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061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行为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行为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行为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行为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为习惯.docx

《行为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习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为习惯.docx

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拿破仑.希尔说: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

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甚至刁钻任性。

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

欲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

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

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

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

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

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

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

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

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

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训练要严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

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

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绝不姑息,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

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

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

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

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

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

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劳动习惯的培养,有文明习惯的培养,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内容都由老师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允许。

为此,平时我大胆任用小干部,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每位学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劳动委员负责检查每天班级的值日工作和环境卫生情况,课间侦察员负责课间纪律,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

这样采用教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

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

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

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

提醒方式也很多:

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

记得学生刚开始做值日时,地总扫不干净,桌椅总排不整齐。

只要学生做了,我就表扬他们,毫不吝啬。

即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话语,希望的语言提出,保护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的激励中学生劳动越来越积极,打扫情况也越来越如意。

  六、示范要多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

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

示范的形式也很多:

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师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

  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

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

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

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

一是幼儿园上的是新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

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

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

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

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

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

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我深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将常抓不懈。

谈低年级学生就餐习惯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

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

示范的形式也很多: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做到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

我要求学生怎么做时,自己也必须和学生一样。

就拿学生排队到食堂吃放这件事情来说,我要求学生排队做到快、静、齐,自己每次也都能按时到班整队。

要求学生走路时不讲话,我也做到走路时和他们一起走,做到示范作用。

2.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

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更有说服力,更真实有效。

我经常对班级中的就餐习惯好的同学大力表扬,让同学们向她学习。

有上进心的孩子在榜样的带动下,都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行为。

例如:

我们班上马同同学虽然很不守纪律,很调皮,但是只要他不贪玩认真吃饭可以吃得很好。

于是为了鼓励他,也为了带动那些挑食的孩子,我当着大家的面说:

“你们别看他调皮贪玩,他要是认真吃起饭来,是从不挑食的。

瞧,就是因为他不挑食,所以才长得这么高!

”果然,他吃得更起劲了,旁边小个子同学也香喷喷地吃起来。

三、尊重学生个性,人性化管理

1.尊重孩子原有生活习惯,逐渐改变孩子的就餐习惯。

  对待特别挑食的孩子绝对不能用强硬的高压措施,而应该针对其原有生活习惯降低要求,可以根据其口味要求暂时不打或者少打一点,哪怕每样菜打一两片意思一下也行。

这样就不会导致某些孩子因为强忍着硬吞而导致呕吐,也不会出现孩子们因为不想吃而偷偷把饭倒掉的行为。

  例如:

我们班的王畅同学,非常挑食,一年级下学期刚在学校吃饭,发现他只吃一点点,后来我想长时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我退而求其次,降低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他说:

“你知道吗?

这样每天中午不吃饭,对身体是很没好处的,身体没营养个子也长不高啊!

我们慢慢来,老师每天中午给你少打点饭,你喜欢吃的菜就多打点,不喜欢吃得少打点甚至可以不打,怎么样?

这样你就不会从早上一直饿到下午放学了!

”他听了以后,默默地点点头表示认同,从此果然慢慢有了转变,从完全不吃到只吃一点再到少吃一点,尽管他还没达到不挑食的要求,但是它以慢慢有了转变,这就是进步!

2.就餐习惯及要求可以在班级公约形成条例,低年级学生可以交给他们《就餐礼仪儿歌》,让他们熟读成诵。

3.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及时检查评比,树立学习的榜样。

①班主任要团结其他值班老师以相同要求对待学生;

②一年级上学期以值班老师亲自检查为主,因为良好习惯在初始阶段最易形成;

③一年级下学期可以下放权利给学生自主管理,鼓励那些吃得快吃得好的学生轮流当午餐检查管理员协助老师检查其他同学的吃饭情况。

④还可以把多余剩下的学生们喜欢吃的菜作为奖励将给那些吃得快吃得好的同学,以此激励孩子们积极就餐!

4.教给学生良好的打饭方法和姿势以及就餐习惯。

①打饭时不拿勺,先打饭后打菜,直接把菜盆递给打菜的小组长,打完菜后,由分发筷子的小朋友统一发放筷子,一起就餐。

②吃饭过程中尽量不要撒饭,可以把骨头、掉下的米粒放到空盆里。

③坐在外走道的同学要尽量主动起身让坐在里面的同学顺利进出,以免里面的小朋友要爬到椅子上才能通过。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踏进校门,什么都不懂,行为知识很淡薄,再加上父母长辈的无限宠爱,使得这些孩子有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他们自律性差,随意性强,无自立能力等,如果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因此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先从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做起。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怎样忙而不乱,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呢?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很多事该怎么做与不该怎么做都要一一去要求,要求太多时,让一年级的孩子顾此失彼,嘴巴上知道不能乱丢垃圾,可是转脸就忘……刚开始,我也是天天提醒,可单凭老师的说教,效果总是不理想。

后来,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就是儿歌了,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如果我把最简单的一些要求编成儿歌,他们不就感兴趣了吗?

