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043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0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docx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绪论

1.1土地科学进展与展望

1.1.1土地科学概念

土地科学:

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1.1.2土地科学的属性与研究内容

属性:

土地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研究内容:

①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④土地关系

1.2土地资源学的概述

1.2.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①景观(landscape/landschat)的定义

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

e)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重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

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

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源。

按现实的及可能的经济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级地类设3个

二级地类设15个

三级地类设71个

农用地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

商服、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特殊用地、交通运输(除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特殊用地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除田坎)和其他用地(未进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其他水域共同构成)

1.2.2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特性

土地的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3、土地质量的动态性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7、土地的社会性

1.2.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如人均占有量小等);

世界各大陆共有土地130多亿公顷,我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3%。

(2)土地类型多,土地利用差异明显;

(3)、山区多于平原,耕地、林地占的比重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全国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有607.15万公顷(0.91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

(4)后备土地资源少,特别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5)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

1.2.4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特性

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

(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

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

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自然、社会、经济

2.1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

2.1.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

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

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

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

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418kJ/cm2。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

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

由于作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

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

反映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1200-3400h。

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高

(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不同变化着,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

长日照作物:

小麦、油菜

短日照作物:

玉米、棉花

(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

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

对工农业均有影响。

(4)光热能:

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

a)太阳每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按左大康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R---太阳总辐射能(kcal/cm2/year);

Q----直接辐射能(kcal/cm2/year);q----间接辐射能(kcal/cm2/year)

a=0.248;b=0.752;a+b=1;n---太阳实际照射的时数;

N---太阳辐射总时数。

2、热量资源

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气候带:

寒带、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

衡量热量的指标

(1)温度:

≥0℃温度:

一般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冬小麦。

≥5℃、≥10℃、≥15℃

(2)积温:

农业常用≥10℃积温。

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玉米、棉花。

二者的积温数分别代表现两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

我国平均为1600-9000℃。

(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降水

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1)降水量的空间及时间变化

①空间变化

400mm等降水线:

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

800mm等雨量线:

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②时间变化

A、一年内变化:

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北方一般冬春无降水;南方年降水变化率较小(10-15%),北方20-30%。

B、由于降水时间变化,往往形成水旱等灾害

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在其它类型中,旱灾占62%,涝灾占24%。

(2)湿润系数K

 

干湿程度

K值

干湿程度

K值

过湿

1.5--2.3

半干旱

0.7--0.5

湿润

1.2--1.5

干旱

0.5--0.3

润(正常)

1.0

极干旱

0.2--0.1

(3)干燥度(D):

各地区干旱程度的重要指标。

ΣTx---≥x℃的积温

D值愈小,表示该地区湿润;反之,愈干燥。

2.1.2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规律的剖析,以及它们对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1、地形地貌

A)海拔高度

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面: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上作物布局以及耕作制度等。

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由于随着海拔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活动必然减少。

>3000m不宜人类居住;1000-3000m人类可以居住,但环境条件较差;绝大多数人均居住在海拔<500m的地区。

B)、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等,如坡度大需修梯田,超过17°不宜机耕。

对建设用地的影响:

地面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省投资,反之,则投资增大。

C)、地貌类型

定义:

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

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大类。

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②、丘陵:

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对高度在200米(全国100)以下。

丘陵类型

丘陵区沟谷类型

类型

相对高度

大于200米

高丘

100--200米

宽谷

100--200米

中丘

50--100米

中谷

50--100米

低丘

20--50米(浅丘)

窄谷

20--50米

缓丘

<20米

狭谷

小于20米

④山地与丘陵

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水的问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

⑤平原与农业生产

山前平原(农业生产优越)、冲积平原(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湖积平原(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滨海平原(南方:

良好的农垦区,北方:

农业开发利用受限)。

D)、我国五种地貌类型比较

类型

构造

外力作用特征

地面特征

平原

沉降

沉积

平坦,偶有浅丘,孤山

盆地

上升>下降

内:

