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内含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内含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内含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内含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主要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有散文四篇和诗词曲五首。
其中散文包括两篇先秦散文、一篇西汉散文和一篇三国时期的散文,前三篇都是史传散文,第四篇是表文。
五首诗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篇。
本单元课文既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仁人志士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战前的一番评论,以及战时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击退强大齐军的史实。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齐威王纳谏的故事。
《陈涉世家》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面部分,主要叙述了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迅猛发展的形势。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这篇表文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思想。
《诗词曲五首》或写征战残酷,或写王朝兴衰,或抒爱国热情,或怀古伤今,读来动人心弦。
学习本单元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强调一些方法:
一是引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义,疏通句意、文意;二是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诗文的意境;三是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妙处。
本单元写作“有创意地表达”意在锻炼学生创意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创新意识。
名著导读意在指导学生重点阅读外国小说《简·爱》,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
20.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曹刿论战》。
本文记述的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其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始学界推其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
作品简介: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
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目标导学二:
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一词多义】
①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②以:
何以战(凭、靠)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③之:
肉食者谋之(代词,代齐国攻打鲁国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古今异义】
①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
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古义:
目光短浅;今义:
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③牺牲玉帛(古义:
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④必以情(古义:
诚心;今义:
感情)
⑤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今义:
又,又一次)
目标导学三:
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1.本文有几条线索?
分别是什么?
明确:
两条。
(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讲了哪些事,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讨论了“何以战”,再记叙了胜战过程,最后评战。
目标导学四:
详细解读,体会“论战”智慧
1.阅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
为什么他要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明确: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但他“位卑未敢忘国忧”。
一句“肉食者鄙”,表明他已经观察到了君主身边未有长策的弊端;而“未能远谋”表现出对自己深谋远虑的自信,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
3.“何以战”引出了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鲁庄公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
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突出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6.阅读第二段,说说在进行具体的反攻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做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明确:
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反攻,被曹刿阻止,等待齐人三鼓之后才肯发起反攻战;在鲁军刚获胜时,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作了充分的判断后才发起追击战。
7.鲁国战胜齐国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自己决策的原因。
请你阅读第三段,结合曹刿的解释,谈谈你对他战略决策的认识。
明确:
按照曹刿的说法,这次战役把准了两个时机,一是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
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势。
二是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正所谓兵不厌诈,不可不提高警惕。
直到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目标导学五:
把握人物形象
请你结合上述分析,说说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
曹刿形象: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曹刿请见,表现出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出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形象:
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鄙”:
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这是他政治思想上的缺陷;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没有很好的军事指挥能力。
但他又并非昏君,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出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美好德行。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
2.以提问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关注曹刿在整个论战过程中的智慧表现,感受先民寓于战争中的智慧。
不足:
本文笔法精练,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多加探讨。
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以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
2.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明君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
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
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邹忌:
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
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
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目标导学二:
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④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特殊句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②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⑥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目标导学三:
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
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
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
明确: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3.劝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4.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5.本文为什么强调“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变化?
