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01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docx

辽宁教师考试每日一练

6.3

1.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奇

2.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B.书面言语的学习

C.口语的学习D.识字学习

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D.近远规律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是()。

A.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

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有()。

A.动机理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C.迁移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

7.下列()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原则D.小步子原则

8.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此,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判断题)

9.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判断题)

10.有规则的游戏主要包括: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

(判断题)

1.【答案】D。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进入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口语的发展,因此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语的学习。

3.【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动作发展的规律包括

(1)整体到局部规律:

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2)首尾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3)近远规律:

儿童的动作发展先从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收、腿)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如走、跑、跳、踢、走平衡等,而后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玩积木、翻书、穿珠子等。

(5)无有规律:

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

故选C。

4.【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6.【答案】BD。

7.【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

奥苏贝尔提出了: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逐渐分化原则:

即首先应传授最一般的、包容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

整合协调原则:

是指如何对学生人中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

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8.【答案】√。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的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有规则的游戏主要包括: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6.4

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涣散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动摇

2.下列哪些行为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①教师迫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退学或转学②教师禁止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

③教师罚站学生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客观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5.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

D.学业评价E.品德评价

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教育 D.主观能动性E.训练

7.设置地方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判断题)

8.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可逆的。

(判断题)

9.马卡连柯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判断题)

10.似动是一种错觉。

(判断题)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DE。

5.【答案】ABC。

6.【答案】ABCD。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地方课程编订的宗旨是为了补充、丰富国家课程的内容,满足全国范围的地区差异。

能够满足学校间和学生间差异的是校本课程。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体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似动是一种视觉错觉。

6.5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

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动规律

2.有意义学习的原理,在社会心理学中体现了()效应。

A.自我参照效应B.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C.贝尔纳效应D.赫洛克效应

3.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是()。

A.树立明确共同的目标B.建设班干部队伍

C.培养健康的舆论D.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4.讲授法包括的具体方式是()。

A.讲述B.讨论C.合作学习D.讲读

5.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A.人格平等B.教学相长C.互尊互爱D.师道尊严

6.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被称为()。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操作性知识

7.儿童在形式运算阶段形成了守恒观念。

(判断题)

8.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判断题)

9.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判断题)

10.教育的历史性说明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判断题)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为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与自己生活经验更加接近的知识,是我们能与原有经验进行联系的知识,更有容易被保持和学习。

贝尔纳效应是指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精细、深入的创造是非常不利的。

赫洛克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

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3.【答案】ABCD。

4.【答案】AD。

5.【答案】ABC。

6.【答案】AC。

中公专家解析: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守恒观念形成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体现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的永恒性说明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6.6

1.小安对豆类过敏,小安听说小徐要请大家去“一块豆腐”(以豆腐为主的连锁饭店)吃饭,便找借口推辞了。

小安的行为属于()。

A.逃避条件作用B.惩罚C.消退D.回避条件作用

2.小飞知道小蕊喜欢自己,所以她也喜欢小蕊,这属于()。

A.回报原则B.交互原则C.得失原则D.相等理论

3.儿童的记忆发展总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4.空间知觉包括()。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运动知觉

5.观察的品质包括()。

A.目的性B.选择性C.精细性D.敏锐性

6.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7.同化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判断题)

8.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的媒介,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动的媒介。

(判断题)

9.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判断题)

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和沛西·能。

(判断题)

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一块豆腐”饭店预示着这段饭以豆类为主,小安回避了饭局,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喜欢的回报原则指如果人们知道他人喜欢自己,那么人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个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压力去回报喜欢。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顺序性表现为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5.【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

观察的品质包括目的性、精细型、敏锐性和客观性。

6.【答案】BC。

中公专家解析:

童年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活动的媒介。

9.【答案】√。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6.6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18世纪初D.18世纪末

3.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B.谈话C.测验D.问卷E.案卷分析

4.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B.人际关系C.智力D.政治体制E.个性

5.在单元活动设计中,选择主题的出发点有()。

A.课程目标B.幼儿兴趣C.幼儿需要D.社会需求

6.严格执行“摸、问、看、测量”的晨间检查制度,其目的在于()。

A.控制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染途径D.保护易感者

7.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培养目标。

(判断题)

