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004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美好”为思想主题组织教学。

选编了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以及《口语交际:

劝说》《习作:

国宝大熊猫》和《语文园地》。

教材分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分别从天空和大地奇妙的颜色和形状等来描写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告诉我们要发现世界的奇妙,就一定要仔细寻找的道理。

《海底世界》用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火烧云》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过程中,红霞飞舞、瞬息万变,让人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口语交际”围绕“劝说”这个话题分享说话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要求围绕教材

中提示的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和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大熊猫。

习作内容可以包括介绍大熊猫的外形特点、习性、被称为国宝的原因等等。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语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部分组成。

这部分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学习写作“寻物启事”;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八字成语学习、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3.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4.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5.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字词,疏通文意。

2.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阅读书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小组交流分享等,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的奇妙、美好,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

2.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4.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创设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熏陶。

课时分配

《我们奇妙的世界》2课时

《海底世界》2课时

《火烧云》2课时

口语交际:

劝说1课时

习作:

国宝大熊猫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月日

课题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余晖、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2)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导言:

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过渡引入:

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

(奇妙)

 

1.导语: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播放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指导学生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

生字田字格)

呈幻蜡烛诱润乘芒剑普通模型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呈润乘”,前鼻音“幻剑”后鼻音“芒通型”。

(2)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A.识记生字

指导学生交流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诱润芒剑通模型

(2)熟字加偏旁:

“口+王=呈”“虫+昔=蜡”“火+虫=烛”

“禾+北=乘”

(3)组词扩展:

“普”组词为“普通”。

B.反馈学生自主书写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指导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乘”——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诱”——注意别右边是个“秀”,第八笔是横折折折钩。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指导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2.指导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板书:

天空大地)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

(课件出示)

  雕饰:

用雕刻或雕塑进行装饰。

 

余晖:

傍晚的阳光。

 

圆润:

本文指樱桃表面光滑润泽。

 

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3)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板书:

总——分——总)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

奇妙无穷)

 

齐读课题

找题眼

 

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

听范读课文的录音

试着读课文

 

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名读

 

交流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小组内评价书写。

 

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默读课文,思考

 

全班交流

 

自由读课文,思考

 

全班交流

 

 

借助图片,解题,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先解决生字问题,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先练习读好课文,读通顺,理解词语,提出质疑,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初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弄清文章叙述结构,整体把握好文本。

板书设计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总——分——总

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三、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呈现变幻蜡烛诱人圆润乘凉光芒

振翅飞翔光辉存在刀剑普通模型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我们的世界有多么奇妙。

(板书:

我们奇妙的世界)

3.提问: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

天空大地)

  

(一)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

(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都是平常我们见过,是很普通的事物。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拓展练习。

填空,再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

(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飞翔,它们就如同经过()一样,呈现出()形状,告诉我们许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我们的脸。

(课件出示)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浅水洼的有趣、奇妙。

(二)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

(第9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让我们感到奇妙。

3.指导学生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颜色、形态)

5.全班交流。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2.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

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照应)

3.教师点拨写法:

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四)小结:

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总结:

学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

留心观察感悟奇妙)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完成

 

交流想象

 

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全班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

 

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学习课文,抓住总起句、重点句,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

 

学习从极普通的事物的描写中,感受美好的一面的方法,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大地

(留心观察,感悟奇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