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74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 专项训练.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虚词样板文专项训练

虚词样板文——虽

虚词样板文(答案仅供参考)

①表示转折,虽然;②表示假设,即使。

题组一:

(1)故余虽.愚表示转折,虽然

(2)今虽.耄老表示转折,虽然(3)虽.乘奔御风表示假设,即使(4)虽.有嘉肴表示假设,即使(5)虽.有至道表示假设,即使

(6)虽.然,臣之质死久矣(《郢人》)表示假设,即使

题组二:

(1)故虽.有名马表示假设,即使

(2)虽.有千里之能表示转折,虽然(3)虽.不能察表示假设,即使

(4)虽.欲言,无可进者表示假设,即使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表示假设,即使

虚词样板文——然

①……的样子;②代词,这样;③连词,然而,但是。

题组一:

(1)烨然.若神人……的样子

(2)满目萧然.……的样子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样子

(4)杂然.而前陈者……的样子

(5)然.一沐三握发(《周公诫子》)连词,然而,但是

(6)慭慭然.(《黔之驴》)……的样子

(7)然.后知生于忧患代词,这样

题组二: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连词,然而,但是

(2)然.则何时而乐耶代词,这样

(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连词,然而,但是

(4)欣然.起行……的样子

(5)哗然.而骇者(《捕蛇者说》)……的样子(6)父利其然.也(《伤仲永》)……的样子(7)然.后能改代词,这样

题组三:

(1)屋舍俨然.……的样子

(2)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的样子

(3)颓然.乎其间者……的样子

(4)然.往来视之(《黔之驴》)连词,然而,但是(5)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的样子(6)然.后能自强也代词,这样

(7)虽然.,臣之质死久矣(《郢人》)代词,这样

虚词样板文——以

①介词,凭借/凭、靠;②介词,用、拿;③依照、按照;④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⑤动词,认为,以为;⑥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或时间;

⑦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⑧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⑨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如此”“这么”;⑩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题组一:

(1)先帝不以.臣卑鄙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2)受命以.来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或时间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4)以.兴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5)悉以.咨之介词,用、拿

(6)策之不以.其道依照、按照

(7)以.其境过清表示因果关系,因为(8)以.为顺流下矣动词,认为,以为(9)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凭、靠题组二:

(1)以.彰其咎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3)何以.战介词,凭借/凭、靠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6)乃以.箸掷月中(《劳山道士》)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7)不以.千里称也介词,用、拿

(8)不以.疾也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如此”“这么”

(9)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介词,凭借/凭、靠

题组三:

(1)以.咨诹善道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2)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3)以.衾拥覆介词,用、拿

(4)必以.情介词,用、拿

(5)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以为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7)不以.物喜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8)以.钱覆其口(《卖油翁》)介词,用、拿

(9)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题组四:

(1)以.伤先帝之明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2)守之以.俭者(《周公诫子》)介词,用、拿

(3)可以.一战介词,凭借/凭、靠

(4)必以.分人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5)属予作文以.记之介词,用、拿

(6)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拿

(7)以.没其身(《叔向贺贫》)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8)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介词,用、拿

(9)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介词,凭借/凭、靠

题组五:

(1)遂许先帝以.驱驰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2)以.中有足乐者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4)不以.己悲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5)可以.调素琴介词,用、拿

(6)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7)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8)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介词,凭借/凭、靠

(9)岂不以.有周公之风(《与韩荆州书》)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题组六: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2)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3)以.告先帝之灵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4)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5)俯身倾耳以.请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6)全石以.为底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7)必以.信介词,用、拿

(8)守之以.恭者(《周公诫子》)介词,用、拿

虚词样板文——焉:

①句末语气助词;②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③代词,相当于“之”;④兼词,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题组一: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2)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句末语气助词

(3)又何间焉.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4)惧有伏焉.兼词,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5)复到舅家问焉.(《伤仲永》)代词,相当于“之”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代词,相当于“之”

题组二:

(1)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2)不复出焉.兼词,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4)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代词,相当于“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代词,相当于“之”

(6)二石兽并沉焉.兼词,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虚词样板文——为

①介词,对、向;②介词,给,替;③动词,以为,认为;④介词,表目的,为了;⑤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⑥介词,被;

