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52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docx

张世君怎样写学位论文

怎样写学位论文

(一)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君

 

中文系每年都有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都要写学位论文(通常称毕业论文)。

怎样写学位论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似乎每个毕业生都知道,但是在具体写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以下就我指导和审阅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文学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意见。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论文观点提纲挈领的显示。

题目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吸引人,引起人的思考和想象。

论文题目要有科学的明晰性,明白与确切是好的论文题目的标准。

忌讳用含义模糊,语焉不详的文学描述语言。

1.论文题目的正副标题

学位论文的题目可以采用单标题,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正标题应该是表述论文的观点和讨论的内容,副标题是论文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在现有的学位论文中,很多同学没有理解正副标题的含义,正标题采用文学的抒情语言、比喻性语言,副标题才是论文的正题。

没有达到用正副标题命名的目的。

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1:

描述性的正副标题

序号

正标题

副标题

A1

叙事的精灵

试论王小波的小说艺术

A2

颓风美雨

王尔德在中国

A3

通向上帝之路

穆旦对艾略特诗艺的接受

A4

陌生世界的闯入者

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A5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劳伦斯小说中男性形象自我的分裂和寻找

A6

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

A1“叙事的精灵”是一个比喻性标题,非常虚化,叙事的精灵是什么?

落不到实处。

A2“颓风美雨”也是一个比喻性标题,意思是“颓废的风,唯美的雨”。

“颓废”是含有贬义的意识形态语言,“风”和“雨”是气象语言,用这些词语给作家定性很危险,对王尔德和王尔德在中国的评价都不准确。

A3“通向上帝之路”是一个宗教命题,犹如“天路历程”。

但是穆旦从来就不是一个宗教主义者。

他对艾略特的接受,也没有走向上帝。

A4“陌生世界的闯入者”是一个很模糊的标题,指向不明确。

是说作家康拉德是闯入者,还是他的小说人物是闯入者?

从副标题看,谈的是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正副标题讨论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

A5“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是一个非常空泛的标题,可以套用到很多研究题目上。

并且,劳伦斯小说的男性形象就是现代人吗?

A6“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也是一个非常空泛的标题,对很多研究题目都适用,缺乏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以上这些标题都是我审阅过的硕士论文题目。

这些题目显示了中文系研究生的性格心理特征,有的作者想表现自己的论文有文采,有诗意;有的作者却是信心不足,用大而空的标题来掩饰论文的单薄。

如果我们把描述性的正标题去掉,用副标题做论文标题,一点不影响论文的研究,论文的观点还要明白一些。

                  表2:

表述观点的正副标题

正标题

副标题

诗·思·史:

冲突与融合

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

   这是我审阅过的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正标题很明白地说明论文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的层次及侧重点,副标题说明讨论的对象。

逻辑思维严谨。

 2.观点性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有问题意识,出现关键词。

关键词就是论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我称为观点性题目。

我也做过研究生,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采用观点标题。

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3:

张世君的学位论文题目

序号

类别

题目

发表与出版

关键词

B1

硕士论文

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系统

外国文学研究

1982-4期

悲剧系统

B2

博士论文

《红楼梦》的空间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年

空间

我要求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都用观点性题目,反对他们用描述性标题和语焉不详的标题,如果他们的题目不明确,我就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亲自为他们拟题目。

现把我的部分研究生硕士论文题目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4:

张世君的研究生硕士论文题目

序号

题目

年级作者

关键词

C1

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世界

2000级马爱华

未成年人

C2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2000级杜庆波

犯罪

C3

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中的“阴郁”原型

2000级李权华

阴郁

C4

论爱伦·坡小说的现代性

2001级张艳丽

现代性

 

C5

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

2001级莫小青

文化认同

C6

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

2002级熊晓霜

文化记录

C7

论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

2002级李春红

暴力美学

   论文题目有了关键词,也就有了一个好的观点和论述的问题,引导作者对论题做论述。

读者也容易把握论题的观点。

 3.题目对论述对象要有限定

文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大都是作家作品,有的作家作品很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关注对象,而我们往往只是研究作家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期的作品,这就需要在论文题目上做限定,避免题目与论述内容不一致。

