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79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

2008年丹徒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2月25日在丹徒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丁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一年接力冲刺,铸就全新平台

 2007年,是丹徒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攀升年。

一年来,在镇江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合力争先,主动作为、接力奋战,以稳健、从容的步伐,为本届政府任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即将告别2007年之际,我们自豪地向全区人民汇报:

一年的奋进发展,丹徒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一年奋进,丹徒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可比增长15.4%,人均GDP达到3.63万元;财政总收入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3亿元,分别增长30.8%和3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长35.6%。

工业经济好中快进。

预计定报工业实现销售236亿元,增长29.1%;增加值63.7亿元,增长19.8%;利税19.8亿元,其中利润11亿元,分别增长29%和38%。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性投资40亿元,增长37.4%;新增销售亿元以上增长点9个,累计实现销售75亿元。

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万元GDP能耗降至1.13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和14.4%。

农村经济健康推进。

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快,“4个万亩”和“26个千亩”工程全面启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19万亩、总产16.2万吨、投入农业“三资”总额4.6亿元,分别增长16.6%、14.1%和12.5%。

高效农业作业面积9.18万亩,增加近三成,效益比重达57.7%。

粮食安全体系、疫情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全区。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420万元,完成土方383.3万方。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2044万元,治理面积2.2万亩。

完成“占补平衡”项目10个,净增耕地1255亩。

第三产业稳中有进。

发展“城市经济”的导向、平台、制度进一步明确,新城放心粮油超市等一批专业市场建成开业,大众物流、城市酒店、农工商超市等12个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

世业洲、江心洲、冷遹纪念馆被授予“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心首届野菜节、柑橘节成功举办,龙恩木屋等乡村旅游市场和消费进一步扩大,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

全年可望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7.8%。

 一年奋进,丹徒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放大。

项目投入势头强劲。

全区重点挂牌的196个项目,竣工79个,开工在建88个,实际完成投资52.2亿元,增长30.2%;新增项目121个,总投资122亿元。

捷诚电子、钱潮轴承一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恒顺50万吨香醋、沃得工程机械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高纯石墨碳材、森茂食用菌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依靠强有力的项目拉动,主导产业产销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70%,板块经济产出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利用外资实现翻番。

全区新批外资项目4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6个,比上年净增11个。

新加洲五星级酒店、李长荣增资等外资项目加快推进,光汇造船、品质汽车广场等一批外资项目即将落户。

完成工商注册合同外资3.1亿美元,增长150%;实到外资1.1亿美元,超过前四年总和。

丹徒新城、经济开发区、世业洲和谷阳等重点区域成为吸纳集聚的主力军。

外经外贸有新拓展,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其中出口1.8亿美元,增长70%;完成外经合同额940万美元,营业额1180万美元,新增境外劳务输出570人。

体制环境调优趋好。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建成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新立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6项,申请专利620件,新增省市高新技术企业6家、产品13个,省科技攻关项目、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数列全市第一。

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45亿元,增长85%。

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乡镇区划局部调整一次到位,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按期完成。

辛丰德胜等5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市率先建成;宝堰后亭蔬菜合作社的建立,为长效富民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区、镇财税体制不断完善,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政资金运营绩效显著,公共财政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深入开展机关“服务提升、效能提升”和“满意服务在丹徒”评议活动,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年奋进,丹徒的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板块功能日趋完善。

千方百计突破融资、拆迁两大瓶颈制约,全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

拆迁安置工作快速推进,完成拆迁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面积8万平方米。

新建城市道路14.7公里,九华山南路、西环路南延等7条城市道路全部竣工。

经十二路丹徒段开工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快速推进,长香路全线贯通,链接镇江主城、丹徒经济开发区的经济通道基本成型。

城际快速通道开通运行,新增K118和138公交线路,市民出行更为方便。

丹徒规划建设展示馆主体封顶。

长山小镇一期综合开发正式启动。

开发区通江路拓宽改造、迎江大道铁路立交等工程竣工交付,东石物资5万吨级公共码头开工在建,铁路专用线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世业洲环岛路、内环南路全线竣工,星耀度假酒店、花园镇二期等工程加紧施工,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同步到位。

