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473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docx

苏教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新教案811

课题

8、鸦片的背后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以及列强侵略中国

的暴行等基本史实,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情感与态度:

通过揭露列强侵华的暴行,分析中国屡遭欺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了解林则徐禁烟的爱国壮举,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等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

鸦片及鸦片走私、人民英雄纪念碑、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圆明园废墟。

2影片资料: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收回香港、

澳门实况录像。

3音像资料:

《七子之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历史的转折----从鸦片战争开始

二、直面鸦片

三、鸦片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1、教师介绍英国:

2、你认为英国人运来的商品在中国会畅销吗?

3、在利益的驱使下,卑鄙的英国人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商品---鸦片,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来攻打中国,所以中国市场上的鸦片的数量越来越大,吸食鸦片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四、严禁鸦片,当务之急

1、面对日前严重的鸦片泛滥和国破家亡的危险,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介绍:

五、爱国英雄林则徐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林则徐其人。

P56

2、播放虎门销烟的影片资料,参考教材,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大体过程。

3、展示图片:

天安门方块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这是一次正义的爱国壮举,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尊严和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值得全国人民爱戴敬仰的民族英雄。

5、让学生讲讲自己该学习林则徐的哪些精神?

六、狂妄的心,用战争说话

1、英国商人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企图成功了吗?

2、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公然向清政府宣战。

教师展示地图,简述经过:

课题

8、鸦片的背后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以及列强侵略中国

的暴行等基本史实,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情感与态度:

通过揭露列强侵华的暴行,分析中国屡遭欺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了解林则徐禁烟的爱国壮举,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等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肥沃的土地,爱你没商量

1、你知道鸦片战争使英国得到了一些什么好处吗?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资料”,了解教材图表中几个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这些战后条约和影响宜淡化处理,只需了解,不需要深入分析。

二、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

1、播放影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片段,使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暴行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2、请几个同学分段有感情地朗读《秋谒圆明园》P60展示图片:

夕阳下的圆明园废墟。

3、播放与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的录像。

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教材,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罪行。

三、为什么会挨打

1、提出问题,中国地域广阔,人品众多,在古代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古老的东方文明曾经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可是为什么到了19世纪以后,却遭受到这么多的侵略和屈辱呢,把你找到的答案讲给同学们听听。

2、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归纳近代侵略的主要原因有:

(1)中外军事实力悬殊大

(2)统治者在生活上,极端腐化;在政治上,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极端无能。

(3)统治者与农民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没能发动群众抗击侵略,等等。

3、播放一段反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录像,同时配音:

现代的中国,国力大大增强,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国际地位提高,在1997年、1999年成功地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录像资料)。

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继续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播放《七子之歌》,学生阅读课后资料,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鸦片的背后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落后就要挨打”

课题

9、中山陵前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大生产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历程及伟大历史功绩。

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辑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编历史短剧或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

3、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既能充分展示个性,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华先烈追求真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情怀。

2、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新课引入:

二、“必须推翻清王朝”

1、学生活动----讲故事。

在学生活动之前投影孙中山像、名字来历与籍贯,再让学生看《孙中山的诞生地----翠亨村》。

然后由学生分组讲述小故事----《孙中山听故事》。

2、师生互动---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多媒体课件展示:

(剪辑片段)清王朝的腐朽,没落以及西方列强欺凌中国的史实。

(2)学生看完,师问:

面对当时的背景,你认为中国应该怎么办?

孙中山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3)自读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三、“与清王朝决战到底”

1、课件展示:

孙中山短发改装流亡国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看完短片后,教师启导:

2、看图讲故事:

投影一组图片:

黄兴、喻培伦、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秋瑾纪念碑》以及朱德等图片,学生对照书本自学,并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编写并讲述“黄花岗起义”、“秋瑾英勇就义”及“朱德与辛亥革命”的故事。

小组推荐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展示。

3、师生互动: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启导学生:

例如,武昌起义后,当时全国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清政府宣布退位是在哪一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还是推翻了封建制度?

……

学生看书思考后回答。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课题

9、中山陵前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大生产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历程及伟大历史功绩。

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辑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编历史短剧或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华先烈追求真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情怀。

2、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部分

(一)“总统是人民的公仆”

1、课件展示:

观看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音像节选-----《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启导学生思考归纳,孙中山治国与清政府治国有何本质不同?

你认为共和制好?

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好?

2、听故事、谈想法。

(1)播讲小故事——《今天我总算见到了民主了》。

(2)师问:

故事中“老人所见到的民主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想法。

3、教师讲述-----《孙中山不接受“万岁”口号》

4、分组讨论:

你同意孙中山为自己不接受“万岁”口号所说的理由观点吗?

