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573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docx

中西结合内科中级中药汇总共15页

1.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2.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3.酒升,姜散,盐下,醋收

4.常用盐炒增强入肾经作用的药物是黄柏

5.相需相使增效相畏相杀减毒相恶减效相反增毒

6.十九畏: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于郁金见,牙硝难和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7.生姜配半夏相杀,半夏配生姜相畏

8.所谓中药的剂量,一般是单味药成人一日量

9.朱砂入丸散或研末,煎煮易析出水银

10.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组是荆芥、防风

11.薄荷: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淸利头目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12.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3.砂仁:

化湿药。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入汤剂宜打碎后下)[br]紫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止咳化痰,理气安胎。

[br]生姜: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4.既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又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15.羌活:

太阳;细辛:

少阴;川芎:

厥阴少阳[;白芷:

阳明;藁本:

颠顶;外感风寒太阳头痛:

羌活

16.具有解表除烦功效的药物是.淡豆豉

17.细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18.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生津止渴(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升阳止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善解肌治疗项背强痛

19.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头痛,上半身疼痛)

20.荆介:

1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风寒风热均可用。

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骚痒,3,疮疡初起兼表证,4,吐衄下血。

炒炭有止血作用。

荆介和防风属发散风寒药,但既可治风寒也可治风热

21.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22.既治风湿热痹,又治湿热黄疸的药物是白鲜皮。

23.黄芩~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炒,止血炭炒。

24.上以清肺,中以凉胃,下泻肾火的药物是[br]知母。

25.石膏用于胃火牙痛,能清泻胃火,又用于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常与升麻、黄连配伍,如清胃散。

升麻属发散风热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

26.淡竹叶清心,小肠火,治疗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小便不利。

27.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28.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的药物是金银花。

29.连翘,清心利尿。

黄连,善清心经实火。

黄连,连翘用治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瞻语。

30.蒲公英是治疗乳痈的要药鱼腥草治疗肺痈夏枯草治疗甲状腺瘤。

31.青黛凉血除斑,定惊,可用于治疗小儿抽搐,神志不清。

32.竹叶: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33.黄柏与知母都具有清退虚热的作用。

34.穿心莲: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煎剂易致恶心呕吐。

35.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青蒿。

36.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37.栀子:

清泻三焦火邪,泻火而除烦,凉血止血。

38.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

39.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水牛角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等功效。

40.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水消肿;天花粉: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浓消肿,肺热消渴;知母:

滋阴清热,润燥滑肠。

栀子:

清热,泻火,凉血;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芦根治疗胃热呕逆,天花粉不能)。

41.骨蒸劳嗽,玄参;阴虚肺燥咳嗽,知母。

42.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相比之下:

芦根偏于清气分热,泄胃热,生津止渴。

淡竹叶归心经,能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可以治疗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小便不利之证,故选竹叶比较适宜。

43.石膏主清肺胃火;淡竹叶清心,小肠火.

44.牧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淤;赤芍: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45.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银柴胡:

退虚热,除疳热。

46.黄芩善清中上焦湿热,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

治疗肺热咳嗽,首选黄芩;治疗胃热呕吐,首选黄连。

(黄芩上焦,黄连中焦,黄柏下焦)

47.鱼腥草肺痈,[br]蒲公英乳痈,[br]败酱草,大血藤肠痈,[br]板蓝根治大头瘟毒。

紫花地丁善于治疗疔毒。

48.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药物是.白花蛇舌草。

49.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药物是白鲜皮。

50.玄参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51.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胡黄连: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治湿热泻利)

52.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治疗水肿、鼓胀,痰饮咳喘,虫积腹痛。

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番泻叶:

治疗热结便秘,腹水肿胀;芒硝:

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

53.甘遂,1g;巴豆,0.1-0.3g;鸦胆子,0.5-2g。

54.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br]芒硝: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55.芫花:

泻下逐水去痰止咳杀虫疗疮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56.火麻仁:

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治肠燥便秘,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57.乌梢蛇:

祛风,通络,止痛。

风寒;用于吐泻转筋的是木瓜。

58.独活具有的功效是祛风湿,止痛,解表。

59.既能治疗风湿痹痛,又能治疗诸骨鲠咽的药物是威灵仙。

60.既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药物是桑寄生。

五加皮: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61.独活药力较缓,善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

#羌活则作用强烈,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痛及项背强通。

62.既能祛风湿、退虚热,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秦艽jiao.

