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319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8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德育论教案1.docx

小学德育论教案1

吉林师范大学

课程教案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小学德育论

授课专业小学教育(理科)、小学教育

授课班级本科2012级1.2班

主讲教师龚冬梅

课程学时36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

所属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2013年2月23日

课程教案(总)

总学时

36

学分

2

教学

目的

要求

1、掌握德育基本原理

2、掌握小学德育的过程、内容、手段和方法

3、培养德育兴趣

4、培养德育科研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德育基本原理(难点)

2、小学德育的过程、内容、手段和方法

3、德育兴趣的培养

4、德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

教材

和参

考书

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黄向阳著:

《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陈会昌著:

《德育忧思》,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4、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

5、杜威著,王承绪等译:

《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柯尔伯格著,魏贤超等译:

《道德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7、檀传宝著: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8、顾春主编:

《中小学德育专题》,华夏出版社2002年。

9、姚文俊《小学德育探索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易连云著 《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2、易连云《德育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3、刘济良《德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4、吴俊升《德育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课程教案(章节备课)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

2.理解我国德育与西方德育在概念上的差别。

3.评析我国的大德育现象。

4.区分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

5.理解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与主要议题。

教学要点(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

2.我国德育与西方德育在概念上的差别。

3.我国的大德育现象。

4.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

教学难点:

1.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区别。

2.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

教学内容

第1节德育的概念

第二节德育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与主要议题

教学进程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1学时)

课堂要求:

课堂纪律守则

一、应按时到指定的教室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

二、着装均须文明得体。

禁止卷裤腿、披衣、穿拖鞋、敞怀、光脊背、穿背心、穿超短裤、超短裙等进入教室。

三、上课要提前进入教室,并保持安静,禁止在听课期间进食和嚼口香糖。

四、上课时,学生未经老师许可,不得随意进出教室,不得在教室附近喧哗或打闹扰乱上课秩序。

五、上课期间严禁使用手机及其它通讯工具。

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课,做好笔记,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不做与课程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如:

交头接耳、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阅读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听音乐等)。

六、保持教室内外清洁,严禁在教室内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和乱扔纸屑。

离开教室时主动带走个人垃圾。

七、对老师讲授内容或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有异议的,可在下课后向老师提出,避免以任何方式影响课堂秩序。

八、有事需要请假者,需按相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引言:

德育到底是什么?

自由与快乐、尊重与平等、宽容与包含、风度与气质、批判与反思……许多生活中的常识为何变得那么稀少?

我们是否可以在研究德育的概念中寻找久违的常识?

常识(commonsense),是通过简单的知觉和事实做出的正确而明智的判断。

17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在著作《论人类知性》中就把“常识”定义为“不同的外界印象所产生的共同感觉”。

又一个开宝马的歹人恶毒碾死儿童令人发指!

这是人的兽性所为,而不是宝马的动力所为。

这种人开铲车、开煤车、开飞机火车一样无良,因为他们眼中没有生命,脑中没有知识,心中没有温情。

为了孩子、为了生命,请为宝马车设个道德门槛吧!

一方面我们对于彼此已不再信任,另一方面又安慰自己说“政府会打点一切”,于是,面对倒在路边的老人时我们不需要再承担责任,而是像小孩一样盼望有长辈做出解决。

常识不是钙,吃两片药就能补。

它是经由人们的生活共识逐渐形成的,不是任何人赋予或者教导出来的。

香港学者梁文道说到自己的新书《常识》,表示现在是一个理论过剩、常识稀缺的年代。

“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

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比如三聚氰氨的事件刚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教工商管理的学者说,中国太不重要企业责任,讲了一大堆理论。

但是对我来讲这不是企业责任的问题,而是常识。

常识是什么?

常识是你做食品不能下毒,如果这也算企业责任的话我们的国家就完蛋了。

开车不能闯红灯,看到人不能撞,做食品出来给人吃就不要下毒,这是最根本最根本的常识。

我觉得今天很可悲的地方是很多东西我们常识稀缺,但是有一大套理论、名词、很好听的东西去来包装,这是不必要的。

(一)德育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

《说文》说:

“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心,直声。

”《段注》说:

“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德的对象是道,“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德即所谓善心善行。

德育即育德,是培养人的善心和善行的活动。

中国人信仰什么?

在古代中国,其实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

官士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当今中国社会民众普遍信仰什么呢?

