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96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docx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

执笔:

赵晓彪

《经营经济学》自学指导纲要

第一部分本门课程的自学指导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经营经济学,也称管理经济学、公司经济学、企业经济学。

这门课程是工商管理中的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课程。

经营经济学是从经济性角度研究企业经营和企业运行规律的科学。

经营经济学为经理日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

学习这门课程,对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学员运用经济理论和知识,分析研究企业经营环境,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

1、本书共九章。

从结构体系上看可分第一单元企业经营和企业运行的内容及规律,l—4章。

第二单元企业经营和企业运行的环境分析,第5-9章。

具体分为为一个总论,四个部分。

总论主要阐述基本原理这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四个部分为:

消费(需求)行为分析、生产(供给)行为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这四个部分构成企业运行的主要环境、主要内容。

需求、供给、市场、宏观经济政策或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市场这些构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要搞好企业经营,就必须认识这些关系,研究这些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

2、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主要阐述经营经济学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经营经济学概念与基本原理。

第二章主要阐述消费需求理论及运用。

重点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弹性的类型和作用。

第三章阐述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

重点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运用;消费者剩余。

第四章生产成本理论及运用。

重点利润的概念;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规模经济;利润最大化决策。

第五章阐述市场结构理论。

重点市场结构的特征;市场竞争的主要途径;垄断的利弊;垄断竞争市场的利弊和经营策略。

第六章主要介绍博奕论、分析竞争策略。

重点了解博奕、博奕论概念。

第七章主要阐述企业定价理论。

重点定价策略;转移定价与利润中心。

第八章主要阐述信息理论。

重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含义;委托—代理理论。

第九章阐述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国民收入均衡公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附录:

主要介绍成功经营的主要要素。

重点掌握成功经营的王五大要素及相互关系。

三、本门课程的自学和考试要求

自学要求:

本门课程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以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知识为目的。

通过学习提高学员驾驭市场经济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中,每一章都在开头规定了学习目的和要求,在最后列出了考核目标。

前者是对自学的要求,后者则是对考试的要求。

学员要根据学习目的和要求来自学,按照考核目标来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

自学是学习的基础环节。

函授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为此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的复习。

教师辅导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主要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为自学提供引导和指导。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课目。

复习范围以指导纲要所例的内容和重点为主要。

考试题型为指导纲要中所例题型。

因此,自学指导纲要是学习和复习考试的主要材料。

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考核知识点是对考试内容的一般要求,明确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

也就是说,凡考核知识点的内容都在考试范围之内,凡不在考核知识点的内容都不在考试范围内。

考核要求是对考试内容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具体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

所谓“识记”,是指课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过程的知识。

识记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学员要能够准确掌握,并记住。

识记的内容多是以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题型来考核的。

所谓“领会”,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围绕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过程的相关知识、相互关系和互动原理与影响能够理解。

领会是对学员知识能力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领会也就是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因此凡要求领会的内容,学员应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问题的全部要点,不仅要掌握该概念、原理、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应了解和掌握该知识和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与相关知识、理论的关系。

领会的内容一般是通过选择、简答、论述或案例分析的题目来考核的。

所谓“应用”,是指结合识记和领会的基础知识、原理和互动关系,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是对学员知识能力的最高要求,其目的是使学员能够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应用题的考核要求是考核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选择、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题目都可考核应用的内容。

四、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学具体安排》与教材的关系;二是如何通读教材,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三是如何分编、分单元章节系统学习;四是如何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五是如何结合实际学习教材的内容;六是如何处理好自学与助学的关系;七是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练习的关系;八是如何联系相关课程学习教材的内容;

本教材是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之一,它只涉及企业经营的管理,而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

本教材是研究生教材,因此,我们在对本科生教学中,要把握好深度。

主要帮助学员在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下功夫。

工商管理培训课程在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案例教学。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案例来帮助学员理解原理和分析、决策方法。

学习本课程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当前重大现实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采取学习、借鉴、吸收的态度,最终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知识。

应注意掌握均衡价格、边际分析、市场结构、总量分析、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五、本课程考核的试卷结构和题型分析

