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80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一、《〈论语〉十二章》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3.知:

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

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谈学习态度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11、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

“(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孔子说:

“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

“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按一定时间;今义:

时间。

习,古义:

复习;今义:

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每天;今义:

一日。

三,古义:

泛指多数,今义:

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旧的知识;今义:

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优点;今义:

善良的人。

从,古义:

跟从(学习);今义:

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答案:

 

(1)C 2.(   A)

(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四.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

________ ②不:

________③引:

________ ④顾:

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答案:

4C 5B6谦词(一般指自己):

鄙人、老朽、寡人、愚兄敬礼词(一般指对方):

令尊、足下、贤弟、令郎、贵姓敬词:

3、陛下4、令尊7、令郎6、足下谦词:

1、敝人2、卑职5、寡人8、老朽9、麾下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2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6分)

  ⑴俄而雪骤(俄而:

)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舍去(舍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4分)

  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4分)

  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4分)

  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4分)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要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4分)

  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分)

  9.释词:

(4分)

  日中:

()舍去:

() 无礼:

()引之:

()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分)

  1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2."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

  13.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4分)

  

(二)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4分)

  ⑴友人语巨伯曰(语:

) 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⑶败义以求生(败:

) 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15、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⑶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16、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17、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8、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以看出。

(3分)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足叔、足昔)。

  19、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

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4分)

  20、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分)

  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6分)

  ⑴大未必佳(大:

)⑵韪大(大: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⑷诣门者(诣:

  ⑸奕世为通好(奕世:

) 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22、译文:

(4分)

  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23、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4分)

  24、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

(4分)

  2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4分)

1.刘义庆2.⑴俄而:

不久,一会儿⑵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⑷舍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

通"否"⑹委:

丢下,舍弃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4."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略6.略7.元方,语言和行为8.守信用、讲礼貌。

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10."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1.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2.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3.略14、⑴对……说⑵您,对对方的尊称⑶正义⑷放弃15、⑴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

⑵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

⑶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

16、探病访友;胡人入侵17、不肯"败义而求生"18、遂班军而还。

19.陈韪;聪明20.年老未必佳21.⑴大:

长大⑵大:

非常,表程度深⑶语:

话;语:

告诉⑷诣:

前往,到⑸奕世:

累世,世世代代⑹盛名:

很大的名望22.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23.我、君、仆、其2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

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

15.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咏雪》练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解释加点字。

1、俄而雪骤     俄而:

       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拟:

二、古今词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撒盐空中差可拟

 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        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三、翻译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五、回答下列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3、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

4、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忽如一夜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