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003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267 大小:18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7页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2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

(新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含各题

型)

一、单选题

1.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级。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

B

解析:

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讲师、助教、副教授、

教授四个等级,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下列不属于实验课教学过程的是()。

A、实验课的准备

B、实验课的组织

C、实验报告的撰写

D、实验结果的预期

答案:

D

解析:

实验课教学是由学校特定安排的,由一系列的环节构成,主要包括实验课

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实验课的总结。

实验结果

的预期则不属于这一系列过程之中。

因此,答案选D。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

A、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

B、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

C、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答案:

D

4.追求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这体现了()。

A、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B、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C、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D、课程方向的科学化

答案:

A

解析:

高等教育追求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提倡通

识教育,文理知识都要掌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

在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上,

追求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课程内容也呈

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5.“探究新知”使得高等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训练或基础教育,这体现了

高等学校课程与()。

A、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B、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C、个人发展和完善之间的关系

D、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结合在一起的,着重培养具有综合才能

的通识性人才,鼓励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职业

训练以及基础教育,必须加以联系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6.把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人计划,系统地安排,并根据不同年

级和阶段的特点、要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的原则是()。

A、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B、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

C、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

D、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

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是指

把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人计划,系统地安排,并根据不同年级

和阶段的特点、要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

因此,正确答案选C。

7.一般来讲,实施放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

A、素质教育

B、通才教育

C、全才教育

D、英才教育

答案:

B

解析: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近代以来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

的社会适应性之争。

一般来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

则为专才教育。

因此,答案为B。

8.为替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国际组织有时采用的概念有()。

A、中学后教育和成人教育

B、第三级教育和中学后教育

C、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D、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

答案:

B

9.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

A、美国

B、德国

C、古希腊

D、英国

答案:

A

10.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

()的特征。

A、反主流文化

B、反多元文化

C、反传统文化

D、反校园文化

答案:

A

解析: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

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

颠覆性和批判性。

11.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C、民国时期

D、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

答案:

B

12.教师为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呈现幻灯、电视、电影的教学方法是()。

A、电化教学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问答法

答案:

B

解析:

演示法、参观法等都属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

法,其中演示法是指教师为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呈现幻灯、电视、电影的教

学方法。

因此,答案为B。

13.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

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

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

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

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

答案:

C

14.1966年,国际劳动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中提出应该

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答案:

C

解析:

1966年,国际劳动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关于教师地

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

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因此,答案为C。

15.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

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

D

解析:

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

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

因此,答案为D。

16.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学术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

答案:

B

17.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答案:

B

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招生对象主要是社会企事业部门的职工,以专科

教育为主,部分为本科,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因此,答案为B。

18.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客体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答案:

B

解析:

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主体。

19.按照所授学位的不同来划分高等教育的层次,美国高等教育可分为()层次。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授学位的不同来划分高等教育的层次,美国高等教育可分为六个层

次,授予准学士学位的初级学院教育、授予学士学位的四年制学院教育、分别授

予硕士学位、研究生中间学位的三种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因此,答案

为D。

20.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和课后总结三个部分。

A、上课

B、预习教材

C、回顾知识

D、组织内容

答案:

A

解析:

课堂教学由一系列的过程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课

后总结三个部分,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因此,正确答案选A。

2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活动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

人的发展。

22.“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答案:

C

解析:

这是关于美育起源的题目,根据历史资料,“美育”一词最早见于《美学

简》,其作者是席勒。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系统战略性调整的特征是()。

A、创新性

B、前瞻性

C、短期性

D、效益型

答案:

C

解析:

高等教育系统战略性调整的特征是创新性、前瞻性、效益性和长期性。

此,答案选C。

24.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

A、学习者

B、教师

C、管理者

D、教育者

答案:

A

25.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的专业数是()。

A、510个

B、671个

C、504个

D、249个

答案:

D

解析:

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了11个

学科大类,设立的专业数是249个。

主要包括:

哲学3种,经济学4种,法学1

2种,教育学9种,文学66种,历史学5种,理学30种,工学70种,农学16

种,医学16种,管理学18种。

因此,答案选D。

26.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将智育和教学等同,以偏概全,教育教学应发展学

生多方面的能力;B项将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性思维,缩小了创造性思维的范

围;C项缩小了素质教育的范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是美育,还

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实施了美育并不等同于实施了素质教

育。

因此,正确答案选D。

2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

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

B

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明确肯定了教育一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人才;二是形成社会道德风尚,维护社

会秩序,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满足社会的需要上,是一种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因此,答案为B。

28.在大学研究成果中,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

用特性的科技成果是()。

A、发展性成果

B、理论性成果

C、教学研究成果

D、应用性成果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发展性研究成果的定义。

在大学的研究成果中,发展性成果是指

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技成果。

因此,

正确答案选A。

29.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

A、以教学为主

B、以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兼顾

D、按学校考核来取舍

答案:

C

30.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开创高等教育新纪元是在()。

A、1810年

B、1862年

C、1898年

D、1957年

答案:

A

31.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

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就决定教师的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具有()

的角色。

A、传道者

B、社会服务者

C、示范者

D、研究者

答案:

D

解析: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又是科学研究者。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

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

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研究自己

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

技术,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

势。

因此,答案选D。

32.可提供高等教育的两类院校是()。

A、大学和科研院所

B、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

C、大学和自考机构

D、大学和企业培训机构

答案:

B

解析:

可提供高等教育的两类院校是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

33.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

A、私立大学

B、帝国大学

C、社区大学

D、公立大学

答案:

B

解析:

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原来私立大学的力量较弱,政府

长期采取不扶持态度,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立大学才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

本题选B。

34.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

B、社会服务

C、教学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