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07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docx

届高考教材注意点

2014届高考《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分析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1.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

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

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   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

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9.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1. 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提醒: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12.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提醒: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3. 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提醒:

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4.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提醒: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15. 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提醒:

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                                                                                                                                             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

(提醒: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文化的多元性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

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17. 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提醒: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普遍的规律。

18.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提醒:

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

19. 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提醒:

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提醒: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1. 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提醒:

保护文化遗产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2. 民俗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提醒:

道德水平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3. 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提醒:

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24. 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提醒:

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25. 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提醒: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6.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7. 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提醒: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29. 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提醒:

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传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

30.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1. 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提醒: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2.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醒: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33.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提醒: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3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提醒: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5.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醒:

还有另一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6.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提醒: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也就是说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37. 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提醒: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8.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提醒: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后二者是其基本途径)

39.                                                                                                                                             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提醒: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根基。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

40.    文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建立新文化。

(提醒: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41.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提醒: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42.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提醒:

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3.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提醒: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44.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提醒: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5.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提醒: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6. 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像力、创造力,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专题九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提醒:

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

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   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提醒: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   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提醒:

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   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6.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提醒: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提醒:

中国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各民族共同进步。

9.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提醒:

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10. 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提醒:

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流行文化,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11. 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提醒:

错。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12.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提醒:

错。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3. 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提醒:

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14.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提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5. 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提醒:

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会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16.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醒: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旗帜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7.                                                                                                                                             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提醒:

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最高理想。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提醒: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8. 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醒:

培育“四有”公民是其根本任务。

19. 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

(提醒:

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载体,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具有商业性。

20.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重点。

(提醒: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2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

(提醒:

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提醒:

错。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总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注意,错。

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但不能成正比。

23. 提高全民族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提醒:

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24.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提醒: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才相互促进。

25. 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以后的事。

(提醒: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性质。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2014高考《政治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

第一单元 我国的公民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醒: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2.   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提醒:

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   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提醒:

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4.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提醒: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5.   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提醒:

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6.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提醒: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7.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提醒: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

(提醒: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9.   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提醒:

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提醒: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0. 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提醒:

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

11. 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提醒:

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

12. 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提醒:

不一样,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提醒: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

13. 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提醒:

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14. 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提醒:

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15. 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16. 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提醒:

决策不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第二单元 我国的公民与政府

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醒:

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18. 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提醒:

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

19. 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提醒:

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20. 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

(提醒:

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

21. 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提醒:

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引导经济。

22. 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

(提醒:

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

23.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提醒: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

24. 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提醒:

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

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

合理行政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25. 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提醒: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26. 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提醒:

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27. 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

(提醒:

我国的行政机关应是乡镇以上含乡镇的各级行政部门,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28. 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提醒:

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

29. 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提醒:

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

30. 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

(提醒:

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1. 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

(提醒:

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

32.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

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33.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提醒: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提醒: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

2.   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3.   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提醒: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提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5.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提醒: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6.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提醒: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提醒:

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提醒:

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

9.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提醒: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10. 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

(提醒:

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

11.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

(提醒:

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

12.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提醒: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提醒:

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

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提醒: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14. 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提醒: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15.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提醒: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16. 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提醒: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

17.                                                                                                                                             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提醒:

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则是经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18. 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提醒: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没有权力制定宪法和法律。

19. 政协委员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提醒: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0. 依法执政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醒:

依法治国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1. 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提醒: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提醒:

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22. 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