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参考资料
说明:
本课程教材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主编)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等主编)两种,由于本学期同学们只领取到第一种,因此,本课程主要考核《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主编)所涉及的作家作品,适当选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等主编)所涉及的部分作家作品。
特此说明。
一、复习篇目
[精读篇目]
《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秋夜》、《天狗》、《荷塘月色》、《死水》、《再别康桥》、《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雨巷》、《我爱这土地》、《小二黑结婚》、《金锁记》、《围城》、《白毛女》、《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百合花》、《“锻炼锻炼”》、《茶馆》、《永远的尹雪艳》、《小狗包弟》、《致橡树》。
[泛读篇目]
《凤凰涅槃》、《发现》、《一句话》、《雪花的快乐》、《偶然》《别了,哥哥》、《血字》、《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弃妇》、《我是一条小河》、《大堰河—我的褓姆》、《王贵与李香香》、《沁园春·雪》、《有的人》、《回答》、《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鱼化石》、《山民》、《礁石》、《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伤逝》、《春风沉醉的晚上》、《春蚕》、《林家铺子》、《寒夜》、《月牙儿》、《莎菲女士的日记》、《荷花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小城三月》、《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受戒》、《异秉》、《陈奂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寄小读者》(七、十)、《背影》、《傅雷家书》、《怀念萧珊》、《我与地坛》、;《日出》、《三块钱国币》、《屈原》。
二、复习要点
知识类内容:
上述作品的作者、体裁、核心意象或基本故事、主要人物、重要句子。
论述类内容:
对上述作品展开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分析或意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
赏析类内容:
从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等角度,赏析一首(或几首)诗、一篇散文或小说的片断。
三、复习策略
[论述类内容]
1、《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
鲁迅这篇作品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可谓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如何认识阿Q形象及其意义?
基本思路: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其中的阿Q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长期的论争。
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他没有土地,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
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他不敢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即瞧不起未庄人,又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更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转而欺侮更弱小者。
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
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虽然阿Q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但是,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仍然是带着传统观念来理解眼前的革命的。
阿Q的革命观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
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用健忘来淡化所受欺侮和屈辱。
总之,阿Q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
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以“提出病若,引起疗救的注意”,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阿Q正传》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3、天狗形象分析
《天狗》是《女神》中反映诗人的自我意识最突出的诗篇。
在天狗这个意象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到“五四”个性解放给中国青年带来的巨大鼓舞。
其中充满着生命的饥渴,同时又感到充溢着生命力的涌动;在生命力的流泻中感到狂喜和惊异。
表面上是对一个传统故事的戏拟,诗的叙述者天狗讲述的是在内外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追逐。
在外向的层面上,他讲述一种吞食行为,不但吞食天体,还要吞食宇宙。
通过这样的吞食,他将自身等同为一切光和能的总体聚合。
在内向的层面,叙述者则是报告了一个穿透过程。
他在将自己剥皮食肉吸血之后还要咬啮自己的心肝,最后进入神经,穿过骨髓,到达大脑。
这两个内外空间在天狗叙说中的前后安排有着特定的作用:
诗的前半部分的外向吞食行为被表现为一个能量积聚过程,诗的后半部分的内向穿透则是一种剧烈的能量宣泄。
因此说,天狗的意象隐含着“吞食”和“穿透”这两个基本母题。
前后空间的转换带来了意象的复合性和多义性。
于是,“我便是我”不仅是对“自我”在时空延续上肯定,同样也是在时空极限处遭遇到自我时发出的惊呼,甚至“我的我”这种暴力的一致性也要面临自身的断裂。
总之,“自我”在《天狗》的叙事中是个问题而不是一个答案,是困惑而不是灵感,是欲望的对象而不是欲望的源泉。
最终使《天狗》的汹涌能量无处安放的原因是言说者自己身份的无法确定,无形中造成了“自我”的多重性。
参考阅读:
试分析《女神》中的“自我”意象
人们一般认为,《女神》是郭沫若内心情感和情绪的自然流露,是青年郭沫若“自我表现”的产物。
那么,该如何认识《女神》中的“自我”意象呢?
