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55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学期教案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简介奥尔夫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语言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放松身体、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对语言中节奏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语言中的节奏。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语言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1、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2、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语言与动作的节奏训练时节奏训练的两种方式。

学生熟记各种基础节奏进行训练。

音乐知识

卡尔·奥尔夫本人简介和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基础音节、词语和集体朗诵找齐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体验游戏

根据奥尔夫的核心理念——“亲身参与到音乐当中”,让学生参与游戏。

声势依次加入音乐中。

让我们常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让我们常在一起呀,快乐无比。

看新朋友老朋友在一起笑哈哈,

让我们常在一起呀快了无比。

第一遍:

跺脚。

第二遍:

跺脚+拍手。

第三遍:

跺脚+拍手+拍腿。

第四遍:

跺脚+拍手+拍腿+拍肩

第五遍:

跺脚+拍手+拍腿+拍肩+捻指

二、互相认识

互相了解是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前提,也是建立良性的课堂互动的基础。

首先教师介绍自己主要简历之后阐述上课的理念和习惯。

用替换或创造歌词游戏加入音乐中。

让我们常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让我们常在一起呀,快乐无比。

看XX拉着XX,XX拉着XX在一起笑哈哈,(如:

1、看郑静拉着赵洋,赵洋拉着郑静。

2、看郑静拉着赵洋,赵洋拉着念祖,念祖拉着戈翔)

让我们常在一起呀快了无比。

三、了解这门课

简要介绍卡尔·奥尔夫的生平,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和理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培养学生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音乐。

四、分享

讨论、发表自己的课程感受。

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的节奏,并准确模仿。

下节课回课。

形成性检测

编号

检  测 内容

检测结果

1

奥尔夫简介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3

基本声势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2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节奏朗诵1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语言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放松身体、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对语言中节奏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语言中的节奏。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语言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3、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4、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语言与动作的节奏训练时节奏训练的两种方式。

学生熟记各种基础节奏进行训练。

音乐知识

了解“什么是节奏”,掌握发现生活中节奏的能力,掌握节奏朗诵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基础音节、词语和集体朗诵找齐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一、回课

学生分组表演上节课课后作业,教师指点。

二、节奏学习

1、字词、名字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

|♩♩|、|♫♩|、|♫♫|

王刚李天天任青拉初

快速训练学生创编节奏词。

要求是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词。

按两拍子说,每种节奏型,每人大声说一种交通工具的名称,拍子要一样的,内容不能错,不能重别人说过得词,

先让学生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训练,再拓展到学生熟悉的事物,如动物名、食品名、交通工具、植物名、动物名、地名、世界名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手拍两拍子,为每个学生打拍子(当出现错误停下,说对了再往下面说)。

提示在幼儿园这种联系不能过长。

三、声部联系

出示三种节奏型,教师指挥,全体学生一起念

|♩♩|、|♫♩|、|♫♫|

卡车拖拉机公共汽车

将全班分两组练习

|♩♩|、|♫♩|

卡车拖拉机

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小节)进入,成为二声部,反复念数遍,基本整齐后,交换声部

加|♫♫|成三个声部,同样要交换声部。

公共汽车

待基本念齐节奏,可适当变换音量,甚至变换速度(快与慢),变换连音与短音(银色)

四、节奏短句练习

|♩♩|、|♫♩|、|♫♫|、|♫♩|

(今天下雨了)(妈妈不让我出门)

在字词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到短小的“节奏基石”。

我国有大量的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可供选择作素材来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由学生即兴创编语言短句,以各种方式组合。

这样每一个短句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做多种组合。

这样每一个短句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多种组合游戏,由学生创造,并以此进行多声部节奏训练。

这里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学生念得顺口,句子结尾要有结束感。

课后作业

分组创编四拍子的节奏,并有多声部。

下节课回课。

形成性检测

编号

检  测 内容

检测结果

1

字词中的节奏

2

短句中的节奏

3

将基本声势加入节奏中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3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节奏朗诵2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语言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放松身体、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对语言中节奏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语言中的节奏。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语言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5、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6、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语言与动作的节奏训练时节奏训练的两种方式。

学生熟记各种基础节奏进行训练。

音乐知识

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目标,就是开发人的与生俱来的节奏感潜能,并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将被动的本能变成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有创造性的劳动者的教育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多声部节奏朗诵;有力度对比的节奏朗诵练习

单声部练习,加入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基础音节、词语和集体朗诵找齐、单声部练熟再练多声部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回课

学生分组表演上节课课后作业,教师指点。

二、节奏练习

三条短句的节奏练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要求学生为短句编节奏,每句四拍或八拍,要念得顺口,三条句短句最好节奏互补,

甲组:

万丈高楼平底起,万丈高楼平地起。

乙组:

不入虎穴0,焉得虎子0.