因此,我动脑筋编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儿歌,如:

1、站队时不要慌,静悄悄忙站好,肩与肩先对齐,在把脑袋藏起来。

2、操场就是行车道,出门千万不要跑,撞到一起不得了,安安全全多么好。

3、看见纸屑忙捡起,别让纸屑到处跑,环境卫生保持好,人人都是小卫士。

4、我是劳动小标兵,不怕累不怕脏,地面干净杯子正,教室干净心情好。

……这些儿歌让孩子们记住,到时老师或同学相互一提醒,孩子们便会自我纠正行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十分理想。

当然这些儿歌会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很快学生就在生动易懂的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比老师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如:

预备铃响进课堂,做好上课准备,桌面文具摆放应作统一要求,做到整齐、美观、使用方便;上课后,师生相互行礼问好,这些要求每节课老师都要有提醒。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要让学生安静时,老师说:

 

比如:

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学生对这个铃声是没有反映,好象它响归它响,与我无关。

于是我在教室前面贴了“课前准备歌”,让班长在铃声响了以后带领其他同学念: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

静等老师来,小手放放好。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答题声音响,认真听人讲。

学会守纪律,学习保准好。

学生在念儿歌的同时,就会检查自己的行为,自然地进入了上课的状态。

对于这些儿歌,开学之初用的较多,适时选择相应的儿歌,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很快学生就在生动易懂的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比老师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此外,三字经、三句半等都是一些寓教于乐的好形式,老师们不妨多留心、多动脑,自己进行一些编创活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童话教育——学生的至爱。

孩子们天性好玩,一年级学生也是这样,一些纪律、要求,不管老师做多少空洞的说教,但收效甚微。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利用童话,让孩子们做童话故事中的主人,把一些要求贯穿其中。

比如:

做游戏时,我根据学生的需要与爱好分小组,并给予他们所喜爱的名字,像“虹猫队”、“蓝兔队”、“小鲤鱼队”等等,然后讲一些童话故事,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做童话、游戏的主人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小熊上学”,可以让学生熟悉学校生活,练习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等。

“小花猫做早操”可以训练学生进出场静、齐、快,做操动作到位有力等。

再如:

为了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多为集体做好事,我为学生安排了不同的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同时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如“小蜜蜂”、“小白鸽”、“小啄木鸟”等,学生干起活来,乐此不疲。

关心集体,多为集体服务的思想逐渐扎根于他们的思想,显现于他们的行为之中。

又如: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上课开小差的习惯,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我看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今天是芳芳的生日,爸爸送给她一只崭新的铅笔盒,里面还有一块绿色的香橡皮和一支漂亮的花铅笔。

芳芳心里可高兴啦!

她想:

我要更好地学习才行。

上课了,芳芳桌子上整齐地放着书、本子和新铅笔盒。

老师讲课时,芳芳跟往常一样,眼睛看着老师,听得是那么地专心。

这时,铅笔盒里的橡皮和花铅笔叫了起来:

“闷死了!

闷死了!

芳芳很快打开盒子,让我们出来玩一会。

”芳芳还是专心地听课,理也不理它们。

突然,铅笔盒里的盖子,被它们顶开了,花铅笔和绿橡皮一起跳了出来。

绿橡皮生气地说:

“芳芳,我是你的好朋友,第一天你就不理我,我的脸那么漂亮,浑身上下都散发出香气,你也不来摸一摸我,闻一闻我,太使我扫兴了。

”花铅笔在一旁跟着说:

“是啊!

芳芳你和我们玩一会,旁边的同学会羡慕你的。

”芳芳听了它们说的话,耐心地对他们说:

“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就得帮助我学习才行。

我学习好,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现在是上课,不是玩的时候,可不能影响我学习,你们说对吗?

花铅笔听了连连点头,拉着香橡皮说:

“芳芳说得多好,我们赶快回到铅笔盒里去,让她好好学习。

”芳芳听了高兴地把它们重新放到铅笔盒里,盖上盖子,又专心地听起课来。

等我学习完了再跟你们一起玩,好吗?

故事讲完后,我问道: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里的芳芳吗?

“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她上课专心听讲,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你们呢?

愿意和芳芳比一比吗?

“愿意!