“泛神论”是如何借助这个“自我”得到表现的?
①《女神》中的“自我”不是那种普通的抒情主人公,而是一个“大我”的形象,是“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自然与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统一。
这种统一,蕴有鲜明的现代科学意识。
正是通过歌颂“自我”与大自然,青年郭沫若所接受的泛神论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万物有灵的思想一方面跟他当时蔑视权威偶像、张扬个性的精神相吻合,另一方面激发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把宇宙万物拟人化、诗化,视为有生命的抒情对象。
在《女神》中,最突出地反映了诗人的自我意识的诗篇是《天狗》。
此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等篇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动的精神的统一的命题。
②《女神》中对“自我”的歌颂又是与对旧我的否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便是否定旧世界、歌颂新生的光彩夺目的诗篇。
③与否定旧世界、歌颂新生的主题相联系,郭沫若还热情歌颂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旧传统的叛逆者(如《匪徒颂》等),同情并赞美劳动人民(如《地球,我的母亲》等),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如《炉中煤》等)。
④总之,《女神》中的那些优秀诗篇,都活跃着一个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
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热情洋溢,对自我的力量充满自信、对光明的未来无限向往的“五四”青年,他厌恶一切陈腐的事物,厌恶平庸无为的生活,憎恨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冷酷,赞美一切新鲜的生命,崇拜一切具有旺盛生命活力的伟大事物,同时也在自己的青春生命力面前感到惊异和欣喜。
动的精神、反抗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构成了《女神》的主旋律。
4、结合《死水》一诗简述闻一多的“新格律诗”主张。
作为前期新月派的主将之一,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派诗人(包括徐志摩)有着很大影响。
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这些主张。
诗集《死水》以其新格律体的模范实践,成为闻一多对新诗发展的独特贡献。
其中《死水》一诗堪称典范、
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9个音节),这9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3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词结尾。
加以每节换韵,富于变化,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很强,确有音乐般的美感。
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
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建筑美是“三美”诗论中着意之处,在新诗形式美的探索中别具一格。
虽间有刻意求工、雕琢过甚之弊,而被讥为“豆腐干”或“麻将牌”,然而,从总体上看,应予肯定。
5、吴荪甫形象分析
《子夜》的人物众多,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
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雄心勃勃的、有发展民族工业理想、有实力有魄力有手腕、然而最终只能向买办资本家屈服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①吴荪甫生活在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社会中、他想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困难重重。
他表现出的果敢、冒险、刚强、自信,确实显示了他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
吴荪甫虽有魄力、有铁的手腕和管理才能,但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ZF的联合压迫下,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可避免地走向虚弱、颓废,甚至企图自杀,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致使弱点。
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
②吴荪甫的性格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
他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
他是一个既暴躁又冷静、既顽强又脆弱、既求实又迷惘、既正经又荒唐的矛盾人物,他的这种两重性格是由其阶级地位、社会环境决定的,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吴有甫在思想上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他政治上反动,看不惯一切新生事物,甚至连新诗也看不惯。
他虽然反对军阀混战,因为这不利于发展工商业,但又寄希望于汪派军阀的胜利。
最后,他成了买办,只能投身于帝国主义的怀抱,这是吴荪甫始料不及的,也是不以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国内工农的革命斗争,堵死了他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子夜》写吴荪甫这样有魄力、有胆识的特殊资本家,最后也不得不走上破产的道路,就更突出地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同命运。
吴荪甫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又表现了独特性和时代色彩的人物形象,无疑是《子夜》中最成功的,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6、觉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觉新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的青年,是一个被专制的宗法教义扭曲变形,逆来顺受,甚至助纣为虐的复杂人物。
在小说中,他是被作为“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的代表人物来描写的。
他上过“洋学堂”,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他所处的家庭地位和长期的封建教育使他无法摆脱重负,他变成了一个“二重人格”的人,“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
二重人格的觉新在处理大家庭事务中对长辈们所采取的是妥协的态度。
他不满意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的压迫,但他不敢反抗也不愿反抗,甘心断送自己的青春、理想和幸福,他同情弟妹们对封建家庭所作的种种斗争,但又不敢公开支持,甚至还常常从维护封建大家庭的立场出发调和矛盾,劝说弟妹屈从长辈的意志,他这样做的时候,内心又充满矛盾和痛苦。
不抵抗主义终于活生生地把觉新断送了。
觉新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深刻复杂性的艺术形象,他的思想、性格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深深地打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可以说,他是光明与黑暗、新与旧交替的时代的产物。
觉新的一生,与其说是一个性格的悲剧,不如说是一个生活、社会的悲剧。
7、祥子形象分析
[祥子的悲剧有何社会意义?