   时间要有限定:

A2《王尔德在中国》是一个对王尔德在中国的时间没有限定的题目,中国的王尔德热,或者说对王尔德在中国的研究包括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和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但是论文论述的内容只在中国现代文学部分,用“王尔德在中国”的题目就大了,容易被抓辫子。

根据内容,这个题目可限定为“王尔德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作品要有限定:

C1《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世界》是一个对作家创作阶段的作品进行限定的题目。

君特·格拉斯是当代德国作家,他的创作至今还在继续。

我们的研究不可能穷尽他的所有作品。

论文作者限定研究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的未成年人世界,避免了格拉斯其他作品没有写未成年人的内容。

限定的作品与研究的观点一致。

怎样写学位论文

(二)——章节标题

二、章节标题

学位论文比一般论文的容量大,标题通常按章节划分,一级标题是正文里的“章”标题。

二级标题是“章”下面的“节”标题。

一级标题要显示论文的分观点,各个章节之间要有逻辑联系,形成论文的观点体系。

1.文学论文的章节标题

 表5:

B1《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系统》一级标题及章节内容

性格与环境小说

作品

 

一级标题

 

章节内容

子系统要素

子系统特性

子系统走向

内容特点

 

 

 

卡斯特桥市长

 

还乡

无名的裘德

 

德伯家的苔丝

 

一、情节构思

的复合系统

时间:

瞬时时间

空间:

乡村道路

巧合情节

户外空间重复

顺境转向逆境

二、环境描写

的绘画系统

绘画术语

色彩词语

乡村图画

暖色调向冷色调过渡

 

三、情绪渲染

的音乐系统

客观音乐

自然音响

乡村音乐

回旋曲式

轻快转向沉重

四、社会批判

的认识系统

诅咒出生

批判环境

认识反馈

由怀疑到否定

B1把哈代后期的四部“性格与环境小说”——《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看作是一个悲剧系统,这是论文的总观点。

论文的四个一级标题就是这个悲剧系统的四个子系统。

情节构思中没有对立面的悲剧主人公与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联系,形成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复合系统;环境描写的文字绘画循着人物运动的轨迹,形成了画面基本色调按光谱色顺序,由暖色调向冷色调过渡的绘画系统;情绪渲染的文字音乐伴同人物的悲剧命运,形成了乐曲由轻快向沉重移调的音乐系统;悲剧人物对社会的认识按人物对时空的看法,形成了由乐观到悲观,由怀疑到否定的认识系统。

这四个子系统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立体网络体系。

它们作为一个运动过程而展开,有序地、稳定地向着悲剧目标发展,实现了悲剧系统整体的悲剧化,取得了最佳悲剧效果。

表现了“性格与环境小说”的艺术特色和特定涵义。

          表6:

B2《红楼梦的空间叙事》章节标题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一、场景在叙事中的空间建构

1.实体空间的场景意象

2.园林场景

3.节庆场景

4.诗乐场景

5.生日场景

6.死亡场景

7.空间场景与时间叙事的协调

 

二、香气在叙事中的空间建构

 

1.虚化空间的嗅觉意象

2.香气的空间定势与韵调

3.香气的虚灵与空白

 

三、梦幻在叙事中的空间建构

 

1.虚拟空间的梦幻意象

2.梦幻的空间虚景

3.梦幻的颠覆

 

四、空间叙事的分节

1.空间叙事的分节现象 

2.共时性空间叙事对历时性叙事的分节

3.分节的叙事功能 

4.分节的形式

 

五、实体空间的分节点:

园林门的叙事视角

 

1.门的描写

2.门的纵向建构

3.门的横向建构

4.窗的描写

5.门窗的空间分割

 

六、虚化空间的分节点:

嗅觉香的空间暗示

 

1.香的种类

2.女儿香

3.香与味

4.闻香入室

七、虚拟空间的分节点:

“恍惚”的空间转换

1.梦与非梦

2.恍惚入梦

八、活动的分节点:

场外人进出的空间串联

 

