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826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哲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哲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哲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哲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考试大纲.docx

《马哲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考试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考试大纲.docx

马哲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的存在形式。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

形式。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

统一。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与系统。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

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及其现代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实践、认识和价值

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信息选择和建构的关系。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认识的发展过程

1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价值性。

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问题

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五)社会历史的基础和社会基本结构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和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2.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历

史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3.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的构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4.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构成政治结构。

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

家政权处于核心的地位。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5.社会的文化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是以意识形态为主的观念要素的结构。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

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文明的内涵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动力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价值及其实

现。

3.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部分基本题型及其主要评价目标示例

 

试题及参考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肯定

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统一于一个本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三.辩析题:

(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辩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2)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四.论述题:

(20分)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它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把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

 

3

 

一、单选题

 

1.人类认识事物的次序是

 

A.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B.从实践到感性再到实践

 

C.从同一到斗争再到同一D.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

 

2.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直立行走B.抽象思维C.制造劳动工具D.语言的产生

 

3.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4.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

 

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4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6.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A.上层建筑B.精神文明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文化教育水平

 

7.矛盾的客观性是指

 

A.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矛盾只存在于社会领域中

 

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中D.矛盾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

 

8.矛盾是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9.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定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间断性而否定了连续性

 

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定了曲折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定了周期性

 

10.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总和

 

C.表现精神文明的物质设施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1.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

 

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

 

1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D.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1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5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1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辨证形式B.趋势和道路C.不同状态D.源泉和动力

 

15.真理是

 

A.标志主观的范畴B.标志客观的范畴

 

C.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D.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说明了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1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19.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

 

20.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A.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B.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6

 

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21.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A.头脑中自生的B.第二性的C.从书本上学来的D.第一性的

 

2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3.社会存在主要是指

 

A.人口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24.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世界B.主观世界C.人民群众的实践D.个人的实践

 

25.“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是

 

A.唯物史观的观点B.唯心史观的观点

 

C.历史主义的观点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26.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前进的、上升的B.周而复始的循环

 

C.直线式的继续发展D.不可认识的

 

27.人的本质在于

 

A.人能够改造世界B.人具有阶级性

 

C.人能够制造生产工具D.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8.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

 

A.使用工具B.有目的的创造活动C.社会性活动D.制造工具

 

29.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7

 

A.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30.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出现时间的先后

 

31.真理的内容是

 

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C.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32.“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3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暂,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B.质变过程的客观性的表现

 

C.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的表现

 

34.在世界的本源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

 

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35.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必然导致

 

A.唯灵论B.唯心论C.物活论D.唯意志论

 

36.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

 

A.形而上学的方法B.相对主义的方法

 

8

 

B.抓中心带动全盘的方法D.庸俗进化论的方法

 

3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

 

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原理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

 

C.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38.相对真理是指

 

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真理没有确定的内容

 

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的检验

 

39.基本矛盾是指

 

A.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D.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40.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得到了

 

迅速的发展,这说明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

 

 

二、双选题

 

41.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必须反对的两种观点是

 

9

 

A.直线论B.循环论C.上升论D.曲折论E.前

 

进论

 

42.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在于

 

A.它不是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B.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人的活动对它不起作用D.它制约着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E.它有着自己的最终目标

 

43.在阶级社会中

 

A.同经济基础有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

 

B.社会心理有阶级性C.社会意识形态有阶级性

 

D.一切社会意识都有阶级性E.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有阶级性

 

44.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阶级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组织中分为“组

 

织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这种“分工论”的错误在于

 

A.从经济领域中分析阶级现象

 

B.掩盖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

 

C.否认阶级的实质是一部分人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D.没有把阶级作为政治范畴来分析E.把阶级的划分与生产分工相联系

 

45.判断政治和思想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的标准是

 

A.根据他们的社会地位B.根据他们的政治地位

 

C.根据他们在社会上的政治影响E.根据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

 

D.根据他们提出的理论、政治观点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46.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是

 

A.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动力B.阶级社会内量变过程的动力

 

10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D.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E.文学艺术发

 

展的动力

 

47.在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唯心史观的主要表现是

 

A.唯意志论B.共创论C.宿命论D.精神万能论E.调

 

和论

 

48.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神秘的

 

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

 

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上述论断中指出

 

A.历史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B.历史的发展过程纯粹是必然的

 

C.历史的发展纯粹是偶然的D.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

 

 

B.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

 

49.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为

 

A.它可以直接对社会存在发生反作用B.它的反作用不受社会存在制约

 

C.它可以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改变社会存在

 

D.这种反作用不受社会实践状况的制约

 

E.它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

 

50.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A.看不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B.看不到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D.看不到阶级斗争

 

E.看不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多选题

11

 

51.办一切事情都需要有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这是因为

 

A.有高度的热情就能从实际出发

 

B.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辨证统一的C.认识客观规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结合才能科学的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E.物质的决定作用和艺术的能动作用是辨证统一的52.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A.即批判又继承B.全部抛弃C.全部保存D.“扬弃”E.古为今

 

 

53.恩格斯指出“:

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

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

 

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

 

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这里阐明的阶级

 

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关系是

 

A.一切经济斗争都是围绕政权进行的B.夺取政权是经济斗争的最高形式

 

C.经济利益只有通过政治斗争的手段才能解决

 

D.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解放E.经济斗争不包括在阶级

 

斗争范围内

 

54.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包括

 

A.两大基本阶级B.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C.各阶级中不同阶层和不同社会集团D.各种等级E知识分子阶级

 

55.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的意义在于

 

A.它是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理论依据

 

B.它是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12

 

C.它帮助人们树立为科学理想而奋斗的必胜信念

 

D.它为四化建设指出了具体的方案E它帮助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56.辨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质变B.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C矛盾着的对立面的转化

 

D.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E.量变的继续

 

5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这些依据是

 

A.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

 

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

 

E.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58.恩格斯说:

“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

 

每一个事物和它自己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

 

如此。

”恩格斯在这段话中揭露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在绝对同一中思维B.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C.否认同一中包含着差别D.把同一理解为形式的同一

 

B.把同一理解为事物与自身的绝对等同

 

59.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就要死亡,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

 

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

 

这说明

 

A.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基础B.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C.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D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

 

E.人类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者的历史

 

60.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

13

 

A.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B.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

 

C.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E.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原则问题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