有清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活有目标,有足够的幸福感。

并对疾苦之人施以关怀,不贪婪,不做犯法之事。

相信世界是有规则和逻辑的,只有谨慎生活,有所敬畏,才能功德圆满。

没有信仰

曾经友善对人,帮助穷人。

但这个残忍的世界逐渐让我警醒,即使我是多么善良,很多人还在剥夺我生存的权利,生活如此艰难。

在困难疾病面前,我们的信仰如此功利,神化的人或宗教成了最后一救命稻草。

我拿什么来支撑我的信仰?

无信仰社会的八大标志

——在其位,不谋其政

——假货、假药泛滥

——灵修班、辟谷课广受欢迎

——“神医、高人”层出不穷

——靠不道德手段上位的人受追捧

——虚假捐献

——为富不仁

——社会诚信差,人与人互不信任

“德育”一词的由来

“德育”是一个现代词汇,虽然我们经常说原始社会的德育、奴隶社会的德育、封建社会的德育,但是“德育”一词却是出自现代人之口。

大约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康德,德国的哲学家,1776年,他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讲课笔记,整理出版了《康德论教育》。

书中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强调“教育实验”的重要性.

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一词,表明西方社会于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

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常用术语。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1、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2、在体育、劳动教育和智育、德育方面提出了意见

3、提出了要素主义教育观。

4、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简化教学方法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智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宗旨。

1912年,蔡元培在阐述新教育思想时,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其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

(二)德育包括些什么

西方:

moral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

狭义:

指道德教育

广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更广义:

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三)德育概念的“泛化”

原因:

1、传统思想的影响

——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

——大学之道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学以俄为师,1953年出版的凯洛夫《教育学》中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形成及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相并列。

1956年,人教社出版的凯洛夫等四人主编的教育学提到德育包括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法律教育等。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在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生活不存在绝对的道德教育。

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

2、在理论体系上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4、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5、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的教育决策。

(四)“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守一:

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德育过程的理解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

德育是“教育与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胡守棻《德育原理》认为:

“德育既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内化说 

孙喜亭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转化说的改良)

3、引导说(檀传宝)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德育的发展进程(1学时)

一、三种社会形态:

1、人的依赖关系

2、人的独立性

3、人的自由个性

(一)习俗性的德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

1、全民性——人人参与

2、生活性——融于劳动、生活之中

3、习俗性——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二)古代学校德育

1、含义:

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2、特点:

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

(三)近代学校德育

1、含义:

指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

2、特点:

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组织化

(四)现当代学校德育

1、含义:

20世纪初以来的学校德育

2、特点:

理论与探索的时代;寻求平衡的时代;全球化德育的时代

二、总结与拓展:

1、“德育”的名实关系

古代有德育之实,但无德育之名。

今天既有德育之实,又有德育之名。

同理,对中外德育也需加区别。

现代汉语“德育”一词虽自从西方引进,其用法和含义却未必与西文一致。

中外德育,很可能名同实异。

也可能出现实同名异的现象。

在近现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2、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大德育”的合理性:

“大德育”有利于实施;“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大德育”的难题:

“大德育”有悖语言习惯;“大德育”易把“道德”同“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混为一谈。

(1)这将造成意识形态和理论上的混乱。

(2)造成德育方法上的错误和无效。

(3)不利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

(4)“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不利于我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国外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对我国德育有益的经验教训。

(三)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

(1)纯粹的学习事务属于“非道德领域”,不能以善恶标准对待纯粹的学习事件。

(2)混淆“政治要求”、“法律要求”和“道德要求”的界线,把“政治错误”、“犯法行为”当作“道德错误”来处理,势必大题小做。

(3)混淆“礼仪要求”和“道德要求”的界线,把“礼仪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处理,势必小题大做。

(4)纯粹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属于“非道德领域”,由于生理或心理障碍造成的任何行为问题,也不构成“道德问题”。

(5)在界定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时,应当为学生的自由成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第三节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与主要议题(1学时)

一、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

1、德育思想

“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基本上是前德育理论形态,主要产生于近代教育学产生以前。

德育思想形态的特点是应然的、未分化的、非体系的。

德育思想是以后学校德育理论发展的基础,也是德育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

2、德育论

“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相对的一个范畴。

德育论是教育学产生后,作为与教学论、课程论等并列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化形态。

与德育思想相比,德育论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并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学学科群,德育论也独立为德育学。

3、德育学

“德育学”是教育学学科群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教育理论形态,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对学校德育日益专门、分化的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德育学和教育学一样成为了学科群。

4、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形态。

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研究德育领域的一般规律,回答德育面临的最基本问题。

具有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几个方面的特征。

二、学校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

1、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2、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

3、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4、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5、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6、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7、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

8、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讨论题)及作业: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

怎样理解守一望多?

