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9937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docx

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

2021年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N----14C----12

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

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

机物的量与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

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下图是表示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B.如果该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发生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b表示神经中枢,e表示传出神经,兴奋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a传到c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表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

3、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截然相反的;且前者能将氨气氧化为销态氮,后者则将销态氮还原为氨气

C、铁和钙进入植物体后不能再度转移利用,而氮、镁、磷、钾则相反

D、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基因结构的特点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可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和叶绿体

B、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只能少量转化为糖类和蛋白质

C、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可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获得

D、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由细胞质基质转移到线粒体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只能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态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相关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6.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为2NA

 D.钠在氧气中燃烧,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为4NA

7.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2H2OCl2↑+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Al2O3+2OH-=2AlO2-+H2O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2OH-+2NO2=NO3-+NO↑+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8.下列家庭小实验合理的是

 A.将适量的发酵粉放在容器中加热,观察气体的产生

 B.在洁净的水杯中先加入小苏打粉,再加入食醋,观察气体

 C.往稀白粥中加入少量加碘食盐,检验加碘食盐中含有I2

 D.在一瓣橘子上插入两根铜丝并与小灯泡连接,验证电流的产生

9.下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

Ag++e-=Ag        b极:

Fe-2e-=Fe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B.该装置一定是电解池

 C.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Ag+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一定是Fe+2Ag+===Fe2++2Ag

10.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O2(g)=CO(g) △H1=-110.5kJ/mol

C(s)+O2(g)=CO2(g)  △H2=-393.5kJ/mol,

则C(s)+CO2(g)==2CO(g)的△为:

 A.283.5kJ/mol    B.172.5kJ/mol    C.-172.5kJ/mol   D.-504kJ/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lCl3溶液、Na2SO3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分别得到Al2O3、Na2SO3

 B.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有的可能增大,有的可能减小,有的可能不变

C.0.1mol/L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将变小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短周期X、Y、Z、R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Y的气态氢化物<Z的气态氢化物

 B.原子半径:

r(X)

 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3.下列实验图示及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甲图所示装置可以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有乙烯生成

 C.用丙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所示装置可以收集Cl2

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聚变B.是裂变

C.是α衰变D.是裂变

16.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A.na>nbB.na

C.va>vbD.va

17.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18.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Kl、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A)r1r2,EK1EK2(D)r1>r2,EK1>EK2

19.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A)Wl>W2(B)W1

(C)EKB>EKC(D)EKB

20.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

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A.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

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

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21.粗细均习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

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

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

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的一边a、b两点间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

 

22.实验题(20分)

`⑴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⑵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c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10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2W”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B.电压表V2(0~100V,内阻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D.定值电阻R1=3kΩ

E.定值电阻R2=15kΩF.滑动变阻器R(10Ω,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可从零到额定电压内任意变化,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定值电阻应选用(均用序号字母填写);

②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③利用上述实验电路图测出的电压表读数UV与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U的定量关系是,下图的四个图象中正确的是.

23.(16分)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

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

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

R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

 

24.(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在小车B上坐着一个小孩,小孩与B车的总质量是A车质量的10倍。

两车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小孩把A车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A车与墙壁碰后仍以原速率返回,小孩接到A车后,又把它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

每次推出,A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是v,方向向左。

则小孩把A车推出几次后,A车返回时小孩不能再接到A车?

 

25.(20分)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绝缘圆筒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圆筒正下方有小孔C与平行金属板M、N相通。

两板间距离为d,两板与电动势为E的电源连接,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在C点正下方紧靠N板的A点,无初速经电场加速后从C点进入磁场,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从C点射出。

已知带电粒子与筒壁的碰撞无电荷量的损失,且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

求:

⑴筒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⑵带电粒子从A点出发至第一次回到A点所经历的时间。

 

26.(14分)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2)Ba2+有剧毒。

某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碳酸钡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食用烧饼后中毒。

试写出碳酸钡与胃酸(以盐酸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

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

(4)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制取硫酸铜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方法二:

Cu+2H2SO4(浓)CuSO4+SO2↑+2H2O,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其优点是:

                         (任答一点)。

27.(16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它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F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的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给出,反应条件也未注明)。

(1)若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甲为一种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

则:

 ①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D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G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B为红棕色固体,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D的水溶液中加人HN03酸化的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

 ①工业上反应I在    (填设备名称,下同)中进行。

反应Ⅱ在     中进行

 ②甲的化学式为                。

 ③D和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8.(16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E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29.(14分)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

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ZW2的电子式是    ,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     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0.1mol的单质W与50mL1.5mol/L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请写出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0、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A

红细胞表面A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显性)

O

(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

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

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31、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氧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新鲜菠菜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

请分析回答:

 

(1)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为什么?

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温度、含氧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2)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受限制。

(3)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32、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

(2)图4细胞对应于图1中的段(填表序号)。

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段变化相同。

(3)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4)图3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情况下①和⑤的相同位点含有(相同\等位)基因。

33、(每空1分,共6分)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_________的协助并消耗能量,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开始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加,该分泌物促进机体内的_______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3)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体外。

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___________增多。

(4)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物答案:

1---------5ACBCA

30(每空2分)常红细胞表面A抗原不一定记忆细胞母乳中含有相应抗体IAi

31(每空2分)无光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10OC1%

酶活性/酶数量/线粒体数量3OC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2(每空2分)A1B1B1C1C1D1

图44相同

33(每空1分)载体细胞质基质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尿量脑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

化学答案:

 

物理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D

AD

BC

B

A

BC

B

22.实验题(20分)

(1)4.120cm。

(2)0.986m/s2.58m/s2cm。

(3)①AD

 

③C

23.(16分)

(1)根据机械能守恒Ek=mgR

(2)根据机械能守恒ΔEk=ΔEp

mv2=

mgR

小球速度大小 v=

速度方向沿圆弧的切线向下,与竖直方向成30°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在B点

NB-mg=m

mgR=

mvB2

解得NB=3mg

在C点:

NC=mg

24(16分)设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作用后,车B的速度为v1,v2,…,vn,每次作用,车A与车B动量守恒,从而得到

0=10mvl-mv………①(A、B第1次作用)

10mvl+mv=10mv2-mv………②(A、B第2次作用)

10mv2+mv=10mv3-mv………③(A、B第3次作用)

………

10mvn-1+mv=10mvn-mv(A、B第n次作用)

把n式相加得:

(n—1)mv=10mvn-nmv

即得:

vn=v≥v则n≥5.5,n取整数,n=6次后,车A返回时,小孩接不到车A

巧解:

对A、B系统,所受合外力就是墙的弹力.这个弹力每次产生冲量大小为2mv,要使B不再接到A,必须vA≤vB.这里先取一个极限值vA=vB=v,则:

根据动量定理,n2mv=(M+m)v

将M=10m代入解得n=5.5,所以推6次即可

 

25.(20分)

解:

(1)由题意知,带电粒子从C孔进入,与筒壁碰撞2次再从C孔射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