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430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职业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类别综合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二○一○年五月

4、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兴趣的教学方法。

5、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

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

因此,职业学校要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切实改变文化基础课程目前的尴尬局面。

1、理论研究价值

学习外地成功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经验和多元智能论等理论,以及如何合理定位文化基础课程的方法,将这些先进经验和理论与本校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教育案例提炼在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的相关理论。

2、实践研究意义

文化基础课程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

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学校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素养是很难在社会长期立足的。

在系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基础课程的合理定位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利用有效的方法转变观念,通过文化基础课程的合理定位,使学生专业技能能得到稳步快速的发展、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力争达到让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目标,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通过案例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得到迅速成长。

四、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由原来中专、技校合并升格和成人高校改制而成的职业院校,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职业院校,发展十分迅猛。

但随之而产生的诸如办学体制、机制、模式、师资、教材、教法以及硬件设施条件、软件管理思想观念、理论政策导向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诸多问题中,基础课如何定位才能确保学生的基本素质合格的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现状的基本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一个学习不良现象大于90%以上的特殊异质群体。

形成这一异质群体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应试教育。

根据多年来从事“两课”教学作业批改的积累统计:

仅标点符号不能准确使用者,初中入校生平均达94%,高中入校生平均达81%。

经过七至八周的反复矫正,可分别降到10%和23%。

能够准确审题答问、书写认真工整、文字通顺、层次条理分明、表述完整者不足8%。

这种状况,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只注重精英培养,严重忽视了对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不仅仅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是如何确保学生整体素质合格的问题。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显著特色,且不受困于升学率的学校,没有了升学率,就没有了压力,学习就没有了动力。

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对文化课学习有兴趣的几乎没有。

从学习目的看:

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认为学文化课没意思,一提文化课就头疼;还有学生认为,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文化课,已足够了。

从学习基础看:

多数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能力差。

表现为:

错别字普遍存在,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听课抓不住重点,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三言两语,逻辑性不强,阅读能力差,似懂非懂,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各种文体弄不清楚,从学习习惯看:

多数学生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这就是我国当前职业学校办学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研究如何实现文化基础课程正确定位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内容

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厌学的诸类因素设计相应教育、教学、活动策略。

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

1、中职学校教学模式与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的实验研究,探索职业教育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2、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体系与学生就业的实验研究。

3、中职学校理论教学与文化基础课程的实验与研究。

4、中职学校实践技能培养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的实验与研究。

5、关于社会环境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走访调查法。

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学生能力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2、观察研究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

3、行动研究法。

在校内分学科进行选点试验,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并在教育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4、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研究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研究大量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汲取综合一些鲜活的理念与信息,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其详细状况及发展过程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重要的变量,提供有用的概括和认识,以帮助形成假设。

6、经验总结法。

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七、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7月)

(1)学习相关理论,参与相关培训;

(2)举行教师相关理论学习研讨会;

(3)进行广泛宣传,对各专业、年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后进生名单,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访问,分析归纳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影响的行为表现;

(4)制定个案研究措施,拟订相关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

(1)分析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分析具体的心理和行为;

(2)根据计划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重点研究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影响;

(3)不断地进行阶段性总结,针对个案制定出具体措施,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4)有计划地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各种活动中,并组织教师到学生就业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学生情况,校企合作,形成合力,大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汇总分析资料,探寻出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程合理定位的方法、策略;

(2)撰写研究报告、论文,个案研究报告等;

(3)邀请教育行政领导和有关教育专家对本研究成果进行成果鉴定,形成权威性鉴定结论,逐步推广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课题研究

任务分工

高级讲师

教学研究

主持人

讲师

计算机教学

资料收集、撰写报告

讲师

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讲师

政治教学

实践研究

讲师

音乐教学

实践研究

讲师

英语教学

实践研究

九、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成果形式主要有:

1、研究报告;

2、工作报告;

3、论文;

4、优秀教案、图片、数表分析、音像资料;

5、获奖证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