63.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64.芳香化湿药的主治病证是湿阻中焦。

65.厚朴: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66.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67.内经:

病有口甘者,治之以兰!

[br]佩兰:

脾经湿热,口中甜腻[br]佩兰不止呕。

68.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钘块。

69.藿香:

化湿,解暑,止呕,解表佩兰:

化湿,解暑厚朴: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下气平喘)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白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70.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表,明目,苍术善于风湿痹证夜盲[br]二妙散,苍术,黄柏[br]三妙散,苍术,黄柏,牛膝[br]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71.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br]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br]草豆蔻:

燥湿,温中,行气[br]厚朴: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br]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br][br]苍术:

化湿+解表。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72.薏苡仁尤善治脾虚湿盛之泄泻。

还可治水肿,脚气。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73.可用于暑湿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药物是车前子。

74.石韦主治血淋。

[br]海金沙尤善止尿道疼痛。

[br]萆薢为治膏淋要药。

[br]金钱草治疗石淋。

75.既可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又可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的药物是金钱草。

76.泽泻: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既清膀胱之热,又泄肾经之火,以下焦湿热尤。

77.苍术治疗夜盲证。

78.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利水消肿要药。

79.地肤子:

利尿通淋药,治阴痒带下[br]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80.冬葵子:

利水、润肠、通乳。

主治:

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81.冬瓜皮与胡芦善治热性水肿。

82.瞿麦: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可治闭经,月经不调。

83.既能通经,又能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还可治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热结便秘等证的药物是虎杖。

84.具有利水通淋,止咳功效的药物是石韦。

85.木通:

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治:

热淋涩痛,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86.灯心草除有利水通淋作用外,还能清心除烦。

车前子除有利水通淋作用外,还能清肝明目。

87.吴茱庾:

疏肝暖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治:

厥阴头痛(颠顶头疼)

88.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

脘腹冷痛,阳痿,宫冷。

89.肉桂:

命门火衰要药治阴疽。

(入汤剂须后下)

90.寒疝腹痛睾丸胀=小茴香;阴疽阳痿=肉桂;阳痿胃寒=丁香。

91.水火烫伤用虎杖。

92.具有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功效的药物是细辛。

93.治疗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的药物是沉香。

94.枳实: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治疗胃下垂,胃扩张,子宫脱垂等脏器下。

95.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96.荔枝核主症:

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久痛,产后腹痛。

小茴香,睾丸胀痛,荔枝核,睾丸肿痛。

97.陈皮:

燥湿化痰又能温和化寒痰治痰要药。

98.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

治寒疝腹痛膀胱虚冷之尿频遗尿。

99.川楝子: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100.山楂:

消肉积,行气散瘀[br]麦芽:

消米面积,回乳,疏肝[br]鸡内金:

食积消石涩精止遗。

莱服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善于行气消胀。

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101.使君子,杀虫消积,又用于小儿疳积。

蛔虫+湿疹=苦楝皮。

杀虫,疗癣--苦楝皮。

102.贯仲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血,杀虫。

10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血热出血证尤宜于下焦之下血。

止血多炒炭解毒敛疮多生用。

104.生用活血通经,炒炭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茜草。

105.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于便血,痔血首选。

106.既能够治疗肺胃出血,又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药物是白及。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肺胃热、清热利尿的药物是白茅根。

107.牛膝--引火下行[br][br]肉桂--引火归原。

108.清热安胎药:

黄芩,贮麻根。

棕榈炭用于崩漏;治疗久泻久痢,妇人带下证。

血余炭: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109.三七:

止血不留淤,化淤不伤正。

110.仙鹤草:

止血止痢又能杀虫补虚。

111.既能凉血止血,又能祛痰止咳、生发乌发的药物是侧柏叶。

112.侧柏叶: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113.泽兰: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去瘀消痈。

[br]益母草: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114.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丹参: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115.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血瘀气滞痛证。

为“血中气药”。

头痛,风湿痹痛。

治头痛要药。

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

116.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和中。

117.鸡血藤:

行血补血,调经,舒经活络(痛经+关节痹痛);益母草: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118.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为延胡索。

119.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跌打损伤,疮疡痈肿;气滞血瘀之痛证)[br]没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以及一切瘀滞痛证)。

