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B.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06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综合检测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末综合检测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末综合检测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末综合检测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末综合检测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综合检测B.docx

《期末综合检测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综合检测B.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综合检测B.docx

期末综合检测B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期末综合检测(B)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历经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400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581年B.605年C.589年D.618年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集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

3.生产工具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下列生产工具中,创制或新出现于唐朝的有(  )

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②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唐初名相房玄龄,虽出身寒门,却通过科举考试,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为唐的繁荣作出极大贡献。

从房玄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实行后(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③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④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文学家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称颂他们: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他们共同称颂了唐代哪两位诗人(  )

A.李白 杜牧B.李白 杜甫

C.李商隐 杜牧D.李贺 杜甫

8.(2013·连云港学业考)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册封“达赖”“班禅”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D.抗击沙俄侵略

9.下列图片反映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题的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东京梦华录》记载: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应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B.边境贸易繁荣

C.民间艺术精湛D.市民生活丰富

11.对“近代世界建立”产生深刻影响的科技成就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

“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

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4.历史上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曾长期超过南方,但从唐中后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土地肥沃B.北方旱灾严重

C.南方相对和平安定D.南方统治政策好

15.(2013·潍坊学业考)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属于(  )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

16.(2013·无锡中考)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最早始于(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7.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政府决策结果的是(  )

18.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如果在“唐朝和明前期”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里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

C.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D.昭君出塞 雅克萨反击战

19.“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清朝“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是因为推行了(  )

A.闭关锁国政策B.愚民政策

C.八股取士D.文字狱

20.(2013·绍兴中考)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②宋朝时党项族吸收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③元朝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织技术传入松江

④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是谁的作品?

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它记载了哪一时段的历史?

(6分)

(2)图二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出现在什么朝代。

这本书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6分)

(3)图三的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

为什么外国人会如此称呼它?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结合图三谈谈给你的启示。

(3分)

2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内部包含了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大矛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回答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

(8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建设上,秦朝和元朝各有何开创性的贡献?

(4分)

(3)依据上述回答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两大矛盾的发展趋势。

(2分)

2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框所示文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开创统一】

(1)材料一李白诗中“秦王扫六合”是在哪一年完成的?

用一句话概括“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4分)

【巩固统一】

材料二

(2)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那么,材料二所示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

请说出这个朝代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材料三 (如下图)

(3)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

但它在历史上的作用也是不可争议的,既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又巩固了统一。

请在上图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地理名称(历史名称)。

(4分)

【展望统一】

(4)上述材料中所示三个朝代的共同点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请你谈谈对统一的认识。

(从历史和未来两个层面回答)(3分)

24.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关系的主流。

结合下列有关唐朝至清朝时期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1)主题命名:

结合图片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2分)

(2)人物追踪:

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5分)

①    六次东渡;②    七次下西洋;

③    率明军抗倭;④    收复台湾;

⑤    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3)国家链接:

①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

(2分)

②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外来侵略的历史?

(3分)

(4)情感提升:

①结合第一组图片说说你打算如何做一名国家友好交往的使者。

(2分)

②结合第二组图片谈一谈你的感想。

(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据所学知识可知:

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南北,故正确答案为C。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唐玄宗统治前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空前发展,史称“开元盛世”。

故正确答案为C。

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唐朝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了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故正确答案为D。

骨耜是原始农耕生活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西汉时期铁犁已广泛使用。

翻车是汉代的灌溉工具。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给出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链接所学的知识,三大治世局面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适时调整统治政策,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都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故正确答案为D。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发生在秦朝;②④分别发生在唐玄宗、唐太宗时期,属于民族关系;③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但是属于对外交往。

故正确答案为C。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房玄龄由出身寒门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表明科举制度产生了①③影响;为唐的繁荣作出极大贡献表明科举制度产生了②这一影响;④的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是房玄龄的经历不能够说明这一点。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

据题干中提示信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李”指的是李白,“杜”指的是杜甫,故可判断韩愈称颂的诗人为李白和杜甫,故正确答案为B。

8.【解析】选A。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分析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清政府”“教”“不易其俗”,在此基础上认识到本题考查的是清政府采取的宽容的民族政策。

通过分析可知,A是清政府为了巩固对西藏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和题意相符;B是郑成功所为,不是清政府采取的措施;C反映了清政府在新疆实行武力平叛,与题干中的“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相悖;D属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图①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关系;图②反映了唐蕃之间的关系;图③反映了宋金关系;图④反映的是郑成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史实,属于对外关系。

据此判断,正确答案为A。

10.【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绘的是宋代娱乐场所“瓦舍”的情景,它反映了当时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近代世界建立”,分析备选项,①地动仪不符合题意。

再采取排除法,排除带①的选项。

故选C。

1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综合应用能力。

祖冲之生活在南朝,毕昇生活在北宋时期,黄道婆生活在元朝时期,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

宋元时期的是毕昇和黄道婆。

1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和概括能力。

“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分别反映了汉与契丹族、女真族的和战史实。

“蒙古兴起”统一蒙古各部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崛起。

“回族的形成”是各民族融合的典型史实。

经以上分析可得出这一主题是民族关系的发展。

14.【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备选项都是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

同时南方社会稳定、自然条件利于农业生产,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因素。

1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就是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故选C。

1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干中“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指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A主要的政治制度为三省六部制,C为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锦衣卫和东厂,D为设立军机处,故选B。

17.【解析】选D。

A、B、C均是由政府修建、开凿、设置的。

D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政府的干预。

1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

选项中符合唐朝和明前期“对外关系”的有: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郑和下西洋,搭配正确的只有C。

1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从而导致清朝“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20.【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信息“民族融合”并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①②③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而“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是清朝对外关系的史实,所以选A。

2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及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1)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读图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直接作答。

(2)题考查学生对《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学著作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一和第二问,这本书出现的意义则要从它对历史的影响角度来作答。

第(3)题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这部科技著作的掌握情况,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为何如此称呼应从这本书的价值方面考虑,启示需要学生开阔思维并结合当今实际来回答。

答案:

(1)司马光。

北宋。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

它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2)它是一部药物学巨著。

明朝。

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3)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因为全书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着重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技艺,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促进社会进步;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1)题,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据此回顾所学的知识,秦朝:

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唐朝:

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清朝:

设军机处。

(2)题,关键信息是“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据此可知,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县制;元朝则是推行行省制度。

第(3)题,依据第

(1)题各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

(1)秦朝采“皇帝”称号,确立至高无上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朝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清朝设立军机处。

(2)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及灵活应用能力,第

(1)题为基础题,“秦王”即秦始皇,公元前230-前221年,他先后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2)题据图片信息“省”“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故可判断材料二为元朝疆域图。

第(3)题应明确需要填写部分为隋朝大运河的两端,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本题的主题“统一”作答即可。

答案: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元朝。

建立行省制度。

(3)A:

涿郡 B:

余杭

(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等。

(言之有理即可)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

(1)题结合两组图片所体现的内容及影响,第一组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第二组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都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范畴;第

(2)题主要考查人物的事迹,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可直接作答;第(3)题在明确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不难作答,鉴真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和平交往,郑和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戚继光抗击倭寇,倭寇主要由日本人组成,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与沙俄进行了两次雅克萨反击战;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角度要符合两组所倡导的主题,第一组为友好交往,第二组为反抗侵略。

答案:

(1)第一组:

友好交往的使者(或和平交往)

第二组: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或抗击外来侵略)

(2)①鉴真 ②郑和 ③戚继光 ④郑成功 ⑤康熙帝

(3)①日本、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②日本、荷兰、沙俄。

(4)①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等。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②敢于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英雄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