241和243省道、延茅公路及农村干线公路建设超序时完成目标任务。

农村形象明显改善。

区域镇村布局规划通过评审,辛丰、上党、宝堰、高桥4个镇的镇域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全区140个村庄居住点规划全面完成。

荣炳、辛丰农民公园和冷遹纪念馆广场相继建成,上党农贸市场、小金河风光带正在扫尾。

全年完成集镇建设总量3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2.8亿元。

农村环境“百日整治”深入人心,“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运送、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置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开发区顺利通过ISO14000认证,区域环评上报待批。

东部地区大气环境专项整治、312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卓有成效,关停“三石”企业130家,关闭违法违规化工企业11家,关闭采石宕口12个。

开发区、宝堰等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拉开序幕。

绿化造林工作有声有色,绿化量为过去三年总和,拉动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2.64个百分点。

宝堰镇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世业卫星村、谷阳槐荫村成功跨入省级生态村行列。

 一年奋进,丹徒的小康进程进一步加快。

富民工程推进有力。

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153人,带动农民增收5686万元;实施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7511人,农民创业培训640人。

新增就业岗位11342个,扶持弱势群体3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36%。

新办民营企业308家、个体工商户1512户,新增注册资本6.1亿元,完成在地规模以上民间投资35亿元。

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0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7280元,增长19.1%。

惠民承诺全面兑现。

投入6000万元,建成新城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秋季正式对外招生。

新城人民医院建成启用。

各行政村、居委会全部建成便民服务室,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高资自来水唧站建成,南片区域供水工程进展顺利,困扰当地百姓的“吃水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加快,世业镇有线电视如期开通;全区新通自然村97个,扩大农村收视7200户。

新建和改建农村道路9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40座,完成农村改厕1.92万户。

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承诺一一兑现。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强力推进,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7%、82%和90%。

提前半年完成企业养保扩面征缴任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7.5%。

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新增低保对象337户。

社会帮扶力度加大,“双结双联”活动深入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受到社会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慈善一日捐”任务超额完成。

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面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普遍增强。

 一年奋进,丹徒的社会大局进一步和谐。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新提升,米芾广场建成开放,米芾逝世9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冷遹纪念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南乡田歌》、《戚老七养鳖》获全国“群星大奖”,油画作品《金色阳光》入选“八艺节”群众文化美术展。

成功举办区第五届运动会。

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镇文化站以及一大批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公园、农家书屋相继建成。

创省市级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105个。

各项事业协调共进。

人才战略积极实施,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31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21名。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大港中学进入全省首批“华文教育基地”行列。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三大公共卫生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扎实开展,食品药品信息站全部建成。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全区预警、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统计工作再创佳绩,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

“世代服务”工程全面启动,“人口计生工作星级示范村”创建经验在全市推广。

和谐局面不断巩固。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参政议政。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116件,办理网上来信216件。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实施,“平安丹徒”、“法治丹徒”建设扎实推进,技防村建设全面启动,“大防控”、“大调解”机制日趋完善。

人民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信访量明显下降。

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成效显著,老区促进和开发工作得到加强。

安全生产监管有力,保障了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年来,各行各业创造性地开展“五个年建设”活动,合力开创了人心思进、共建小康、顺风和谐的大好局面。

 二、立足新的起点,开启美好未来

 2007年的跨越提升,是五年率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回顾五年发展,我们付出了很多,得到的更多。

全体政府组成人员以奋进的轨迹、一流的业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任期答卷:

这五年,是丹徒历史上经历挑战、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也是丹徒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形势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回放五年施政,我们在历届班子创业的基础上接力加速,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足迹。

 五年来,我们在率先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一次次跨越。

本届政府产生于2003年1月,当时的丹徒刚刚撤县设区、迁址新城办公,基础较弱、百业待兴。

五年中,先后经历两轮乡镇合并和一次大的区划调整。

面对人口、地域和生产力布局的重大变化,我们准确把握区情,立足有限的空间,追求无限的发展。

我们从丹徒发展最需要、最具带动性的事情做起,举全区之力引来百亿资金注入新城建设,不断地抓规划、拓规模、强功能、聚亮点,做成了区域发展最大的“龙头”。

我们积极抢抓沿江开发等一系列战略机遇,用好丹徒特有的“退城进区”政策,相继编制了沿江产业带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

