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38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吕氏春秋》记载: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朝的“维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比较完备的宗法制B.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C.确立尊卑分明的礼乐制D.创立权力至上的皇帝制

3.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的应是()

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

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廷尉

5.《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也记载:

“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

”由此可知秦()

A.废除贵族特权B.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设置三公九卿

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

……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7.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B.设立中朝C.颁布“推恩令”D.设立藩镇

8.中国古代时人评说: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世袭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

9.“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藉世资,用相陵驾”。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分封制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

11.元代《中庵集》中记载:

“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

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

12.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

1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14.唐杜萄鹤《人关因别舍弟》诗: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据此判断,当时寒族子弟入仕主要通过()

A.地方官员举荐B.参加科举考试

C.皇帝破格征召D.家族的名望地位

15.右图漫画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的实施从本质上说明了()

A.郡县制因不利于统治而被废除

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强化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得到消除

16.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

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17.据记载:

“时上念机务殷,欲广聪明,措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门,简诸臣为耳目。

”这里的“上”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乾隆帝D.雍正帝

18.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

“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该机构是()

A.尚书省B.门下省C.内阁D.军机处

1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0.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

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21.“在希腊人的国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确定的形式……殖民地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着海洋才能和它们的母邦往来。

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以及它们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强大的船队”。

上述材料说明()

A.海外贸易是古希腊唯一的经济形式

B.古希腊形成典型的海洋文明

C.殖民地与希腊母邦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D.海洋的存在导致了古希腊的海外殖民

22.希腊文的“公民”(politus)一词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

对古希腊“城邦”(polis)一词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

A.城市国家B.公民国家C.独立国家D.联邦制国家

23.“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

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时期

24.“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一私有财产。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古希腊改革中的()

A.按财产赋予政治权力B.成立陪审法庭

C.废除债务奴隶D.发放观剧津贴

25.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

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26.伯利克里说:

“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27.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B.成年男子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通过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D.保障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

28.之所以说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依据之一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度高,这要归功于他实施了()

A.比例代表制B.抽签选举制C.津贴制度D.有限任期制

29.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

这表明()

A.雅典民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派别之争

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

30.苏格拉底因“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当时的宣判机关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军事机关

31.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

“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A.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B.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C.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D.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32.“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含义广泛……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

这说明古罗马法()

A.依靠诚信来规范人际关系B.鼓励私人发展对外贸易

C.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D.保护不平等的人身隶属关系

33.“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

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D.取消罗马帝国法律的阶级性

34.西塞罗说:

“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

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

A.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B.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

C.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D.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

36.《全球通史》中写道: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符合该观点的最早的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

37.《法学总论》规定:

“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万民法出现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

C.西罗马帝国时期D.东罗马帝国时期

38.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

“……(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

”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

39.《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

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包含的原则影响深远D.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40.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

“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

”中国有学者认为:

“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

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4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

这里的“紧箍”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

42.学者陆境生在书中写道: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稳定的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43.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

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D.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44.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的特点有()

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45.“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

”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中外纪闻》

46.近代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中有此规定: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7.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

C.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48.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13人。

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49.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

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创造性探索是()

A.参加中共“一大”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领导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确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先例

50.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51.毛泽东说: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D.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52.“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这段材料适合评论()

A.英国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

53.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B.“革命”指的是俄国二月革命

C.一战加速了俄国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D.反对资本家的这场革命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5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5.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6.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57.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

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B.中国积极步人世界外交舞台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58.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

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59.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60.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二、非选择题(每61题24分,第62题16分,共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提取图1—3三幅图片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0分)

(2)图4所示政治制度是什么?

有何意义?

图4到图5说明了政治制度有何重大改变?

这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10分)

(3)图6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分)

62.在古代雅典,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们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在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6分)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