为什么?

(二)“共和新气象”

1、启导2、分组探究3、交流汇报

(三)、革命尚未成功

1、背景史料-----“巡抚变都督”。

2、投影、图示并讲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播放音像资料:

(2)启导学生思考:

你对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有什么想法?

3、师生互动-----“社会境况大扫描”。

(1)电脑显示图片:

(2)小组探讨:

③孙中山和他领导的革命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吗?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中山陵前

伟人(孙中山)

必须推翻清王朝

建立人人平等的新中国

课题

10、南湖游船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及其主要的创始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华民族看到了希望,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情感:

激发学生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

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3、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进一步激发爱党、爱人民军队的情感,使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永远崇敬和爱戴他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准备

1、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VCD或磁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歌曲导入

1、歌曲激情: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第10课南湖游船

二、互动感知

(一)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二)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

(三)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四)了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五)多向交流,了解南昌起义

1、听录音。

(介绍当时南昌形势和南昌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

2、出示书中P80“南昌起义”的彩色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准备起义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3、看录像:

南昌起义的片段。

4、讨论:

南昌起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5、出示:

南昌起义部队行动路线示意图。

(1)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2)讨论:

起义后有计划地撤退,可后来为什么又遭到了失败?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3)小结:

由于没有根据地的依托和没有同广大农民相结合从而导致后来的失败,这惨痛的教训清楚地告诉我们:

军队与广大人民是鱼水的关系不,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没有广大人民作坚强的后盾是不行的。

三、组际互动,巩固新知

四、总结延伸

板书设计:

10、南湖游船

诞生在小船上的大党寻找中国的新出路

中共“一大”

课题

10、南湖游船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及其主要的创始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华民族看到了希望,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情感:

激发学生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

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3、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激发爱党、爱人民军队的情感,使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永远崇敬和爱戴他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录像导入,创境激情

二、对比分析,了解长征起因

三、多种形式,体验长征

四、讲故事,激发爱党情感

(一)心中永远装着人民

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摧不垮的队伍,其中最主要的奥秘就在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彻底解放。

2、仔细阅读“生得有意义 死得有价值”。

3、谈谈阅读之后的感受。

4、你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感人故事?

给同学们讲述或表演历史剧。

5、好书推荐:

《红岩》、《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等革命书籍。

(二)不忘群众的利益

1、阅读“25辆马车的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

2、阅读“胜利的秘诀”,“王者之师,所向无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阅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知道当时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哪些内容?

学唱这首歌  

4、阅读“南瓜生鸡蛋”,在小组里体会表演,讨论反映军民之间怎样的情意?

5、课件欣赏:

《长征》片尾曲《十送红军》。

五、活动总结

1、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一些近代的历史事件,一些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对国家、民族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板书设计:

10、南湖游船

一切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心中永远装着人民

不忘群众的利益

课题

11.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让惨痛的日本侵略者伤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震撼孩子的心灵。

激发孩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强国之心。

激荡孩子“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2、培养学生强烈的“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意识。

3、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生搜集日军侵华罪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多重体验,走进南京大屠杀。

1、师板书:

老师想先请你们算一道数学题:

76400除以4,答案是多少?

2、师:

你们看!

我们前面算的数字就来源于此。

课件出示日寇侵占南京后为了防止中国人反抗,进行的大规模集体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侵占。

12月15日,2000余中国军警人员被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12月15日夜,9000余中国市民和官兵被屠杀。

12月16日傍晚,5000余中国士兵、难民被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边。

12月17日,3000余南京电厂工人和军民被枪杀、焚烧。

12月18日,57400中国被俘军人和难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骨骸扔入江中。

3、师:

这些来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前后4天,共杀害76400人,平均每天杀人是19100。

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

透过这些数字你看到了什么?

4、师:

除了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到日寇的残忍,这几句话中还有什么地方震撼了你心灵?

(学生交流)

5、师:

这76400只是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的中国人的一小部分,那段硝烟和血光交织的岁月是一种怎样的耻辱,那40多天是怎样的日日夜夜啊?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暗无天日的日子。

(课件播放《南京大屠杀》,定格在30万)

师:

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说什么?

生:

我的心情非常非常气愤,这些日寇太残忍了,杀了30多万人,真是可气啊!

生:

我看到他们把中国人活埋,我很气愤!

这些日本鬼子实在太可恶了。

6、师:

再请你们算算30万相当于多少个天宁小学的学生人数,一个电影院坐1000人,30万人得坐满多少个电影院,40多天杀了30万人,大约每天杀多少人?

