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998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7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7.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1.1监测布点

拟建项目厂址周围地下水流向为西南至东北,本次环评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共布设5个监测点,了解现有地下水水质及水位情况;具体见表7.1-1和图5.1-1。

表7.1-1地下水监测布点

编号

监测点位

相厂址对方位

相对厂界距离(m)

设置意义

1#

小赵村

SSW

185

了解厂址上游地下水水质、水位现状

2#

厂址

了解厂址附近地下水水质、水位现状

3#

贾庄村

N

340

了解厂址下游地下水水质、水位现状

4#

杨庄村

W

60

水位

5#

张汉吴村

E

700

水位

7.1.2监测项目

根据拟建项目废水水质特点,监测项目确定为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砷、汞、铅、镉、铬、镍、总大肠菌群共18项。

同时测量水温、井深和地下水埋深。

7.1.3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

2015年04月16日,采样1次。

7.1.4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分析方法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有关规定执行,见表7.1-2。

表7.1-2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

项目

标准代号

标准方法

检出限

pH

GB/T5750.4-2006

玻璃电极法

/

高锰酸盐指数

GB/T5750.7-2006

滴定法

0.05mg/L

总硬度

GB/T5750.4-2006

EDTA滴定法

1.0mg/L

溶解性总固体

GB/T5750.4-2006

重量法

10mg/L

氨氮

GB/T5750.5-2006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0.025mg/L

挥发酚

HJ503-2009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0.001mg/L

氟化物

GB/T5750.5-2006

离子色谱法

0.02mg/L

氯化物

GB/T5750.5-2006

离子色谱法

0.02mg/L

硫酸盐

GB/T5750.5-2006

离子色谱法

0.08mg/L

硝酸盐氮

GB/T5750.5-2006

离子色谱法

0.02mg/L

亚硝酸盐氮

GB/T5750.5-2006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0.001mg/L

GB/T5750.6-2006

原子荧分光光光度法

0.00005mg/L

GB/T5750.6-2006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0.0003mg/L

GB/T5750.6-2006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005mg/L

GB/T5750.6-2006

ICP-MS法

0.001mg/L

GB/T5750.6-2006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0.01mg/L

GB/T5750.6-2006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05mg/L

总大肠菌群

GB/T5750.12-2006

滤膜法

1个/L

7.1.5监测结果

地下水现状监测期间水文参数见表7.1-3,环境监测结果见表7.1-4。

表7.1-3地下水现状监测期间水文参数

监测点位

监测位置

井深(m)

地下水埋深(m)

水温(℃)

1#

小赵村

40.5

12

15.2

2#

厂址

30.9

8.5

15.8

3#

贾庄村

46.2

11.06

14.8

4#

杨庄村

35.1

12.1

15.0

5#

张汉吴村

42.8

10.05

15.3

表7.1-4地下水监测结果(单位:

pH无量纲,其他mg/L)

监测项目

1#

2#

3#

pH

8.34

7.65

7.62

高锰酸盐指数

1.56

1.23

1.11

总硬度

364

794

336

溶解性总固体

1006

1573

871

氨氮

0.03

0.02

0.02

氟化物

0.14

0.58

0.97

氯化物

105

122

121

硫酸盐

220

677

151

硝酸盐氮

5.80

0.14

0.30

亚硝酸盐氮

0.01

未检出

0.003

挥发酚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0.0033

0.001

0.0009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0.002

0.004

0.003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总大肠菌群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7.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2.1评价标准

本次地下水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详见表7.2-1。

表7.2-1地下水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序号

污染物

单位

评价标准值

标准来源

1

pH

---

6.5~8.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标准

2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3

总硬度

mg/L

≤450

4

高锰酸盐指数

mg/L

≤3.0

5

氟化物

mg/L

≤1.0

6

氯化物

mg/L

≤250

7

硫酸盐

mg/L

≤250

8

硝酸盐氮

mg/L

≤20

9

亚硝酸盐氮

mg/L

≤0.02

10

氨氮

mg/L

≤0.2

11

总大肠菌群

个/L

≤3.0

12

挥发酚

mg/L

≤0.002

13

六价铬

mg/L

≤0.05

14

mg/L

≤0.001

15

mg/L

≤0.05

16

mg/L

≤0.05

17

mg/L

≤0.01

18

mg/L

≤0.05

7.2.2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

①对于随浓度增加污染程度增加的污染因子,其单因子指数计算公式为:

