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210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2

一、项目概述2

二、计划目标2

第二章申请单位情况2

一、基本情况2

二、人员及开发能力2

三、单位财务状况2

四、管理情况2

第三章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2

一、技术创新性2

二、成熟性和可靠性2

第四章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2

一、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2

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2

第五章实施方案2

一、开发计划2

二、技术方案2

三、生产方案2

四、营销方案2

五、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2

第六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2

一、投资预算2

二、资金的筹措2

三、资金使用计划2

第七章效益分析2

一、经济效益分析2

二、社会效益分析2

三、生态效益分析2

第八章风险分析2

一、技术风险2

二、市场风险2

三、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主要内容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2011年至2013年,通过公司与农户合作提供中草药种子、种苗、组织技术培训服务、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等,扶持东川区重点贫困乡镇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实施建立中药材的核心生产基地,通过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东川区乌龙新区共同打造成片中药材基地,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将中央2011年关于西部成片开发扶贫、科技扶贫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真正体现出云南中草药王国的重点区域。

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2011年在东川区乌龙新区建立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到2013年,通过辐射带动乌龙一线建立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种植基地8500亩,2015年总面积达10000亩至15000亩,包括种苗、种源、优质种子基地。

(二)创新点

1.技术路线创新:

一是搞好品种选育和应用,根据东川区乌龙新区不同地域和各类药材生物学特性,优选出一批适宜本地不同环境条件下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如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等,同时总结出适合东川区乌龙新区推广的规范化栽培配套技术。

二是走产业化的开发路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路线。

2.产品结构创新:

一是根据药材生产周期不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如一年生品种与多年生品种搭配。

二是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扬长避短,生产出一批以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药材为代表,具有乌龙特色的地道中药材。

3.生产工艺创新:

一是生产工艺,现已摸索制定出本地药材技术规程,从栽植施肥、田管、绿色防控等技术环节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

二是粗加工工艺,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把握采收和加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了药材的特色和品质。

(三)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中药材加工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亲手抓中药生产加工,实施中药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将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药材加工的科技进步,从而带动东川乌龙新区中药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

本项目建成后,可为公司增加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带动2000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解决乌龙新区种植人口的收入问题,基地农民纯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为下一步大力发展中药提取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区位于乌龙新区,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特别是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

处于滇中四季如春和滇东南的区域是适应种植中药材的较好理想之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于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

中药材中间体加工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大宗药材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成为本省近两年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中的亮点。

为了充分开发中药材这一宝贵资源,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安康把生物医药列为实施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强规划研究和产业发展指导,制定优惠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产业投入。

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乌龙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医药新产品开发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药材的加工能力,将原料的输出转化为就地深加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本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由企业牵头,与农民签定种植购销合同,提高农民大规模种植道地药材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供应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且有利于山区植被的保持。

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五)目前的进展情况

1.已经于乌龙新区、阿旺、铜都、汤丹等几个乡镇3000余户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实行保护价收购。

2.自筹资金已落实;

3.已在乌龙新区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500亩。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东川区乌龙新区地处乌蒙山脉西北侧,距东川区中心23公里,海拔1500米,属于山区半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种植药材的优势,长期以来除传统的农业生产外,基本没有骨干产业和项目,农业收入增长较缓慢,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较窄。

山区农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是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门路,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种苗、种源种植缺乏科学指导,没有骨干产业的领头羊,所以农民增收步履艰难。

东川区有6个贫困乡镇,45个特困村,贫困户41268户,贫困人口68060人,乌龙新区属于贫困乡镇,其中乌龙新区半坡村属于特困村之一。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广大贫困农户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方面没有一项骨干产业,在短期内很难摆脱贫困的面貌。

在云南省中药研究院、昆明市中药研究院及云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下,公司本着“绿色医药、科技医药、养生医药、传统文化医药”传承发展医药的理念,在东川区建立最大的板兰根、灯盏花种植基地,是使该片区在短期内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通过板兰根、灯盏花等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乌龙新区中药材成片种植基地项目,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设地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地板兰根、灯盏花等中药材质量及产量很高。

10000亩中药材基地的建立,将会有效的扶持和带动乌龙新区的贫困农民,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状况,并掌握多种中药材种植技术,其中中药材板兰根核心示范基地能够高效调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

