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中秋节为话题写作文.docx
《以过中秋节为话题写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过中秋节为话题写作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过中秋节为话题写作文
以过中秋节为话题写作文
庆中秋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
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
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
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
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
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
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
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
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
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
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
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
“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
”
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
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
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
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
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
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
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哇!
”真好看啊!
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
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
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后记]: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
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中秋节作文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
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
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
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
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实所谓:
“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
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
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
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
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
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
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
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
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
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
“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
”
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
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
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
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
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
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
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哇!
”真好看啊!
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
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
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中秋节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短的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中等的今天是中秋。
夜,早已来临。
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也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少的游子们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
不过,在他们眼里出现的并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微笑的脸庞。
在他们心底燃烧的并不是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
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浓浓的乡愁,因为我每天都与亲人在一起。
在我看来,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
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雨天,我总能感到温暖的亲情,总能看到一轮圆月。
但我却希望可以体会一下思乡的感情。
因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时候,家也在思念着我,所以我感到的并不是思乡的愁绪,而是亲情的温暖。
那些游子们呀!
在这中秋之夜,只要你们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温暖,那么我相信一轮圆圆的明月也会在你们的心中升起,一种团圆的喜悦也会在你们的心中燃烧。
十五的月亮仍然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的明亮。
长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
“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
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
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
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
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
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
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明月如镜,星斗满天。
在八月十五这“中秋”佳节的月夜下,我站在窗边欣赏中秋的明月,望着闪烁的群星。
想起大诗人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我觉的这话很有道理。
看,那带着一圈银环的明月终于升起来了。
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向上慢慢地升着、升着,过了一会儿,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就像一个用上等翠玉精雕细刻的大玉盘,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那样迷人,那样美丽。
啊,皎洁的月亮,你是一位作家,写下了那么多的文章和神话,比如:
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因为犯了天条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还有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他们在你的笔下变的那么神奇,那么栩栩如生看着这圆而洁白明亮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外婆和奶奶来。
她们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想起外婆和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毕竟,我有好几年没回家过个“中秋”节了。
现在想起以前,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情景,我就感到十分空虚,因为外婆和奶奶年纪已经和大了,她们是多么想和全家人好好的聚在一起,再过个中秋节,吃个团圆饭啊!
我凝神望着满天闪烁的群星和那个洁白的明月,直到很晚很晚……。
中秋节夜幕悄悄地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院中,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
桌上放着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桔子、苹果、梨、月饼……真是应有尽有。
天上的明月,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
此时此刻,我想:
天上的嫦娥姐姐,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初偷吃仙丹,造成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再说吴刚,他因触犯了天条被罚去砍那永远也不可能砍完的桂花树;还有那嫦娥身边的小玉兔,它成天不是采药,就是捣药……我真想借上大雁的翅膀飞去广寒宫,去安慰安慰那伤心的嫦娥姐姐,去帮一帮那永远也不可能砍完桂花树的吴刚,去摸一摸那勤劳的小白兔……我又想到了远方的姥姥,姥姥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苏东坡写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庆中秋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
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
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
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
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
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
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
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
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
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
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
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
“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
”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
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
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
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
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
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
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哇!
”真好看啊!
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
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
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后记]: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
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中秋节作文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
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
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
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
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
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毛泽东》,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
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
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
“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
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
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
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
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
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
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
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
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
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
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
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
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
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
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
班长陈秀烨发话了:
“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
”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
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
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这个中秋节十分特别,这或许是上中学的第一份“友谊加固礼”吧。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佳节,赏月的好时机。
我们忙碌着,搬凳子,抬桌子,摆设水果、月饼。
我们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此时晚风柔和似絮、轻云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皎皎明月徐徐上升,月光把周围映成一轮银色的光景,它不像朝霞那样浓艳,反而显得素雅。
有多少人看着它得到了喜悦,又有多少人看着它燃起了思想之情。
为了感谢月亮给我们带来了那么美好的夜晚,所以我们有拜月的习俗。
我们就在桌上摆满了水果、月饼。
把柚子的顶部切去,在上面烧一柱香。
等香烧完了,烧元宝,才能吃东西。
面对这琳琅满目的食品,月饼、雪梨、密瓜、葡萄、苹果。
把我整得那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香终于烧完了,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舅舅寄回来的月饼,“我属狗的,吃这个!
”“我属兔的,中间那个。
”“我属羊的,这个,不是,在这里!
”。
大家都拿着属于自己生肖的月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接着是吃水果,我这个小馋猫,当然要尝尽所有水果才心安了。
最后是赏月,今晚地月亮果然与众不同:
大得像个玉盘,圆得让人看不到轮廓,亮得仿佛能照亮整个宇宙,连里面得图案和纹络也显得格外清晰。
看,那不是神话中的玉树和嫦娥吗?
看到这美好的月色,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高欢的愉快心情。
我不禁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诗句。
我们中国不正是一个大家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