Si,j=Ci,j/Cs,i

其中:

Si,j为第i个水质参数在j评价点的单因子指数;

Cs,i为第i个水质参数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mg/L;

Ci,j为第i个水质参数在第j评价点的实测浓度,mg/L。

②对于pH,其单因子指数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pH≤7.0

pH>7.0

式中:

PpH-pH的单因子指数;

pH-pH的实测值;

pHsd、pHsu-分别为pH评价标准的下限和上限。

7.2.3评价结果

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见表7.2-2。

表7.2-2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1#

2#

3#

pH

0.893

0.433

0.413

高锰酸盐指数

0.520

0.410

0.370

总硬度

0.809

1.764

0.747

溶解性总固体

1.006

1.573

0.871

氨氮

0.150

0.100

0.100

氟化物

0.140

0.580

0.970

氯化物

0.420

0.488

0.484

硫酸盐

0.880

2.708

0.604

硝酸盐氮

0.290

0.007

0.015

亚硝酸盐氮

0.500

---

0.150

挥发酚

---

---

---

---

---

---

0.066

0.020

0.018

---

---

---

---

---

---

0.040

0.080

0.060

---

---

---

总大肠菌群

---

---

---

注:

---表示未检出

从表7.2-2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1)2#厂址总硬度和硫酸盐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倍数分别为0.764倍和1.708倍;1#小赵村、2#厂址溶解性总固体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倍数为0.006倍和0.573倍数。

2)其余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要求。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超标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硫酸盐超标与现有项目管理不当有关,①现有项目未落实地下水监测计划,②现有项目原料堆场管理不当,导致消防废水、淋溶废水收集与处理不到位,形成地表径流流入厂区监测井。

2015年4月后,建设单位主要采取的措施:

①对料场消防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料场原料存放数量及消防用水量进行喷洒;严格管控消防废水、淋溶废水收集与处理,确保消防废水、淋溶水通过废水收集系统进入事故水池,再通过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②积极落实现有项目地下水监测计划,监测指标为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硫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N-NO3-、N-NO2-、总磷、总氮、细菌总数,监测频率:

每季度一次。

建设单位已于2016年开始落实地下水监测计划;2016年3月16日委托聊城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环境监测中心进行监测,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7.2-3。

表7.2-3现有厂区监测井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氯化物

氨氮

硫酸盐

监测结果

7.31

0.97mg/L

113mg/L

0.09mg/L

127mg/L

评价标准值

6.5~8.5

≤3.0

≤250

≤0.2

≤250

评价结果

0.207

0.323

0.452

0.450

0.108

由表7.2-3可知,现有项目厂区监测井硫酸盐指标不超标,说明建设单位对料场消防废水、淋溶废水收集与处理进行整改是可行的。

7.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7.3.1评价等级判定

1、项目类别

拟建项目行业类别为造纸,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Ⅱ类。

2、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7.3-1。

表7.3-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分级

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拟建项目区地下水排泄以垂直蒸发为主,不在地下水保护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源;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区域。

综上所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判定,拟建项目地下水评价为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6km2(3km×2km)范围。

7.3.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东阿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孔隙水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分布范围广泛,岩溶水主要分布在东阿断层以南的广大地区。

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济南幅)”,该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处于淡水分布区,按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及水质特征,可分为潜水-浅层承压水(或浅层淡水)及深层承压水(或深层淡水)。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具体见图2.1-3。

2、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根据《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职工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项目区域勘察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土层

粉土为主,含草根、虫洞等。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20~0.50m,平均0.34m;层底标高:

-0.57~0.20m,平均-0.27m;层底埋深:

0.20~0.50m,平均0.34m。

(2)粉土

褐黄色,中密,湿,含石英、云母片。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90~1.70m,平均1.38m;层底标高:

-2.27m~-1.20m,平均-1.65m;层底埋深:

1.30~2.10m,平均1.72m。

(3)粘土

褐黄色,可塑,刀切面光滑,含氧化铁漂染带。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40~1.10m,平均0.73m;层底标高:

-2.87~-1.75m,平均-2.39m;层底埋深:

1.80~2.90m,平均2.46m。

(4)粉土

褐黄色,中密,湿,含石英、云母片,含氧化铁漂染带。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30~3.60m,平均2.65m;层底标高:

-6.37~-3.50m,平均-5.04m;层底埋深:

3.90~6.10m,平均5.11m。

(5)粉质粘土

褐黄色~灰褐色,可塑,刀切面稍光滑,含氧化铁、铝漂染带,中等干强度,中等韧度。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70~1.70m,平均1.0m;层底标高:

-7.07~-5.10m,平均-0.64m;层底埋深:

5.50~6.80m,平均6.11m。

(6)粉土

灰褐色,中密,湿,含云母片,下部近砂质粘土。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80~3.20m,平均2.76m;层底标高:

-9.30~-8.30m,平均-8.79m;层底埋深:

8.60~9.20m,平均8.86m。

(7)粉砂

褐黄色,中密,含石英、长石、云母片。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

1.80~3.20m,平均2.21m;层底标高:

-11.42~-10.70m,平均-11.00m;层底埋深:

10.80~11.30m,平均11.07m。

(8)粉质粘土

灰褐色~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漂染带,含姜石。

该层未穿透。

由地勘资料可见,区域内的岩(土)层的粘土厚度为9.6m<Mb<23.3m,包气带防污性能为粘土和粉质粘土之间,渗透系数介于于10-7~10-4cm/s之间,且分布连续、稳定,满足包气带防污性能中级的要求。

拟建项目与职工宿舍钻孔位置关系图见图7.3-1,岩土工程勘探剖面图见图7.3-2,钻孔柱状图见图7.3-3。

3、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东阿县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密切,地下水以侧向径流为主,垂向联系较弱。

大气降水直接渗透补给潜水含水层,区域上的地下水总体流向大致由南向北。

深层岩溶水与浅层孔隙水的联系微弱。

深层岩溶水在东阿断层以南的地区埋深相对较浅,而在断层以北埋藏深度较大。

拟建项目厂址属于黄泛平原分布区,黄河在本区冲击沉积的物质为粉细沙、细砂、粉质粘土、粘土等物质形成的互相结构地层。

第四系地层厚度在100~350m不等,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变厚的趋势,北侧最大厚度达300m左右。

尽管东阿断层以南第四系厚度相对较薄,但由于第四系地层底部粘土层累计厚度达30-50m,而且下部有分布连续且厚度较大的新近系粘土层,该层的透水性极差,浅层的第四系粘土和新近系粘土弱透水层,且下伏厚度较大的古近系地层,透水性较差。

总之,拟建场区与两水源地之间的距离较长,场区下部孔隙水与水源地的岩溶地下水之间有巨厚的粘性土隔水层,且场区处于岩溶地下水排泄区的下游,因此,拟建场区附近孔隙水与水源地的岩溶水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或水力联系微弱。

4、地下水动态特征

东阿地下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内河及坑塘入渗,黄河侧渗和灌溉回归等,是降水、径流、蒸发、开采、地形、地质、岩性、构造等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气降水、人工开采和地下潜流、潜水蒸发。

地下水动态类型属补给-开发-径流型,动态要素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区域内地下水水位的年内变化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雨季普遍补给上升,雨季过后至次年雨季到来之前,则随着地下水的消耗排泄而下降。

5、地下水水文参数

根据监测单位对项目区域地下水的监测,项目厂址区域地下水埋深在8.5~12.1m,井深30.9~46.2m;目前饮用水水井开采深度均在120m以下,基本属于深层承压地下水,且来自市政自来水。

6、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区域内无自然泉水,地下水的开采以村庄机井开采为主,用于农村居民生活农灌用水。

7、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和使用功能

本次项目区域布设监测井5眼,浅层孔隙潜水主要为农业灌溉井或废弃不用,深层承压含水层为农业灌溉。

8、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

东阿县境内有主要地下水引用水源地两处,分别为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保护地和东阿县水源保护地,拟建项目位于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二级保护区西南偏南方位,直线距离为12.7km;拟建项目位于东阿县水源保护地西侧,直线距离约为1.4km;拟建项目位于东阿县城区5眼分散水井东北向,地下水补给区下游。

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小运河经过东阿县,赵牛河在禹城境内同徒骇河交汇,且徒骇河同小运河立体交汇,且赵牛河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东侧,因此项目排水对南水北输水干线-小运河没有影响。

7.3.4地下水影响评价

1、项目区域地下水利用情况

据调查,拟建厂址周围村庄除少数村庄以深层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以外,其余大部分村庄以自来水为水源,浅层地下水已不作为生活饮用水,浅层地下水井已废弃或作为农灌用水水源。

