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29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全套

专项复习卷1倍数和因数及更大数的认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

1.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九位是(  )位。

2.4的倍数都是(  )(填“偶”或“奇”)数。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分解质因数是(      )。

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和最大两位数相差(  )。

5.2018年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10966000人,刷新了春运单日发送量最高纪录。

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

6.37

是一个三位数,这个数同时是3、5的倍数,

里填(  )。

7.48的因数有(       ),其中(   )是它的质因数。

8.450043004中从右起第一个4表示(  ),第二个4表示(   ),第三个4表示(    ),这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8分)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2.一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因数。

(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读7809400时,一个零也不读。

(  )

5.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一定比原数小。

(  )

6.一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3分,共18分)

1.甲÷乙=100,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

A.倍数 B.质因数 C.因数

2.要使8

679≈8万,

里不能填(  )。

A.3B.4C.5

3.下面的数最接近100万的是(  )。

A.1000010B.999900C.9000000

4.1、2、3、7都是42的(  )。

A.倍数B.质因数C.因数

5.如果a表示比2大的数,那么(  )一定是一个合数。

A.aB.2aC.a+1

四、按要求做题。

(每题8分,共24分)

1.分一分。

12、15、20、33、138、55、100、165

2.用4个“5”和4个“0”按要求组成八位数。

①一个零也不读。

(     )

②读两个零。

(      )

③读三个零。

(       )

④只读一个零的最小八位数。

(     )

3.分解质因数。

66  91  32  48

 

五、解决问题。

(每题8分,共24分)

1.下面三个同学在一个班,根据他们的对话,判断他们班有多少人?

2.某市海关征税连年增长,去年征税数额是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是1,右起第九位是最大的一位数,第八位是最小的质数,第六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多少?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多少?

 

3.截至2018年底,某省网民数量达到四千一百八十三万人,其中移动网民达到4058万人。

该省互联网网站数量由2017年底的141000个增长到219000个。

请你读出或写出上面信息中的数。

答案

一、1.五 亿 2.偶 3.24 24=2×2×2×3

4.30 60 5.一千零九十六万六千 1097万

6.5 7.1、2、3、4、6、8、12、16、24、48 2、3

8.4个一 4个万 4个亿 5亿

二、1.× 2.× 3.× 4.√ 5.× 6.√

三、1.A C 2.C 3.A

4.C 【点拨】要分清楚因数与质因数的区别。

5.B 【点拨】2a一定是比2大的偶数,一定是一个合数。

四、1.

2.①55550000(答案不唯一)②50050055(答案不唯一)

③50500505(答案不唯一) ④50000555

3.66=2×3×11   91=13×7

32=2×2×2×2×2 48=2×2×2×2×3

五、1.他们班有48人。

【点拨】在40—50之间3的倍数有:

42,45,48,其中48是4的倍数,所以人数是48人。

2.这个数是109201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109亿。

3.四千一百八十三万写作:

41830000

4058万读作:

四千零五十八万

141000读作:

十四万一千

219000读作:

二十一万九千

 

专项复习卷2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两位数

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

1.计算458÷29时,把29看作(  )来试商,最后结果商(  )余(  )。

2.960÷160=96÷(  )=(  )÷2=(  ),这是利用(  )的规律。

3.

59÷45,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  )。

4.(  )里最大能填几?

24×(  )<17058×(  )<325

(  )×72<42532×(  )<213

5.●÷23=20……

,方框中最大填(  ),这时●为(  )。

6.把248-189=59和708÷59=12改写成一个算式是(    )。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的大小不变。

(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一般把除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  )

3.计算237÷76时,把76看作80来试商,商可能会偏大。

(  )

4.500÷60=50÷6=8……2。

(  )

5.在除法中,被除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为原来的10倍。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3分,共15分)

1.308÷62的商是(  )。

A.4  B.5  C.6

2.计算480÷4÷5时,下列选项(  )的计算比较简单。

A.480÷4×5 B.480×4÷5C.480÷(4×5)

3.一艘船5小时航行115千米,照这样计算,甲港与乙港相距690千米,这艘船需要航行多少小时?

