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40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0 大小:17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0页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0页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2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docx

中国人大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谨此致思政1301班郑俊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622中西哲学史课程说明

由于622中西哲学史包含两门课:

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为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本

课程决定将《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西方哲学史》分开教学。

《西方哲学史》

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新编》

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科目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管理学、逻辑学专

业的逻辑哲学与逻辑史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科技哲学问题方向:

初试科目三为中西哲学

史,科目四为哲学专业综合。

中西哲学史:

1、此科目考试分两个单元:

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部分)、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部分);

2、每个单元共四道或五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

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为75

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

(二)、哲学院不指定参考书目,对其他有关考试内容或考试范围的问题不做解释。

四、课程导学

(一)哲学问题

(二)哲学史

(三)学习哲学的方法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什么?

”与“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

”追问的是哲学事实上是什么,哲学史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描述迄

今为止哲学思想的历史。

“什么是哲学?

”追问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被称为哲学,也就是说,哲学应该是什么。

哲学史并不是已成过去的材料的堆积,而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运动过程。

在长期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呈现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史就是通过对“哲学是什么”的考察来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

(2)哲学产生的条件

闲暇:

亚里士多德说:

“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有了闲暇的地

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

惊异:

苏格拉底:

“这种疑惑感是哲学家的一个标志。

哲学确实没有别的起源。

自由:

黑格尔:

“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

(3)“爱智慧”

philosoph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

它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

组:

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

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

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

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诉诸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

是人类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而不能解决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目

的以及世界观等等问题。

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理想,亦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

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信仰的对象;虽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为目标,但是由于它以信仰为前提和基础,缺乏理论上的普遍性。

哲学,像自然科学一样诉诸理性,但又像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作为其希图

-1-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实现的理想。

这是哲学所具有的一大长处。

3、哲学的特点

a、求知

哲学思考起因于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好奇或惊异,且其所思考的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但又不可

回避、源远流长但万古常新的难题。

b、诉诸于“终极关怀”

人始终带有固有的矛盾性,哲学问题油然而生。

它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理性的

存在,这就使他形成了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无限的自由境界的理想。

但这个至高无上的理想,

需要人类长久的探寻。

c、历史性与时代性

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会关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有继承也有

创新地对它们进行了回答。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富于时代特色

的、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哲学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它不仅关注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

同时也关注社会生活的现实理想。

(二)哲学史

1、“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

哲学史上存在许多种哲学,没有一种哲学可以代表所有的哲学而被成为哲学本身,所以哲

学只能是哲学史。

2、齐头并进的运动

在西方哲学史上,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代表着一条哲学运思之路,在这个方向上把追问

智慧之境界的某种方式推进到了极致,所以每一条道路都具有永恒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

可代替的。

在哲学思维的水平上,古代人与现代人至少是可以比肩并立的。

3、继承和发展

当我们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或“哲学史就是哲学”时同时意味着我们总是需要返回源头,开

辟新的方向。

也就是说,哲学史上的思想都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在前人

思想的基础上从事哲学思考。

(三)学习哲学的方法

对话的方法

学习西方哲学史不仅要了解哲学家们说了什么,更应该了解他们为什么说,也就是他们所

面对的哲学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就是

“对话”的方法。

包含的三个要素:

1、共同的话题

一方面是对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的思考。

这些难题永远不会过时,成为古今交

流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对哲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学习。

哲学问题没有极致的答案,任何一种

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解答方式,也不可能被其他所取代,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独特的

意义和价值,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2、相对而说

“对话”是一种相互之间的交流,亦即“视界交融”。

哲学解释学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所为客观存在的文本。

我们既不可能完全地将古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

人的视界之中。

但是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我们面临着和古人一样的疑问,所以在对话中我们不仅要融入

古人的思维环境中,也要抽离出来,在现实环境中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3、理解

学习哲学史一定要阅读原著(最好是原文原著),这样才能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文本使他们话语,是他们的思想表达,是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有着丰富意蕴的活生

生的有生命的存在。

-2-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因此,学习哲学史必须

深入了解形成于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或理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广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他

们作为哲学思考的基础,构成了哲学家们的“视界”。

小结:

本讲主要是对“622中西哲学史”考试科目进行总体分析,并对引入《西方哲学史》。

包括教材

分析、哲学与哲学史的涵义、哲学的特点、哲学方法。

旨在让学习者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

整体的把握。

第2讲:

早期希腊哲学

一、总述

1.本讲介绍

2.学派和代表人物

3.特点

二、考情分析

三、伊奥尼亚哲学

四、南意大利哲学

五、多元论学派

一、总述

1.本讲介绍

早期希腊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产生阶段,由于后世研究者们多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因而