生:

每天杀害900多人,平均每分钟杀5人!

7、师:

南京大屠杀杀了那么多人,在历史上是骇人听闻的、空前绝后的,而侥幸活下来的人,也是伤痕累累,李奶奶身上的伤痕那里留下的,我们听一听李奶奶的故事,看看这场浩劫给活着的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录音:

李奶奶的故事

8、师: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场战争给李奶奶带来了哪些伤害?

生:

他们带给李奶奶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也许她每当摸到刀疤就会想起往事。

生:

日本鬼子带走了李奶奶的快乐,使李奶奶失去了孩子。

9、师:

如果你现在身上有和李奶奶一样的话,你的感受会是怎样的?

生、我会恨那些日本鬼子!

板书设计:

11.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无法愈合的创伤血迹斑斑的罪证

课题

11.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让惨痛的日本侵略者伤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震撼孩子的心灵。

激发孩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强国之心。

激荡孩子“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2、培养学生强烈的“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意识。

3、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整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生搜集日军侵华罪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二、切身体验,了解身边罪行

1、师:

刚才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其实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真是磐竹难书,他们侵略中国的时候,还到过我们的家乡。

课前请同学们去调查访问,我们来听听去采访的同学有什么话说?

采访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烽火海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丛书。

三、亲身实践,声讨日寇罪行。

师: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准备好了一份声讨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声讨资料,让大家看看侵略者的可恶行径!

请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好上来声讨的代表。

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

(1)画中有话:

他们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组图片,请看-----:

(学生分别上来用几句简短的话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内容)

师:

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回顾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看着这样的画面,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气愤填膺?

回去给更多的人看好吗?

(2)数字传声:

学生出示收集到的很多数据资料。

师:

一组组冷冰冰的数字带给我们的是血淋淋、铁铮铮的事实!

历史不会忘记,历史能不允许国人淡忘!

这些数字将伴着每个中国人的记忆!

(设计说明:

大量侵略史实材料的补充,目的是增加信息源,扩大信息量,进一步揭露日寇的暴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更多触目惊心的史实,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又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触动与震撼,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感情,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整理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板书设计:

11.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无法愈合的创伤血迹斑斑的罪证

课题

12、筑起血肉长城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知道抗日战争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鼓励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抗战历史的资料。

2.搜集反映抗战内容的图片、抗战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激情导入,感受祖国巨变。

(二)观看课件,感受祖国危难。

1.同学们,面对腾飞的祖国,我们骄傲!

我们自豪!

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庆幸。

然而回首往事,翻开历史的画卷,有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难以忘怀,发人深省。

2.学生观看课件,谈感受,并相机点评。

3.师小结:

4.交流。

5.威武雄鸡已是伤痕累累,它倒在血泊中痛苦地呻吟着:

东北告急!

华北告急!

全中国告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血与火的边缘,面对野心勃勃的日军肆虐地侵略,面对他们惨无人道的暴行,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是怎么做的?

爱国青年是怎样投身抗战的?

诗人、爱国将领、留日学生、老人儿童,港澳和海外华侨等,他们在抗战中又是什么表现呢?

请大家看一看P99~P101,一边默读一边把相关内容在书上画下来。

(1)四人小组交流。

(注意用心倾听,及时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回答,相机评价。

(3)深入理解细化。

6.面对狂妄的敌人,面对侵略者野蛮的屠杀,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发出了怒吼的声音:

抗日救国、责任一般,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思考:

为什么举国上下,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忘却个人利益而投身火热的抗日中来呢?

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

指名回答。

(三)齐唱歌曲,感受祖国士气

1.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

2.播放歌曲,全班起立齐唱。

3.为什么说“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4.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指名说一说。

5.思考: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要将它定为国歌呢?

用意何在?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6.让我们再来深情地唱一遍,这是为了祖国领土和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呐喊,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它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课题

12、筑起血肉长城

授课教师:

张明斌

授课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知道抗日战争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鼓励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抗战历史的资料。

2.搜集反映抗战内容的图片、抗战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师生互动

(一)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二)深入历史,激发情怀。

1.看P101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形势图,说一说中国军民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

2.这种精神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为国捐躯的精神。

侵华日军当年曾扬言:

“要在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但他们用了8年时间,也无法让中华民族屈服,最终被中国人民赶了出去。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一共进行了16万多次的战斗,使狂妄的敌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那近3000个日日夜夜,面对烧杀掳掠,面对炮火硝烟,中华儿女坚决抗战不投降,维护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

课文102页就介绍了其中著名的两大战役。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看谁能试着把战役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听听。

(1)学生自学。

(2)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