本课程的平时成绩为20分,考试试卷总分为80分,卷面得分达到48分即为合格。

按照本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试卷中各种题目体现的考核要求所占的分数比例为:

识记部分占%5%,领会部分占35%,应用部分占40%。

试题的难易度分为容易、较容易、难。

较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题目的难易度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易题占16分、较易题占24分。

较难题占24分,难题占16分。

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在不同难易的题目中都可表现出来,因此,不能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与试题的难易度等同起来,当然,一般说来,单项选择题多为容易类题,名词解释和多项选择题多为较容易类题,简答题多属较难题,而论述和案例分析题多属于难题。

但是,单项选择题中也会有较难的,多项选择题中也有难的,简答题中也有较易类题目,案例分析题也并非全为难题。

本课程的试题由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答案单一,学员不能作出与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

而主观性试题的内容开放性强,标准答案也只能是参考性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解答。

但是,客观性试题也并非只考核识记的、内容,也不是靠死记硬背,也可以考查学员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能力。

因此,学员在学习中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

理解和综合运用上,要放在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上。

按照《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学习考试的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第二部分本门课程内容辅导

第一章绪论

1、学习重点:

第一章主要阐述经营经济学的本质和基本原理及对管理决策的影响。

重点掌握经营经济学概念与基本原理。

(1)基本概念:

经营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2)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一、经营经济学的本质

1、经营经济学,又称管理经济学、公司经济学、企业经济学。

从企业角度来看,经济学就是:

按照最大化或最佳原则,利用给定的资源尽可能达到最大效率;或根据最小或最节省原则,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效率而投入尽量少的资源。

这也被称为企业活动的经济性,所以经营经济学就是从经济性角度来研究企业经营和企业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描述。

2、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经理预测变化的能力,还取决于经理适应变化的能力。

经理必须从两个角度把握企业经营环境的特征:

一是微观经济环境;二是宏观经济环境。

3、微观经济环境包括消费者需求、产品定价、产品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这些微观因素影响单个企业在市场的经营和运作。

宏观经济环境不仅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还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形势等因素。

4、经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仅是企业制定最佳经济决策的基础,而且也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领域。

二、经营经济学的八大原理

1、企业经理总是面对资源分配问题。

在购买原材料、雇佣工人、进行投资的时候,经理就是在分配资源。

由于社会上的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企业要有偿使用资源。

因此企业的经理需要做出三种决定: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这是每个企业的经理在决策中都会遇到的,而且都是必须解决的。

只是由于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因而对如何解决以及由谁来做出决定等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

2、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无处不在。

机会成本是指把同一时间和资源用做某项用途时所失去的用做另一最好用途的产出价值。

机会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加以解释,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现有的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制约下生产或提供两种或劳务的极限。

3、理性的经理从边际的角度思考问题。

企业经营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的行动计划进行微量的调整,经济学家将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在许多情况下经理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

边际的概念是大多数经济决策的中心,增加产量是否可以通过创造足够的边际收益弥补边际生产成本,是管理决策的中心。

经理的经营目标就是确定最佳投入(或产出)水平。

4、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样的。

当所有者将自己的企业交给经营者经营管理时,他最关心的是自己资产的增值问题,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企业的目标理论被称为企业的股东财产最大化模型。

股东财产最大化就是要使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最大化。

未来收益就是企业投资在未来年份中各年的收益,未来收益的现值就是未来才能得到的收益在现在值多少。

投资者财产最大化在本质上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不过考虑了时间因素,可以说是利润最大化的动态表述。

在现实中,当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做出决策时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是市场竞争的限制。

5、时间因素决定了企业经营采取的行为。

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企业目标需要放在时间框架中去考虑。

应该在特定的时间框架中讨论利润最大化和其他经营目标。

短期指短期里,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可变。

长期指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6、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进行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会改变。

对于制定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

政策往往改变了人们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没有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因为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所以企业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合理的制度促进行为主体的行为合理化。

7、市场常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由企业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购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他们的决策。