该项目的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完全符合2012年云南省扶贫工作的造址、规划和扶贫纲要。

(七)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1.本项目实施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将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纳入市级“百万工程”之中。

同时,昆明市根据云南省确定的“建绿色经济强省”战略,提出的农业未来发展计划中指出,未来的农业,要稳定基础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培育中药产业等五大特色产业。

2010年,昆明市根据云南省确定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明确提出东川区为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基地区。

东川区委、区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作为“十二五”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快发展。

东川区突出区域优势,确定板兰根、白芷、金银花、半夏为重点推广品种,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区的板兰根、灯盏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在乌龙新区建立1500亩以上的中药材品种示范园、种苗种源基地,利用2-3年时间辐射乌龙区1—1.5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区,建立东川中药材交易市场,并着力打造“某”中药材品牌。

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能切实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搞好该项目的政策依据。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转变,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的现代医学模式中,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国家严格控制抗菌素用药的前提下,使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和回归大自然的世界热潮中,中医药以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有独特疗效的防治技术自立于世界医药之林。

21世纪,中医药将领跑世界传统医药学,中草药将成为世界天然药物的主流。

近年来,国家政策进一步扶持中药的发展。

绝大多数中药材进入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纳入国家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并且取消了最高限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的中药材市场仍将迎来较快的增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一类农林类中第50条,第十一类医药类第7条和第14条中分别对道地中药材的种植、关机医药中间体开发、中药现代化等做了明确说明。

农林类第50条:

地道中药材和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养)殖;医药类第7条:

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与生产”;医药类第14条:

中药现代化(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开发;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二是具有资源与区位优势。

昆明市东川区乌龙新区及其周边地区历来就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也是乌龙山区珍稀药材聚集区,在5000余种植物中,有药用植物1180余种,乌龙山素有“中草药宝库”和“原生地”的美称。

中药材灯盏花、白芷、半夏、天麻、黄连等品种驰名中外。

当地农民具有中药材生产、种植、管理、加工等传统经验。

昆明市东川区以其种植中药材的资源条件、品种优势,在昆明市及周边地区素有盛誉。

近年来,由于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到当地采购药材的商贩很多,更有云南白药制药集团等企业已经和区内企业签订了长期收购板兰根、灯盏花药材的协议。

项目区板兰根、灯盏花产品质量较好,与道地产区的河南板兰根相比,因指标成分含量高,而受到市场青睐,已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而逐步建立市场的优势。

近年来,云南桥头堡建设步伐加快,面向国内外的中草药市场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商机。

三是具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云南某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优质品种的繁殖、规范化种植示范、收购加工和销售等,技术力量雄厚,有多年中药材种植经验。

公司范围内具有收购、初加工中药材的条件和一批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开发能力。

同时,公司已与云南省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市中药研究院及有关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签订了技术和项目开发合作协议,着手于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的技术开发,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本项目实施的风险:

项目技术成熟稳定,市场前景广阔,政策保障得力,实施风险较小。

二、计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建设期限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建设完工,在项目建设期内计划总投资计划投资4500万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2011年在东川区乌龙新区建立中药材基地1500亩。

乌龙新区700亩,阿旺镇400亩,铜都办事处400亩,其中板兰根种植面积1300亩,灯盏花150亩,其它药材种苗50亩。

到2013年,通过辐射带动乌龙一线建立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种植基地面积达8500亩,到2015年大发展种植达到10000-15000万亩,包括种苗、种源、优质种子基地。

建设中药材加工厂房6000平方米,建设800平方米中药材原药存放仓库和1000平方米购销仓库;引进先进中药材加工设备,建设年消化2万亩中药材加工生产线2条;建设本项目相关的配套工程及总体工程。

本项目投产运营后,形成年产中药3000吨的能力,实现产值8348万元。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5.80万元,年增值税为173.23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1505.75万元。

新增就业人员180人,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5714.52万元。

带动4000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12000人就地就业和创业。

为下一步大力发展中药提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目标

收购农户种植药材,对外销售。

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利润70万元,3年收回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人员收入除外)。

(三)技术、质量指标

1.技术指标

按中药材GAP指南的具体要求进行并按S0P进行优选和种植。

对药材生产从种质、环境、栽培方式、施肥、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控制,从而生产出质量均一、高效、可控的优质中药材。