1.报信人的穿插 

2.牵引人的串联

3.说书人的介入

九、空间叙事节奏

1.空间建构中的叙事连续性

2.分节的叙事节奏

3.从空间到时间的叙事循环运动

4.叙事节奏的色彩变化

 以上标题建构了一个空间叙事架构,即:

由叙事的空间建构(1、2、3章)到空间叙事的分节(4章),过渡到空间的分节点(5、6、7、8章),指向空间叙事节奏(9章)。

形成一个观点体系。

 表7:

C1《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世界》的章节标题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一、猎人与猎物:

充满悖论的孩子形象

1.身体缺陷——超常能力

2.少不更事——洞察一切

3.英雄崇拜——反英雄

 

 

二、孩子的成长历程:

“参与其中”的往事

1.孩子的独特视角

2.成长的方式:

内心式的反抗长大

 

 

三、孩子的游戏规则:

成长中的狂欢

1.孩子世界的游戏玩具

2.成人-未成人的角色颠倒

3.狂欢时空下的戏仿脱冕

 

 

四、孩子:

观察过去的镜子

 

1.重建记忆的历史符码

2.痛定思痛的反思维度

3.启蒙传统的童话延续

4.“未完待续”的身份探寻

 

    以上一级标题围绕论文题目的关键词“未成年人”,建立论文的观点。

形成逻辑的层递关系。

2.电影论文的章节标题

   我们处在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影视文学也进入中文系的课堂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中。

中文系研究生做电影论文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把电影论文做成了文学论文。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是有区别的。

即使研究电影文本的思想性,也要有对电影语言(视听语言)的研究,影片通过什么样的电影语言表述电影的思想。

     表8:

《简·坎皮恩影片中两性形象再现研究》章节标题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一、女性受压迫形象的再现

1.女性性欲望和惩罚

2.女性是男性交换的对象

3.男性暴力和美杜莎之死

 

二、女性抗争形象的再现

1.女性争取话语权

2.对传统观看体制的反抗

3.拿起枪的女性

三、男性形象——多重意义的载体

1.男性的阉割焦虑

2.男性裸体的再现

 

四、女性电影的新走向

1.重新建构两性形象

2.对父权制的妥协

3.从艺术到商业主流电影

   以上这篇电影论文缺少对导演电影语言的研究,女导演简·坎皮恩是通过什么样的电影语言来再现两性形象的,论文没有分析。

整个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都是文学论文的写法。

     表9:

C6《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章节标题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一、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

1.侯孝贤电影的写实主义传统

2.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

 

二、侯孝贤电影的民族志模式

1.时间上的民族志模式

2.空间上的民族志模式

3.细节上的民族志模式

 

三、侯孝贤电影的纪实性手法

1.选景和取景:

实景拍摄和不规则景框

2.声音设置:

同期声录音、画外音和与配乐

3.人物角色:

非职业演员与即兴创作

4.长镜头、固定机位与空镜头

 

四、侯孝贤电影文化记录的独特性

1.民族电影的文化传播

2.侯孝贤电影与张艺谋电影比较

3.侯孝贤电影与李安电影比较

以上这篇电影论文第三、四章讨论电影手法,并进行电影比较,避免了把电影做成纯文学论文。

   3.一级标题的数量

学位论文的一级标题最好能够有四章,或者四章以上。

有的论文只有三章,并且有一章还是对作家生平的介绍,真正的论述章节只有两章,显得内容单薄。

有的论文只论一部普通作品,分量较轻。

A6就是一例。

 表10:

A6《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章节标题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一、拉美宗教文化的历史差异性

1.古文化时期的多神崇拜与自然崇拜

2.殖民教化的天主教信仰

二、从《百年孤独》看拉丁美洲的宗教殖民

1.殖民天主教与原始宗教信仰的冲突

2.外来家庭成员对家族的宗教改造

3.殖民文化教化的“混血”后代

4.战争中的宗教意识

三、多元文化中自我身份的追求与认同

1.宗教殖民与文化殖民

2.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追求

 