是“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的社会价值,又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

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售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

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8、政府的公共政策有时会改善市场的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

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

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目标不是将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

政府的公共政策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但公共政策也是有利弊的,必须正确地认识它的作用。

三、经济学思考的方式

1、使用科学方法。

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

(1)问题。

正确地选择要研究的经济问题,然后准确地下定义,估量它的数值,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点。

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目标。

(3)原则。

经济原则是对各相关变量关系的概括,经济学的原则就是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即经济分析的方法得到的。

(4)证明。

由经济模型引出的结论只是一种假说,它需要由对现实的经济情况的观测来证明或检验。

把经济模型运用于经济变化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对照,作统计的和历史的分析,当预期的变化符合经验或历史的实际时,原则和理论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5)政策。

经济分析为理性的经济决策提供了基础,但经济决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可行性和其他各种非经济的限制条件。

经济学家力求通过分析的方法。

形成经验和历史所证明的经济原则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经济预测和决策,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重点经济问题。

但是在涉及经济政策问题上,出现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经济学是否应当涉及价值判断,于是经济学由此被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作出客观分析的经济学,它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排除了“价值判断”,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结论可以用经济事实和经验来检验,因此实证经济学通常采用模型法。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它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结论无法通过经济事实和经验来检验。

2、使用假设。

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容易。

如为了研究竞争环境,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经济只有一个部门组成。

通过这种假设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一旦我们理解了只有一个部门的这种假想中的经济,就能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现实经济。

3、使用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一种简化、抽象地描述现实经济运转过程的分析方法。

建立经济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经济原则和经济理论,对经济模型限定的经济情况进行预测。

4、经济学是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析的。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的作用、价格的决定、资源的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门学科。

它就是关于市场调节的经济学。

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有关调节总体经济的学说,它以收入和就业的分析为中心,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理论。

(3)本章节的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经营经济学概念与基本原理。

2、同步自测练习题(答案见后面练习题参考答案,题目序号与答案序号相同,如下列单项选择题1答案为A,下同)

一、单项选择题

1、边际的概念是大多数经济决策的()。

A、中心B、方法C、内容D、主题

2、传统管理决策论集中研究经营目标是()问题。

A、机会成本B、利润最大化C、边际收益D、股东财产最大化

3、企业的长期目标是:

(A)企业利润最大化

(B)企业价值最大化

(C)企业成本最低化

(D)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4、微观经济学又称为——

A分配理论B厂商理论C国民收入D价格理论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

A总量分析B个量分析、个体分析C实证分析D弹性

6、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经济增长理论C经济周期理论D基尼系数。

7、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变化,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是——

A规范和实证分析B微观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管理学。

8、机会成本是指:

(A)在选择一个行动方案时,因放弃了另一方案而做出的牺牲

(B)有可能发生的成本

(C)在选择一个行动方案时,被放弃的另一方案的成成本

(D)从销售收人中扣除正常利润之后得出的成本

9、某化工厂有一台设备A,原购入价30000元,已运行5年,每年折旧3000元,现账面价值(净值)15000元。

但如果现在把它变卖出去,只能卖5000元。

该设备也可经过改造完全替代本厂急需的另一种设备B,设备B目前的价格是20000元,但改造费用为4000元。

问设备A的机会成本应是多少?

(A)30000元(B)15000元(C)5000元(D)16000元

10、在做管理决策时: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11、在生产决策分析中,短期是指:

(A)对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投人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固定的

(B)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投人要素的投人量都是可变的

(C)在这段时间里,至少有一种投人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

(D)这段时间的长度一般小于5年

12、在生产决策分析中,长期是指:

(A)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投入要素的投人量都是固定的

(B)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投人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C)在这段时间里,至少有一种投人要素的投人量是固定的

(D)这段时间的长度至少等于或大于5年

二、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多填、少填、不填均不得分)

1、经营经济学也称()。

A、管理经济学B、公司经济学C、企业经济学

D、企业决策学E、微观经济学

2、经理必须把握的企业经营环境为()

A、微观经济环境B、宏观经济环境C、生态经济环境

D、社会经济环境E、市场经济环境

3、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

A、促进效率B、促进公平C、维护秩序D、调节利益

E、调节运行

4、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的原因是()。

A、外部性B、市场力量C、自发性D、盲目性E、无序性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1、西方经济学通常把对政策行为的福利后果的分析称为规范经济学。

四、简答题

l、经营经济学的内涵?

