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078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x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

课题:

第五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有两篇课文和一个“习作”。

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搭船的鸟》描写了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金色的草地》本课作者记叙了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

本次习作例文是《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小狗、杨梅的方法。

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另外,学生年龄小,他们虽然明白上课的规矩,但难以做到,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生动,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评价语言也要有趣味。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单元重难点:

1、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五、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通过朗读,并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用5个课时安排教学。

 

课题

15、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自读自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师:

你喜欢小鸟吗?

说一说喜欢哪种鸟?

(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

你搭过谁的车或船?

去过哪里?

(生讲)师:

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

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

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

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

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

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搭亲父沙啦响羽

翠嘴悄吞哦捕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喜欢这只鸟吗?

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

(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

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

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

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

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美丽  嘴——红色

翠鸟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本领高一下子

没一会儿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自读自悟、体验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

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

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

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

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花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

三、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蒲英盛耍喊欠钓

而察拢趣喜睡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

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

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

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

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2、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引导法。

学法:

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2、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1)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入: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件出示2)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3)(课本72页)

出示题目,审题:

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

(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

(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

(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4)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

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理清顺序(板书:

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6)

(1)空间顺序:

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

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7)

(2)时间顺序: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五、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8)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

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

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

商场一楼商品很多:

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小饰品和包包。

商场里人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

3.全班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

六、学生动手写一写。

1.学生自由动手写一写。

2.写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组内的同学共同修改。

3.请写得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七、老师总结。

八、学生抄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抓住特征理清顺序

课时作业:

选择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试卷讲评

 

第五单元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