120.热郁血滞所致斑疹色暗,红花;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瘀血阻滞病症;肺痈、肠痈;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121.穿山甲:

活血消癥,痛经,下乳,消肿排脓。

122.郁金治湿温病湿浊蒙蔽心窍者。

石菖蒲用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智昏乱。

123.姜黄:

破血行气通络止痛;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治风湿热痹,肩痹,关节酸痛麻木。

124.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丹参。

125.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物是竹茹。

126.白果具有的功效是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127.半夏内服的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128.白芥子治疗阴疽流注。

129.瓜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130.酸枣仁:

养血益肝,安神,敛汗,生津止渴;莲子: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远志: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合欢皮: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夜交藤: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朱砂:

清心定惊,安神解毒。

磁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琥珀:

镇惊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

131.代赭石: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鳖甲: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牡蛎: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132.草决明(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牛黄:

息风止痉,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石决明: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羚羊角: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散血镇痛;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33.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火;远志: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钩藤: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透邪(既能平肝阳又能清肝热);地龙: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蜈蚣,全蝎: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全蝎治痉挛要药,蜈蚣熄风药。

134.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药物是天麻。

135.珍珠:

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养颜;珍珠母平抑肝阳药,珍珠息风止痉药。

136.竹沥:

清热化痰,定惊利窍。

可治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137.石菖蒲善于治疗的痢疾是噤口痢。

138.麝香:

寒热闭均可;苏合香:

寒闭神昏;冰片:

热闭神昏。

139.具有助阳益阴,固涩下焦功效的药物是菟丝子。

140.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太子参: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141.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br]天冬: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br]石斛: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br]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142.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黄芪利尿升阳举陷健脾补中益卫固表托毒生肌。

143.白术:

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144.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脾气虚证;暑湿吐泻。

145.具有缓和药性,保护脾胃功效的药物是大枣。

146.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胎动不安或习惯性堕胎;高血压病;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脾虚)安胎。

147.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48.桑寄生:

补肝肾,强筋骨,益肝肾,安胎[br]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br]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br]续断:

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149.蛤蚧:

补肺益肾,納气平喘,助阳益精。

可治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咳喘。

150.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玉竹用于阴虚外感咳嗽。

151.龟甲:

滋阴潜阳熄风,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牡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152.白术:

生用燥湿利水,炒用补气健脾,炒焦健脾止泻。

153.淫羊藿、巴戟天共同的功效是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154.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br]南沙参:

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155.女贞子:

滋补肝肾,乌须明目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石斛: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56.黑芝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鳖甲: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

157.可治一切血虚血滞引起的病证,而血分有寒者最为适用的药物是当归。

158.冬虫夏草:

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阳痿遗精,腰膝酸软;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

159.石斛:

滋阴清热,益胃生津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天冬: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鳖甲: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160.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熟地黄:

补血养阴,益精填髓,炒炭止血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地骨皮:

清肺泻火,凉血除蒸枸杞子:

滋补肝肾,明目益精。

161.肉桂可鼓舞气血生长。

162.五味子具有的功效是壮肾阳,温脾阳。

163.巴戟天和淫羊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肉苁蓉,锁阳,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64.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麦冬:

养心生津,润肺清心。

165.具有养胃肾之阴,生津除热功效的药物是石斛;具有养肺胃之阴,除烦安神功效的药物是麦冬;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药物是冬虫夏草。

166.乌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消疮毒,炒炭固冲止漏赤石脂: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覆盆子:

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金樱子:

固精。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金樱子:

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壮阳莲子:

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芡实: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167.被誉为"久泻久痢之涩肠止泻之圣药"的是罂粟壳。

肉豆蔻虚泻,冷痢。

虚寒性泻痢之要药。

赤石脂:

久泻久痢便血;

168.柯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久泻,久痢。

久咳,失音。

为治失音之要药。

涩肠止泻宜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169.五味子: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五倍子:

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五倍子能止血,五味子能宁心安神。

170.常山:

涌吐痰涎截疟要药[br]瓜蒂: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171.地肤子:

清湿热,利小便#雄黄:

解毒杀虫,祛痰截疟#硫磺:

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

止血止泻化痰。

172.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173.吴茱萸具有的功效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174.木香具有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75.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176.甘草能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疮疡、咽喉红肿疼痛。

177.

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