具体衡量指标就是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药材性状、解剖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稳定可控。

因此,在进行药材的品质形成研究时,对能引起中药材品质变化的各种因素都必须进行考察,以确定各因素对药材品质的影响程度,从中优化出最佳的药材种质、种质地区、土壤条件、栽培工艺、肥水管理、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繁殖方式等。

2.本项目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编写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

编写、制作加工中药材配套技术规程3-4套,其中灯盏花种植配套技术规程2套以上,其它中药材种植配套技术规程1套以上;技术规程以育苗技术、病虫防治为重点,突出田间管理、收后处理技术,定期质量安全监测,全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灯盏花中药材的科学种植水平,并保持中草药的原汁药用效果。

3.技术培训

(1)每月一次由专家带队深入田间,调查了解中草药生长情况,并建立台帐,及时发现中草药生长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追肥方案,确保种植区中草药良好生长。

(2)每半年组织农户代表传授种植技术,一声像、文字资料、现场实地指导等形式,培训技术人员,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做到以点带面,共同出效益。

(3)建立优良品种试验田,不断改良品,用专家技术人员的操作实际,不断带动和提高农户的更新提高,用科技知识,更新农户的种植观念。

(4)按不同季节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定期向种植农户通报季节性病虫害的知识,发送病虫害防治小手册,定时传授病虫害防治的知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5)每当中草药采收季节,及时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指导收后技术处理,防止成品中草药变质发霉,保证成品中草药能够有个好收成,买个好价钱。

4.质量指标

道地品种规范化种植按照国家GAP标准规范化种植,达到企业带头、科技示范、大量发展的目的。

中药材处理加工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和“尊古炮制”规范进行。

(四)阶段目标

本项目分四个阶段在3年内完成所有工程。

笫一阶段: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项目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地点及各项情况考察;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3、落实自有资金;

笫二阶段: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

4、办理土地、环保、安全等相关手续及备案;

5、建筑施工图、工艺图设计规划,工程预算和招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6、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争取各项工程有条不紊地同时进行;

第三阶段:

2012年6月—2013年12月

7、中药生产线建设,完成厂房改造和维修;

8、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9、完成各项配套工程;

10、设备考察对比,签订设备买卖合同;

第四阶段:

2014年1月—2015年2月

11、完成设备选购、运输、设备安装和搬迁工作;动力、锅炉、水处理等基础设备安装调试;

12、完成中药生产设备调试、试产和技术培训工作及产品商标的注册工作。

13、试投产期,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基本完成。

14、进行营销体系建设,投产上市,大力开发市场。

第二章申请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川分公司

法人代表:

注册时间:

2011年12月21日

注册资金:

1000万元

产权结构:

私营性质企业控股

经营范围:

农业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中药材种植、药材种苗购销;农副产品加工、销售。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于2008年10月,正式于2011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

经过几年努力拼搏,公司已经是一家集项目投资,实业开发,农业科技种植,市场经营管理,优良品种培育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实业公司。

现我公司决定到东川成立分公司,其公司为: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川分公司。

公司本着“绿色医药、科技医药、养生医药、传统文化医药”为理念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收购,是东川区首家成立的中药材种植种源种苗公司。

公司现在有管理人员有15人,外聘人员22人,有完善的办公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目前,公司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左右,二期规划15000亩,主要以灯盏花、白术、板蓝根、玄参、桔梗、金银花为主要种植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200万余元。

公司与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中药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接受其科研技术服务、指导。

常年聘请了数名农学、药材学专家作为常年技术顾问为公司的经营发展答疑解惑,为药材种植出谋献策,为培育优良种苗提供技术服务。

在雄厚科研力量支撑的基础上,公司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及产业化”重点项目,并承担国家中药现代化昆明市东川区基地项目,带动周边地区就业5000人。

2012年至2013年,带动周边就业2万至3万人,逐步发展到5万到6万人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物流业、药材加工业、彩印包装业等。

该公司除东川首家中药材种植、种源、种药公司意外,在大理有较大的建材市场,保山有较大规模的粮油农业交易市场,并且有较大的投资公司《云南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融资、投资平台,具有较大的经济实力。

(见法人附件)。

二、人员及开发能力

(一)法定代表人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公司法人代表某,男,福建省某市人,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昆明工商联某商会副会长,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中药材种植和营销工作,2011年成立了云南省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理事长。