”回答声震耳欲聋。

事实证明,这则富有童趣而又充满教育意义的童话,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的日子里,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也总能看到他们端坐的身影。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乌申斯基说过的一句话: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

”与其严肃地说上几十句“上课不要做小动作”的话,不如用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三、自主管理——学生自律的舞台

养成教育贵在“养成”,传统的理念认为老师要一次训练,百遍要求,千遍检查,从而使学生养成习惯,但这无疑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益,我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自律的舞台。

师生共同讨论并在班级内设立各种不同的“督查员”岗位,由不同的学生担任,如“课桌凳督查员”、“红领巾督查员”、“早读督查员”等。

做到各项事情有专人负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醒、提示开展自律和他律。

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帮助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方法。

在我们班,有负责检查卫生的“卫生督查员”,有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的“眼操督查员”,有负责检查红领巾的“红领巾督查员”,有专门负责收作业的“作业督查员”,……对于这些督查员,我每周一次在听取他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后,在工作方法上给予指导。

比如为培养好卫生督查员,开始我每天和学生一起值日,手把手教会扫地、拖地,反复强调卫生要求,很快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让所有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不仅锻炼了所有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了所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而且使小集体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四、恒心耐心——养成教育的金钥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

而孩子和教师都有惰性,孩子的良好习惯会有“返潮”现象。

因此,我们应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作教育的永恒旋律。

唱好这首歌的关键在于恒心和耐心。

如:

预备铃响进课堂,做好上课准备,桌面文具摆放应作统一要求,做到整齐、美观、使用方便;上课后,师生相互行礼问好,这些要求每节课老师都要有提醒。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要让学生安静时,老师说:

一、

二、三”,学生说:

“静下来”;需要提示时,教师说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后半句。

如,“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小脑袋——认真想,小小手——学会做”等。

然而,对一年级的学生训练还要有计划、有目的,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一周一周地,一月一月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螺旋式地逐渐增加训练目标,把目标分解、落实到小目标中去,而且要反复训练。

训练内容要体现“小、近、实、趣、序”。

如我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我提出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好书,在提出这个要求的一两个月内我每天都留出半个小时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并在每个星期都举行一次读书比赛。

我发现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一开始是带着任务去做的,到后来得到了书中知识的熏陶,又尝到了竞赛的乐趣,而且满足了与人交流的快感,马上兴趣高涨——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人手一本或多本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他们时时追问我:

“老师,今天的读书活动在什么时候?

基于此,我不由感慨:

学生的习惯养成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积,不是单纯的表面行为变化,而是让学生有一个感悟的过程、一个由接纳到赞成并情不自禁跟着走的过程。

因为我们的这些养成教育就像一杯好茶不一定色彩艳丽、香气扑鼻,慢慢品味却是回味无穷的。

总之,对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持之以恒。

我们相信,有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我们付出高尚的师爱之心,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茁壮成长。

五、以身作则——感染学生的言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

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

可“懂”不等于就能做得好。

毋庸讳言,有些教师行为不文雅,语言不文明,着装不大方,自然,教育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

所以,“正人先正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

而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把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写的每一个字以及穿的服饰、理的发式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他们千方百计地学着老师,模仿着老师。

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如:

在课间,我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顺手摆好桌椅,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打扫卫生时我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这一切,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

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地。

知道了怎样做才不会打扰别人。

再如:

刚入学,学生排队走路时,由于自控能力差,总忍不住要说话,虽然声音较轻,但你一言,我一语,就变得很嘈杂了。

尽管老师在一旁不断提醒,但学生总坚持不了多久便又开始了,效果不尽人意。

后来,我改变方法,每当学生排队走时,我首先开始不说一句话了,学生见老师都一字不说了,大都安静下来,当还有个别学生说话时,则一个手指放在嘴巴前,只需一个“嘘——”的提醒,变立马安静下来。

由于我的榜样示范得好,效果非凡。

而且这一方法屡试屡爽。

又如:

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讲普通话,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礼貌用语,且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在迁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只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给学生一种具体的、亲切的、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在时时事事上养成好习惯。

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六、表扬激励——强化学生的言行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

“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德行”成长。

那如何来表扬一年级的学生,使评价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行的滋长?

实践中,我发现把表扬方式儿童化,用形象的记号、游戏似的奖励,对一年级学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如:

运用五角星、小红花、小红旗等作为奖品,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班中成立红花本、星星榜和明星榜。

每天表现好的学生,放学时老师就给他印一朵小红花。

每周得五朵小红花、作业得十个优或测验得一百分的同学,周五老师奖励一朵真的小红花。

集够十朵小红花的同学老师奖励一份小礼物(铅笔、橡皮、作业本、固体胶等)。

学生作业得十个优、测验得一百分或集够十朵小红花的同学,都可以上星星榜。

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同学就可以把自己的相片贴在明星榜里。

这一个个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说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这样经常性的激励,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比如在小组之间开展登山游戏,六座山,每座山代表一个小组,上课时,小组成员都能遵守课堂纪律的,一节课得一面小红旗,看哪组最先到山顶。

这样做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生怕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得红旗,所以互相提醒,课堂纪律较容易调控了,孩子们很快进入了小学生的角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

一般来说,一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