   A6只有三章,并且第一章是对历史的描述,第二章才切入正文,但是第三章就结束了。

很明显,论文论述的内容没有展开。

并且这篇论文只通过一部作品来研究拉美宗教文化,是没有说服力的。

“以小见大”到了无限拔高的地步。

怎样写学位论文(三)——前言

                                 三、前言

前言是正文“章”之前的一章。

前言的写作应该包括研究综述,提出自己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研究综述

   写作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研究综述,也叫综述报告。

研究综述是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且对这些研究作出评价。

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

   在我审阅的学位论文中,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简略,缺少分析评价。

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著,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

有的研究综述占了整个论文的一半内容,以综述代替自己观点的论述。

       2.研究观点

   前言除了写作研究综述外,还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自己在本论文中将要讨论什么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对涉及论文观点的关键词作出界定,自己是在什么范围讨论这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个观点。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别人看得明白。

也避免了对讨论范围和关键词的歧义。

   前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最好也有章节标题。

列表举例如下:

             表11:

前言标题

论文题目

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世界

论吴宇森电影

的暴力美学

侯孝贤电影

的文化记录性研究

 

 

 

 

 

 

1.研究现状

2.本文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3.题解

4.“但泽三部曲”中主要的孩子形象及其经历

5.立论

一、吴宇森的电影历程

二、吴宇森电影研究现状和不足

三、关于“暴力美学”

 

一、侯孝贤电影分期

1.商业片时期

2.“涉世”的电影

3.台湾“三部曲”

4.风格变化期

二、研究综述

1.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

2.影评文章

3.拍摄记录和访谈资料

4.研究不足之处

三、本文题解和研究内容

1.电影文化记录功能

2.本文题解

3.本文观点

   3.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

   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

“分析—综合”,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

“综合——分析——综合”。

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

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

“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

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用图表表示为:

                                    表12:

系统分析程序

系统分析方法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第三步骤

综合性程序

综合

分析

综合

对应的论述部分

前言

章节

结语

 因此,前言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是对自己的论述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体描述。

这种总体描述相当于论文的摘要。

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自己论文的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

也为下文进入第一章的论述做准备。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已经在论文摘要中谈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不必在前言中再谈论述内容。

两者是不同的,前言属于学位论文的正文,在正文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综合描述。

读者可以不看你的摘要,但是要看你的正文。

如果你不在前言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总体描述,你就错过了让读者了解你的论文总貌的一个机会,增加了读者了解你的论文观点的困难。

你让读者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你的观点是什么。

读者看不明白,也许就不愿意或者不耐烦看了。

 

表13:

C1《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世界》前言观点与摘要比较

前言观点的总体描述

论文摘要

 

格拉斯以一群未成年人的成长足迹,标示德国纳粹兴亡的历史轨迹,通过孩子形象所传达出来的艺术表达,在内容上达到启蒙、批判的思想高度,在文学上达到传承、创新的艺术个性。

作家在几部作品里不费赘言地介绍孩子们的出生年份,通过孩子的未成年人身份、孩子参与其中的活动,把他们成长与经历的年月日和德国历史大事记的年份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说表层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却是德国一段沉重历史的再现。

这样,孩子作为艺术的形象虚构,就与作为真实的历史纪年联系起来,形成艺术审美性与历史纪实性的完美结合。

   因而,“未成年人”不仅仅是作品里的一个形象符号,他们还为作品主题、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调,为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提供了契机。

正是通过主人公成人-未成人的特定身份,格拉斯把德国的现实作为自己的写作场景,以孩子的悖论形象完成对启蒙的反思,以孩子的视角完成对现实的审视,并且借助于孩子游戏的特性完成对理性的批判,最终使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完成了对民族文化心态启蒙式、狂欢式的回溯和超越。

 

 

 

 

当代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一九九九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代表作“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是作家早期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并贯穿在作家的整个创作历程中。

本文运用小说叙事学、狂欢化理论等方法,以作品中的“未成年人”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形象塑造、艺术表现的分析,探讨作品里启蒙、批判的主题思想,现代主义技巧与现实主义纪实的艺术风格,进而从文学史发展和作家独特性,论述格拉斯在传统继承和艺术创新上的文学意义。

本论文主要分四大部分来展开论述:

一、猎人与猎物:

