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111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5 大小:26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1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docx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生态美学

 

徐恒醇著

(2000年出版)

导言1

第一章生命意识与生态审美观13

一人对生命的感悟14

二中西文化源流中的生态观29

三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和深化45

第二章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60

一自然美作为生活要素61

二社会美作为生活要素76

三技术美作为生活要素90

四艺术美作为生活要素103

第三章生态美119

一生态与心态120

二生态美的本体特性和范畴结构133

三生态美的意义和作用145

第四章生活环境的生态审美塑154

一居住环境155

二交通环境170

三劳动环境188

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204

一城市景观建设的双重视野206

二生态美与城市景观设计217

三城市特色与风景资源的利用231

第六章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追求

一活力之源——走向自主开放和进取的生活方式246

二适度性——生产与消费的均衡点262

三节奏感——劳作与休闲的变奏275

主要参考文献285

后记287

英文目录288

导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随着新纪元名声的敲响,20世纪缓缓落下了帷幕。

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走向辉煌的时代。

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由此,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藐视大自然,把它看做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

然而,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界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蹂躏时,人类自身便面临了生态危机。

它像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

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生物物种趋于灭绝。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本身遇到巨大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危机逐渐全球化。

早在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区,就因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使数千人呼吸道发病,60多人死亡。

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整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和疾病蔓延。

1956年日本水俣市发现,居民长期以来大量存在汞中毒的恶性事件。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现在环境的污染已经波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企鹅和北极海豹体内都可以检测出多氯联苯和DDT农药的残毒。

作为世界文明摇篮之一的我国黄河流域,曾经是林木茂密、富庶繁荣的地区,如今中华民族的这条“母亲河”却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而且一年之中长期出现断流。

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却经常洪水泛滥,赞成一片汪洋。

曾经孕育了灿烂文明的黄土高原,如今则是林木稀少、沟壑纵横、黄沙漫漫。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代的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整个人类的面前。

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难点,也成为文化理论中的一个热点。

众所周知,人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他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人又要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

自然的概念一般具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事物自身有的本性,即它所固有的趋势和特性在时间过程中合乎规律的展现;其二是指自然物的集合体,即整个自然界。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在这里,把他与自然看作是互相生成着的历史性存在。

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中,贯穿着整个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曾经把人的产生看做是人自己劳动的成果,马克思非常赞赏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合理性。

恩格斯则进一步抓住劳动的本质,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论证。

劳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社会活动。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劳动中的演进是自然进货和社会进货的双重过程。

在这里,人的进化是生物进货和社会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产物。

只有通过生物进货才能形成大脑及人的意识功能,同时也只有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人的语言和意识,从而完成人的进化。

人区别于动物,在于具有理智的头脑和能劳动的双手。

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主动地改变环境,这是人的一种能动性。

动物只能按照它自身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如蜜蜂建造蜂房,蚂蚁构筑蚁穴。

然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一尺度进行生产,不仅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而且还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建造,这些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但是另一方面,人还具有对自然的受动性。

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其自身的自然、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的制约。

所以,人对自然的关系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这就使得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

由此,科学技术便介人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科学为人逐步揭示出自然的规律,技术便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

作为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正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可以根据人类生产实践的不同水准,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时代,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第四阶段将是生态文明时代。

作为原始时代,从人类诞生起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这时人类只能依附于大自然并受制于大自然。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烈日焚、暗夜如漆、风狂雨暴和电闪雷鸣,大自然为什么会喜怒无常变幻莫测;在流传至今的原始神话中,也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惊奇、恐惧和抗争。

从体力和某些感官条件看,人类可以说是很平淡的物种。

开始时人类只能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通过采摘野果和狩猎动物来维持生存。

在那些与巫术的活动相关的原始壁画中,记录了他们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狩猎对象,其中也折射出人类生存的艰辛困苦以及由饥饿的恐惧而激发的生命企盼。

人类通过对土地的耕种和动物的驯养开创了农业文明。

由此在生命水平上衬出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也确立了人类在物种世界中的主导地位。

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自身的生存善,创造了有文字记载的灿烂历史。

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为有张有驰的自然生命节奏。

在原始狩猎时代,人们要追随着野生动物而自然迁移。

农业文明则开始了人们定居的生活,由此使人产生出田园牧歌的家园感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章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但是,自然经济具有极大的保守性,它使人成为环境的奴隶。

正如马克思所说:

“这些田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孙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这种文明也不可能使人类从根本上摆脱被自然束缚的状态,人类还无力与大自然相抗衡。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在短短200多年时间里,有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

这是一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时代。

早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前的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曾提出了“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观点。

到18世纪后期,康德(I.Kant1724-1804)又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这一动人心弦的命题。

在科技发展的强大执着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面前,几乎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无限能力了。

虽然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但是,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当自然界结人的报复和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工业化把人类社会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人们应该选择是“占有(tohave)”还是“生存(tobe)”(弗洛姆E.Fromm1900-1980语)的时候了!

