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74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asp.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asp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asp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

了解到大气环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推进新课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

师请大家在图上标出全部的风带和气压带

生(一学生指投影回答,其他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空白图上填图)

(在绘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清楚。

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来描述。

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板书)

(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即南北纬10°之间的广大地区,气温会有这么样的特征?

生受太阳辐射强,终年高温。

师赤道地区受哪一个环流控制?

生受单一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师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盛行上升气流。

师多什么样的天气?

生多对流雨。

师那么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特征怎么描述?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师很好,这种气候就是热带雨林气候。

(投影)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读出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值。

生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

师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呢?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动画演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学生再跟随演示指认)

师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只受单一的环流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控制。

师很好。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气流下沉。

师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生终年高温少雨。

师这种气候叫热带沙漠气候。

(投影)开罗——热带沙漠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学生读图说出降水和气温值)

师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生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西亚阿拉伯半岛、印度河流域、墨西哥、西南非洲、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智利北部和秘鲁等地区。

(同时动画演示)热带沙漠气候的世界分布。

师终年在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下,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投影)伦敦——温带海洋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生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终年湿润,年降水量在700—1000mm,气温年较差小。

师这种气候叫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可以描述为:

冬不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动画演示)温带海洋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交界两侧的西海岸、南美洲的智利南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过渡)

师非常好。

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带来风带和气压带的南北移动,这样就会有一些地区夏季受某环流的影响,而冬季又会受另一种环流的影响,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探讨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板书)

(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动画演示)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师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因为离赤道较近,故全年高温。

看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

会带来什么影响?

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

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赤道低气压会移动到这儿并控制这个地区,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会控制这个地区,降水稀少。

师这就是热带草原气候。

(投影)——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看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生全年高温,夏半年降水多,冬半年干燥。

师正确。

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

请你找出主要分布的地区。

(动画演示)热带草原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师很好。

再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已标示风带和气压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

会带来什么影响?

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

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南移并影响这一地带,暖湿多雨。

师正确。

这种气候在哪儿最典型?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

师很好。

这就是地中海气候。

看图回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周围和帕斯周围。

师有哪些代表性的城市?

生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墨尔本、帕斯、好望角、开普敦等。

师这是唯一一种夏干冬湿的气候类型,大家要认真理解记忆。

(过渡)前边我们探讨的五种气候类型都分布于大陆的西部或中西部,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师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上节课我们请大家课后完成“活动4”。

请几个同学来谈谈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其特征。

(投影)1月、7月亚洲季风图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亚洲的季风气候)

生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生东亚地区——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生以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生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并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大致位于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冬季在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存在较强的气压梯度,给本地带来干燥的东北季风。

师刚才大家分析得很准确。

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即北美洲美国的东南部、南美洲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也有类似于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

师我们了解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

想想看,中纬度大陆中部的气候会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生大陆中部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稀少;陆地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冬夏温差大。

师正确。

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洋近一些的地方降水稍多,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温带草原气候;深居大陆内部的地区,降水更少,植被不表现为荒漠,是温带沙漠气候。

纬度较高的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但因蒸发弱,仍为湿润地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也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

师极地地带该会是怎样的气候呢?

生冬季酷寒,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夏季短促。

师极地气候可分为两种,即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极地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极地气候的分布)

要特别注意: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只有地中海气候。

我们也分析了其他因素形成的气候类型。

下面请大家做一些巩固练习。

练习:

填表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多且分配均匀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夏半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半年受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差异

学生回答后:

(投影答案)

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主要探讨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道:

在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有三种: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板书设计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

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常年炎热干燥

温带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不冷,夏不热,终年降水均匀

(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中西部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压带(夏)和信风带(冬)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亚热带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带(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

活动5——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内容:

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办法、过程:

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独立完成。

提出如下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1)概括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个是最北达到的纬度,一个是东西跨越的范围大小)。

(2)根据图中的地形分析,从地形的角度看两个地区地形有什么不同?