丙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班分成两组,先进行乙句、丙句两个声部的和说,再交换声部练习。

分三个组,一个一个声部进入,三声部和说,再交换声部反复练习

练习各个声部的进入与退出,从单声部、二声部到全体各种形式的组合和链接。

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进行音量、速度的变化以及对比的变化练习。

进行连音、短音的训练。

三、节奏乐器(多声部)与朗读练习:

《唐僧骑马》拍腿、拍手与朗读

唐僧骑马咚咚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

唐僧八戒真糊涂,

四、分享

讨论、发表自己的课程感受。

课后作业

分组节奏朗诵儿歌或童谣、谜语。

下节课回课

形成性检测

编号

检  测 内容

检测结果

1

二拍子、四拍子、八拍子节奏

2

单声部多种节奏

3

单声部到多声部过度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4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节奏朗诵3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语言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放松身体、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对语言中节奏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语言中的节奏。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语言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7、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8、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语言与动作的节奏训练时节奏训练的两种方式。

学生熟记各种基础节奏进行训练。

音乐知识

了解“什么是节奏”,掌握发现生活中节奏的能力,掌握节奏朗诵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多声部节奏朗诵;有力度对比的节奏朗诵练习

单声部练习,加入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基础音节、词语和集体朗诵找齐、单声部练熟再练多声部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回课

学生分组表演上节课课后作业,教师指点。

二、童谣节奏练习

通过学习用多声部节奏朗诵(二-三声部)论说,并加律动(声势)为其伴奏,体验期乐趣。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边教边用手拍节拍|♩♩|,基本会连起来说儿歌。

边念边围成圆圈走,手也跟着节拍。

围成两个圆圈论说。

分三个组论说(分三组边念边走圆圈)

将拍手改为念儿歌节奏,不必顾忌脚,孩子们会自然地按节拍走。

分三组:

一组拍手|♩♫|

一组跺脚|♩♩|

一组说儿歌

(交换声部)

每个学生用三种节奏说和律动(拍手、跺脚)

围成两圈或三圈论说和律动。

吃面条

运用不同的成语和谚语编排成多声部节奏。

每一个声部并很难,连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丰富的多声部作品。

这就是奥尔夫所说的列序式的,固定音型的形式。

对于儿童来说,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他们非常熟悉。

童谣、儿歌里鲜明的节奏型,就是儿童学习节奏很好的教材。

孩子们在稳定的拍子中一边念儿歌一边加上肢体动作,准确的节奏感就这样得到了训练。

还可以把某个童谣或者儿歌加上声势作为主部,每次说唱、演奏完后,再由另外的同学演奏一段即兴四至八拍的节奏,然后再重复一遍主部,再换一个学生即兴演奏一个新的节奏,如此反复即是回旋曲。

这些活动完全不用乐谱,孩子们极易记住和掌握,再加上即兴,会令他们兴奋不已。

 

四、分享

讨论、发表自己的课程感受。

课后作业

分组节奏朗诵儿歌或童谣、谜语。

下节课回课

形成性检测

编号

检  测 内容

检测结果

1

二拍子、四拍子、八拍子节奏

2

单声部多种节奏

3

单声部到多声部过度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5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节奏朗诵4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语言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放松身体、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对语言中节奏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语言中的节奏。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语言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9、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10、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语言与动作的节奏训练时节奏训练的两种方式。

学生熟记各种基础节奏进行训练。

音乐知识

了解“什么是节奏”,掌握发现生活中节奏的能力,掌握节奏朗诵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多声部节奏朗诵;有力度对比的节奏朗诵练习

单声部练习,加入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基础音节、词语和集体朗诵找齐、单声部练熟再练多声部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回课

学生分组表演上节课课后作业,教师指点。

二、学习奥尔夫节奏课例

教学目的

通过语言节奏、声势(律动)、奏乐等综合练习,提高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1、一起按节奏念一遍