]
①小说通过祥子的遭遇,挖掘出造成劳动人民悲剧命运的社会和阶级根源。
祥子的名字前面被人们冠以“骆驼”两个字,不只是由于他身材魁梧有力气,主要是他的性格中有骆驼的气质——在迷茫无际的瀚海中,向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坚韧地勇敢跋涉,绝不回头,绝不松懈。
但在黑暗社会的重压下,在统治阶级各色人物,包括虎妞的种种形式的掠夺、敲诈、盘剥、腐蚀之下,他的奋斗一次次地失败了,尤其是他的“骆驼精神”被毁灭了,使他不得不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祥子的生活道路,是那个社会劳动人民的必然归宿。
②祥子的性格合乎逻辑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在旧社会,劳动者想凭借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可能的。
作者写出祥子的经历,实际上批判和彻底否定了他的这种在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奋斗方式,明确指出他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同时借车夫老马的话,用成群的蚂蚱布成阵势可以吃掉成片的庄稼,说明劳动者只有联合起来,走集体斗争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何认识祥子性格的悲剧内涵?
]
祥子的性格具有深刻的悲剧内涵。
作者表现祥子的典型性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条悲剧创作的重要的现实主义原则。
作者刻画祥子的形象并不停留在一般性格特征的表现上,而是随着人物一次次的不幸遭遇,着力表现他精神毁灭的过程,
从而深刻揭示出他的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祥子的性格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祥子的第一次买车,第二次攒钱再准备买车,充分表现了他坚韧顽强的性格。
孙侦探诈取他的血汗钱后,祥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由倔强的性格到心灰意懒,从省吃俭用到得乐且乐。
虎妞难产死亡,小福子自尽,沉重的打击使他一蹶不振,最终陷入了颓废堕落的境地,一个要强、体面、健壮的样子竟然变成了一个“刺头儿”,跟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他抽烟、喝酒、耍无赖、下“白房子”;他敢于揍巡警,敢于在那些强横而吝啬的先生们的洋服上弄几个大手印,为了几个钱把他们细小的胳膊攥得发疼。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祥子的性格变化过程,使我们看到,反动势力剥夺掉的不仅是他的车子和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奋发向上的生活意义和人生目的。
在这里,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祥子肉体上的死亡,而是人物高尚品质的丧失殆尽,即精神上的毁灭。
作者意味深长地说: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
”古人说:
“哀莫大于心死。
”作者写出了一颗“死去了的”心。
这正是祥子形象具有特别强烈悲剧意味的原因所在。
参考阅读之一:
如何认识虎妞这一形象?
