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50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本章规划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本节内容首先将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在确定交通运输方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教材同时指明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还有一个明显趋势:

网络化。

教材介绍了交通运输网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本节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交通线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而交通线的变化也将使聚落的空间形态随之发生变化。

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以及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交通与商业中心发展变化的关系。

最后,教材举例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兴衰,也会影响到集镇的兴衰。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该问题的设计来源于前两年东南大学一位教授的观点引起的社会反响。

话题的实质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的一大顽症:

城市交通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课时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课时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课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从容说课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教材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教师可采用自学——指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自己阅读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实例。

运用表5.1中的知识理解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基本方法。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提高运输量、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性等,所以交通运输方式呈现出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特点。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我国铁路的多次提速和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加强教学的时代感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通运输网由点和线交织而成,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

教材通过案例说明交通运输的布局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制约。

教师可进一步结合“中国铁路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铁路网分布差异的原因,体会自然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也可结合青藏铁路、沿江铁路等铁路干线的修建,说明技术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讨论法。

3.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

“要想富,先修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投影)

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

生1:

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运,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

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

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

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

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师:

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

生:

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

师:

很好!

同学们,从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的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师: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投影图片:

高速列车和普通火车)

师:

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

高速列车子弹式的车头设计有助于速度的大大提高。

目前,世界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

高速列车的发展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

生:

高速化。

师:

对!

同学们对世界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了解吗?

(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投影:

网页新闻)

师: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最高时速可达310千米。

列车的高速化有多种技术,有同学知道吗?

生:

磁悬浮技术。

师:

很好!

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79页关于磁悬浮列车的介绍。

(投影图片:

上海磁悬浮铁路)

师:

这是上海浦东的磁悬浮铁路,于xx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磁悬浮技术尽管可以大大提高列车的速度,但投资很大,所以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商用一直是褒贬不一。

同学们如果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影图片:

高速公路)

师: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目前已突破3万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师:

课本图5.2是日本于198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海上巨型油轮,载重达56万吨,甲板上能容纳4个足球场。

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生:

大型化。

(投影图片:

集装箱运输)

师:

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技术吗?

生:

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

集装箱运输技术有什么好处?

生:

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生:

集装箱运输技术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专业化的特点。

师: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往往联合起来,各种交通运输线和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的交通运输网。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0页图5.3“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师:

从图中可以看到,交通运输网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生:

有由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还有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师:

对!

也就是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交通运输网又有哪些不同的层次呢?

生:

交通运输网大致可分为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三个层次。

(投影图片:

中国铁路分布图)

师:

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

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

师:

为什么呢?

生1:

因为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铁路的建设。

生2:

东部地区经济比西部地区发达。

师:

说得都不错!

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作进一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思考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3.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4.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师:

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生: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到云南的昆明。

师:

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分别大致是多少?

南昆铁路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生:

南宁的海拔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xx米,两地海拔差异很大。

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高原。

(投影:

文字资料)

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242千米,可溶性岩区375千米,膨胀土区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

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xx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

师:

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生: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师:

南昆铁路的修建,对加快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国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我国大西南资源的开发和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增进民族团结,缩小东西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

通过对南昆铁路的学习,同学们能否总结出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

生:

交通运输的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

板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讨论法。

3.合作与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设计】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消耗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需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按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

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

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按稳定性

由大到小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读表思考:

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下表内容: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公路

铁路

航空

河运

海运

2吨黄金

乌鲁木齐—上海

3吨活蟹

郊区水库—市区

10000吨海盐

天津—上海

100000吨原油

科威特—美国

2500吨煤炭

大同—南昌

5000吨小麦

上海—重庆

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今日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发展趋势

表现

高速化

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补充:

关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1)高速化—是指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输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

①高速公路——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整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②高速铁路——是旅客列车最高行驶速度达到或超过160千米∕小时的铁路。

也有人认为是指最高行车速度超过200千米∕小时的铁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对高速公路进行大量的研究。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最发高时速达210千米的新干线。

此后,法国、英国相继建成最高时速达200千米的高速铁路。

其中,1983年法国巴黎——里昂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270千米。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正在筹建中。

(2)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大型化——是指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如巨型运矿船和超级油轮)。

超级油轮——油轮是指运载石油的轮船。

一般情况下,油轮越大,运输的成本越低,载重5万吨的轮船就比1万吨的运输成本降低一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运油量的增加,世界上油轮的载重量不断加大。

1951年世界最大的油轮载重量为5万吨,1959年达到10万吨。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时,苏伊士运河封闭,使得从西亚运往欧洲、美洲的石油,不得不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由于运距的增加,促进了油轮向大型化发展,出现了超级油轮。

