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92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一: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文章

来源课件ww

1、读书兴趣要广泛

2、阅读时间巧安排

3、名人读书法

4、提要式笔记法

5、疑读法

6、阅读科普读物

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8、要素法读记事

9、学习复述

课题1、读书兴趣要广泛课型实践体验型

目标1、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阅读多方面、多学科的书籍。

2、明确培养广泛兴趣的途径,积极培养广泛兴趣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情况。

搜集有关培养兴趣的名言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交流名言,明确意义。

1、交流有关兴趣的名人名言:

2、你知道什么是兴趣?

你读哪方面的书有兴趣?

兴趣就是求知欲。

愉快地探求知识的一种意向。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种动力,加快达到学习目的。

3、小结: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你应该有广泛有兴趣,就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1、全班交流名人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

(孔子)

2、小组讨论、调查组长填好调查表上缴,全班统计。

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

指导方法,尝试练习。

⒈根据学生统计表,让同类阅读型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为什么有这方面的兴趣?

⒉让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3、小结,明确读书兴趣要广可以从下面方法培养。

①从自己喜欢的开始,逐步拓展。

②请别人推荐书自己读和吸收别人的阅读的快乐。

③在阅读中培养。

⒈学生分组:

科技、文学、地理、历史……八大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经历2、全班交流。

⒊听了不同类型同学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让学生字《报春花》上自选一篇文章来阅读,并作好梗概介绍给大家。

2、摘录自己喜欢的段落。

1、自选课文阅读或在小组内交流。

2、各自摘录。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1、制订阅读计划,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

2、请学生回家做学习笔记。

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阅读计划。

2、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的能力。

-1-

课题2、阅读时间巧安排课型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利用点滴时间有计划地阅读。

2、增强阅读的计划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警句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名人警句: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歌德

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加起来可观得很。

--苏步青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达尔文

2、学生全班交流。

3、小结引入新课:

阅读需要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才会有时间读书。

1、学生读名人警句,说其中含义。

①珍惜时间,才能有时间。

②化零为整,就有了时间。

③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

2、学生交流名人警句。

交流感悟

明白方法1、阅读时遇到没有时间你怎么办?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①零星时间阅读法。

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

②整段时间阅读法。

寒暑假、节假日对于爱读书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同学们在适当娱乐、温习功课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3、小结:

大家说得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排好。

1、学生同桌讨论。

2、全班同学交流。

①学雷锋精神用“挤”和“钻”

②分析自己学习时间,有计划地利用空余时间。

3、大组讨论。

①利用中午空余时间多到学校阅览室去读书;利用晚上安排时间读书。

②利用星期六、日集中时间安排读书。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

1、组织学生漫谈如何打算,请填表?

2、组织全班交流。

1、学生填表:

星期时间书目

……

课外拓展

巩固延伸布置作业:

回家后根据时间安排开展阅读,并作好记载。

回去修订安排表,并遵照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2-

课题3、名人读书法课型指导学习型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名人们读书的方法,从中学到一些读书的方法。

2、与自己实际相结合学习名人读书法,选择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使自己的读书更有效。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名人读书方法及名言。

2、总结自己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言比拼

激趣

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组织交流,评比名言之星。

3、小结:

读书要得法,才能读懂。

朱熹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读书名言: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评比名言之星。

介绍方法

学会选择1、介绍读书方法:

⑴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

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

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组织学生交流名人读书法。

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读书法?

3、小结:

从名人的读书法中知道我们要学会:

会择书、善思书、能用书。

1、学生读法、理解。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掠读全文。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使之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2、学生交流读书法。

①⑴鲁迅的“跳读”法⑵巴金的“静坐”读书法⑶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⑷毛姆的“乐趣”读书法⑸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②⑴根据自己实际喜爱;⑵不忘读书基本原则;⑶观察实际效果。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回去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有关书籍,记好笔记,并进行创造,到时我们进行读书法大展销。

学生回家选择读书方法并进行实践,并请家长帮忙出出主意,创造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3-

课题4、提要式笔记法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提要式型笔记法。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迁移导入1、教师讲列宁记笔记。

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

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

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

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

今天学习提要式笔记法。

1、学生小组交流,说说什么是提要式笔记,有什么好处:

提要式。

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

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

尝试学习,

学会提纲。

1、请你阅读《昆虫记》按下表进行提要式填写:

题目内容提要

蟋蟀的住宅

蟋蟀

装满昆虫的口袋

……

2、组织交流,复习方法

3、学会了写提纲,下面我们要进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训练。

1、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蟋蟀的住宅:

住宅的特点和建造;②蟋蟀:

产卵、出生、歌唱、争斗

2、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①阅读前言和序言,整体感知。

②抓住重点。

③概括内容,发表意见。

④形成提要。

深层训练,

发表感悟。

1、组织讨论,对内容发表感受。

2、总结发表感受的方法。

①边读边想。

②从事、人、写多方面进行思考。

③发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见。

1、学生讨论,推出代表参与全班讨论。

①蟋蟀的住宅:

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细致观察能获得真知。

②蟋蟀:

产卵、出生、歌唱、争斗。

法布尔是个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人。

2、继续进行阅读。

课外拓宽,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提要式笔记。

2、组织检查和辅导。

学生阅读完成提要式读书笔记,建立提要式笔记本。

-4-

课题5、疑读法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疑读法意义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慎思的态度。

课前准备每人带好一本预习质疑本。

思考如何进行质疑。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言导入

迁移激趣1、出示名言: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陈献章

2、小结:

疑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发现的疑问,这是理解作品和提高思维的好方法。

1、先同桌讨论这段话的意思,后指名回答。

学习应该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有疑就会有进步,学会了这个本领,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交流感受,明确方法1、组织学生讨论质疑的方法,并进行全班交流。

2、质疑的基本方法:

①全篇浏览。

②找出疑难点、异常点、矛盾点、深刻点和怀疑点。

③提出问题。

3、小结:

读书有疑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内容、观点不能理解,这是低层次的“疑”,二是指发现书中的谬误或对书中的见解产生异议,这是高层次的“疑”。

因为有疑才能有突破,有疑才能有创造。

1、学生小组交流质疑的方法:

①阅读时不懂的地方。

②发现矛盾和地方。

③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

④含义深刻的地方。

2、记住基本方法和途径。

出示训练,巩固方法1、出示训练,阅读《特殊的葬礼》训练时根据方法的途径提出问题。

2、交流质疑的情况

3、总结质疑的方法。

①抓课题,想问题。

②读内容,找疑点。

③多思考,寻异常。

④读精段,解含义。

1、学生阅读,提出问题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①疑难点。

不辞而别

②异常点:

特殊在哪儿?

③矛盾点:

痛苦接受应怎能样理解?

④深刻点:

举行葬礼。

3、全班交流方法和结果。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预习课文《鸟语》进行质疑问难,记下质疑的体会和感受。

-5-在课外阅读时进行质疑训练,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课题6、阅读科普读物课型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生产资料读物的有关知识,掌握生产资料读物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十万个为什么》,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份《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谜面:

科学宝库翻开来,文字纵横一排排,

科学知识千千万,知识没它传不开。

2、引导交流《十万个为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板题:

“阅读科普读物”1、学生猜谜:

科普读物

2、全班交流《十万个为什么》知识。

认识报纸

感悟方法1、组织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读导言,在班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要了解有关知识点;

②结合数字、图表和插图来理解。

③注重亲身实践。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①看问题②找答案③记知识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3、读导言说方法。

实践训练

掌握方法1、开展小组读书比赛,提出要求: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十万个为什么》;

②每人记住二条知识;

2、全班比赛。

动物①马怎样睡觉?

②老虎什么时间睡觉?

③鱼睡觉吗?

④狗睡觉为什么要绕圈圈?

植物:

①植物睡觉吗?

②植物爱听音乐吗?

③植物有自己的语言吗?

④植物有性别吗?

3、评选优胜小组。

1、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进行小组交流获得的知识。

2、参与全班比赛。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回去阅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发放读书情况记载表。

日期科普读物内容类别

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读《十万个为什么》,做好读书笔记记载。

-6-

课题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型练习型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反馈导入

明确要求,1、出示练习自读课文20课《天火之谜》说说全文主要内容。

2、小结揭题;主要内容就是整篇文章主要讲什么。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怎

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全文主要内容。

写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合作交流

感悟方法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概括出《天火之谜》主要内容的?

①扩展课题。

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把各段落大意连起来。

③借助问题④抓紧住重点段。

2、合作交流,具体领会。

1、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①谁?

目的?

时候?