被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

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宇宙论时期”或“自然哲学时期”。

2、学派和代表人物

3、特点

①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加之哲学家们的作品大多

被冠以《论自然》的名称,因此他们一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

②早期希腊哲学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

在早期自然哲学家看来,在千变万化、生灭不已的自然中一定有某种东西是不变

的,它是自然最原始的开端和始终如一的主宰,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这个东西就是“本

原”。

③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和宣称

虽然有的哲学家已经开始使用逻辑论证,但并不普遍,更不严格和精密。

④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并且以此为据,区分出不同的学派

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个地区的三个学派:

东部的伊奥尼亚学派、西部的南意大利学派、

北部的阿布德拉学派。

二、考情分析

早期希腊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产生阶段。

当时的希腊人试图摆脱宗教神话的限制,以理性

的目光探求自然的秘密。

于是,希腊人便开始了哲学思考,而这些最初的哲学思考不可避免地

带有朴素性和直观性。

因此,虽然这个时期的哲学思考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频率较低。

近5年考试中,只在2012年时,出现过涉及赫拉克利特的考点。

-3-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三、伊奥尼亚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米利都学派是在伊奥尼亚地区产生的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

创始人为泰勒斯,主要代

表人物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这个时期的哲学思考主要集中于对世界本原的追问。

1.泰勒斯

两个命题:

(1)“大地浮在水上”

(2)“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

泰勒斯所留下的这两个命题,涉及了早期希腊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即万物的“本原”问题

和自然之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或动力问题。

也就是说,在泰勒斯看来,世间万物的开端和主宰是“水”这一充满灵性的东西。

在他们看

来,最原始最古老的开端就应该是始终如一的主宰和最终的归宿。

由此可见,当时的哲学家大

多是在时间上最古老的开端这一意义上规定本原的。

2.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相比于泰勒斯来说,在思维的抽象性和解释的具体性上有一定的进展,他对本原的规定突出了本原的流动性。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apeiron),即无限定、无定

形或无规定的意思。

阿那克西曼德所说的“无定”似乎不仅指的是本原,而且是本原的性质。

一方面,它是万物

由之而来、毁灭后又复归于它的开端和主宰;另一方面,它是普遍的,富于变化的,没有固定

的形式。

阿那克西曼德还十分关注万物生成的原因问题,在他看来,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

对立的力量:

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内含着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

“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

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他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

”由于永恒的运动,对立物从“无定”中

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阿那克西曼德关于“命运”的思想已经涉及了必然性或规律的

问题,只是他还没有明确表达而已。

3.阿那克西美尼

作为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将“无定”进一步解释为“气”。

气蒸发生成火,

凝结变为风,而后形成云,再凝结形成水,继之是土,最后变成石头,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

的一切。

阿那克西美尼不仅以气的凝聚与疏散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从本原自身内部寻找运动变

化的原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经泰勒斯的两个命题合而为一。

米利都学派的三位哲人已经(虽说可能还不够彻底)摆脱了宗教神话的束缚,用自然本

身的东西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试图从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自然万物中概括出它们

统一的本原,宣告了哲学的诞生。

在他们对宇宙万物生成演化的阐释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对立和运动等的朴素辩证法

思想。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

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公开否定神创世界说,强调本原的永恒性、普遍性、流动性和秩序性。

一方面,自然万物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而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

变化是有一定的尺度的,这个尺度就是逻各斯。

2、万物根据逻各斯(logos)生成

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

这个

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而且“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逻各斯是共同的”。

逻各斯概念的引入和阐述是赫拉克利特对于哲学的一大历史功绩,对他本人的哲学和后来

-4-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逻各斯是运动变化的尺度,使只是具有了确定性;

另一方面,始终处于生灭变化之中的自然万物,和永恒不变的逻各斯构成二元论的存在。

3、对立面的同一

“相反的力量造成和谐,就像弓与琴一样。

“生与死、醒与睡、少与老是同一的”“战争史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

赫拉克利特不仅强调或的生生不息,肯定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声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

条河流,坚持运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并觉

察到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斗争,但是,最终他把和谐和统一看做运动变化的归宿。

4、自然惯于掩盖自己

赫拉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涉及了认识论问题。

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通过感官得到认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然惯于掩盖自

己,本性隐于深处,逻各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主张要正确理解感觉和语言材料,把握自然

或本性,即他所说的逻各斯。

四、南意大利哲学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以毕达哥拉斯为创始人,集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学术研究为一体

的团体。

“什么最智慧?

——数目”

“什么最美好?