①虎妞从刘四那里继承了剥削者的精于算计,惟利是图的思想和粗俗的市侩习性。
刘四是个从前清时起,就在街面上讲究所谓“字号”的地痞土霸,干过种种坏事。
到了民国,他又开起了车厂。
他的车租既比别人的高,还有办法让车夫们情愿到他这里来租车,受他的剥削。
虎妞在这方面酷肖其父,她和刘四一里一外,把个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车夫们没有人敢跟他“耍滑头”的。
虎妞嫁给祥子以后,不让祥子去拉车,幻想着将来还回到人和车厂,去继承父业,继续过剥削的生活,她身上没有半点劳动妇女那种勤劳持家的品质。
即使是在回人和车厂的希望破灭之后,她仍然是大手大脚地花钱,使她和祥子的生活日见窘迫。
尤其是她剥削小福子,从小福子被迫当暗娼的事情上捞钱,足见其丑恶的灵魂;从她对小福子经历的歆羡上,更可见她内心的空虚和心理的变态。
②虎妞勇敢地反抗父亲的自私,要追求自己在婚姻问题上的自由和幸福。
由于刘四经营人和车厂离不开虎妞的帮助,他便一直没有给虎妞找婆家;也由于虎妞自己相貌丑陋,“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致使三十七八岁了也没有人敢娶她。
她追求爱情,渴望过正常家庭生活的愿望长期得不到实现,感情郁积得不到疏通,所以发生了性变态心理。
她诱骗祥子,使祥子不得不跟她结合时所使用的手段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是卑劣的,也正是她的性格,特别是她变态心理的集中表现。
在给刘四祝寿的宴席间,当刘四明确表态不许虎妞下嫁祥子时,虎妞的强烈反抗性终于彻底爆发了。
她的确像一只在生活的牢笼中被关得发了狂的猛虎,为了获得自己所认定的所爱,便不顾一切。
她尖刻地揭刘四的老底,并且公然宣告自己肚子里“有了”,“是祥子的”,想以既成事实来逼刘四让步。
当父女俩闹翻之后,虎妞索性自聘自嫁,大张旗鼓地坐着花轿招摇过市。
她此时的行动,与其说是受理智的支配,不如说是受猛烈喷发的感情所左右,虎妞在婚嫁问题上的这种前无古人的勇敢做法,是她的性格,她的经历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有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的因素在内。
参考阅读之二:
如何认识老舍小说的京味儿?
答:
老舍作品追求幽默,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浅白的口语.因而其小说雅俗共赏。
作为北京人的老舍,自然对北京口语(包括下层劳动人民的口头语)很熟悉、有感情,加之留意加工,提炼精粹,于俗白中求精工,真正“烧”也了白话的香味,也就是响脆晓畅、俗不伤雅的京味儿。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京味”,不仅是指其小说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从而具有民俗学价值,而且表现为小说的整体氛围以及作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刻揭示与生动描绘。
老舍作品鲜明强烈的京味儿在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融合中获得精湛自然的完美表达,这不是一般的运用方言土语的那种浅表层次的追求所能达到的,它最终来源于北京人老舍对北京深刻的理解与情愫。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了他全部复杂情感的。
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高雅、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与赞叹,以及对这种美在现代中国正日渐丧失的感伤与惆怅,同时也对北京人因这一“文化过熟”造成的柔弱、无用而扼腕再三。
8、试述沈从文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沈从文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沈从文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
在题材选择上,他喜欢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最擅长描写本身就富有牧歌因素的爱情,如《雨后》、《三三》、《边城》等;在结构上,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美。
如《边城》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绳渡,碧溪的竹篁、白塔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勾画出一幅湘西风景图和风俗画。
其次,重视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也是沈从文小说的重要特色。
沈从文常常直截地把主体情绪投注到人象和物象之中,使之带上鲜明的情绪色彩,像《柏子》、《萧萧》这些有很强的写实性的小说中,沈从文把自我情绪投注到柏子和萧萧等人物的身上,使之均着我之色;或者借助于记“梦”和象征曲折地表达主体的情感评价,酿造浓郁的抒情性。
同时,沈从文小说为了追求理想的人生形式又自觉地掺入了“梦”的成分,因而又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如写爱情悲剧的《月下小景》、从人物到环境都理想化了的《边城》等。
为了强化抒情性,记“梦”之外,沈从文小说还善用象征。
《菜园》里的菊花,《夫妇》中的野花,《八骏图》中的大海,其涵义都超越了形象本身。
至于《边城》更是一种整体的象征。
不但白塔的坍塌和重修分别象征着古老湘西的终结和新的人际关系的重造,而且翠翠的爱情波折和无望等待从整体上成了人类生存处境的象征。
总之,作者主观情绪的投射,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抒情容量,使之具有了一种诗化效果。
第三,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是沈从文小说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沈从文有文体作家之称。
他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也不拘常格。
他的小说在结构上追求自由,随物赋形,采用过对话体、书信体、日记体、童话、神话等多种体式。