充满悖论的孩子形象。

从孩子的生理、心理、人格三方面来看作家对孩子矛盾形象的塑造,这是怪诞形象在狂欢式世界感受中的反映,也是格拉斯对德国思想二重性的艺术思考。

二、孩子的成长历程:

“参与其中”的往事。

从孩子荒诞的成长世界来看,孩子的独特视角体现了作家从下往上、非主流的写作姿态。

三、孩子的游戏规则:

成长中的狂欢。

格拉斯的反思思想、生命体验都是建立在狂欢化的思维类型和情感模式上,它和欧洲的文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四、孩子:

观察过去的镜子。

透视孩子世界在作家小说中的艺术特色和功用,探讨格拉斯小说创作的思想深刻性和艺术独特性。

          表14:

C6《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

前言观点的总体描述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的研究分析,考察对象主要集中于侯孝贤前期的“涉世”电影和台湾三部曲,同时兼顾后期的几部影片。

主要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框架,结合相关电影理论考察侯孝贤电影是怎样记录台湾历史、社会和民族文化的,试图挖掘侯孝贤电影的民族志模式。

其次希望通过将侯孝贤电影的拍摄手法、技巧与纪实影片的类同性比较,分析侯孝贤电影文化记录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最后比较侯孝贤电影和其他几位有着国际性影响力的中国导演在表现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异同,分析侯孝贤电影文化记录性的独特之处。

我认为侯孝贤电影创造了一种游走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的影视美学,它起源于中国电影、中国文化的写实主义传统,发展成类似于人类学民族志影片的文化纪录特征。

侯孝贤电影以时间上的编年史模式、空间上的全景模式记录了台湾一百多年来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同时,侯孝贤电影通过对长镜头、固定机位、空镜头等电影语言的创新,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诗意写实风格。

通过侯孝贤电影与其他华语电影的比较,为多元文化语境中发展的华语故事片提供了一个参照体系。

 

侯孝贤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成功典范,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享有崇高的声誉。

侯孝贤电影从中国电影的写实主义传统出发,以与纪录片相类似的拍摄手法,发展了民族志影片的文化记录特征。

然而,他的文化记录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纪录片。

侯孝贤电影以时间上的编年史模式、空间上的全景模式,通过生活细节和民俗细节的展示记录了台湾地区一百多年来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同时,它通过长镜头、固定机位、空镜头等电影语言的创新,既保证了文化记录的真实性,又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诗意写实风格。

通过对侯孝贤电影与其他华语电影的比较,我们发现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发展民族电影和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记录性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怎样写学位论文(四)——章节内容及结语

                                 四、章节内容及结语

   正文章节的论述,每一章都要有分观点和小结,全文最后有结语。

 1.分观点

分观点是全文总观点的组成部分。

每章都应该提出本章的分观点,加以研究。

在我审阅的论文中,章节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观点不明确,或者没有分观点。

有的用大量的作品复述代替对问题的论述,因此缺少分观点。

 2.小结

  每章结束最好有一个对本章小结的文字。

它是对本章论述问题的简要概括和总结,以便读者了解本章的内容和分观点,进入下一章的探讨。

      3.章节要有逻辑联系性

  每章内容之间,应该有逻辑联系,从上一章深入到下一章,层层深入。

有的论文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没有关联性。

这是应该注意的,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章节之间的层次联系、相关联系。

      4.结语

“结语”是在章节分析后,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它和“前言”对应,是系统分析程序的第三个步骤,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强调和概括全文提出的观点内容。

概括的观点一定要非常准确到位。

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把“结语”等同于“后记”,写上一篇抒情性的文字,有的写上一段大而空的文字,观点不明确。

                  表15:

两篇电影论文的结语比较

序号

论文题目

结语

 

 

 

 

 

D1

 

 

 

 

简·坎皮恩影片中两性形象再现研究

 

在简的影片中,既有对七十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潮流的体现,又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向商业电影的转型。

简·坎皮恩一直在不断地摸索着女性导演实现自己影片的多种现实可能性,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改变风格、积极探索事业道路。

简影片中遭受压迫的女性形象令我们警醒,成长中的抗争女性让我们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