⑦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⑧心理活动。

题组一:

(1)为.宫室之美介词,表目的,为了

(2)博士为.之师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

(3)自以为.不如动词,以为,认为

(4)俱为.一体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5)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6)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7)全石以为.底动词,翻译为“成为”

(8)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题组二: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表目的,为了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翻译为“成为”

(3)众服为.确论动词,以为,认为

(4)可以为.师矣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

(5)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给,替

(6)吾无以为.质矣(《郢人》)动词,翻译为“作为”“做”

(7)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干将莫邪》)介词,给,替

(8)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介词,被

题组三:

(1)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

(2)撰长书以为.贽动词,翻译为“作为”

(3)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

(4)行拂乱其所为.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

(5)尝试为.寡人为.之(《郢人》)介词,给,替动词,翻译为“做”

(6)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四知》)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7)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

(8)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

题组四:

(1)不为.苟得也动词,翻译为“做”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翻译为“做”

(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动词,翻译为“做”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动词,翻译为“作为”

(5)愚以为.宫中之事动词,以为,认为

(6)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

(7)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翻译为“做”

(8)并自为.其名(《伤仲永》)动词,翻译为“取名”

虚词样板文——其

①连词,表选择;②表示加强反问语气;③第三人称代词,它/他(们的);④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⑤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⑥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

⑦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⑧表示委婉的商量;⑨代词,其中的。

题组一:

(1)俟其.欣悦第三人称代词,他,代指老师

(2)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三人称代词,它,代指千里马

(3)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反问语气

(4)独行其.道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5)其.间千二百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

(6)仁在其.中矣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

(7)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其中的

(8)并自为其.名(《伤仲永》)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仲永(9)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题组二:

(1)其.喜洋洋者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3)飞漱其.间代词,其中的

(4)望其.旗靡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齐军

(5)其.恕乎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仲永

(7)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仲永

(8)但知其.一代词,其中的

(9)其.饯我于月宫可乎(《劳山道士》)表示委婉的商量

题组三:

(1)必先苦其.心志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曾益其.所不能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桃花源人

(4)既出,得其.船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渔人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第三人称代词,他,指渔人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千里马(7)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道士(8)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表示加强反问语气

(9)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的

题组四:

(1)其.乡人曰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曹刿

(2)策之不以其.道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千里马(3)食之不能尽其.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千里马(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千里马(5)而复问其.妾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邹忌

(6)醉能同其.乐第三人称代词,他,指滁人

(7)问其.姓氏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湖心亭所遇之人

(8)此之谓失其.本心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9)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四知》)第三人称代词,他,指杨震

虚词样板文——且

①连词,犹,尚且;②副词,将近;③副词,将要;④连词,表示递进,况且;

⑤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又”。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连词,犹,尚且

(2)不义而富且.贵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又”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又”

(4)天子且.至(《周亚夫军细柳》)副词,将要(5)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副词,将要(6)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近

(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连词,表示递进,况且

虚词样板文——之

①人称代词,它(们)/他(们)/她(们);②指示代词,译“这”“那”“这样”“那样”“这件事”等;③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④宾语前置标志,不译;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⑥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⑦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⑧动词,到,往。

题组一:

(1)公将鼓之.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6)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相当于“的”(7)学而时习之.指示代词,指学过的知识(8)当之.郡(《四知》)动词,到,往

题组二:

(1)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结构助词,相当于“的”(3)无案牍之.劳形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花之.隐逸者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菊之.爱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6)故克之.人称代词,代指齐军

(7)何术之.求(《劳山道士》)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8)但微颔之.(《卖油翁》)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题组三: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渔人甚异之.指示代词,代指桃花林美景

(3)过惠子之.墓(《郢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4)花之.富贵者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菊之.爱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6)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指示代词,代指捕蛇

(7)下车引之.(《期行》)人称代词,代指元方

(8)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题组四:

(1)故逐之.人称代词,代指齐军

(2)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4)跳往助之.(《愚公移山》)人称代词,代指愚公

(5)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6)呼尔而与之.人称代词,指“行道之人”

