#铅丝编制的50*50mm菱形网,规格为长*宽=3200*800mm(3500*800mm),铺网时要网与网对接,用16#铅丝双股对折,将相邻的两片网联接起来,联网距不超过250mm,联网必须扭够三圈。

4、切眼:

一切眼一次成巷,二切眼分二次成巷,一切眼采用架棚支护方式,棚梁为矿11#工字钢×2700mm,腿矿11#工字钢×2400mm,“四、六”盘帮构顶,柱窝深度176mm;二切眼采用锚杆、锚索、W钢带、单体液压支柱联合支护,上分层采空段采用6m的工字钢梁一梁四柱布置方式支护。

架棚及锚杆支护参数表

名称

项目

材、运巷(架棚)

车场及皮带机头巷(架棚)

切眼

大断面

小断面

一切眼

二切眼

断面

掘进㎡

9.57

8.94

10.4

7.66

14.47

净㎡

8.22

7.52

8.8

6.34

13.2

上宽

掘(㎜)

3400

3100

3700

2800

6200

净(㎜)

3000

2700

3300

2400

6000

下宽

掘(㎜)

4319

4020

4580

3719

净(㎜)

3999

3700

4195

3399

掘(㎜)

2510

2510

2510

2350

2350

净(㎜)

2350

2350

2350

2190

2190

盘帮勾顶(根)

顶(㎜)

8

6

8

6

帮(㎜)

4

4

4

4

巷道形状

梯形

梯形

梯形

梯形

距形

柱窝深度㎜

193

193

193

176

棚腿叉角

80°

80°

80°

80°

第八节储量

储量:

本面设计回采率为95%。

一切眼工业储量=368×106×2.2×1.35

=115853(吨)

二切眼工业储量=347×106×2.2×1.35

=109242(吨)

总工业工业储量=一切眼工业储量+二切眼工业储量

=225095(吨)

一切眼可采储量=115853×95%=110060(吨)

二切眼可采储量=109242×95%=103780(吨)

总可采储量=一切眼可采储量+二切眼可采储量

=213840(吨)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1、采煤方法:

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2.2m,支架高度1.2~2.9m,工作面有效采高控制在2.2m;煤机滚筒截深为0.6m,确定循环进尺为0.6m,煤机割煤高度2.2m,一次采全高,煤厚小于采高时,沿顶破底。

2、回采工艺

回采工艺流程:

中部斜切进刀落煤→割煤→装煤→运煤移架→推溜→清煤。

工作面落煤和装煤采用MG250/600—A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其中采煤机滚筒直径1.4m,截深0.6m,工作面选用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顺槽采用SZB-730/75型桥式转载机和DSP-1040型胶带输送机运煤。

采煤机在运行中自动把破落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二、落煤方法

1、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采用从中部斜切进刀方式,倒“8”字型单向割煤,采煤机在中部进刀后向端部割煤,割通端头后向中部返刀扫浮煤,并在中部再次切入煤壁向另一端部割煤,返回中部时扫浮煤。

采煤机扫浮煤时,应将前后滚筒放下沿底板运行。

采煤机向下(上)割入中部煤壁后,距采煤机10架正常移架推溜,使得刮板运输机弯曲段不少于15m,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进刀,通过15m的弯曲段至35m处,使得采煤机达到正常截割深度(即0.6m)。

按要求推移刮板运输机至平直状态。

附图2-1:

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附图2-2:

割煤顺序示意图。

2、采煤机正常切割。

采煤机向上(下)割煤,直至割透上(下)端头煤壁。

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方式。

三、其他工序:

1、割煤与装煤

采用MG250/600—A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根据工作面综合运输能力及拉架速度、顶板条件,确定采煤机牵引速度控制在0—3m/min。

2、运煤

采煤机在运行中自动把破落的煤装入输送机,由工作面输送机到桥式转载机和胶带运输机上运出。

3、移架

(1)移架前的准备:

A、及时清除架前架内的浮煤碎矸及其它妨碍推溜的障碍物。

B、检查电缆、液压管路以及支架与溜槽连接装置,有无弊卡、挤压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移架前要仔细观察顶、底板情况,如有冒顶、塌陷等妨碍移溜时,需先处理好之后,方准移架。

D、移两端头的支架时,应先检查工作面运输机的机头、机尾的连接与锚固是否良好,支护是否正常等。

(2)移架操作:

A、采煤机后滚筒割过后3~5m,应及时追机移架支护(顶板破碎时可紧跟前滚筒移架),移架必须依次逐架进行,移架步距为0.6m,割煤与移架的间距过大时,要及时通知采煤机司机放慢割煤速度或停机等待。

B、操作人员操作移架时,严禁所移支架内及两侧站立人员。

C、支架降架前移时,可同时操作降柱和移架手柄,待支架移动后,应将降柱手柄搬至中间位置使之擦顶移架,以利于维护顶板和提高移架速度。

D、在移架降柱时不宜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