坚持每年对重大项目实施挂牌运作,不停地建载体、引资金、布项目,形成了“四大板块、五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架构。

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快了富民强区的进程。

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0.85倍、3.25倍和2.8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3%和12.2%;三次产业由2002年的11.3:

56:

32.7调整为6.1:

60.4:

33.5。

丹徒由此进入了一个发展提升期。

 五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化解了一道道难题。

五年风雨兼程,我们愈加深切地感受到:

发展始终是一个不断解难奋进的过程,而付出永远与收获成正比。

2003年,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沉着应对,以最短的时间整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控体系,夺取了抗击非典和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

2004年,面对陡然偏紧的宏观形势,我们没有怨天尤人,坚持算长远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报批土地,由于见事早、启动快,不仅有效缓解了制约项目建设的用地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也为丹徒的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2005年,面对养保基金连续六年赤字运行的被动局面,我们实行分片包干、定点督办,强力推进企业养保扩面工作,当年征缴基金突破1亿元,有效保障了基金安全。

2006年,面对区划调整的重大影响,我们多方努力,争取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在大局下思考,努力为发展清障,积极用个性的办法逐一化解了能源紧、资金紧等共性难题,化解了世行贷款、镇荣路集资、农合基金、公检法建设债务等方面的财政风险,有力保证了丹徒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快步发展。

 五年来,我们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赢得了一个个荣誉。

丹徒地域面积小,但小区域同样能做大文章。

我们把“生态”作为最大的资源,坚持造城与造景相结合,发动全民绿化,先后建成了新城人民广场、生态公园、农业观光示范园等一批城市景观工程,适时启动了对十里长山和水库等部分山水的保护性开发,创建了一批绿色镇和生态村,全面叫响了“生态丹徒”这个品牌。

我们把“环保”作为工作的抓手,坚持算大帐,斥巨资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企业、采石企业和采石宕口,狠抓312国道沿线环境治理,强势推进水源地保护,五年用于环保的投入高达7.8亿元,以铁的手腕,有力把住了环保这个闸门。

我们把“和谐”作为追求的方向,竭尽全力提供公共服务,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科教、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央电视台两次走进丹徒举办大型文艺演出。

2003年以来,科技进步和双拥工作双双实现“五连冠”,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等一块块金字招牌。

如今的丹徒新城,已成为镇江市重要的生态亮点,成为所有丹徒人的骄傲。

 五年来,我们在造福百姓的道路上办成了一件件实事。

我们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出台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创业富民、促进新城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

我们于2005年推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在全市抓出了声势,抓成了特色。

我们围绕新城建设,累计为1.2万失地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们努力把困难群体最大限度地纳入视线之内,以形式多样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改善了特困群体生活。

为了让全区人民吃上长江水、放心水,我们及时启动了区域供水规划,相继在新城、辛丰、高资、谷阳、上党建设了自来水唧站和供水管网。

2003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新增财力向农村倾斜,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

高质量地抓好两轮农村五件实事推进,围绕天然气工程、农村通达工程建设,农村草危房改造、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等,办成了48件实事,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群众的吃水难、出行难、就医难等生产生活难题。

走过五年,我们高兴地看到:

政府的工作顺应了民意,也赢得了民心;政府为百姓做事,百姓为政府鼓劲!