他的小说语言是在杂糅古典文学的句式,提炼湘西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朴讷却又传神”(凌宇,1985)。
总之,沈从文以其独特的风格为京派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蘩漪形象分析
①繁漪是《雷雨》中最令人难以把握但又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也是被作者称之为体现“雷雨”性格的人物。
②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资产阶级女性,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于冲破一切桎梏,急切地渴望着自由,渴望着活跃的精神生活,但周家这口“残酷的井”扼杀了她的生机。
18年枯燥、平庸的婚后生活和周朴园的极端专横,使她走上了一条看似违背常理,然而又是必然的畸型生活道路。
她在绝望中错误地把周萍的爱情当作援引自己脱离苦海的一根小草,她对周萍不顾一切地爱,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可怜和屈辱。
当她感到与周萍私通得到的却是欺骗和侮辱时,她由绝望变为疯狂、热情变为冷酷、强悍变为怨毒,以“雷雨”般的反抗力对周家父子两代的罪恶进行了报复性的揭露。
③在同周朴园的矛盾、斗争方面,繁漪的性格明显地发展着:
在第一幕喝药的场面里,是周朴园居高临下,处于主动,而繁漪则处于被动的、退让的地位;在第二幕里,当周朴园催繁漪去看病时,她的态度就不同了,已经处于与周朴园对峙的地位;到了第四幕,繁漪从鲁家回来遇到周朴园时,优势就转到了繁漪一边;到最后一场,繁漪更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把周朴园庄严的外衣、伪道德的面具撕开了。
当周家全面崩溃时她也走上精神毁灭的道路。
④在作品中,繁漪是一个遭受着双重压迫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作者对繁漪是持肯定态度的。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知识女性,她被迫嫁给了极端专制的周朴园;而她舍弃名誉、地位、甚至生命与其相爱的周萍,又对她“始乱终弃”。
她正是在这样一种境地里,才变成了一个忧郁阴鸷的人,并且在心底里升腾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
她的反抗是一个被压迫女性对不合理的封建家庭“秩序”的揭露和控诉。
在繁漪身上,我们看到了“五四”个性解放思想的深刻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繁漪这样一个女性身上的表现是变态的、复杂的;惟其如此,这一形象给人的印象也就更为丰富,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参考阅读之一:
如何认识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
剧本通过周朴园形象对封建专制统治作了深入揭示。
①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他的虚伪、冷酷、专横。
为了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成亲,周家人把产后才三天的侍萍赶出门外,尽管此事主要是封建家长作主,但周朴园本人并没有反抗的表示,而是默认了;他并不打算认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也不想让周萍知道自己的生母。
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他见到侍萍后,马上想到的是她来要钱,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侍萍到周家来的惟一理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几乎毫无缘由地折磨蘩漪,强迫她必须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个服从的榜样,把药喝下去。
在这个家庭里,“他的意见就是法律”。
②周朴园本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子弟,是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他成为一个资本家;可是,他从父辈那里禀承的封建思想却并没有多少改变,在“仁义道德”幌子掩盖下,他采取的是冷酷的封建专制手段。
③作者在着力刻画周朴园的这种基本性格的同时,也揭示了他身上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如他对侍萍一直怀有某种内疚,对鲁大海也并非毫无亲子之爱;然而这些只有在不损害他的尊严,不危及其根本利益时才有所表露。
这恰恰说明现实的人性根本上是受现实的阶级关系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
参考阅读之二:
《雷雨》艺术特色分析
展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雷雨》的艺术特色之一。
作者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集中地描写了资本家的家庭生活。
剧中的周朴园是一切灾难和不幸的创造者。
剧本通过八个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的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兄妹、主仆的冲突,组成了一幅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网,层层交叉,互相牵连,曲折紧张,变化万千。
人物一出场就剑拔弩张地投入冲突,看来似是意料之外,实际完全在情理之中。
表现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是《雷雨》的艺术特色之二、剧本结构是典型的封闭式,即把时间和空间上有普遍联系的生活现象集中到时间空间有一定限度的舞台上来。
作品着眼于周、鲁两家30年来的旧恨新仇,而落笔于从“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光景”的16小时之内。
地点基本上在周家客厅里。
这就需要把人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