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911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docx

沪教版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2分)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2.(2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收集CO2    

D.

熄灭酒精灯    

3.(2分)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铼的元素符号是Re    

B.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C.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4.(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5.(2分) 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酚酞溶液    

6.(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

O2    

B.2个氢分子:

2H    

C.氢氧根离子:

OH﹣    

D.氯化钾:

KCl2    

7.(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2

8.(2分)将8克SO3溶于192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4%    

B.8%    

C.98%    

D.4.9%    

9.(2分)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物质结构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食醋可用于除去热水瓶中水垢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②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各原子都大

③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做灯火

实验

③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

中毒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 质不一定是单质

③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  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10.(2分)(2015•淮安)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

11.(13分)如图是我县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通用装置,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组装好A装置后,该小组同学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进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中A装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放在桌面上.

(5)如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分液漏斗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①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什么方法收集?

________请你画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图________.

12.(7分)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1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________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反应.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________ (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需更换试剂,将________  溶液换成________  溶液.

13.(5分)(2015•福州)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