系昆明市杰出农村实用人才。

近年来,某认真学习国内先进医药生产企业的经验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本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在中药材加工领域,他经常关注国内外中药材市场信息及中药材加工技术,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为本项目的技术改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冯德强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

同年分配到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工作。

1993年11月破格晋升为副主任药师,1999年9月破格晋升为主任药师。

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医药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石斛联盟专家组顾问。

曾任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思茅地区医疗单位第一制剂室主任、思茅地区药学会理事长、思茅市民族医院院长。

2007年11月调入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在长期从事民族传统医药的发掘、整理、验证及传统医药的剂型改造研究工作过程中,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项目:

“黑节草的人工集约化栽培”、“排草香精的研制”、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单验方的整理研究——子项目实地调查研究单验方收集、云南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种自然变异体的品质研究”、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思茅林区现代林产业发展综合技术集成技术研究示范——思茅松伐桩种植茯苓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等。

其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其中《黑节草的人工集约化栽培》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草香精的研制”项目国家轻工业部、国家纪委新产品“金龙奖”;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奖七项。

技术负责人基本情况

杨向红,男,五十周岁,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同年在临沧师范学校任生物学教师。

1994年调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95年至2001年任云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新技术研究室主任。

2001年至2008年破格晋升为云溪市农科所副所长。

1994年至2001年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001至2012年做灯盏花栽培技术研究。

在研究室主任期间,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项目有:

“香蕉苗组织培养课题”;“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彩色马蹄莲组织培养”;“康乃馨组织培养”;“甜竹组织培养”。

在担任副所长期间,主持了“野生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

其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次获科技进步奖。

其中“甜竹组织培养”项目获得玉溪科技进步三等奖;“野生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项目获得玉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单位人员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职工共有58人。

其中管理人员15人,技术人员8人,销售人员5人,生产人员30人。

在管理人员中,大专学历10人;在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3人,企业员工年龄均处在26-48岁之间,季节性工人均来自农村,大多是有多年中药材种植及生产加工经验的能手。

项目主要技术人员详细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58

大专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冯德强

55

大专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生产部经理

教授

吴志红

27

本科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部经理

会计师

杨向红

50

大专

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基地办主任

副所长

夏江

37

大专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部经理

主任药师

冯二文

35

大专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部经理

主任药师

方春

32

大学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任

副主任药师

张家义

50

大专

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副主任

主任药师

(四)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研发能力强。

技术团队中,从事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有7人,从事中药材生产的有12人。

企业培养了一些有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形成了人才储备,本项目聘请国内知名中药材加工企业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技术的讨论与指导工作,这些都将成为本项目的技术储备。

三、单位财务状况

2011年,公司资产总额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571万元,流动资产281万元,负债91万元,流动负债91万元,所有者权益109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68%,年主营业务收入1399万元,年利润7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7.23%,投资报酬率7.9%。

2012年,公司总资产总额达到13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585万元,流动资产420万元,负债227万元,所有者权益111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6.93%,年主营业务收入1362万元,年利润7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7.02%,投资报酬率7.81%。

公司名称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

四、管理情况

公司实行由总经理负责制,本项目实施单位为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做到管理层次少、职责明确、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运作方式均可满足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的需要,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保证公司的正常健康运行,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医药生产企业的标准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依据安全生产,卓越效益的原则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对项目产品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各项制度健全,涉及全公司各个环节。

针对本项目,公司专门成立由总经理直接负责、相关人员参与的项目建设小组,负责项目建设和投产前准备工作;设立专门的项目服务机构,专门对项目小组的需求服务。

第三章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一、技术创新性

(一)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技术或工艺路线

1.项目的基本原理

在充分掌握东川乌龙新区当地气候、水质、土质、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长期观察试验选育道地优势品种。

真正达到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使其发挥道地产品的地域优势。

采用就地采种、就地建园驯化种植的方法,保持其品种的本来特性。

大多数工业化种植农场建设选址在山泉充足,无任何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环境下进行,产品品质完全是等同于天然绿色药材。

关键技术在于掌握每个种植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药用成分,以及因立地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药材性能改变趋势。

2.关键技术

一是道地优势品种选育、适生地块选择、田间规范化管理;

二是选择符合食品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