列式为(  )。

A.690÷(115÷5)B.690-115×5C.690÷115÷5

4.24÷8=3,如果24加上48,要使商不变,除数8应加上(  )。

A.24B.3C.16

5.

,把26看作30来试商,商8余40,这时要把8调为(  )。

A.9B.7C.6

四、计算。

(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

(每题1分,共8分)

88÷22=  660÷30=

460÷20=123÷30=

54÷18=728÷90=

280÷(18-14)=560÷(15×6)=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每题3分,共12分)

240÷52=   160÷24=

 

※395÷48=※864÷36=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

(每题3分,共12分)

234÷78×12  459÷(17+34)

 

1200÷25÷4(287-95)÷32

 

五、解决问题。

(每题9分,共27分)

1.学校举行树叶贴画比赛,共收集了144幅优秀作品。

要将作品展览,一个展牌可以展示24幅作品,一共需要多少个展牌?

 

2.火车每秒行驶80米,多少秒通过隧道?

 

3.李叔叔1分钟能打95个字,一份1200个字的文稿,李叔叔能在12分钟内打完吗?

答案

一、1.30 15 23 2.16 12 6 商不变

3.4 3 4.7 5 5 6 5.22 482

6.708÷(248-189)=12

二、1.× 2.√ 3.× 4.× 5.√

三、1.A 2.C

3.A 【点拨】先求出1小时航行的距离,再求出时间。

4.C 5.A

四、1.4 22 23 4……3 3 8……8 70 6……20

2.

  

 

395÷48=8……11

864÷36=24

3.

 

 

五、1.144÷24=6(个) 答:

一共需要6个展牌。

2.(1250+350)÷80=20(秒)

答:

20秒通过隧道。

3.方法一:

1200÷95=12(分钟)……60(个)

方法二:

95×12=1140(个) 1140<1200

答:

李叔叔不能在12分钟内打完。

【点拨】可以算出李叔叔12分钟打字总量,然后与文稿字数比较;也可以算出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

 

专项复习卷3线和角的认识与操作

一、填空。

(每空2分,共26分)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画了3条线段,分别长4.3厘米,4.8厘米,4.1厘米,(   )的线段可能是垂线段,因为(              )。

2.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其他几个角都是(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3.锐角是(   )的角,钝角是(      )的角,周角等于(  )度,平角等于(  )度。

4.在墙上挂一幅画,至少需要(  )个钉子,因为(       )。

5.上午9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下午4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

6.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出(   )垂直线段。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5分)

1.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

(  )

2.用放大镜观察23°角,这个角就变大了。

(  )

3.长方形中相邻的长和宽互相垂直,两条长边互相平行。

(  )

4.两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  )

5.直线和线段比,直线比线段长。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下图中的角是由2条(  )组成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下面的图中有(  )条线段。

A.28B.21C.15

3.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钝角后,剩下的一定是个(  )。

A.钝角B.直角C.锐角

4.右图中有(  )组平行线。

A.1B.2C.3

5.用一副三角板拼成的最大钝角是(  )°。

A.120B.150C.135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每题10分,共30分)

3.画一画。

(1)选择喜欢的工具画出下面各角。

105°    150°

 

(2)画出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并过其中一个端点画出这条线段的垂线。

 

(3)画出一组平行线,并以平行线为对边,画出一个长方形。

 

五、解决问题。

(1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14分)

1.要在某村和省道之间修一条路,怎样修最短?

在图中画出来,并说明最短的原因。

 

2.下图中,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吗?

为什么?

