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04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设计doc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图片,介绍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简称制造局,还被称作机器局,是成立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生产机构。

下设机器、木工、熟铁、炼钢、铸造、枪炮等分局,拥有2000多名工人,以制造枪炮子弹、水雷为主,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其于1865年9月成立于上海,由李鸿章创办。

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派的概念、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及目的等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的答案

出示材料:

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李鸿章

探究: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

“剿发捻,勤远略”、“以资攻剿”,解决内忧外患,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出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重点介绍李鸿章。

二、洋务运动的活动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表格展示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安庆

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

上海

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远东第一大船厂

展示相关军事工业的图片

2、创办民用企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76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唐山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武昌

1893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汉阳

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展示相关企业图片

3、创办新式学校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泽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展示京师同文馆和洋务派遣的留学生图片。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组建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器练兵。

(2)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出示相关图片。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结局

教师讲述:

洋务派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

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2、洋务运动的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材料二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教师总结: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料二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币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

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

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教师总结:

洋务运动失败最根本的材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所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探究: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不是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3)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巩固总结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

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板书设计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D.维护清朝统治

2.“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 )

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D )

A.制夷B.自强C.灭洋D.求富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掌握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一开始,我打开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了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了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一些趣味故事,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向学生介绍洋务派的出现、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原因,以及其主要目的。

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主要知识点。

学生们也更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纯粹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记得多了,但是终究不理解。

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洋务运动的军工企业的图片、军事革新、文化教育革新,让学生掌握本堂课的主要知识要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接着,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洋务运动不同阶段的口号、主要军工企业、军事革新、文化教育革新等内容。

最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评价,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赠送以下资料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

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

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

1、正音练习:

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zhì)颓唐(tuí)狼藉(jí)

交卸(xiè)奔丧(bènsāng)簌簌(sù)

晶莹(yíng)迂腐(yū)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差使(chāi)照看行李(kān)

妥帖(tuǒ)蹒跚(pánshān)踌躇(chóuchú)

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

失业在家。

赋闲

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

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

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

精神不振作。

颓唐

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

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用“我觉得。

”的句式来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朴实特点,通过读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却很感人。

(2)引导体会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

文中写了几次“背影”?

那一次写的最详细?

作者是如何来详细刻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片段)

边引导,边朗读,边体会,重点解决:

A、“背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

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最详细。

B、在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时,引导学生从动作描写入手,细致入微的刻画。

如:

“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中体会父爱。

C、从父亲的衣着上来体会、父子衣服的对比(他给儿子做了紫毛大衣)及营造的氛围和心情(悲凉、沉重),帮助学生分析特定背景(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等等)。

教师总结:

作者刻画的这个背影,是自己终生难忘的父亲的背影,

他通过写父亲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奔波劳累中,依然为儿子尽心尽力的伟大的父亲,这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深沉的父爱。

(3)在送行中,父亲除了为儿子买橘子外,还用什么来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

为什么?

八年以后,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怀的是怎样感情?

教师总结:

浦口送别的时候朱自清才20岁,因为年轻,所以他当时也会对父亲的琐碎的表达爱的方式表示不满,可是当他在八年后,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对父爱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当时的自以为是也感到非常的后悔,自责。

他把自己这种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勇敢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最感人至深的地方。

(4)面对父亲,作者当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教师总结:

觉得父亲迂腐、令人讨厌。

四、引深拓展

1、同学们,看到20岁的朱自清,你是否想到了自己。

你是否也有一些对父母、老师、长辈的关心的不耐烦,是否在有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某些言语和举动太过多余,是否有过觉得自己要比他们聪明得多想法?

那现在呢?

你又怎样看待这些事情呢?

学生讲述感人的故事。

2、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一篇流传很广的小文章。

看完后,说说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