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104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docx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

专题限时集训

(一)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0·江西检测)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

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丧失

B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有作用,A错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B正确;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也有关,C错误;运用盐析法分离出的蛋白酶活性没有丧失,D错误。

]

2.(2020·南充模拟)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

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C.伞藻细胞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

D [Fe是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A错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形成肽键,B错误;伞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RNA的基本骨架,D正确。

]

3.(2020·黄山检测)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

B.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结构

C.中心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

D.核糖体是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必需结构

D [一些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故A错误;有些好氧细菌虽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虽然没有中心体,但可以通过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进行有丝分裂,故C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正确。

]

4.(2020·廊坊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

B.某些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膜上,这有利于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修饰

C.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

D.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功能与线粒体膜、核膜中的相同

D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A正确;某些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膜上,这有利于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修饰,B正确;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C正确;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功能与线粒体膜、核膜中的不相同,D错误。

]

5.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

溶酶体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的原因是一方面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另一方面溶酶体内环境与细胞溶胶的pH不同,溶酶体内pH≤5,而细胞溶胶的pH≈7,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持pH差异;植物细胞内无溶酶体,但其液泡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通过溶酶体的双层膜被运入

B.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溶体酶在细胞溶胶中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

D.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B [溶酶体是单层膜,A错误;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细胞溶胶中的pH和溶体酶的pH不同,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C错误;液泡中含有无机盐以及多种水解酶是渗透压较高的原因,D错误。

]

6.(2020·承德一中检测)洋葱内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在①、②时刻滴加了相应的溶液(30%蔗糖溶液或清水),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如甲图所示;乙图为实验中不同时期两个细胞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为30%蔗糖溶液、清水

B.甲图的①到②过程中对应乙图中的a,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甲图②时刻可对应乙图中的Y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最大

D.乙图中Y细胞一定是正处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的细胞

D [由图甲可知,①处是液泡体积由大变小,所以此时加入的是30%蔗糖溶液,②处后液泡体积有所恢复,此时加入的是清水,A正确;甲图的①到②过程是失水过程,对应乙图中的a过程,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正确;甲图②时刻失水达到最大,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可以用乙图中的Y细胞表示,C正确;乙图中Y细胞有三种状态:

继续失水、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

]

7.观察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B.核膜在分裂间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

C.子细胞核膜完全来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

D.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

D [核膜有两层,因此其是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的,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核膜在分裂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形成的每一个子细胞核的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说明母细胞核膜在每一个子细胞中是均等分布的,也说明了子细胞核膜不可能完全来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C错误;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D正确。

]

8.(2020·泸州测试)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Denham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

B.③过程会引起细胞核合成的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C.④过程可能引起细胞内基因的突变,导致肿瘤的发生

D.⑤可来自于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

B [①②过程自由基进攻磷脂分子,破坏细胞内生物膜,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A正确;③过程自由基进攻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导致酶的活性下降,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B错误;④过程自由基进攻DNA,造成碱基对缺失、替换等,发生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C正确;造成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的因素有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D正确。

故选B。

]

9.(2020·承德一中检测)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

D.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C [Smac与IAPs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错误;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意信息无法确定Smac基因与IAPs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得出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错误;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Smac与IAPs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C正确;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错误。

]

10.(不定项)(2020·山东高三二模)信号肽假说认为:

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一段称为信号肽的特殊多肽链,核糖体通过信号肽的作用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号肽能引导新生肽链通过蛋白质转导通道进入内质网腔内

B.信号肽序列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被切除

C.胰岛素、呼吸酶等蛋白质的产生都需经历该过程

D.合成的分泌蛋白将以囊泡形式运送至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ABD [分析题图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信号肽诱导进入内质网腔内的,A正确;据图分析,信号肽序列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被切除,B正确;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经过图示过程,而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其合成不经过图示过程,C错误;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被加工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ABD。

]

11.(不定项)(2020·山东高三三模)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如图为体外诱导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SC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

B.MSC能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MSC分化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表达的基因部分相同

D.MSC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BD [MSC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是由于在不同环境下影响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而图中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B错误;MSC分化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表达的基因部分相同,比如各种管家基因,C正确;MSC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是由于其本身是干细胞,保留了分裂能力,D错误。