2、在一拍休止符跺脚

3、讨论这里有几个人物,分两组念,再交换声部念

4、注意念时的语气,一组用木质打击乐器敲半拍休止符,另一组用皮革乐器敲一拍休止符(这时说和敲时交叉进行的)

5、交换说和敲的声部

6、将说的节奏换成打击乐器

一拍用金属乐器半拍用双响筒两拍用散响类

7、在两组说的人中分出三个声部,这样就有五个打击声部了,仍然分两组说,每个人又说又打,说和奏不同节奏对协调能力是个锻炼

8、也可以只奏打击乐器,这样打击乐的合奏又是别有一番味道。

在实际教学中,师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本地文化特征都应是整个音乐教学借鉴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这也是奥尔夫教育原理中特别强调的。

 

四、分享

讨论、发表自己的课程感受。

课后作业

学生分组创造新对话,运用语言节奏、声势、奏乐等方式展出。

下节课回课

形成性检测

编号

检  测 内容

检测结果

1

各种语言节奏

2

单声部多种节奏

3

单声部到多声部过度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名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6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13学前7、8、9班

授课时数

二课时

授课教师

郑静

授课内容

动作在音乐教学中1

使用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学目标(实训目标)

课程标准:

1、从体验入手,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

2、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3、初步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践要求

4、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态

知识目标:

感受由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作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

能力目标:

学会用身体作为乐器、跟随节奏。

情感目标:

1.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

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2.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感受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愉悦心情。

教材分析(实训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场所了深远的影响。

它主要是训练音乐中的节奏感。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初次学习音乐中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口传身教讲解、示范、让学生多观察、练习和实践达到课程标准。

实训准备与步骤

实训准备

11、教学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准备

12、教具准备:

电视、影碟机、U盘等。

实训要点步骤

1、教师示范2、要点讲解3、学生学习4、分组学习5、实践

规范要求:

节奏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旋律不能脱离节奏。

音乐知识

声势训练的四种基本形式:

跺脚、拍手、拍腿、捻指。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声势形式与方法

单声部练习,加入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节奏感的同学来说,节奏感的训练是难点。

采用模仿、练习、再由单声部练熟再练多声部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回课

学生分组表演上节课课后作业,教师指点。

二、学习奥尔夫四个声势

拍手

先以右手尖击左手掌根,注意音量、音色的特点,然后边拍向前移至掌心,此时声音像有共鸣似的,音量较大,再向前音量又会变小,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了解拍手会因部位的不同而产生音量、音色的变化。

一般练习采用右手拇指外的四指击拍左手掌心,左手一般不动,主要是右手击掌,音量大小也由右手控制。

不要用两手对拍,对拍会影响速度

拍手还可以包括拍掌背、手背对手背、指尖对指尖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和对不同拍法产生的音色特点的体验的教学方法。

跺脚

分站姿与坐姿两类,一般是脚掌跺脚,左右脚均可,并鼓励左右脚都会用,特殊的用法是脚跟或前脚掌着地,用脚画弧线、圆线等等。

跺脚也由音量、音色的变化,感觉越细微越好。

跺脚声音比较低沉,在合奏中宜担任节拍重音的声部,跺脚的节奏不易过密和复杂。

拍腿

双手自然置于膝部,双臂放松。

双手拍打。

也可以单手拍腿,由于动作自然,所以是四种声势最容易做的,快速做时比拍手更容易和不易紧张。

拍腿可拍出更为丰富的节奏花样,且本身可做二声部练习,就使它成为学习打击乐、音条乐和键盘乐1前的最佳准备练习。

拍腿声音不够鲜明,合奏中不可单独在重拍使用,会使节拍重音不突出。

训练十六分音符节奏时比别的声势容易。

捻指

中指、拇指相捻发出的响声,许多人尤其是儿童很难做到,也可以弹舌发生代替捻指发声,捻指可用不同的姿势、高度做,它在四种声势中极少单独训练,多为结合其他声势练习。

捻指音量最小,但声音较高,有时可以发出尖锐明亮的响声。

一般不宜用在重拍及复杂而快的节奏中。

除了四个声势基本形式外,现在发展处更多的声势形式,可以从头、脸到全身各个部位的拍打获得极丰富的节奏和音色。

我们可以从我国各地的民族民间歌舞中找到它的原型,再移用到教学课堂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又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四个声部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