2、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从以上地质资料分析可见厂区浅层地层主要为粉土、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分布连续,具有一定的隔水性,岩土的渗透性能属于中等偏下。

从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该区域浅层水埋深浅,浅层水和深层水之间存在一稳定的粘土层,因而浅层孔隙潜水与深层承压水水力联系不密切,地表活动不易污染深层含水层。

为避免项目对浅层水的污染,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浆废水和抄纸白水经多圆盘过滤机处理后回用,剩余白水、再生水处理站废水、生活污水一起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部分作为中水回用于网部、压榨部冲洗用水,其余排入东阿县兴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拟建项目排水管网、水处理设施以及厂内各水池均采取了严格的防渗措施,可有效避免项目产生的废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

拟建项目在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3、对东阿县地下水引用水源地的影响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拟建项目项目不在东阿县水源保护区补给区内;项目距离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地距离较远且不在其水源保护地补给区内;东阿县5眼分散水井主要功能为城区供水,拟建项目位于分散水井补给区下游。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对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地及东阿县水源地无影响。

7.4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7.4.1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

工程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率和数量。

(1)源头控制措施

从项目工艺水平、原辅材料上考虑:

对生产的污废水及废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用,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事故水池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2)防渗措施

防渗处理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环境保护措施,也是杜绝地下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现状结果来看,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硫酸盐均超标,这可能与当地地质条件有关;但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硫酸铝化工原料,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管理,对原料堆场、生产车间及污水处理设施做好防渗工作,加强管理,确保不加重区域地下水硫酸盐污染。

本次环评通过对现有项目防渗措施进行回顾与判定是否满足要求,对拟建项目提出防渗要求。

现有项目主要采取的防渗措施见表7.4-1;拟建项目建成后,全厂分区防渗措施见图7.4-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防渗措施,参考《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混凝土防渗层厚度、设计年限、相对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判断建设单位所采取的防渗措施是否可行。

式中:

D—混凝土防渗层厚度(cm);

T—混凝土防渗层穿透时间(s);本次环评按项目生命周期30a计;

K—混凝土防渗层的相对渗透系数(cm/s);

H—混凝土防渗层上积水高度(cm),该项目给水池按200cm、排污管道按50cm、原料去沉淀池300cm、配水池按200cm计;α—混凝土吸水率,一般α=0.03。

由表7.4-1可知,现有项目所采取的防渗措施满足项目需求。

拟建项目建成后,全厂重点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站、白水池、污水管网、事故水池、污泥脱水间等,防渗系数不大于1.0×10-10cm/s;一般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堆场、固废暂存区、集水池等,防渗系数不大于1.0×10-7cm/s;厂区道路铺设相应型号沥青或水泥路面。

3、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

监测井:

现有项目在污水处理站布设1眼地下水监测井,不满足地下水监控系统的要求。

在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站周围地下水流向的上游约30m处设置1眼地下水监测井、在污水处理站周围地下水流向的下游20~30m处布设1眼地下水监控井(监测井位置见图7.4-1)。

监测项目:

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硫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N-NO3-、N-NO2-、总磷、总氮、细菌总数。

监测频率:

每季度一次,定期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监测。

表7.4-1现有项目所采取的防渗措施汇总表

分区防渗

序号

区域

目前采取防渗措施

实际防渗系数

防渗系数要求

是否

满足

重点污染防治区

1

污水处理站

防腐层:

三油两布;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98×10-10cm/s

<10-10cm/s

满足

2

事故水池

防腐层:

三油两布;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98×10-10cm/s

<10-10cm/s

满足

3

污泥脱水间

防腐层:

三油两布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98×10-10cm/s

<10-10cm/s

满足

4

白水池

防腐层:

三油两布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98×10-10cm/s

<10-10cm/s

满足

污水管网

PVC管道;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3.88×10-10cm/s

<10-10cm/s

满足

一般污染防治区

5

生产车间

地面厚度为280mm,混凝土标号C30,基层水稳碎石厚度为25cm,地基土层压实系数0.92

<10-7cm/s

<10-7cm/s

满足

6

原料堆场

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0-7cm/s

<10-7cm/s

满足

7

固废暂存区

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50mm

<10-7cm/s

<10-7cm/s

满足

8

一般集水池

混凝土厚度:

350mm,C30号混凝土;基土层:

3:

7夯土层厚度45mm

<10-7cm/s

<10-7cm/s

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