故选BD。

]

12.(不定项)(2020·山东高三二模)下图甲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乙为该细胞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B.若发生有丝分裂,则图乙Ⅰ和Ⅱ时期中,细胞内都存在A基因

C.图乙中曲线变化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段时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

D.若图乙表示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则a值为1

ABD [图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A、a基因,故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有丝分裂不形成四分体,A错误;若发生有丝分裂,则图乙中Ⅰ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Ⅱ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由于甲细胞中只含有一个A基因,所以分裂末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子细胞含有A基因,另一个子细胞不含A基因,B错误;图乙中曲线变化可表示减数分裂中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C正确;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精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的其他时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若图乙表示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则a值为2,D错误。

故选ABD。

]

二、非选择题(40分)

13.(13分)(2020·深圳高级中学测试)下图为动物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中过程1和2推断,该动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的完成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完成此过程依赖于病毒外侧有一层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非常相似的结构,据图所知该结构最可能直接来自于宿主细胞的________,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

图中过程4和6表明病毒的核酸分子进出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完成图中这些生理过程所需的ATP来自于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7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产物的种类和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图所示,参与过程8的物质最可能出现在病毒的________部位。

(4)病毒感染后,一般情况下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例如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细胞中核糖体产生此物质分泌到体液中的过程还依次需要______________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

细胞中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以及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大分子或颗粒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图中病毒有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囊膜,囊膜与细胞膜融合使得病毒进入细胞内,因此属于胞吞;胞吞说明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病毒外也有一层膜,包被着病毒的外壳、核酸等结构,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细胞膜的作用,由图中可以看出该膜来自于宿主细胞的核膜;由于这层膜来自于核膜,因此基本支架也应该是磷脂双分子层。

核酸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因此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产生少量ATP,第二、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完成图中的生理过程所需的ATP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识图分析可知,过程7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图中参与过程8的物质,即组装形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最可能出现在病毒的外壳中。

(4)干扰素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进行蛋白质的初加工和再加工;生物膜系统包括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胞吞 (一定的)流动性 核膜(或细胞核)(2分) 磷脂双分子层 0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 (3)氨基酸 外壳 (4)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生物膜系统

14.(13分)(2020·黄冈模拟)许多物质在逆浓度进出细胞时都依赖于载体蛋白,且需要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叫主动运输。

其中,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运输。

如图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与肠腔、组织液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标号①~③表示不同的载体蛋白。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载体③运输Na+的方式为________,载体③运输葡萄糖的方式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发性主动运输”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

(2)若载体②受蛋白抑制剂的影响而功能减弱,会造成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由图可知,载体②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和________。

(3)若小肠上皮细胞因O2浓度降低造成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结合图中胞内的变化过程判断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速率是否会受影响?

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由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的Na+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蛋白质作载体,但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载体③运输葡萄糖是逆浓度梯度,但并没有看见ATP直接供能,应属于继发性主动运输,该种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据图观察来自于膜内外Na+浓度差。

(2)②载体蛋白采用主动运输方式将胞内Na+向胞外运输,若②蛋白活动受到抑制,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的浓度会上升。

(3)若上皮细胞中O2浓度下降,产生的能量减少,那么利用②蛋白运输Na+的速率下降,导致Na+浓度差减小,不利于③蛋白运输葡萄糖。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协助扩散(1分) 继发性主动运输 膜内外Na+浓度差(Na+势能) 

(2)上升(1分) 催化作用 (3)是(1分) 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下降,载体②由于ATP产生不足而对Na+转运速率下降,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内和肠腔之间的Na+浓度差减少,不利于载体③逆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4分)

15.(14分)(2020·内江模拟)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而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治疗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较长时间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癌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据大量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测癌症的发生是一种________效应。

(3)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抗PD1抗体是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关键成分,该药物不可以直接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代谢药是一类化疗药物。

某种抗代谢药可以干扰DNA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________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解析] 

(1)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了变化,如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等。

据大量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测癌症的发生是一种累积效应。

(3)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抗PD1抗体是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关键成分,由于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将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因此该药物不可以直接口服。

(4)DNA的合成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因此某种抗代谢药可以干扰DNA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了变化(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 累积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将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

(4)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