2、如何把握企业经营环境的内涵?

3、什么是机会成本?

4、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5、什么是规范经济学?

6、什么是经济模型?

7、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五、论述题(讲清基本要点,并联系实际回答)案例分析或者举例说明题

1、试论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决策的两大因素及对策。

2、论述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市场力量:

需求与供应

1、学习重点:

阐述消费需求理论及运用。

重点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弹性的类型和作用。

(1)基本概念:

需求及需求量。

需求曲线。

弹性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一、消费需求的本质

1、需求被定义为:

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按照各种不同的价格意愿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形成有两个条件:

一是消费者对该商品有购买欲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因此,需求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2、每一价格相对应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可以用需求表表示。

在特写的时间内,也可以根据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数据描绘一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解释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3、一般而言,价格越高,则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需求与价格这种反向变动关系,被称为需求规律。

二、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与需求曲线的移动

1、一般而言,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与分布。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6)自身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广告费用的大小。

(7)信贷成本与得到的信贷的可能性。

(8)人口的变化情况。

2、需求的变化因素中,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需求曲线就会左右移动。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加。

三、弹性的概念和弹性的作用

1、除了要理解需求的本质以外,经理人员还必须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经济学家把衡量这种敏感程度叫做价格弹性的测量。

因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计算弹性时,除了考虑商品本身价格外、还要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收入对于产品需求的影响,因此,对于产品的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三种。

2、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用来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大小的一个度量,通常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引起的需求变动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比的比值称为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习惯上简称需求弹性,用公式表示为:

需求价格弹性Ed=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产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3、需求的弧弹性。

衡量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4、需求的点弹性。

它衡量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5、弹性具有如下性质:

弹性值弹性名称典型例子

Ed=0需求完全缺乏弹性少见

Ed=∞需求完全富于弹性少见

Ed>1富于弹性奢侈品

Ed=1单元弹性少见

Ed<1缺乏弹性必须品

6、企业必须掌握弹性的基本性质:

即使产品的需求具有曲线的性质,需求弹性也将随着价格发生变化。

因为原始的价格与需求量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需求弹性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每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价格弹性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

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强度。

(2)替代商品的多少。

(3)商品用途的多少。

(4)用于该商品的支出在总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时间的长短。

8、需求的收入弹性。

这是指在消费者偏好、该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价格不变时,测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动导致一定的商品或劳务和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用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来表示,则为: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实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一般而言,需求收入弹性的数值是正数。

需求收入弹性是正数,但小于1,这类商品为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为奢侈品;当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时,这类商品为低档商品。

9、需求交叉弹性。

它是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的百分比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的变动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A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B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交叉弹性为正数时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为负数时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交叉弹性如果接近于零,表明两种商品既不互补品,也不是替代品。

10、需求弹性的应用:

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时,价格上涨会降低需求量,但总收益却上升;价格的下降会增加需求量,但总收益却会下降。

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价格上升导致销售量暴跌,总收益下降;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暴涨,总收益上升。

(3)本章节的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弹性的类型和作用。

同步自测练习题(答案见后面练习题参考答案,题目序号与答案序号相同,如下列单项选择题13答案为A,下同)

一、单项选择题

13、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大小的是()。

A、价格弹性B、供给弹性C、需求的交叉弹性D、需求的收入弹性

14、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时,价格上涨会降低需求量,但是()。

A、总收益却下降B、总收益却上升C、总需求却增加D、总需求却减少

15、需求的变动是指:

(A)因价格发生变动引起了需求量沿需求曲线发生变动

(B)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均发生了变动

(C)因供给曲线发生变化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D)以上都不是

16、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

(B)产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相关产品的价格

17、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