做了什么事解决了“天火之谜”。

②1、人们害怕雷暴,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3、发明了避雷针。

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2、全班交流明确方法和途径。

实践训练

巩固方法

1、自学练习:

《九色鹿》

2、组织交流内容,并说明方法。

2、小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事文章要概括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文章就要概括出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表现在什么地方;状物文章就要概括出文章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们应对不同文章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概括。

1、学生自选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①扩展课题:

谁干了什么事出卖了九色鹿,结果怎样?

②合并段落大意:

1、一只神奇的九色鹿,2、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3、调达出卖了九色鹿,爱到惩罚。

③抓紧住重点段。

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结果是什么。

2、组织交流。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回家选择不同的文体。

进行概括主要内容。

做提纲性读书笔记。

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7-

课题8、要素法读记事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记事文章的六要素,运用六要素读懂记事文章的方法,领悟故事主题。

2、初步认识记事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一则有记事文章的幻灯片

2、了解学生的阅读记事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检测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题目:

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

有什么共同点?

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③祁黄羊④推敲⑤沙漠里的绿洲

2、小结: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事情,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记事文章。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记事文章有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④推敲

共同点是六要素: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原因⑤经过⑥结果

记事记叙文就是按照一定顺序记叙完整的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表达事情的意义

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1、出示故事《推敲》,填充: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

时间原因

地点经过

人物结果

2、导学生小组内交流主要内容及体会事情的意义。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事情六要素。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体会故事感情。

1、学生填充。

项内容项内容

时唐朝因看到美景

地长安过推敲诗句

人贾岛果点明引申义

2、学生小组讨论,说记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及事情意义。

①主要内容写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一起研究敲定。

②事情意义:

贾岛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全班讨论记事记叙文阅读方法。

实践体验

感悟方法1、出示课外阅读记事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

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

1、小组讲故事说说故事的道理。

2、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3、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

回去读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8-

课题9、学习复述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认识复述的好处和种类,激发复述的兴趣。

2、掌握复述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阅读《西游记》,准备一个西游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理解课题,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学习复述

2、解释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叙述出来。

3、小结:

复述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1、对课题进行质疑和理解。

讨论复述有什么好处?

复述可以使我们领会和掌握文章内容,培养记忆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尝试练习

指导方法⒈指定阅读《九色鹿》看课后有什么要求?

(复述课文)

⒉指导方法及种类:

方法:

①概括自然段大意复述。

②根据提纲复述。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洁白如雪-汹涌、纵身-感激-泄露-起誓、千恩万谢-重金悬赏-告密-春光明媚、气愤、见得忘义-斥责、惩罚。

种类①简要复述。

②详细复述。

③创造性复述

3、组织学生复述交流。

1、学习方法和种类:

2、独立阅读课文,自选方法和种类进行同桌复述练习。

自然段大意:

山林中有只九色鹿—九色鹿听见有人呼救-调达十分感激-九色鹿要求他不许泄露-调达起誓-国王悬赏捉九色鹿-调达告密-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提纲:

①山林中有只九色鹿。

②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起誓决不泄露九色鹿住处。

③调达向国王告密,带领军队捕捉九色鹿,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④体会故事感情。

3、全班复述交流。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按以上方法自选课文进行复述。

2、让复述能力强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经验。

3、全班测试学习效果。

《蝴蝶泉边观蝶》1、各小组针对小组成员复述的情况进行评议。

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2、初读课文列提纲

再读课文尝试练习

再读课文补充写下来。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召开故事会。

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自选方法、自选种类进行内容复述

文章

来源课件ww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篇二: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

杨础小学王文超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会唱的一起唱。

(播放歌曲《白龙马》)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主题曲。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吧!

(板书:

西游记)过渡: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一、读书汇报。

(14分钟)

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42位同学读完了《西游记》,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

请读完这部书的同学起立,扬起手中的《西游记》通读证书,为自己欢呼!

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还没读完的同学可要加油哦!

无论是读完的还是没读完的,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

好,请看题: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西游记》一书共有——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7、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2、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3、学生代表发言。

二、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8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文言版的呢?

读的时候顺利吗?

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些困难你解决没有?

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

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

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四、引导读经典内容的方法。

(16分钟)

1、大家介绍了很多通读《西游记》的方法,现在老师出示《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能运用刚才提到的一些方法读懂这片断,如果还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然后再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

出示原文。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

“我出去也!

”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

“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

“且住!

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

”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3、谁来说一说?

4、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老师追问:

你是怎样读懂这故事的?

经典片断----细读:

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仅仅用了239个字,多么的精炼呀!

下面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6、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

(齐读)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