(7)周公诫之.曰(《周公诫子》)人称代词,指周公之子

(8)臣之.妻私臣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题组五:

(1)乃记之.而去指示代词,代指小石潭的风景及众人游览小石潭这件事

(2)实是欲界之.仙都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暮寝而思之.指示代词,指与徐公比美这件事

(5)欲报之.于陛下也指示代词,指前文的“先帝之殊遇”

(6)名之.者谁代词,指代那个亭子

(7)心乐之.代词,代指小石潭美景

(8)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题组六:

(1)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妾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属予作文以记之.指示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4)公将驰之.人称代词,指齐军

(5)沿河求之.代词,指石兽

(6)山间之.朝暮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山间之.四时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8)

不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题组七:

(1)客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指千里马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4)山之.僧智仙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醉翁之.意不在酒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6)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动词,到,往

(7)戎狄怀之.(《叔向贺贫》)人称代词,代指栾武子

(8)岂不以有周公之.风(《与韩荆州书》)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题组八:

(1)得之.则生指示代词,指上文提到的“一箪食”“一豆羹”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指“万钟”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代指“万钟”

(4)弗之.怠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5)肉食者谋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6)公与之.乘人称代词,代指曹刿

(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题组九:

(1)行道之.人弗受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相当于“的”(3)无鲜肥滋味之.享结构助词,相当于“的”(4)戴朱缨宝饰之.帽结构助词,相当于“的”(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相当于“的”(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8)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题组十:

(1)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盖追先帝之.殊遇结构助词,相当于“的”(3)恢弘志士之.气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前人之.述备矣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6)数月之.后助词,无实意

(7)则汉室之.隆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8)走送之.代词,代指书

题组十一:

(1)孰视之.人称代词,代指徐公

(2)受任于败军之.际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春冬之.时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5)牡丹之.爱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6)歆辄难之.(《乘船》)指示代词,代指有人想要搭船的请求

(7)忽啼求之.(《伤仲永》)指示代词,代指文房四宝

虚词样板文——于

①介词,对,对于;②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③介词,到;④介词,在;⑤介词,从、自;⑥介词,引出对象,译为“给”;⑦介词,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⑧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⑨连词,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题组一:

(1)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

(2)皆朝于.齐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3)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4)战于.长勺介词,在

(5)欲报之于.陛下也介词,引出对象,译为“给”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介词,从、自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8)至于.夏水襄陵连词,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9)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

(10)当求之于.上流介词,在

题组二:

(1)皆以美于.徐公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2)于.是入朝见威王连词,“于”“是”一起,表示承接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在(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介词,在(7)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介词,在

(8)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9)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周公诫子》)介词,在

(10)湮于.沙上介词,在

题组三:

(1)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

(2)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对象,译为“向”“对”(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4)还于.旧都介词,在

(5)至于.斟酌损益连词,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介词,在(7)管夷吾举于.士介词,从、自(8)山门圮于.河介词,在

(9)于.舅家见之(《伤仲永》)介词,在

题组四:

(1)能谤讥于.市朝介词,在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在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引出对象,译为“给”(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词,在

(6)骈死于.槽枥之间介词,在

(7)相与步于.中庭介词,在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介词,在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介词,到

题组五:

(1)所恶有甚于.死者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2)孙叔敖举于.海介词,从、自

(3)求二石兽于.水中介词,在

(4)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5)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6)奉命于.危难之间介词,在(7)吾于.何逃声哉介词,在

(8)于.厅室之东北角(《口技》)介词,在

(9)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介词,在

虚词样板文——乃

①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②副词,强调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居然”等;③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④副词,才。

题组一:

(1)乃.大惊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2)

乃.不知有汉副词,强调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居然”等

(2)乃.石性坚重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4)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5)乃.尔寂饮《(

劳山道士》)副词,强调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

然”“居然”等

题组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3)三年乃.成(《干将莫邪》)副词,才

(4)此乃.勇士头也(《干将莫邪》)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题组三:

(1)乃.重修岳阳楼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2)久而乃.和副词,才

(3)乃.分其汤肉葬之(《干将莫邪》)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4)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虚词样板文——则

①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②副词,用以加强肯定语气,译为“乃,就是”;③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④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