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961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七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

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第1课时《三个太阳》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通读课文,了解南极,了解南极人的基本工作状况,了解科学家的事迹;了解通讯特点。

一、课前活动。

(读下面文字,了解南极及通讯的特点)

听《人与自然》中关于南极的介绍,认识南极这个神奇的地方。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

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距离最近的南美洲950千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最温暖的沿海地区平均温度-17C-20C左右,最寒冷的内陆地区平均温度-30C-55C左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

通讯有三大特点:

材料的典型性。

它允许作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报道的真实性。

它必须内容真实,不虚构,不夸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它同时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象。

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通讯的类型有: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

二、课中比拼

(一)独立自主学习: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思问议练悟活动一:

问题一:

你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吗?

请给它们注音。

亘古()钦佩()混沌()

暴虐()吞噬()铠甲()

伫立()翩跹()玛瑙()

紧蹙()粗犷()俯瞰()

问题二:

掌握成语,关键在于能正确运用。

请你用下面的成语造句。

惊心动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呕心沥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莹剔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悟作者笔下的南极和南极人与你原来知道的异同。

(二)合作互助学习:

1.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2.思问议练悟活动二:

(1-6号中的其中之二要在组内给本组成员讲自己的答案,请其他同学纠正),作好记录,准备发言。

1、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文中所写的典型事件及作用  

主要事件:

  

 

这些事件的作用:

 

2.齐读(教师采取不同方式让学生再读课文)

3.赏析课文语言(学生对课文中喜欢或者感动的语句进行赏析)

4.对于南极精神的理解

 

(三)展示引导学习:

1.展示活动二:

(个别读,齐读相关段)

展示活动三:

(个别读,齐读相关段)

2.质疑问难:

我请大家一起读某段,我代表某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我提议女生一起读。

三、巩固提升学习

活动一:

将到南极时,女画家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

请你展开想像,以这个情节作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最精彩。

活动二: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刚躺下,便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阵狂风的呼啸声,不一会儿,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

“来暴风雪了!

”她的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往窗外一看,只见值夜班的同志还在紧张卸货,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

②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

他们抬着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的飞跑着……

③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④他们已结合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毅力,与死神搏斗……

⑤风暴过去了。

⑥她觉得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内衣被汗水湿透了,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

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她望着夜空,夜空已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

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

我像这颗星吗?

她在心里问自己,跨越1.7万千米的距离,一个女人,硬是闯进了这块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

⑦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

1、请你认真阅读第①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②~⑤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

3、“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

”“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

”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课文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

“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通讯在写人叙事时,往往适当插入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描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通讯”这一特点的认识。

6、课文中写到,来到南极以后,女画家曾将一个漂流瓶投入大海。

请你展开想像,以这个情节作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和同学交流一下,看谁创作的故事最精彩。

活动三:

知识点播

什么是信息提取?

一般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

信息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整体归纳法、提取主句法、组合要言法。

还有分层归纳法、点示要素法、运用图表法、定义特征法、进行推论法等等。

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第2课时《录音新闻》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每节一听:

读一篇新闻广播的笔录,师生多种形式点评。

2、课中比拼

独立自主学习

1、自由大声通读全文,先独立自主完成题目,然后对子互相交流更正。

思问议练悟活动一: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硕大()顷刻()蔚蓝()荧光()

停泊()溅落()潜艇()海域()

2、填上适当的词语,使下列各项成为常用的四字词语。

(1)欢呼_________(2)自力_________

(3)不迫_________(4)扶摇_________ 

3、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报道了哪些内容?

合作互助学习

根据课文,每小组组织一个播音小组,先在组内试着模拟播音,然后全班展示,边读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对子互相交流。

难题交给小组长全组起立讨论,并做好记录。

思问议练悟活动二: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种是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一种是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

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2、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

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3、课文除时间语言准确外,还有许多形象的语言,把它们找出来,看看它们对录音新闻有什么作用。

(例:

它(潜艇)象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

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展示引导学习

展示活动一:

活动二:

质疑问难

我请大家一起读某段,我代表______组出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我要考_______。

课堂小结

我代表_____组给这节课作总结,这节课我认为表现最好的组是_____组,表现最好的同学是_____。

这节课大家表现____;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学习

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命令的时候,在一阵阵轮机声中,一支威武的船队来到了试验海区。

________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艘艘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它们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道泛着浪花的航迹;________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________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________,一架直升机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旋,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突然,一个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在海面上出现,这说明离发射时间还有两分钟。