2、分析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与弊端。

3、怎样理解德育过程?

4、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

5、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

6、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参考文献(含参考书、有关资料出处、相关课程网站网址等):

1、陈桂生: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

》,《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第6期。

2、蓝维: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3、陈桂生: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

》,《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第6期。

4、唐松林: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9年第3期。

5、李学农:

《“德育”之“德”辨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1期。

6、班华:

《心育再议》,《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7、张家生:

《德育的概念》,载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05期。

8、陈桂生:

《“德育”诸概念的整合》,载于《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05期。

3、陈桂生:

《“德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载于《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4期。

4、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4期。

5、高岩:

《关于德育概念的规范性认识》,载于《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2期。

6、罗石:

《对“大德育”概念质疑的质疑》,载于《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01期。

7、刘忠孝,周瑞辉:

《现行德育概念争论刍议》,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0期。

.

8、佟文,田官贵:

《德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载于《江汉论坛》2004年第12期。

9、冯文全: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载于《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10、郭纬,马爱民:

《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04期。

11、闫春田:

《论德育本质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素》,载于《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第16期。

12、彭香萍,李西建:

《关于德育本质研究的思考》,载于《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年第03期。

13、王啸:

《德育本质刍议》,载于《上海教育科研》1998第05期。

14、正求:

《德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载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第01期。

15、蒋制心,张嘉馥:

《德育概念运用上的混乱应该结束》,载于《兰州学刊》1980第03期。

16、李道仁:

《德育本质问题的探讨》,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06期。

17、沈壮海: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06期。

18、骆郁廷,张莉: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性质与特点辨析》,载于《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4期。

19、迟希新:

《近年来我国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20、朱小蔓、其东: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

21、杜振吉:

《道德的起源与人的需要》,载于《理论学刊》2003年第05期。

22、梁雪影:

《论道德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06期。

23、曾广乐:

《试论道德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载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

24、肖兴政:

《品德结构新论》,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5、吴亚林:

《品德结构探析》,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6、王勤: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之辨析》,载于《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7、林崇德:

《论品德的结构》,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8、朱平平:

《试论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载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3期。

29、倪伟:

《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载于《心理学动态》2001

30、陈松,陈会昌:

《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综述》,载于《南平师专》2002年第1期。

31、崔景贵: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反思与发展》,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2期。

32、刘泽君:

《试论德育的范畴》,载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3、陈望衡:

《美育与素质教育》,载于《教育研究》2001年第07期。

34、庞学光:

《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论纲》,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04期。

35、杨方:

《诚信内涵解析》,载于《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03期。

36、梁金霞:

《略论正义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02期。

37、郑湘晋:

《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03期.

(二)著作

〔苏〕苏霍姆林斯基:

《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课程教案(章节备课)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现当代德育思想

授课类型

理论课、新授课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并掌握苏霍姆里斯基的德育思想

2.理解并掌握科尔伯格的的德育思想

3.理解并掌握价值澄清理论

4.理解并掌握关怀理论

5.理解并掌握品德教育思想

教学要点(含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苏霍姆里斯基的德育思想

2.理解并掌握科尔伯格的的德育思想

3.理解并掌握价值澄清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苏霍姆里斯基的德育思想

第二节科尔伯格的的德育思想

第三节价值澄清理论

第四节关怀理论

第五节品德教育

教学进程

思考:

德育实质

德育的哲学基础

道德、德育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的关系

第一节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1学时)

1、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

简介

(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主要思想

(一)他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在实践中一方面反对年龄作挡箭牌不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又反对“用高射炮打蚊子”的道德教育政治化倾向。

(2)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首先,他主张教育者要努力创造学生的“接受教育性”,其要点在于让学生认识精神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其次,他主张促成学生的积极的行动。

最后,他主张强化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三)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活动”模式。

这些活动模式有观察、阅读、劳动、奉献等。

观看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第二节科尔伯格的德育思想(2学时)

柯尔伯格(Kohlberg,L.,1927-1987)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是品德发展心理学和道德教育领域认知主义流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则还体现在从实践上开辟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道德发展理论的假设

道德判断的结构反映个体道德判断的水平。

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

道德判断内容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错的回答。

道德判断形式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理由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

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1.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