8.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判断题)

9.保育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判断题)

10.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

(判断题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阶级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应成为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所以,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

2.【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19世纪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答案】AB。

中公专家解析:

CD为正式评价的方式,E为非测验的一种评价技术。

4.【答案】ACE。

5.【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

单元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一般来自于幼儿的生活。

选择主题可有多个出发点:

①从课程目标出发;②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③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④从意外事件出发。

6.【答案】BCD。

中公专家解析:

传染病发生流行的三个环节依次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课程目标。

它规定了某一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艺术活动主要是为了熏陶幼儿的审美情趣。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

10.【答案】√。

5.30

1.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的表现。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

2.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4.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A.观察指导B.准备教具C.示范D.制定教育目标

5.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6.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游戏课程

7.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借助的手段有( )。

A.座谈会B.谈话C.查阅文献D.问卷

8.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幼儿和服务家长。

(判断题)

9.健康领域的活动应充分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判断题)。

1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

(判断题)

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

2.【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3.【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4.【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

这三个任务是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要掌握的。

5.【答案】ABD。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不仅要顺应儿童已有的发展,还有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

6.【答案】AB。

7.【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中公专家解析:

调查法是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这是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应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涅。

5.29

1.()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方法B.教育内容C.教育对象D.教育目的

2.当学生改正错误行为时,教师不再限制课间自由活动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

3.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

4.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包括()。

A.自觉性B.独立性C.可塑性D.创造性

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有()。

A.法人B.教育者C.组织者D.领导者

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A.谈话B.问卷C.座谈D.观察法

7.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判断题)

8.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判断题)

9.课堂测验难度越大,越能准确考察学生学习成效。

(判断题)

10.遗传不会影响人的发展。

(判断题)

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负强化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课间自由活动受限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厌恶刺激,不再限制就属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故本题选B。

3.【答案】C。

4.【答案】ABD。

5.【答案】BCD。

中公专家解析: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6.【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还包括分析书面材料。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5.28

1.狭义的教育是指()。

A.课堂授课B.文化传授C.人才培养D.学校教育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育者B.学校C.受教育者D.教育措施

3.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4.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5.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A.教育国际化B.教育全民化C.教育民主化D.教育终身化

6.属于我国古代教育内容的是()。

A.四书B.六艺C.七艺D.五经

7.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发展个性功能

8.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

(判断题)

9.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归属问题。

(判断题)

10.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判断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BCD。

6.【答案】ABD。

7.【答案】ABC。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5.26

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始于()。

A.16世纪B.18世纪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是(),他的著作()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A.凯洛夫《教育学》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马可连柯《教育诗》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3.个体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是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从内容上来说,其包括()。

A.教育内容B.教科书C.教育方法D.教育组织形式

5.属于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著作的是()。

A.韩愈的《师说》B.朱熹的《语录》

C.颜元的《存学篇》D.昆体良的《论演说家教育》

6.下列叙述体现身心发展互补性的是()。

A.英国女子获知癌症后举家旅行,返回后不治而愈

B.武汉少年舟舟具有高超的音乐指挥才能

C.霍金在不幸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后仍对物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D.失明者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

7.教育目的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判断题)

8.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一致性,这表明教育水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判断题)

9.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来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古代社会很微弱。

(判断题)

10.《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是先秦儒家教育经验和思想的总结,论述了包括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学原则。

(判断题)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欧洲班级授课制兴起最在开始于16世纪;中国班级授课制兴起始于20世纪初,清朝末期。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

(1)通过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4.【答案】AB。

中公专家解析:

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5.【答案】ABCD。

6.【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一致性表明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古代社会的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因此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的影响,近代工业社会以后,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人才素质的提升,因此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因材施教和学思结合是孔子对教学原则的观点。

5.23

1.老师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欣赏文学作品,学生所体会到情感体验是(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心境

2.上课时,学生讲课聚精会神,这时体现的是(    )。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集中性D.注意的分配

3.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    )。

A.感觉阈限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后效

4.心理过程包括(    )。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过程

5.视觉适应包括(    )。

A.明适应B.暗适应C.嗅觉适应D.肤觉适应

6.感觉对比包括(    )。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相互对比D.补偿对比

7.下列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