 

3.下图中,∠2=60°,请你求出∠1、∠3和∠4的度数。

答案

一、1.4.1厘米 垂线段最短 2.90 互相垂直

3.小于90度 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360 180

4.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5.直角 钝角 6.无数条

二、1.× 2.× 3.√

4.× 【点拨】不一定,比如10°和10°拼成的就是锐角。

5.×

三、1.B 2.B 3.C 4.C

5.B 【点拨】三角板中最大的角是90度,其次是60度,这两个角拼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钝角。

四、1.6 18 2.50 130

3.

(1)

 

【点拨】可以直接用量角器画出两个角,也可以用三角板拼出,105°=60°+45°,150°=90°+60°。

(2)

(3)

五、1.按图中虚线修最短。

原因:

垂线段最短。

2.直线a和直线b不垂直,因为35°+45°=80°≠90°,所以不垂直。

3.∠1=30°,∠4=150°,∠3=30°。

【点拨】∠1和∠2组成一个直角,∠1和∠4组成一个平角,∠1和∠3是对顶角。

 

专项复习卷4 升与毫升、平均数及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一、填空。

(每空2分,共26分)

1.4升=(  )毫升

10000毫升=(  )升

6050毫升=(  )升(  )毫升

3升200毫升=(  )毫升

2.一瓶矿泉水有550(  )。

一桶油有5(  )。

一个热水器的容量是60(  )。

3.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一般为200mL,照这样计算,如果5人献血,一共献(  )升血;如果一共献血15升,那么一共有(  )人献血。

4.四

(1)班参加学校的课本剧海选,七个评委给出的分数为97分、98分、92分、95分、88分、90分、91分,四

(1)班获得的平均分是(  )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四

(1)班的平均分是(  )分。

5.4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其中一个数1改成9,那么平均数是(  )。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2分)

1.计量水、汽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一般用升作单位。

(  )

2.一瓶眼药水大约有2升。

(  )

3.平均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

(  )

4.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L的水比10L的水多

B.1430mL的水比1L水少

C.毫升是比升小的单位

2.一大桶矿泉水大约是(  )升。

A.18  B.60  C.150

3.如下表,丫丫的成绩单不小心被弄脏了,她的数学成绩应该是(  )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均分

83分

98分

91分

A.93B.92C.91

4.红红和亮亮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东东的身高是151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

A.142B.145C.147

四、根据图表填一填。

(1题15分,2题19分,共34分)

1.下面是四

(1)班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

(1)统计图中一个格表示(  )人。

(2)参加(     )组人数最多,有(  )人;(  )组人数最少,有(  )人。

(3)平均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多少?

(列式解答)

 

2.下面是四

(1)班学生从家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统计表:

时间

人数(人)

10分钟以内

6

10—15分钟

16

16—20分钟

12

20分钟以上

6

(1)从家到学校所需时间在(   )时间段的人数最多,有(  )人。

(2)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超过15分钟的有(  )人。

(3)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五、解决问题。

(每题8分,共16分)

1.超市搞活动,学校食堂买了4桶2升的酱油,共花了96元钱,平均每升酱油多少元?

 

2.下面是某超市两种洗衣粉第一季度的销量,哪种洗衣粉的月平均销量更高?

答案

一、1.4000 10 6 50 3200 2.毫升 升 升

3.1 75 4.93 93

5.7 【点拨】把1改成9多了8,平均到4个数每个数多2,所以平均数是7。

二、1.× 2.× 3.× 4.√

三、1.C 2.A 3.B 4.B

四、1.

(1)1 

(2)科技 14 声乐 8

(3)(14+10+12+8)÷4=11(人)

答:

平均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是11人。

2.