生态危机扩大化的科学技术根源在于,近代科学是以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真情为的,这也使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成了在科学技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这经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下,自然在技术的视野中只是人们改造和支配的对象。

这就使技术具有一种不能“瞻前顾后”、“东张西望”的主体性,它限制了主体的视野并使其世界观片面化、功利化。

自然存在价值的多样性被消解了。

森林在技术的眼光中只是木材供应地,而它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审美和情感价值等化为乌有。

自然只能由技术展现获得单一的规定性,大千世界成了千篇一律的东西。

在这种强制力量下,赞成对自然的破坏,也肢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然,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是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制度强化了对自然的占有意识并刺激了人们的物欲的膨胀,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

这些都为生态危机的扩大雪上加霜。

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已经确认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召开,全世界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

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及《21世纪议程》。

它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为共同的目标和使用。

我国政府率先发展方针作为基本国策,制订和开始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人类所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也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

这就是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那么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

这种历史教训并非没有。

昔日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巴比伦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终于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早在两千年前,漫漫黄沙淹没了巴比伦王国,由此它在地球上便销声匿迹了。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沉醉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落实,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呈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时代。

当代生态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当代对于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审视和反思,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种科学发展突出地反映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崛起之中。

环境科学是20世纪中叶,在环境保护实践和传统科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从研究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开始,进而展到研究人与环境的协同深化。

它最初直接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公共卫生学和工程技术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实践进一步表明,有效的环境保护依赖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与合理调节,由此环境发展也进入了社会科学的领域。

生态学的要领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

他指出:

“我们把生态学理角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有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

”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植物和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研究的。

1921年美国社会学家派克(C.C.Park)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而这方面的大量研究只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生态学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物质的生命支持系统和不同功能特性的生物性的特征体所组成。

其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生产者,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各种动物和人都只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只能直拉或间接地依靠绿色植物维持生命;而各种生物则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将有机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回归到环境中去。

食物链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它体现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本质联系。

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必须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并协同发展。

当然,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具有悠远的历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

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意识,“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念,“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经济观念,“体证生生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生态审美观念,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审美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的自然我意识功能,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直观体认和自我确证。

它不再把人的生活世界当做满足功利需要的手段和对象,而是作为在类发展和个体创造自由的感性现实。

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正是以人的身心合一的整体生命去感悟对象世界,达到生命的体验。

“天人合的”的自然本体意识,有助于的生态审美观念的产生。

我国近现代的美学理论是以西方美学体系为参照而形成的。

由于传统西方美学是建立在主观二分的哲学模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念之上的,由此使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并囿于艺术的领域。

所以在中外文化中都未能把生态审美意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纳入美学范围中。

现代生态观念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现有美学体系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由此而出现对生态美学的探索和研究。

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存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

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与欢歌。

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事例。

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

人和生命运动是自然的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它是建立在各种生命之间、生命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之上的。

由此而使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并唤起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共鸣。

生命的共感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

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

它克服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

它真正体现了审美境界的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

生态美学的生产是历史的必然。

它既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的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

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对于中西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们认识到,人类审美意识只饮食有强烈的生态观念。

当代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为生态审美观的确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审美活动的前提,它既表现在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上,也表现在主体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上。

所以,美不仅是人的生命精神在对象之中的物比和显现,而且也是人的自身生存状态的表征。

正如席勒(J.G.F.Schiller1759-1805)所说:

“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

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

在对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中,首先便涉及人的生态与心态的联系,它是对人的生命情感历程的剖析,从而也揭示出构成人的生存状态心理基础。

人类的生态系统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多个层面,因此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审美构成,就要白马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加以整合。

会生活在一定的人工生态系统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塑造和追求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实途径。

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根本作用。

生态危机便集中反映在人所继承的生物圈与人所创造的技术智慧圈之间的矛盾上,而人正是生活在这两者合一的世界――复合生态系统――中。

人与自然对抗和分离,表现为一种技术的生态异化。

如何协调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既是生态哲学问题,也是技术美学问题。

这就使技术生态美学产生了相互触发的内在联系。

生态美学可以说是技术美学在研究人工生态系统领域的拓展。

生态美学的研究将是兴味盎然的,也是意义深远的。

它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切上,更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上,因为人不仅是一种感性的物质存在,生活也不只是对自然的消费和占有。

技术无疑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技术作为一种物性活动过程,只能在物的层面上丰富人类的生活,它所折射出来的科学精神,也主要是在物性层面上对人性的提升。

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的精神家园。

人与社会的关系,将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介而展开。

人的心性和物性的和谐,使人在与自然的交流中融合中体味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技术的审美化和生态化,就是把人文关怀和生态价值关注人技术的应用之中,从而在构建人的物质家园时,同时构建想人的精神家园。

