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966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RJ.必修三):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3·吉林月考)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2.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  )

A.大同、大秦线       B.平朔、焦日线

C.长冶、神黄线D.太原、京包线

3.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

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

4.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已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尽量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题,图中三条运煤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和焦日线。

第2题,大秦线与大同煤矿相连。

第3题,图示地区为华北地区,最短缺的资源是水资源,解决措施为南水北调。

第4题,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丰富、地理位置适中;大秦线能增加煤炭的外运量。

答案:

1.B 2.A 3.A 4.B

(2013·山西月考)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5~6题。

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

6.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第5题,该地能源丰富,在开发初期,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

第6题,从模式图上可知,该模式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答案:

5.B 6.D

(2013·株洲月考)读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耗及其趋势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第一产业,乙为第二产业,丙为第三产业

B.甲为第二产业,乙为第三产业,丙为第一产业

C.最近几年,工业消费能源的比重逐步减小

D.最近几年,农业消费能源的比重逐步增大

8.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

B.全面关停高能耗产业,缓解能源危机

C.注重传统农业的发展,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D.迅速提升第三产业的数量、规模,追求产值的最大化

解析:

第7题,我国目前第二产业中高能耗产业的比重较高,增长速度较快,造成能源消耗增幅较大,故甲、乙、丙分别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第8题,第二产业能源消耗所占比重较大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也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

7.B 8.A

9.(2013·合肥月考)读原煤燃烧及加入节煤浓缩液后煤炭燃烧示意图,回答加入节煤浓缩液可减轻(  )

A.粉尘污染B.热污染

C.二氧化硫污染D.氮氧化物污染

解析:

选A。

读图可知,加入节煤浓缩液,可以避免未燃尽颗粒出现,进而减轻粉尘污染。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据此完成10~12题。

10.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解析:

第10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第11题,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第12题,整个流域,应综合开发;河谷平原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注意防止洪涝灾害;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答案:

10.A 11.A 12.A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B.b处

C.c处D.d处

14.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

解析:

大坝应建在水量丰富而河流落差较大的c处。

M河流域处于河流上游,植被的重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

13.C 14.C

15.(2013·信阳月考)在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  )

A.变输煤为输电,减少了道路灰尘,将有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

B.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将缓解交通压力

C.使运输煤为输电,减少就业机会

D.变输煤为输电,经济效益将降低

解析:

选B。

在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使山西变输煤为输电,减少了道路灰尘,但大气污染将更加严重,建电厂会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效益将增加,可缓解交通压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3·涡阳九中质检)下图为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将下列代表生产部门的数码填入相应空格内。

(8分)

①水泥厂 ②甲醇厂 ③综合电厂 ④污水处理厂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与砖厂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工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有“煤—电—建材”和________等主要产业链。

(2分)

(4)该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

(1)从产业链示意图上可以看出A为污水处理厂,B为综合电厂,C为水泥厂,D为甲醇厂。

(2)与砖厂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工厂为选煤厂。

(3)从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图左半部分为煤—电—建材,右半部分为煤—化工产业链。

(4)该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1)④ ③ ① ②

(2)选煤厂

(3)煤—化工

(4)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17.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有时会作为反面的例子出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24分)

(1)举例说明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别。

(8分)

(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哪些区域产生了不利影响?

简析其原因。

(8分)

(3)图示潼关—咸阳段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1)题,可从泥沙含量、冰期、凌汛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题,其不利影响主要是针对河流中下游地区而言,原因可从泥沙含量和径流量方面分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潼关至咸阳段的河床落差变小,其原因主要是泥沙的回流淤积。

答案:

(1)泥沙含量:

黄河泥沙含量较大;尼罗河泥沙含量相对较小。

冰期:

黄河流域纬度位置较高,冰期较长,部分河段有凌汛;尼罗河流域纬度低,无冰期。

(2)对河流中下游地区会产生较大影响。

大坝建立之后,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不再泛滥,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因流量和泥沙含量减小,河口地区海岸线萎缩。