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3)提供洋流图,教师浅释北大西洋暖流与阿拉斯加暖流的不同。

说明洋流对气候影响程度有什么差异。

探究结果:

小论文

参考答案:

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变化复杂得多。

全球气候变暖是第一部分内容的核心。

人为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为因素在其中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因此,要正确地分析人类在气候变暖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作用,首先应该从宏观背景上了解气候变化大的规律,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

教材中列举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这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为的是说明一个问题:

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重点在“影响”上,而有些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是预测性的。

教材中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影响:

沿海低地可能被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可能有减有增、自然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可能会增强、水资源的不稳定和供需矛盾可能会增加。

围绕这个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选择了一个“案例”,以增强思考性和实证性。

“活动”的设计比较开放,一方面通过科学家的预测,扩展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部分预测的线索,让他们自主探究。

“案例”的选择,事实材料比较具体,让学生能够理解。

但全球气候变化后果的巨大和严重性是宏观、大范围而又不易觉察的变化,容易让学生感到与己无关。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应该积极地去适应它,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应对措施。

人类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活动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而施加的,因此,教学要从如何减少二氧化碳谈起,“活动”的设计也应围绕着这个主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师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

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生(学生回答)

师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

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量剧减。

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

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

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世界最高峰珠峰雪面高程出现持续下降,世界上海拔最低之一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升高而面临“灭顶之灾”,造成两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不仅这几个地区,近年来气温升高,全球气候都有变暖的趋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

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推进新课

师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针对气候变暖而制定的全球性文件。

我们对气候变化感觉不明显,因为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课前请同学们向自己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年人作了一些调查,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从前河里的水在冬季结冰很厚,而现在冬季结冰较薄,说明现在比过去气温升高了。

师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地球上的气候从古到今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

生不是。

师全球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师气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主要表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师20多亿年来地球气候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

生时间跨度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师20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那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投影)P49图2.25和图2.26

师请大家看图2.25。

图示的时间段为过去1万年。

图中的纵横坐标分别是什么?

请你解读这个图示。

生(合作探讨)横坐标是指距今的年代,纵坐标是气温变化数值。

图中展示了1万年来气温的变化(实线)与20世纪初期气温(虚线)的差值。

师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合作探究)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

师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

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近百年来,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

师很好。

如果从图2.25中取近百年这个时段来看,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但看不出波动。

如果把这个“放大”,如图2.26,就可以看到气温仍然是波动上升的,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将这两幅图对照,可以看出,这反映了教材中讲的“长时期尺度的气候是较短时间气候状态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长时期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师下面大家做第49页读图思考:

确定全球近百年来两次明显升温的大致时期。

生(合作探究)图中可看出,气温有两次高峰,一次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一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师由此可以看出,气候的确是在不断变化的。

请大家阅读“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的内容,说明气候变化的特点。

生(阅读,讨论,回答)

师大家阅读的内容说明:

全球气温的升高并不是每个地区都发生。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

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再一起做P50活动1。

(投影)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思考下列问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

为什么?

由此你将得出怎样的结论?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

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生(分组合作探究)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的气候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气候变暖问题。

因为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

由此可知,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概括为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原因的作用较大。

(2)近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近50年来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师课前我们大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请你分析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可能有哪些。

生近50年来的气候与人类大量使用矿化燃料和破坏森林有关。

(过渡)

师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变化,这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投影)图2.28“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海平面上升。

师气候变暖为什么会带来海平面上升?

生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所以海平面上升。

师很好。

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是长期而缓慢的。

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

海平面的上升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生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师我们前边投影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

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因海平面升高而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图瓦卢将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影响农业的生产。

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

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

师大家看书,看看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是怎样的,并分析里面道理。

生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

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师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会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时间的发生。

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雨供需矛盾。

(过渡)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对人类有有利的方面,但许多是不利的。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化害为利?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第三个内容: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板书)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师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应该积极地去适应它,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应对措施。

因此这段内容的标题加注了“适应”二字。

人类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

生主要是在生产活动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

师我们来看P53活动3。

(投影)活动3背景资料内容

师思考:

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途径主要有哪几个?

生主要有两个。

一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二是森林毁坏使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

(投影)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

(2)与同学讨论:

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师请大家先阅读第54页的“阅读”部分: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再来回答。

(1)(合作探究,答案开放)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吸收量。

(2)(分别详尽叙述)……

师还有哪些适应对策?

生培养农作物的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生政策手段:

对温室气体排放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

生技术手段:

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

生(课上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关于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动员演说。

如对于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方面,学生可模拟城市环保局的负责人对此做出要求,也可以模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