沉积为主

外:

沉积或侵蚀

内:

地势平坦

外:

分割为丘陵

高原

沉积面抬升

古侵蚀面上升

剥蚀为主

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崎岖

丘陵

轻度上升

流水侵蚀为主

宽谷低岭,或聚或散

山地

低山

成山较早

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

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

中山

高山

成山较晚,上升量大

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冰川作用

尖峰峭壁,山形高峻

2、地质

(1)岩性及矿物组成

岩性及矿物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而产生的,它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对土壤的性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条件与水质,对土地类型演化都有一定的作用。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石灰岩、紫色岩、黄土)

(2)不同母质的土地资源特点

残积物、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湖积物、风积物、海积物

2.1.3水文及地球化学要素特征分析

1、地表水

①地表水类型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

②地表水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河川径流总量2.7×104亿m3;冰川总储量3.0×104亿m3;天然湖泊8万km2;沼泽11万km2。

水质从东南到西北,水矿化度逐渐增大。

冰川融雪水矿化度低,是西北重要各类用水水源。

③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2、地下水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要考虑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层性质、供水、排水、水质和影响区域土地质量的相关因素。

①地下水类型:

滞水(土壤水、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水。

②地下水的排泄与供给:

滞水与大气降水和蒸发作用密切;潜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层间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③地下水的水质(理化性质:

多种阴阳离子)和矿化度(>3g/L不能农用及饮用)。

④地下水与水土资源利用

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利用地下水灌溉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对东部区域要摸清地下水的水盐动态规律,发挥灌溉洗盐的效益。

3、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区域地球化学是研究由于地理或地质的原因,使某些地区的某些元素与一般地说的地球化学统计量相比,在土体、风化壳、潜水、甚至深层地下水中的富集或欠缺,而影响该地区的生物以致人类的健康,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与开发的一门学科。

①地理因素影响

主要地带性气候和地形地貌方面。

影响地下水化学类型、风化壳类型、土壤盐渍化、地方性病害(如斑釉病)等。

②地质因素影响

影响深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如缺硒引起的克山病);不同的岩性山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与其岩石矿物质元素的的种类有关。

4、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土壤肥力(土性)有利也有害。

地表水:

有利面是补给土壤用水的主要途径;不利面,若地表水过多,易产生湿害,养分也会随之淋失。

地下水:

有利面为补给土壤用水,供植物叫收作用,地下水位过高,水田会形成冷浸烂泥田,旱地会产生湿害,自然土会产生沼泽化;地下水的矿化度过大,会使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破坏土性,影响作物生长。

地下水的类型: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

南方考虑次生沼泽化,北方考虑次生盐渍化。

程度不同分为:

类型

静止地下水位

特点

南方

北方

深位地下水

1-2m

3-5m

上层水分含量水多,不会使土壤产生沼泽化`盐渍化,补给土壤用水困难。

中位地下水

0.6-1m

2-3m

地下水可沿毛管上升到地表补给土壤,不会使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是较理想的地下水位,但在北方蒸发强的干旱区易造成次生盐渍化

高位地下水

<0.6m

<2m

水位过高,水,肥,气,热诸因素失调,易造成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

2.1.4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1、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①土壤剖面:

A、B、C层。

②土壤层度与有效土层厚度(多指耕作层):

对大多数作物:

最佳土层>100cm,临界土层>50cm,农作物最佳的耕作层厚度>20-25cm。

③土壤质地:

(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

农业上以壤土较好。

④土壤有机质:

肥力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⑤可溶性盐类:

Na+、Mg2+、Ca2+、CO2-、HCO-、SO42-、Cl-南北分布:

()

⑥土壤pH值:

pH=7,作物生长良好;pH=5.0-7.0,多发生于南方淋溶较强的地方;pH=7.0-8.0,多数作物不受影响;pH=8.0-9.0,有些蔬菜和经济作物受一定影响;pH>9.0,一般作物难以生长。