所谓终极关怀,是对人的自身的存在和命运的关切。

它人类的幸福和个人自身的完美,离开他人的各种奔波和忙碌就失去了意义,也失去了灵魂。

对人生的关切具有无限开放的价值取向,然而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和人类幸福的前提和保障。

让生态美的观念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增添生机勃勃的推动力。

第一章

生命意识与生态审美观

人只有远离家园,

沉入无家可归之境,

才能体认自己的本真故乡。

——荷尔德林

 

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墙壁上的神喻:

“认识你自己!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图揭示出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而生命意识便是这一认识的起点。

《易传》:

“天地之大德日生。

”这是中国传统生命意识的体现。

天地以生物为本,不断化生生命、创造生命,这就是宇宙最崇高的德操。

中国古代哲学把宇宙看做一个巨大的有机生命体,把宇宙的创生和运行概括为道。

儒家正是从生命演化的历史角度来理解作为宇宙生命律动的道的自我展开,而道家则更侧重于从宇宙创生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道。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其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可以由现代量子宇宙学和混沌理论作出新的诠释。

中国文化不仅把生命的崇尚和珍爱从人的感性本能提升为一种理性自觉,而且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也正是从这一角度产生了“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的思想。

古希腊的哲人对宇宙也抱有一种似人现,以为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联。

他们把宇宙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而人正是宇宙的缩影。

因此,德谟克里特(Democritos约前460—约前370)把人比做小宇宙,而自然界则是大宇宙。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os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提出:

“按照自然而生活。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至前570这间—约前500)也提出了“生命和谐”的思想,认为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血缘相通的,他的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医治人的身心与灵魂,使之达到和谐与新生。

一人对生命的感语

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以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为出发点。

因此,人的生命观成为这一考察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界的关系。

”①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而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具有了不同的特性。

人的生命特质是怎样获得的呢?

这就要追溯到整个生命演化的历程。

只有从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才能认识到,人是怎样成为能自觉活动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而主体性正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

从生命崇拜到重视感性生命,进而上升到珍爱生命的理性自觉,这便是生命意识发展的轨迹。

由此也使生命精神成为中国艺术和审美的文化底蕴。

1生命演化的历程和人对生命的挚爱

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虽然还笼罩在迷雾之中,但是现代科学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大致的轮廓。

大约在46亿年前,由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太阳系和地球。

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层中,发现有生物发生的有机分子化石,距今约38亿年。

开始是非细胞形态的原生质,以后进化为原核生物和蓝藻。

最古老的蓝藻化石发现于非洲南部,距今32亿年。

生命物质是由核酸大分子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林分子聚合而成,它是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自我复制的单细胞。

从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物质的形成,前后经历了三种不同性质的进化:

开始是由基本粒子热核反应形成的物理进化,开始是由基本粒子热核反应形成的物理进化,由此产生了原子形态的化学物质;然后经过化学进化,由无机物发展出有机大分子;其后随着原始生命物质的出现,便进入了生物进化的阶段。

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即蓝藻和细菌,以及真核生物,即真菌和动植物。

地球上生命物质的产生,使物质世界出现了飞跃性的变化,由此可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世界,即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

非生命世界是由地球特有的生态圈构成。

其中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岩层,它是生命的支持系统。

生命世界则是一个异常复杂而又绝妙的新世界。

生命物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能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由原生质发展到原核细胞发展到多细胞,从而奠定了生物进化的基础。

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生物逐渐分化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是以物理和化学运动形式为基础的。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蛋白体是包括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大分子的体系。

前者执行代谢、运动、呼吸和免疫等生理功能;后者可以通过自我复制,把排列形式不同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两者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任何生命物质都不是一群分子的堆积,而是高度组织化的。

由生物分子组成细胞,由细胞构成组织之间,由组织又形成器官并进而构成整个系统。

在组织与组织之间有分工,在器官与器官之间有协同。

所以,一个正常生存的生物个体是极端有序的,生物的进化就是由无序到有序。

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生物体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

平衡态是无序的,非平衡态才可能是有序的,而这种非平衡正是有序的根源。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最的交换,其大量过程均是不可逆的。

生命的有序化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从外界不断获得“负熵”的过程。

19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指出进化是连续而渐进的过程,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单一的根源。

现代生物学进一步丰富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它告诉我们生物的进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三个方面的作用而实现的,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遗传是以基因为根据的生物代际延续,变异则起因于基因的重组和突变。

遗传是以基本现在生物机体上,是机体特殊机能向相应结构转化的过程,反映了生物在适应生存方面的能动性。

遗传物质的变异是没有确定方向的,但是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也就是说,当变异一旦纳入了进化的轨道,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根据,这就使生物在与环境的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