这时候,分布在陆地、舰船和直升机上的许许多多跟踪测量设备,都一齐开机了,准备接收火箭出水以后,在飞向预定溅落点的过程中,每一瞬间所发来的各种信息。

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潜艇的发射舱里充满着一片战斗气氛。

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

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1)选文第一段中应填的表示时间的连接词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2)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扶摇直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这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3)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本报酒泉6月16日电(记者刘毅、赵亚辉)神舟九号奔向天宫,载人航天再启新程。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正在丹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闻讯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等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

(4)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

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

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1加1件作品(如图)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新闻概写题注意五点:

(1)尽量采用陈述句式的主谓句表述。

(2)陈述对象必须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

(4)要尽可能运用原材料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和信息术语。

课后积累:

了解我国每次神州号飞船发射的相关信息。

 

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第3课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品味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一、课前活动

活动一:

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视频,学生谈感受;

活动二:

航天知识竞答;

活动三:

课前一赛。

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绥宁()瞩目()瞬间()翟()

浩瀚()横空出世()问鼎苍穹()()

二、课中比拼(二读二悟一展示)

(一)独立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大声通读全文。

各组选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准备

上台展示(不拘形式);在文中圈点批注(生字词、精彩句以及有疑问的语句),在小黑板上写出你认为的生字词。

2、思问议练悟活动:

①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人物是谁?

②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③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同学们认为文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哪一个场面?

(学法指导: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二)合作互助学习

1、速读课文,深入理解,边读边思考。

(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2、思问议练悟活动:

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夺人风采”是什么意思?

②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杨利伟“夺人风采”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提示:

可从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方面进行分析

③结合课文谈谈作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三)展示引导学习

1、集中展示

2、质疑问难

读书贵在疑。

根据课文内容,每人先设计好一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准备集体展示。

(问题设计好后可到其他组“侦察”)

展示模式:

我代表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某某组的几号)

三、巩固提升学习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习需要长期的努力,他_______中考才开始用功,已经来不及了。

②听力的减退对这个钢琴家的打击非常大,因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人要有_______的听力。

③足球比赛即将开始,观众们排队________进入体育场。

④这所房子工程质量太差,刚建起来,还没住人,就突然________了。

A、邻近灵活依次崩溃

B、临近灵敏依次垮塌

C、临近灵活轮流垮塌

D、邻近灵敏轮流崩溃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3、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四、课后积累

课后积累有关“神舟”五号飞船的相关信息。

七下语文五单元第4课时《新闻两篇》读悟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主备人:

审阅: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新闻的特点2、能概括文中记叙的事件

一、课前一听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学生互相评价。

2、课中比拼

(一)独立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大声通读全文。

各组选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准备上台展示(不拘形式);在文中圈点批注(生字词、精彩句以及有疑问的语句),在小黑板上写出你认为的生字词。

思问议练悟活动:

活动一: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活动三:

请指出这篇新闻的导语、主体。

(二)合作互助学习

速读课文,深入理解,边读边思考。

(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三)展示引导学习

读书贵在疑。

根据课文内容,每人先设计好一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准备集体展示。

(问题设计好后可到其他组“侦察”)

展示模式:

我代表___组出的题目是

我要考(某某组的几号)

(4)巩固提升学习

1、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选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

A《西游记》红孩儿神通广大、爱憎分明

B《故乡》闰土(少年)勇敢机智、见多识广

C《最后一课》若瑟夫天真幼稚、热爱祖国

D《格列佛游记》阿廖沙懂事能干、憧憬未来

2、结合学校或班级近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写一则新闻。

 

3、阅读简讯,请给它各拟一个标题(都不超过20字)

苍梧晚报讯昨天下午,我市在新浦区解放路小学举行“新童谣”赠书仪式,将6万册图书无偿赠送给各县区的小学、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全市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

  

“新童谣”是由省文明办和教育厅等部门牵头,用了半年多时间,从全省征集到的12000多份稿件中精选而成,共收入童谣98首。

 

根据安排,市有关部门将在全市组织开展七届市“五星工程奖”少儿新童谣、少儿合唱比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首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开展“新童谣”进校园演唱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市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举行全市“新童谣”演唱选拔赛和“我与新童谣”征文比赛活动。

我要积累:

收集报纸上的新闻,读给同学们听。

新闻常识:

1、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2、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和副标,其中主标不可少。

3、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

4、新闻的语言:

准确、简明。

5、标题:

高度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导语:

一般是第一句话或第一节,简明地概括报道事实或中心,给人以总体印象;主体:

新闻结构的主要部分,它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阐释和扩展。

七下语文五单元第5课时《新闻两篇》读悟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的结构。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一、课前一听

学生朗读一则最近发生的新闻,学生互相评价。

科学家全球征集土壤研制新药

美国科学家正在呼吁公众加入一项土壤样本的全球征集行动,以方便其利用土壤中的某种特殊成分研制新药。

洛克菲勒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在土壤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新型抗生素,科学家们因此大受鼓舞,并打算从世界各地征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

该研究小组说,大自然中存在许多未经培养的细菌,可以提供大量的新型有机分子,其中许多可被拿来研制新药。

基因编码小分子实验室的负责人布雷迪博士说: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了解自然界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化学多样性的分布,借以发现新的药物并改良现有的药物。

“我们希望得到帮助,希望能够收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土壤样本。

如果你听过之后对此很感兴趣,那么请加入我们吧!