酸性(碱性)指示植物。

⑦土壤石灰质:

>15%以上,成为障碍层次。

2、土壤的综合性状

合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含量和组。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的排泄与补给

土壤的适宜性

3、我国土壤的分布

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

我国从南到北,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

经度地带性:

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南北)方向延伸,按经度(东西)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

我国温带地区:

暗棕壤——黑土——白浆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土壤垂直地带性:

垂直方向上,土壤类型随海拔上升(降低)而变化的规律。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形成了山地不同高度的土地资源和立体农业的优势。

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分布规律:

主要指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性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的影响。

如花岗岩区土壤同心圆分布;河谷及其阶地的土壤对称分布;扇形地的土壤呈扇形分布。

这种区域性的土壤分布模式反映了当地土地类型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特点,即所谓的土地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

2.1.5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态的总称,其研究对象涉及小到遗传基因,大到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各级生命实体,最主要包含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狭义生物多样性)

广义生物多样性除上述三个外,还包括景观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词的英文为Biodiversity,对其理解因人而异。

美国技术监督局给予的定义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是多样化的生命实体群的特征。

每一级实体—基因、种群、物种、群落乃至生态系统都不止一类,亦即都存在着多样性,因此,多样性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以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化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基因变化,包括种内两个隔离地理种群问及单个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这种遗传变异通常可以从3个方面来度量:

A、种群基因为多型的数目和百分数;

B、每个多型基因的等佐基因数;

C、每个个体中多型基因的数目和百分数。

(3)、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

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即为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包括受威胁状况)、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及维持机制等是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研究内容。

(4)、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其中的生境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要素之一的无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水文等。

它不仅是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生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则包括各种各样生存着的生物群落,各群落彼此之间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

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等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这也是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5)、景观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它反复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6)、生态系统

①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特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或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

或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②生态系统的特性

A、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的最高层次;

B、内部具有自调节、自组织、自更新的能力;

C、具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

D、营养级的数目有限;E、是一个动态系统。

2、植被

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

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

植被类型:

赤道雨林、热带雨林、季风林、温带雨林、针林、硬叶林、草地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苔原生物群落。

②植被系统的生产力

全球各种生态系统每年光合作用生产出的有机物总量8.3×1010t;其中森林2.83×1010t。

③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2土地资源社会要素分析

社会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甚至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

如人口、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法规等。

影响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要素主要有:

人口、土地制度、社会需求、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2.2.1人口特征分析社会需求特征分析政策与法规特征分析

2.2.4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分析

1、土地制度

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化体系。

(1).土地所有制度

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拥有土地的形式、条件和程序的规定。

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权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

A)土地占有权:

指对土地的实际占有、控制的权利

B)土地使用权:

指依法对土地的用的权利。

C)土地收益权

指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权利,土地收益权是一项独立的权能。

D)土地处分权:

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处置的权利。

它决定土地的归属,是土地所有权的核心。

(2)土地使用制度

指人们在一定的土地所有制下使用土地的形式、条件和程序的规定。

核心和内容确定独立于土地所有权的土地使用权。

2、我国土地制度及其特点

(1)、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

(2)、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

国家所有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有偿使用,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国家垄断经营(出让、转让、出租等)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农民集体所有;承包经营。

3、土地产权及其基本属性

(1)、土地产权的涵义

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

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地役权等。

(2)、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

(1)具有排他性:

排斥他人对该项财产的权利;

(2)土地产权客体必须具备可占用性和价值性;

(3)合法性:

土地产权必须依法登记和确认后,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3)土地产权的相对性。

2.3土地资源经济要素分析

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甚至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

如改良土地、平整土地、施肥等。

影响土地资源经济属性的要素主要有:

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2.3.1、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1.区位

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及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益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即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A)土地自然区位:

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B)土地经济区位:

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

C)土地交通区位:

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反映。

2.区位理论

作为研究在一定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