 各位代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得益于历任领导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全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凝聚着方方面面的热心支持。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耕耘的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同志,向驻丹徒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注、参与丹徒建设的海内外朋友,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未来五年,是丹徒向更高水平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加速提升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动力优于压力。

审视五年发展,展望美好前景,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全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重大项目产出不快,规模企业带动不够有力;城市经济刚刚起步,总量和规模相对偏小;招商引资工作不够平衡,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面不够宽,全面小康建设的少数核心指标达标率不够均衡;土地利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我们将与全区人民一道,巩固向上的势头、释放积蓄的潜能,倾力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高质量地抓好前后五年衔接,推动丹徒经济社会五年迈大步,一年更比一年好,合力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区域经济更加繁荣。

到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7年翻一番,达到210亿元,年均递增14.8%以上;人均GDP达到7万元。

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年均递增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年均递增16%。

五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性投入300亿元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

59.5:

36.2。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高水平普及十二年教育,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文化、体育、医疗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以上,社会和谐度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更加安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3%和11%以上,到2012年,分别达到3万元和1.2万元,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全区人民在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20%以上,恩格尔系数降至0.38以内。

 ——生态环境更加宜人。

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共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互融合,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互动并进,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到201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24%和50%以上,环境质量指数稳定在90分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18%,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实现永续发展。

 三、决胜全面小康,迈好关键一步

 2008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区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唱响“全面达小康,实现新提升”的主旋律,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突出富民优先、科学发展,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创新发展方式,构建和谐丹徒,以更好更快的步伐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

 新的一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可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2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88亿元,分别增长23.5%和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增长30%,其中工业性投入52亿元,增长30%;工商注册合同外资4亿美元,增长29%,实际到位外资1.5亿美元,增长3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分别增长12.2%和12.6%;万元GDP能耗降至1.07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静态削减3.05%,二氧化硫排放量静态削减4.8%。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创竞争优势,建设“实力小康”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略不动摇,加速工业领跑。

沿着“规划引领、业态升级、空间转移”的思路,持续培植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力电子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业集群发展,择优培植一批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

主动提供保姆式、全方位、零距离服务,促使金海宏业、精功汽车等30强企业更大更强。

高度重视成长型企业发展,分层次落实培育计划,尽快形成全区规模骨干企业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

年内力争主导产业销售突破210亿元,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增至5家,亿元以上企业46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区域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认真落实高效农业发展计划。

继续抓好“4个万亩”和“26个千亩”工程的推进和扩容,在世业、江心、新城周边,沪宁、扬溧高速和镇荣公路沿线大力发展应时鲜果、花卉苗木、特种养殖和种植业,加快布点、联线、并网,形成具有丹徒特色的农业示范区、产业带,确保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

强化农产品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品牌意识,主攻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推动优质稻米、蔬果、水产品、茶叶量质同升,增创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引导“三资”投向农业,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高效规模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发展加工型农业,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的现代流通。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服务业倍增计划”。

依托我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做好“道口”、“港口”两篇文章。

把丹徒新城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力板块,积极引导铭基等物流企业,放大聚合效应,借助信息平台,实现多式联运,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落户。

依托新城生态工业园和汽车、电子、轻纺、石化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

加速推进新城工业园商务配套中心、谷阳三山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市场营销、商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等服务配套能力。

依托丹徒独特的山水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

加快推进长山开发、世业洲东湖景区等项目建设,认真做好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冷遹纪念馆等项目包装,进一步放大辛丰龙恩木屋、世业“江洲人家”、江心“农家乐”的亮点,精心编排推出一批以生态游、文化游、宗教游、乡村游为主体的产品和线路,不断满足市民休闲、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需求。

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健全为民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大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量6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升至34.4%。

 

(二)创新发展方式,建设“效益小康”

 坚持集约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技术密集、投资密集、效益密集型产业。

进一步明晰产业脉络,注重项目筛选,积极争取土地“点供”,创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以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以及单位GDP能源消耗为准入门槛,优选产业项目,认真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追求“亩均效益”的最大化。

严格控制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项目单独供地,促进工业集中、用地集约。

以区域规划为龙头,捏紧拳头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新城工业园、星火技术密集区三个重点工业板块,打破行政壁垒,调优激励政策,推动园区共建、资源共享。

以道路的自然延伸,推进新城工业园适度扩张,同步完善基础配套。

加快推进开发区沿江高等级公路、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世业洲内环北路及辛黄二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园区对资本和项目的承载力,全力打造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丹徒充满活力的“工业走廊”和“竞争单元”。

 调优投资方向。

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确定全年项目建设计划。

主动调优投向,配置要素向高效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集中。

主攻大项目建设,发展税源型经济。

全年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5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0个、2000万元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