用超级油轮从西亚经好望角向西欧运油,比经过苏伊士运河还要便宜。

到了1976年,世界上最大的油轮载重量达55万吨,现在达到56万吨。

随着油轮的加大,超级油轮的载重标准也在变化,一般把25万吨以上的油轮,称为超级油轮。

P79教材图表点拨图5。

1法国的高速铁路

提高机车运行速度从而推进整个铁路运行的速度,实现高速化和超高速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铁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1961年法国巴黎——里昂高速铁路(TGV)通车,时速为270千米,并于1983年建成了东南高速线,1989年又开通了巴黎至大西洋沿岸地区的TGV—大西洋高速线,列车时速提至300千米。

法国又从1985年开始研制并实施双层“高速火车”计划,目前进展到第三代,行驶于巴黎——里昂间。

P79阅读指导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世界研制最早的新型高速列车之一。

其运行原理是:

依靠电磁作用力把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方,利用直流电机进行推动。

优点:

高速(可达500∽1000千米∕小时)、安全、平稳、不污染、节约能源。

缺点:

投资风险大,无法与既有铁路联网,只能适用于点对点的直通客流,运量小,造价高。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网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海线、航空线、内河航线)、点(港口、火车站、航空港)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如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等)和不同层次(如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全球性水运网等)的交通运输网。

如下图所示:

 

补充:

(1)交通运输线——是指铁路、水运(河运、海运)、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线,如铁路线、公路线、航道、航空线、油气管道线等,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条件。

不同的交通运输线,有不同的区位因素。

现代交通运输线的区位一般受下列条件制约:

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②自然环境因素,③科学技术因素。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是指港口、航空港、车站等。

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2.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

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

同时,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并且塑造交通运输网的地域组合特征。

另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为该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

(2)自然环境因素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的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很大,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

有些自然因素如水力、风力和空气的浮力等,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不可缺少的辅助力。

所以,一定深度和达到一定浮力的天然河道是水运发生和分布的基础。

高山大川和地质灾害,则是陆上交通的阻力。

它影响着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

(3)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的提高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期,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

有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但有许多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P80案例探究南昆铁路的建设

(1)南昆铁路概况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全长898。

6千米,于1997年建成通车。

它是我国继成昆铁路之后在西南山区新开通的又一条铁路大动脉,也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

(2)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3)西南地区铁路运输为何不通畅

造成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紧张,运输能力和运输需求不适应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铁路网密度低。

西南区人口占全国的16%,面积占全国的25%,但铁路里程仅占全国的10。

7%。

铁路密度按面积计,全国平均每万平方千米拥有55千米铁路,而西南区按三省一区一市(西藏除外)计,只有铁路24千米;按人口计,全国平均每万人占有0。

45千米铁路,西南区每万人只占有0。

33千米铁路,西南区每万人只占有0。

33千米铁路;西南区约有3∕4的县市不通铁路。

②对外通道少。

占国土面积1∕4的西南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铁路对外通道只有宝成线、襄渝线、襄黔线、黔贵线四条单线铁路,限制了西南区与外界的交往。

1997年建成通车的南昆线,成为西南区的南出口通道,对西南区的经济腾飞意义非常重大。

③技术设备标准低。

西南铁路属山区铁路,自然条件恶劣、线路坡度大、曲线多、技术标准低,列车牵引重量小,线路允许速度低,运输能力小。

④铁路病害严重。

西南区的铁路穿越在群山峻岭中,桥隧相连,峰险壑深,水害、泥石流时常发生,造成线路断道、运输中断,因线路病害而慢行的地段增加,影响了运输能力的正常发挥。

⑤铁路运输负担过重,西南区地势险峻,交通困难,影响了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尤其在长途货运和对外运输中,铁路以能力大、运价低等优势,使整个运量向铁路倾斜,加重了铁路运力和运量之间的矛盾。

 

(4)南昆铁路的意义

意义

表现

经济意义

①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与交通便利的南部沿海连成一体,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可促进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带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帮助其辐射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③使西南地区兼具“三沿”(即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而形成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有利于加快货物流通、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展和商业繁荣;

⑤开辟旅游热线,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起到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吸引集聚作用和铁路轴线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②南昆铁路穿越西南边疆地区,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或在战争时期,可以发挥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

战略意义

南昆线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P81教材图表

图5。

4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

南昆铁路穿越我国的滇、黔、桂三省(区),所经地区:

(1)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2)有19个县(市),包括了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3)资源丰富:

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放区;中段靠近贵州西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

P81活动参与

以京九铁路为例,分析影响铁路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京九铁路(北京——香港九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一条现代化铁路。

下面对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1)合理布局交通网。

我国的铁路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特别是南北向,尽管有京广、京沪两条铁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往华南方向运输货物,其运量只能满足计划的30%——40%。

修建京九铁路,会使全国铁路货运状况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二是活跃整个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京九那铁路自北向南跨越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

京九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方面均创造了国内铁路建设的一流水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京九铁路最大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这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