(3)河床的落差变小。

主要原因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使得黄河发生回流,大量的泥沙在渭河沉积,造成河床不断淤积。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3·张掖月考)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据此回答1~2题。

1.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发展的炼铝业属于(  )

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

2.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

解析:

第1题,炼铝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题,我国能源消费中以煤炭为主。

答案:

1.B 2.C

(2013·盐城调研)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标准审批。

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解析:

选C。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4.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少B.冬季发电量增大

C.利用率降低D.夏季发电量增大

解析:

选B。

玛纳斯河下游的水电站将由径流式水电站变为坝后式水电站,可以弥补其枯水季节少发电或不发电的季节性运行现状,能有效提高水电站的利用率。

5.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年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船运条件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A。

工程建成后,既可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又可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2013·湛江月考)下图为“山西2000~2006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省区中与山西省处于同一经济地带的是(  )

A.北京B.黑龙江

C.山东D.广西

7.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解析:

第6题,黑龙江与山西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6.B 7.C

(2013·松原质检)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8~10题。

8.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9.下列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运输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山西省原煤生产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

B.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

C.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D.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

第8题,图中反映出山西采取了扩大煤炭开采量的措施。

第9题,加强铁路运输建设、辅以公路运输建设、变输出煤为输电都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第10题,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促使山西原煤产量快速增长。

答案:

8.A 9.C 10.D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治理的协调系统。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

12.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构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  )

A.火电B.水电

C.核电D.风力发电

13.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

C.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解析:

第11题,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应是水资源。

第12题,田纳西河流域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

第13题,坡地应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草、还林,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11.A 12.B 13.D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

A.盆地地区

B.平原地区

C.温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15.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解析:

由图示经纬度可推知甲河为亚马孙河,乙河为刚果河,两河均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乙位于盆地地区,甲为广阔的平原,因而甲河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

答案:

14.A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3分)

材料1: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

材料2:

2013中国(呼伦贝尔)——中俄蒙第三届国际风力发电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28~30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材料3: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012年9月26日,中国首个外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太阳能电站——迪盛敦煌太阳能有限公司18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日前在敦煌市光伏产业园竣工。

该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全外资独立开发建成的大型太阳能并网项目。

近年来,敦煌市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致力于把敦煌建成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成为完全不依赖化石能源的“太阳城”。

材料4:

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

万吨标准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223213

244101

261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682

246270

265583

平衡差额

-1469

-2169

-4472

(1)根据材料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5分)

(2)结合材料2,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6分)

(3)读材料3,简述敦煌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的优势条件。

(6分)

(4)读材料4,我国能源供应________(大于或小于)需求。

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6分)

解析:

(1)题,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高端制造对技术、资金条件要求较高,应布局在经济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的区域。

(2)题,内蒙古建设风能发电基地可从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敦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

第(4)题,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解决的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区:

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理由:

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开阔,植被较为稀疏,摩擦力较小,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3)敦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和雨量极少,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夏季日照时间长。

(4)小于 措施:

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合作,进口该地石油;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17.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材料1:

下面分别为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1990~2009年该流域的人口、GDP变化表。

常住人口(万人)

GDP(亿元)

1990年

1024.22

375

2009年

2871.87

15955

材料2:

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1)1990~2009年,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________类型明显减少,________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________过程。

(3分)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流域河流水文主要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1990~2009年全流域人口约增长了180.4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6分)

解析:

(1)从材料2中可知1990~2009年全流域农林用地明显减少,城镇用地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城市化过程。

(2)从材料1河流可知该流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降低。

人口的增加、林业用地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变坏,水位涨落剧烈。

(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与因素有关。

(4)从植树造林、加强工业合理布局、加强污水处理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农林用地 城镇用地 城市化

(2)由东北向西南降低 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水位变动幅度剧烈

(3)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移民;国家政策鼓励移民进入

(4)上游保护森林,保护河源环境;全流域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布局污水处理厂,减少城镇、工业用水直接排放;上游布局自来水厂;有污染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