”研究小组说道。

到目前为止,研究小组已经从世界各地收集了185份样品,这些样本来自海滩、森林和沙漠等区域。

通过分析检测,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发现。

二、课前一赛

1、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

、、、、五部分。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有电头。

2、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其中是必不可少的。

3、新闻的六要素是指:

(时间)、、、、、

4、新闻的特点有三点:

、、。

背景介绍: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

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在

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三、课中比拼

(一)独立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字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在文中圈点批注(生字词、精彩句以及有疑问的语句),在小黑板上写出你认为的生字词。

(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思问议练悟活动一:

活动一: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

请指出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部分。

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么?

(二)合作互助学习:

活动一:

画出体现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句子,共同朗读,激发爱国之情。

活动二:

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突出了哪两点?

活动三: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有哪三点?

活动四:

体会记者为什么特写降旗、升旗仪式,记者在此处是如何进行描写、议论和抒情的?

(三)展示引导学习

1、选取重难点问题集中展示:

程序读+活动一展示+读(自由读或齐读)

读+活动一展示+读(自由读或齐读)

2、质疑问难:

程序读+问疑(我代表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读

根据课文内容,每人先设计好一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准备集体展示。

(问题设计好后可到其他组“侦察”)

展示模式:

我代表___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某某组的几号)

(四)巩固提升学习:

一、(本报消息)伴随着英美科学家在抗衰老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长生不老”梦不再虚无缥缈。

这项成果发表在昨天的《科学》杂志上,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巴克学院科学家们共同研究。

他们将一种药物注射到线虫体内,惊奇地发线虫的寿命长了一半甚至一倍,同时那些因基因突变通常会夭折的线虫也活到了正常寿命。

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戈登说:

“当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那些未注射药的线虫都一命呜呼了,而那些注射药的还活崩乱跳,且每一次重复都得到相同的结果时,我们着实兴奋和诧异。

”巴克学院的梅洛夫说:

“这项成果说明衰老是可以用药物延缓的。

1、指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2、根据引标写出主标。

引标:

抗衰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主标:

二、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完成相应的练习

世卫组织专家考察小汤山医院

积极评价的同时,对病房的通风和空调设施提出了改进建议

北青报2003年6月4日电(记者郑媛通讯员朱为民)昨天上午,世界卫生组织8名官员和专家到小汤山医院考察,主要考察医院的基本情况、空调设备和通风情况,以及如何控制院内感染等问题。

在听取小汤山医院张雁灵院长就医院建设、设备设施、医疗救治、感染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后,世卫专家通过电视临视系统察看了整个病区运行情况,并进入部分病区作了实地考察。

考察中,几个关于小汤山医院的数据特别另世卫专家惊讶,一是这样一所大型传染专科医院只花了一星期就建成;二是作为全世界收治非典最多的医院,目前小汤山医院死亡只有8例。

此外,至今为止医院的工作人员一直保持了非典的零感染率。

在对小汤山医院积极评价的同时,世卫专家指出了一些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对病房的通风和空调设施提出了改进建议。

对于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他们认为太严格了建议可以再简化一点。

1、这篇报道是()(体裁)

2、画线部分在报道中叫(),其作用是()

3、新闻的三大特点是()()()

4、这则新闻的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5、这则新闻的题目有两行,第一行叫()、第二

行叫()。

6、世卫组织专家主要考察了小汤山医院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你是从新闻的哪部分了解到的?

 

7、世卫组织专家对小汤山医院考察的具体情况怎样?

你是从新闻的哪部分了解到的?

 

说明文知识点歌诀

  给人知识说明文,介绍事物阐事理;

  基本要求抓特征,多用方法来表意;(特征:

事物的特征;方法:

说明方法)

  图表数字和举例,诠释分类下定义;(画图表、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

  还有比较和比方,阅读写作要注意;(作比较、打比方)

  说明顺序只三种,时间空间和逻辑;

  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洁平实求浅易;

  总分并列和递进,说明结构细分析。

 

七下语文第五单元第6课时《七子之歌》诵读欣赏

主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