明确:
表明齐威王接受了解邹忌的谏言,并采取了措施,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目标导学四:
分析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明确:
(1)邹忌:
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2)齐威王:
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目标导学五:
赏析文章讽谏艺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1.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
请你赏析本文的讽谏艺术。
明确:
(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
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
(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
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
(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
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
(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
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2.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
(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
(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
(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实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
2.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足:
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教学对朗读环节有所忽视,不利于学生直观地体会本文的艺术特征。
22.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梳理故事情节。
2.感知艺术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部史学著作被评价为: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书籍、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书之一,它也是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
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
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作品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他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写作背景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
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惩罚当地郡县长官,以响应陈涉的起义军。
目标导学二:
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1.听读。
阳夏(jiǎ) 嗟乎(jiē) 適(zhé)戍
当行(háng) 罾(zēng) 篝火(gōu)
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
酂(cuó) 柘(zhè) 谯(qiáo)
社稷(jì) 陈胜王(wàng)
2.自由读。
注意重点句节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3.齐读。
目标导学三:
分类积累,读懂文意
1.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
【通假字】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同“谪”)
②固以怪之矣(“以”同“已”)
③为天下唱(“唱”同“倡”,首发)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
【古今异义】
①会天大雨(古义:
适逢,恰巧遇到;今义:
会议,集会)
②今亡亦死(古义:
逃跑;今义:
死亡)
③等死(古义:
同样是死;今义:
等待死亡)
④楚人怜之(古义:
爱戴;今义:
怜爱,可怜)
⑤卒中往往语(古义:
到处;今义:
经常,常常)
【词类活用】
①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指用网捕)
③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④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⑤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⑥将军身被坚执锐(坚:
形容词作名词,指铁甲;锐:
形容词作名词,指武器)
【一词多义】
①次: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②将:
A.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B.项燕为楚将(将领)
③为:
A.为屯长(担任) B.为天下唱(向)
C.士卒多为用者(被) D.为坛而盟(修筑)
④书:
A.乃丹书帛曰(写) B.得鱼腹中书(字条)
⑤数:
A.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多次)
B.卒数万人(几)
⑥乃: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B.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文言句式】
①省略句
A.吴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B.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C.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D.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②判断句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表示判断)
③倒装句
祭以尉首(状语后置,中心词是“祭”,即“以尉首祭”)
目标导学四:
把握情节,理清脉络
请简要复述《陈涉世家》的内容大意。
(要求:
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
示例:
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
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起义。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他们率领军队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一名同学来复述文章主要情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说起义
1.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一次征发就有900人,可见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
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明确:
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
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精到的智识。
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
有何作用?
明确:
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称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威众”。
效果: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标导学二:
谈人物
1.陈胜能从一个雇农蜕变成一位杰出的英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结合陈胜的语言谈谈你发现的陈胜的闪光点。
学生可能会通过文章发现这样一些人物的优秀之处:
示例: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少有大志,不甘贫贱,目光长远。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洞察时局,顺应民心,有政治远见,深思熟虑,不莽撞。
(3)“此教我先威众耳。
”——有计谋,懂得树立威信和从舆论上获得支持的重要性。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宣传才能,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鼓动戍卒突破畏惧心理参与起义。
敢于反抗封建制度,有志气、有抱负。
2.多媒体展示《陈涉世家》中另一文段,教师大致讲解文意。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伙颐!
涉之为王沉沉者!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陈王信用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看了这段记述,大家对陈胜其人又多了哪些了解?
提示: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目标导学三:
品《史记》
教师由陈胜的形象自然导入下一板块:
《史记》记人“不虚美,不隐恶”,写陈胜,既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又不为贤者避讳,实事求是地写他的缺点,也正是因为司马迁能够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才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丰满真实的个性和风采。
这部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我们不妨进一步来品读。
1.这篇文章叙事可谓详略分明,略写陈胜少时情况而详述起义的发动过程和发展情况,你认为司马迁这样裁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给予点拨评价。
明确:
这样的裁剪是为了突出中心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往事,选材突出陈胜少有大志,为下文写起义做好铺垫。
继而围绕着大泽乡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其取得的胜利,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现成功塑造了陈胜、吴广这两位起义英雄智勇双全的形象。
2.《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按传主地位和影响划分为本纪、世家和列传三类。
“本纪”记述古代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述王侯的事迹,“列传”则是为人臣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
陈涉出身低微,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司马迁却将其事迹归在世家,后来班固撰写《汉书》时就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归入列传。
司马迁为何要把他列入世家而不是列传?
这样的划分是不是不合理呢?
小组讨论,将你的见解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后发言,不同意见可展开小型的课堂辩论。
教师小结:
司马迁记述陈涉事迹,并不因为他出身低微而贬低他,将他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酷统治下他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凡之功,这恰恰体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成败论英雄的史学眼光。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本文篇幅长,知识点多。
这一课的学习从文学常识到重点实、虚词,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再到文章的思想内涵都做了全面的梳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不足:
1.忽视了文章重点语句及写法特征的分析,学生难以体会《史记》的艺术魅力。
2.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等扩展不够,错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契机。
23.出师表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3.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任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
“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
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