(1)10—15分钟 16 

(2)18

【点拨】超过15分钟的有两个时间段,分别是12人、6人,共18人。

(3)

五、1.96÷4÷2=12(元) 答:

平均每升酱油12元。

2.A:

(360+320+280)÷3=320(袋)

B:

(260+300+430)÷3=330(袋) 330>320

答:

B品牌洗衣粉的月平均销量更高。

 

专项复习卷5解决问题

一、填空。

(5、6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把47+27=74,962÷74=13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2.红星小学四年级同学做体操,如果每排站20人,能站15排;如果站成25排,每排站(  )人。

3.在某小区一条长300米的小路的一边,每6米栽一棵树,如果两头都栽,共栽(  )棵树;另一边每隔20米安一盏景观路灯,两头不需要安装,共装(  )盏景观路灯。

4.红红带了23元钱,明明有17元钱,两人的钱凑起来买了两个相同的钢笔,明明需要还给红红(  )元钱。

5.65箱蜜蜂2年可以酿975千克蜂蜜。

975÷65表示(         )。

6.3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750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7小时织布多少米?

列式为(      )。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2分)

1.200÷4÷5和200÷(4×5)的结果相同,运算顺序也相同。

(  )

2.四年级310名同学和8名老师去参观西柏坡,每辆车限乘52人(不考虑司机),一共需要6辆车。

(  )

3.植树问题中棵数永远比间隔数多1。

(  )

4.两个组人数不同,比赛投球,用平均投球数比较。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妈妈买了一桶2升的饮料,若倒在150毫升的纸杯中,能倒满(  )杯。

A.14  B.13  C.12

2.一个小组四人的数学成绩分别为89分、91分、93分、95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  )分。

A.89B.92C.95

3.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21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北京到石家庄大约315千米,约(  )小时到达。

A.3B.4 C.5

4.小红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36秒,照这样的速度,走到七楼还需要(  )秒。

A.48B.60C.72

5.李老师买6个足球和1个篮球用了540元,买同样的6个足球和2个篮球用了720元,则1个足球(  )元。

A.180B.60C.120

四、脱式计算。

(每题4分,共16分)

817÷43×37   35×26÷70

 

328-912÷48754÷(203÷7)

五、解决问题。

(1题5分,其余每题6分,共41分)

1.王老师拿500元为学校图书角购书,王老师最多可以买多少本书?

 

2.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从河道修一条到王庄的供水管道,怎样修最省钱?

请在图中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3.张爷爷买了13只小羊共花了1690元,如果再买16只这样的小羊,需要花多少钱?

 

4.茶壶和茶杯各多少元?

 

5.有324本书,平均放在下面的3个书柜上,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5千米,12小时到达。

从乙地沿原路返回用了15个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7.聪聪的爸爸出了一道趣味题:

湖边春色分外娇,一株杏树一株桃,平湖周围三千米,六米一株都栽到,漫步湖畔美景色,可知桃杏各几株?

答案

一、1.962÷(47+27)=13 2.12 3.51 14

4.3 5.1箱蜜蜂2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蜜

6.750÷3×7

二、1.× 2.× 3.× 4.√

三、1.B 【点拨】此题问能倒满多少杯,应用舍尾法。

2.B 【点拨】此题除计算外,可直接用排除法,平均数一般比最小的大,比最大的小,直接排除A和C。

3.A 4.C 5.B

四、

 

 

五、1.500÷21=23(本)……17(元)答:

王老师最多可以买23本书。

2.

按图中虚线修最省钱。

理由:

垂线段最短。

3.1690÷13×16=2080(元)

答:

需要花2080元钱。

4.杯:

(218-162)÷(6-4)=28(元)

壶:

162-28×4=50(元)

答:

茶壶50元,茶杯28元。

5.方法一:

324÷3÷3=36(本)

方法二:

324÷(3×3)=36(本)

答:

平均每层放36本书。

6.65×12÷15=52(千米)

答: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52千米。

7.方法一:

3000÷6÷2=250(株)

方法二:

3000÷(6×2)=250(株)

答:

桃树和杏树都是250株。

【点拨】一株杏树一株桃,就是桃树和杏树的株数是相同的。

此题为封闭图形四周栽树,同一头栽问题一样,株数和间隔数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