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毒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395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药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药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药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药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毒1.docx

《药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毒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毒1.docx

药毒1

第一章总论

药物研究方法包括:

体外试验、体内试验。

毒理学研究任务分为:

1.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发现和识别外源性毒物潜在危害的“证据”。

2.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探讨作用原理,为解毒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3.应用毒理学(appliedtoxicology),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安全性范围的“评价”。

药物毒性作用分为:

1.变态反应(allergicgeaction):

也称过敏反应(gypersensitivereaction),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过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

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3.致癌性(carcinogenesis):

药物的致癌性可以是长期用药产生的毒性,主要通过损伤遗传物质产生肿瘤,也可通过非遗传物质损伤途径产生。

如氯霉素、己烯雌酚。

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reproductiveanddevelopmentaltoxicity):

生殖毒性主要针对育龄人群,用药后分别对生殖系统、与生育相关的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毒性效应。

如反应停。

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mutagenesisandgenetictoxicity):

主要关注用药后对遗传物质引起的损害。

某些药物可损伤人类的遗传物质而发生突变作用,从而产生对人类本身及后代的影响。

6.特异质反应(idiosyscrasy)

毒性常用指标:

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半数致死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剂量、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毒性作用类别:

突变性与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致癌性、不良反应、副反应、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全身毒性、局部毒性

新药的临床研究:

I期——探索安全的人用剂量(安全性)。

II期——疗效、不良反应(有效性)。

III期——大样本观察。

(IV期——上市后评价)

药物毒性作用机制:

①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

②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③细胞功能絮乱导致的毒性。

④修复或错误修复。

终毒物与靶分子毒性反应类型:

非共价键结合(由于键能相对低,通常是可逆的,解毒容易)、共价键结合(具有不可逆性,能从根本上改变体内生物大分子,难以解毒)、氢键吸引、电子转移、酶反应。

所有内源性分子均是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的潜在作用靶点。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靶分子功能障碍、靶分子结构破坏、新抗原的形成。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修复不全的情况可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

1.组织坏死:

分子损伤呈不可逆而转化为细胞坏死。

2.纤维症:

是一种以异常组分在细胞外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修复不全是纤维症的主要因素,细胞损伤激发大量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生成。

3.致癌:

DNA修复失败、凋亡失败细胞、增殖终止失败

药物安全性研究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

其为药物的安全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涵盖药物研发与应用过程。

第二章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方式:

滤过,简单扩散,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出、入胞作用。

1.口服给药: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吸收方式——简单扩散为主。

影响因素:

理化性质、药物剂型、药物制剂工艺、吸收环境、首过消除。

2.直肠给药:

近50%从直肠吸收的药物经痔上静脉通路入肝,受首过消除效应的影响。

优点:

减少了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3.舌下给药:

药物可经舌下静脉,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特别适合口服易于破坏或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

4.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脂溶扩散+滤过

特例:

地西泮(安定)口服比肌肉注射吸收更好。

5.吸入给药:

气体和挥发性药物,可直接进入肺泡。

6.经皮给药:

药物中加入促皮吸收剂,可使药更易经皮肤吸收。

其它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排序: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及意义:

1、半衰期(Half-life,T1/2):

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3、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4、分布容积(Vd)5、清除率(Clearance,CL)

血浆蛋白结合率:

①酸性药物主要与清蛋白结合;

②碱性药物主要与α1酸性糖蛋白或脂蛋白结合;

③许多内源性物质及维生素等主要与球蛋白结合

这种结合是可逆的,结合与解离处于动态平衡。

生物转化主要过程:

①I相反应(PhaseI):

氧化、还原、水解——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②Ⅱ相反应(PhaseⅡ):

化学结合反应——谷酰甘肽S-转移酶(GST)

体内药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毒代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药物效应及不良反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靶细胞中药物的浓度,血药浓度(主要),给药剂量。

经典毒代动力学模型:

假想的基于数据基础的模型,房室模型(一室开放模型、二室模型)。

生理毒代动力学:

实际的基于生理特征的模型。

生理毒代动力学房室模型与经典毒代动力学房室模型的基本差别,在于强调描述药物(毒物)转运出入房室速率常数的基础不同,可以表示组织中药物的浓度。

经典度代动力学模型由数据定义速率常数而确定。

生理毒代动力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比经典毒代动力学在毒理学领域有应用前景。

第十三章药物致癌作用

药物“三致作用”为致畸、致癌、致突变。

按作用方式分类:

1.直接致癌物:

亲电子反应物。

2.间接致癌物:

前致癌物(原致癌物),近致癌物,终致癌物。

3.促癌物。

按作用靶部位分类:

1.遗传毒性致癌物:

靶部位是机体的遗传物质,直接作用于DNA。

2.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机制是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不改变DNA的初级序列。

直接作用的:

直接刺激细胞分裂。

间接作用的:

明显细胞毒性,引起代偿性增生。

化学致癌机制:

1.致癌物与生物大分子作用:

DNA加合物(引起碱基错配),蛋白质加合物,DNA-蛋白质交联。

2.基因与癌变

3.DNA损伤修复与致癌作用

化学致癌物作用于机体能否引发癌症取决于化学致癌物对生物大分子(尤其是DNA)的损伤程度和机体对损伤DNA的修复能力。

肿瘤发生三阶段:

启动、促进和恶性进展。

第十四章药物的生殖和发育毒性

器官发生期胚胎对致畸物作用最敏感。

着床前胚胎:

胚胎致死作用较敏感;

器官发生期(危险期或关键期)对致畸物最敏感,不同器官各有特别敏感的时间;

胚胎发育后期和新生儿期:

生长迟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能改变;

胎仔或胎儿:

胚胎致死作用易感性下降;

同一剂量、同种致畸物可因胚胎处于发育阶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畸形。

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较明显,同一物种不同品系间也可由差异。

1.沙利度胺:

最经典的致畸剂,即反应停事件。

2.异维A酸:

与视黄醛有关。

3.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丙戊酸钠等。

发育时会使生长学习出现障碍。

4.与致癌相关的致畸剂:

如己烯雌酚。

5.烟碱

6.中药胚胎毒性:

槟榔、芦荟、天花粉蛋白等。

7.其他人类致畸剂

第十五章药物遗传毒性作用

药物致突变机制:

1.直接作用于DNA

①碱基类似物诱发突变:

如5-FU。

②碱基作用物诱发突变:

如烷化剂。

③插入剂诱发移码突变。

④DNA修复抑制剂:

如咖啡因。

2.干扰有丝分裂:

如秋水仙碱效应、核内复制、异常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浓缩和粘着染色体、染色体提前凝缩。

遗传毒理学——特殊毒性试验: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六个试验(致突变三个,生殖毒性三个)

2.第二阶段:

八个试验(致突变性试验,短期致癌试验)

3.第三阶段:

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第十九章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和GLP实验室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不同阶段:

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及药物上市阶段。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三个阶段: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①发现中毒剂量。

②发现毒性反应。

③确定安全剂量范围。

④寻找毒性靶器官。

⑤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现有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原因如下:

①人与动物间的物种差异,使动物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②毒理实验动物数量有限,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在现行评价方法中很难发现。

③临床用药对象通常为病人,处于不同年龄和病理生理状态,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某种疾病的存在可能会成为某种毒性反应的必要条件,而实验用动物年龄及生理状态较一致。

④现有毒理学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新药安全性评价的需要。

动物毒性试验中采用大剂量的做法也与临床相差甚远,特别是那些毒性低、给药量很大的药物,有时会给实验结果造成假象。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GLP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是一个综合了基础医学、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病理学、实验动物科学的学科,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范畴。

GLP是保证毒理学研究结果可信、真实的基础,是一个管理学范畴。

通过GLP认证≠通过SFDA的技术审评

只有两者结合,按GLP要求,根据受试药的具体情况,按药审技术要求,运用毒理学研究知识进行具体研究,并作出恰如其份的评价,为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第二十章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①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

②为长期毒性试验和特殊毒性试验剂量设置提供依据。

③获取新药毒性反应性息。

④为新药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治疗指数是LD50和ED50间的比值,治疗指数至少大于10,才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一般动物试验应采用至少两种哺乳动物,一般选一种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犬和猴)。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①半数致死量法:

计算LD50可用Bliss法、何尔恩法、寇氏法、改良寇氏法。

②最大给药量法:

一般连续观察14天。

③近似致死剂量法:

用于非啮齿类动物。

④固定剂量法:

观察终点不是死亡,而是明显的毒性体征。

首选大鼠。

若无资料参考,可用500mk/kg作为初始剂量进行预试。

⑤上下法(阶梯法):

特点为节省动物,最多5只。

⑥累积剂量设计法:

非啮齿类动物。

长期毒性试验检测项目:

一般观察、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特殊检查、系统解剖和病检。

长期毒性试验至少2种动物,包括啮齿类大鼠与非啮齿类犬/猴。

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给药周期:

临床用1—3天药物,给药周期为1个月;临床用1周药物,给药周期为1个月;临床用4周药物,给药周期为3个月;临床用3月药物,给药周期为半年以上。

恢复期观察:

长期毒性试验应在给药结束后对部分动物进行恢复期观察,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

一般观察2-4周。

啮齿类动物:

均值的意义通常大于单个动物数据的意义,历史和文献数据可作为分析参考。

非啮齿类动物:

动物数量少、个体差异大,单个数据往往具有重要毒理意义;结果须与给药前数据、对照组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文献数据参考价值有限。

统计学意义≠生物学意义

静脉注射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包括血管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试验、过敏性试验、热原试验。

皮肤刺激性试验:

家兔或小型猪。

应设赋形剂对照,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

完整和破损皮肤。

血管刺激性试验:

首选家兔。

每组不少于3只,耳缘静脉,多次给药不超7天。

肉眼观察,病理切片观察。

体外溶血性试验:

肉眼观察法。

溶血:

溶液澄明,红色,管底无细胞残留。

无溶血:

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无色澄明。

凝集:

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振摇后不分散,表明有红细胞凝聚发生。

假凝聚——若凝聚物在试管振荡后又能均匀分散,或将凝聚物放在载玻片上,在盖玻片边缘滴加2滴生理盐水,置显微镜下观察,凝聚红细胞能被冲散者为假凝聚,若凝聚物不被摇散或在玻片上不被冲散者为真凝聚。

过敏性试验:

常用豚鼠,每组至少6只。

热原试验:

判断受试物是否有致热作用。

多用家兔。

判定方法:

3只家兔升温总和不超过1.4℃而且每只家兔升温不超过0.6℃。

5只家兔升温总和不超过3.5℃而且升温超过0.6℃的家兔不超过1只。

第二十一章一般药理学研究

一般药理学研究内容:

核心组合实验(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追加的安全药理学实验,补充的安全药理学实验。

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应完成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影响的核心组合(corebattery)实验的研究。

追加和/或补充的安全药理学研究可在申报生产前完成。

可免做一般药理学研究的药:

①体内血药浓度低或其他组织器官分布很少的局部用药。

②只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细胞毒类药物(具新作用机制的此类药除外)。

第二十二章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包括皮肤用药制剂、滴眼剂、滴鼻剂、喷雾剂、肌肉注射剂、直肠和阴道用药制剂。

皮肤组织结构: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对皮肤的损害包括:

原发性刺激炎症反应(有明确毒理学量效关系、首次接触即产生)

致敏反应(没有明确毒理学量效关系、再次接触该药才激发症状)

皮肤癌

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2.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局部)

3.刺激试验:

皮肤一次性给药的急性刺激试验,均用自身对照。

多次给药则用同一给药部位。

主要根据皮肤反应特征——红斑(包括焦痂)和水肿的程度来进行评价。

4.皮肤吸收试验

1>整体皮肤吸收试验

①LDV法:

测用药前后红细胞流速/电压的变化。

②PPG法:

收集反射光转变流量成电压波图谱。

2>离体皮肤吸收试验

建模依据:

①离体皮肤的表皮条件类似于整体皮肤。

②影响经皮肤渗透的主要屏障是表皮中的一层无生命膜。

③真皮不影响渗透作用。

5.皮肤光敏试验:

光毒性反应是光敏中最常见的一种副反应。

观察红斑和水肿。

必要时要追加皮肤光毒性试验。

6.皮肤过敏试验

方法:

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组。

观察红斑和水肿。

阳性对照物:

2,4-二硝基氯代苯。

皮肤用药毒性试验注意事项:

①设计赋形剂对照组。

②若受试药拟用于受损皮肤时,宜进行破损皮肤的急毒、长毒试验。

③高剂量的设计宜符合制剂工艺要求,以剂型允许配置浓度和给药量为宜。

④科学的脱毛方法。

⑤与已知光敏剂结构相似者,要进行光敏试验。

⑥创制新药要做皮肤吸收试验。

肌肉注射用药局部刺激性试验:

首选家兔,给药容积一般1-2ml/只。

第二十三章药物特殊毒性研究

特殊毒性包括:

遗传毒性(致突变作用)、致癌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药物依赖性。

遗传毒性研究的检测方法分为三类:

测定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DNA损伤和修复。

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1>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至少应采用5种菌株。

方法:

掺入法、点式法S9:

代谢活化受试物。

2>哺乳动物培养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3>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有隐性致死时在F2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雄蝇。

2.染色体畸变检测方法

1>微核试验(MNT):

是观察受试物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主要可检出DNA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

微核的产生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主要用啮齿类动物试验。

2>染色体畸变分析:

又称细胞遗传学试验,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改变。

3>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DNA损伤检测方法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指染色体同源座位上DNA复制产物相互交换,其频率与DNA断裂和修复有关。

致突变试验仅可检测出遗传毒性致癌物与非遗传毒性非致癌物。

假阳性:

遗传毒性非致癌物。

假阴性: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致突变试验是短期致癌物检测试验中的一大类,需与其他试验结合。

致癌毒性研究——彗星试验,又名单细胞凝胶电泳。

动物生殖毒性的试验研究通常采用分段设计的方案进行(分为三段)。

I段:

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通常称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交配前到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给药。

在交配前给药,目的是评价生殖细胞接触药物后对受孕能力、生殖功能及子代有无不良影响。

II段:

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通常称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期间给药。

研究对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发育、器官形成期的发育毒性

III段:

围生期试验——从胚胎着床期到幼仔离乳期给药,本试验应持续观察至子代性成熟阶段为止。

检测从胚胎着床期到幼仔离乳期给药对妊娠/哺乳的雌性动物以及胚胎和子代发育的不良反应或影响

药物依赖性试验包括:

神经药理学试验,躯体依赖性试验(自然戒断试验、催促阶段试验、替代试验)

精神依赖性试验包括:

自身给药试验(压杆方式获得药物),药物辨别试验(训练药→试验药),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免疫毒性和/或免疫原性试验。

第二十四章临床药物毒理学概论

呼吸系统症状如鼻塞、气道阻塞通常不典型,与自然存在的呼吸系统疾病相似,早期难以鉴别。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20%—40%。

如肝损害发生率10%。

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短暂可逆或长期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如头痛(反跳性、撤药性),嗜睡,睡眠障碍(睡眠过多、失眠),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疾病等。

循环系统有心律失常(抗肿瘤药阿霉素)、心衰、血压变化等。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0%。

如再障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泌尿系统如肾脏有较强储备与代偿能力,药物肾毒性不易及时发现,缺乏特征性表现。

如急性肾衰(直接毒性作用、药物过敏反应、血液动力学改变、肾小管阻塞、渗透性损伤),慢性肾衰,假性肾功能衰竭(机制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肌酐分泌),尿潴留,尿失禁等。

生殖系统如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

如甲基多巴引起男性或女性性欲改变的发生率为7%~14%。

还有药源性不孕症等。

皮肤是药物不良反应最易累及的器官,主要特征是瘙痒和皮疹。

眼耳损害如糖皮质激素、硫酸链霉素、氯霉素等。

过敏是药物变态反应,具有药物特异性,与药物剂量无关。

药源性疾病救治原则:

①及时停药。

②加速药物排泄。

③使用解救药物。

临床易混淆的药物毒性:

1.洋地黄中毒会出现中毒反应,若用量不足,心衰症状加重。

2.吗啡中毒:

昏迷呼吸抑制、瞳孔缩小等。

西地洋中毒也包括昏迷、呼吸抑制。

有机磷中毒也有瞳孔缩小等。

吗啡中毒:

幻觉(轻度)、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重度)。

西地洋中毒:

动作不协调,呼吸变慢但很有规则(轻度),呼吸浅慢而不规则(重度)。

有机磷中毒:

瞳孔缩小,视物模糊,腺体分泌亢进(大汗淋漓、口吐白沫),苍白、大小便失禁。

1、致癌毒性研究必要性:

①临床疗程在6个月以上的药物或需间断性长期反复治疗慢性复发性疾病的药物及长期接触的缓慢释放的药物。

②已知与人类相关的具有潜在致癌性的同类化合物或构效关系显示潜在致癌危险性的物质。

③经长期毒性试验已显示有癌前期病变的证据或长期滞留在体内的母体化合物、代谢产物能产生局部组织反应或其它病理生理反应。

④已明确有遗传毒性的物质,如果临床需长期使用,则有必要进行致癌试验,但属肿瘤治疗药或用于预期生存期短暂的人群,则无必要进行致癌试验。

2、致癌实验分类:

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短期致癌试验(数月)、长期致癌试验(终生)

5、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内容

一般药理试验(安全性药理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致突变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癌试验、依赖性试验

局部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制剂常规安全试、免疫毒性和/或免疫原性试验

6、生物技术类药物安全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药理作用的放大和延伸;免疫毒性:

免疫原性、免疫抑制、刺激性和变态反应;杂质或污染物毒性

10、生物转化的特点

1、一种药物可有多种可能的代谢途径,产生多种生物学活性不同的代谢产物。

产生部位附近的生物大分子常成为活性中间代谢产物毒作用的靶点。

2、药物的代谢是连续的步骤。

可能经历几种Ⅰ相反应,之后可进行一种或几种Ⅱ相反应。

3、代谢的结果可能是解毒,也可能是活化。

4、代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且代谢反应的速率也可改变。

11、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

遗传生理因素:

动物的物种、性别、年龄等。

常体现在代谢酶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差异上,代谢酶的多态性也是影响毒性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环境因素:

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

通过影响代谢酶和辅酶的合成过程以及催化过程来干扰药物的生物转化。

12、药-时曲线的意义:

通过药-时曲线的形态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拟合出该药物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动力学的参数;发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分析储留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阐明毒性作用机理,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T1/2的意义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的意义:

研究药物制剂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的药物的相对累积量。

与吸收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总量,其单位是mg/(ml?

h)。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⑴质量控制:

剂量、剂型相同,厂家的制剂工艺、生产流程、原料不同,可以使药物的晶型、颗粒大小或其他物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崩解和溶解度,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变。

⑵临床给药:

对于一些治疗指数低或量效曲线陡峭的药物,当制剂不同,批号、厂家改变时,应特别注意剂量的调整;制剂相同,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应用,也可引起生物利用度的改变。

另外,口服药物时,由于首关效应也可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也应引起重视。

表观分布容积(Vd):

体内药物应占有的体液总容积。

以体内药物总量A(mg)和血浆药物浓度C(mg/L)之比表示。

Vd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还与动物的种属(体重)有关。

是反映药物分布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

Vd的意义:

⑴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呈度。

⑵初步推算用药剂量。

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是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状况的又一重要参数。

并不是药物的实际排泄量,更多反映的是肝肾功能的相对强弱。

14、

(一)药物毒代动力学的实验设计步骤

1、预试验,用最少量动物来估计血液/组织药物浓度范围、分析方法所需的检测限及毒代研究最优采样时间点;2、正式试验,产生一系列血液/组织药物浓度数据,计算毒代参数;3、与毒理试验相结合的毒代,即相伴毒代动力学阶段,判断体内药量和持续暴露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二)药物毒代动力学的实验设计

1、建立并确证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2、应用与临床相同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用于毒代动力学研究,以便比较不同种属动物的药物全身暴露程度与毒性之间的关系。

3、应该有适宜的动物数量。

如测定采样影响毒性研究时,需增加毒性试验的动物数,必要时应设卫星试验组。

4、测定目标物可以是原形药物也可以是活性代谢物。

当一种药物代谢成数种活性代谢物时,且明显影响组织或靶组织反应时,应主要测定代谢物的浓度。

5、适宜的采样时间点以满足药物或其代谢物血液中AUC的计算要求。

通常时间要达到3个半衰期以上。

但同一动物采样次数不宜太多。

除血药浓度,有时还需要测量组织药物浓度。

6、正态分布的数据和参数,结果以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差表示。

偏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