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823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2017.07)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纶巾(guān)巷陌(xiàng)剽掠(piáo)逦迤(lǐ)

B.毗邻(pí)溯流(sù)绣闼(tà)咫尺(zhí)

C.气氛(fēn)跫音(qióng)菲薄(fěi)造诣(yì)

D.阜盛(fǔ)敕造(chì)懵懂(měng)搠倒(s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真谛出神入化矫揉造作

B.驰聘孤鹜醍醐灌顶精美绝纶

C.撕杀雕像凭水相逢绿草如茵

D.颠覆粟粒放诞无礼山清水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论扫码加微信这种事情让人毫发不爽是毋庸置疑的,但当男子辱骂并且强抢女生手机的时候,就已经构成了犯罪。

B.铁路产品输出的市场有限,而技术标准却能撑起一个产业链,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标准输出是铁路在海外市场登堂入室的门票。

C.钱老师是出了名的好为人师,喜欢教孩子说话,教孩子唱歌、画画,教孩子玩,孩子们也喜欢他。

D.2017年“首都市民音乐厅”音乐会在首都图书馆上演,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琴瑟和鸣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3月8日,媒体曝光两名游客在桂林被导游蛮横对待一事,国家旅游局第一时间责成相关部门开展调查,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B.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优先向学生开放,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可实行定时定段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方式。

C.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以成都为基地进入航线运营,这是我国民用飞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天空迎来自己首次研发的喷气客机。

D.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

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

《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

B. 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C.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

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

D.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望:

若望仆不相师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爱: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使六国各爱其人

C.过: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D.就: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

赂秦而力亏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之:

苟以天下之大诸侯之地有限

C.焉:

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8.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③李牧连却之④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⑤鼎铛玉石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⑦倡优畜之⑧徐孺下陈蕃之榻⑨羝乳乃得归

A.①②④⑨/③⑧/⑤⑦/⑥B.①②④⑤⑨/③⑥⑧/⑦

C.①/②④⑨/③/⑥⑧/⑤⑦D.①/②④⑨/③⑧/⑤⑦/⑥

9.下列各项中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

洎牧以谗诛

A.与蝼蚁何以异B.访风景于崇阿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邵道人传

李梦阳

邵道人者,蜀人也。

至庆阳,年七十余矣。

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

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

郡中诸子弟少年争来事道人。

道人凡所颐指色授之,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

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请往,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

即可活,道人则目诸弟子,而诸弟子则置饭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诵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

“瘥矣!

”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

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

然道人不取钱,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

病者家脱有见饭饭道人,以碗列诸案。

无问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饭,更以碗列之,不食也。

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

曰:

“更为造美食?

”道人则不食。

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

“第择去荤物。

”终不欲人更造也。

道人善饮水,乡野人闻之,争来请,愿观道人饮水,道人微笑颔然之。

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乡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饮之。

若冬月水冰,则闻道人齿间瀺瀺声,顷之,肩踊面红,汗簌簌下若雨也。

道人与予世父同时,世父患胫疡久不愈。

以问道人,道人曰:

“此祟也,若往聘于某氏乎?

谓其女陋也,将更聘之,女惭而缢死,此其祟也。

”世父大惊,伏地顿首曰:

“奈何?

”道人曰:

“今遇我,三日解矣。

”三日疡果瘥。

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一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

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环守之。

夜有登几而伺其息者,道人犹挥肱坠焉。

夜半,霹雳隐隐起屋脊,若戈士甲马战斗之声。

诸弟子震慑伏地,天明起视,则道人死矣。

赞曰:

子不语怪。

若道人者,何如人哉?

二氏①惑世乱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辞。

急人所难,弊而后已。

呜呼,是所谓逃于墨者,非耶?

(选自明代李梦阳《空同集》)

【注释】二氏:

此指佛教、道教两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微笑颔然之 颔:

点头

B.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 当:

适合,符合

C.急人所难,弊而后已 弊:

通“毙”,死亡

D.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 始:

起初

11.下列对文中划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B.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C.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D.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道人无论白天昼夜都坐在露天处,他平常不愿说话,郡中的少年争相来侍奉他,他就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B.邵道人擅长喝水,乡里人争相来观看。

道人让乡里人用碗盛好水摆放在桌案上,无论有多少碗水,他都会一饮而尽。

C.邵道人喜欢替人看病,而且从不收钱,只需病家每年从正月开始,每月拿出一尺布作衣服里子,布够了,便不再拿取。

D.邵道人临死前的那天晚上,屋脊上发出了金戈铁马般的声响,弟子们都很害怕,第二天天亮,才发现邵道人已经死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共29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 

(1)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

(3分)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分)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5分)

(4)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5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1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那经历了无数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   ,   ”。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总体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秋日的色彩。

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5)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古代很多人随着时间而磨灭,但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称道,表明此心志的句子有:

,,。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

他爸爸一会儿修水库啦,一会儿大炼钢铁啦。

他妈也是调来调去。

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

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

他在家乡吃了好些萝卜白菜,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长高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

奶奶有事。

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

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

倒是挺干净的。

奶奶还给他做鞋。

再就是给他做吃的。

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

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嚷:

“胜儿!

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

真不赖!

白面馒头,大烙饼,闷茄子,猪头肉!

后来就不行了。

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

后来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

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

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

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

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

她有个气喘的病。

每年冬天都犯。

萧胜躺在坑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

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

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

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

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

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

奶奶叫爸爸拿回去:

“你们吃吧。

这么贵重的东西!

”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

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

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

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都肿。

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

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

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

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

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

他没有奶奶了。

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

他哭了。

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

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

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

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

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

爸爸说:

到了!

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

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

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

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

有时查资料,看书。

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

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