——和谐”

——毕达哥拉斯

1、数是万物的本原

由于毕达哥拉斯本人及其弟子擅长数学研究,而且取得过很大的成就,所以当他们从哲学

上探讨万物本原时,便发现了数量关系乃是事物的共同属性,因而将这种不具形体的、普遍的、

抽象的“数”看做万物的本原。

数作为本原,不仅是构成事物的质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属性、状

况和模型。

2、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和谐”在毕达哥拉斯那里主要指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

于和谐。

与“无定”和“混沌”观念相比,“秩序”与“和谐”、“规定”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和

确定性。

3、灵魂学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把灵魂不朽、灵魂轮回等宗教观念引入哲学,而且在学派内部严格制

定和遵循若干宗教禁忌。

同时,他们从哲学上对灵魂是什么和如何净化灵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他们对灵魂是什么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尘埃,有的认为是和谐。

在他们看来,通过音乐熏陶

和哲学思考,可以使灵魂处于和谐状态。

(二)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其总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爱利亚学派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重心,变本原的追溯为存在的探讨,从而为本体论的产生和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们首次使用了逻辑论证方法,为哲学思想的表述确定了基

本的话语方式,最终演变为整个西方哲学主要的表达方式。

思想先驱是克塞诺芬尼,创立者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辩护者是芝诺,论证者是麦里梭。

4.克塞诺芬尼的一神思想

克塞诺芬尼对神话中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进行了讽刺性的批判,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

关于神的新见解。

首先,神是唯一的;其次,神是不动的;最后,“他全视、全思、全听。

神是唯一的、不动的、主宰一切的,这是克塞诺芬尼思想的核心内容。

5.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5-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1)两条研究的途径

真理之路:

“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

意见之路:

“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

第一条是确信的途径,它与真理同行;第二条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

两条路径的区分实际上体系那了巴门尼德对自然哲学的批判态度,其目的就是要把人们关

注的目光从现象引向常驻单一的本质。

(2)存在的特点

第一,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存在的唯一性或单一性在于它的连续性和不可

分性。

第二,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完满的。

“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

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一方面,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另一方面,存在只能由思想

把握。

“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即是说,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只是与对象的同一

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

(3)逻辑论证

“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巴门尼德认为,真正不变的只能是“存在”(“是”)。

在一个判断中(“S是P”),主词和宾词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变的唯有这个“是”。

(4)贡献

首先,两条道路或者两个世界的划分,去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其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基础。

再次,他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最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6.芝诺

芝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在于他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所作的辩护。

他的辩护,从形式上看使用的是归谬法,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论证存在单一反

对存在众多,二是论证存在不动反对存在运动。

(1)存在单一

第一,从无限大与无限小的角度论证。

第二,从有限与无限的角度论证。

(2)存在不动

第一,“二分法”。

第二,“阿基里追龟”。

第三,“飞矢不动”。

第四,“运动场”。

五、多元论哲学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四根:

火、土、气、水。

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

每个“根”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众多的

“根”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产生出可感事物,分解则是事物的消亡,整个世界处于一与

多的永恒循环中。

动力:

友爱、争吵

四种元素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在它们之外的“友爱”和“争吵”作为动力使他们分

分合合。

“友爱”是一种亲和力,靠它组合四根,形成事物。

“争吵”是离散力,由它导致事物的

分离消亡。

这两种力量大小相同。

作用相反。

2、同类相知与流射说

所有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官相接处而进入感官时,同时,当某物

-6-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适合某些通道时,感觉就会产生。

基于这种符合关系,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同类相知”说。

3、灵魂轮回说

灵魂开始处于原始的纯洁状态,但进入肉体后,沾染了血液带来的罪恶,于是便不得不历

经轮回。

(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原子与虚空

充实而坚固的是存在,空虚而稀薄的是非存在。

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或存在和

非存在。

原子不可分割,内部充实坚固,数量无限,无能为感官所感知,因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

不同而相互区别。

虚空虽空虚而稀薄,但同样实在,不同的原子只能在虚空中才能运动从而形成万物。

2、宇宙生成理论

原子在虚空中进行漩涡运动生成宇宙。

3、认识论

(1)“影像”说

当影像从外面进入感官时,感觉和思想就产生了。

(2)“约定论”

“甜和苦是从俗约定的,热和冷是从俗约定的,颜色也不例外,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

由此,他认为有两类知识:

一类通过理智得来,是真实的,可以作为判别真理的尺度;另

一类通过感官得来,是虚假的,没有能力正确地判别真假。

4、灵魂思想

灵魂是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自己运动并使他物运动。

幸福就是灵魂的安宁。

若想达到

灵魂的安宁,需要克制欲乐,淡泊名利。

小结:

早期希腊哲学一自然万物的本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哲学家们试图以自然来说明自然,开启

了人类哲学思考的大门。

但是,这种对自然的解释是建立在经验和观察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

的手段,不可避免的具有朴素直观和猜想性。

从泰勒斯发展到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达到了最

高成就,但同时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结束。

随着人类思维不断进步,思想日益活跃,人

们对社会和人自身的问题愈加关注。

第3讲: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一)

一、考情分析

二、智者的启蒙

(一)智者

(二)普罗泰戈拉

(三)高尔吉亚

三、苏格拉底

(一)认识你自己

(二)德性即知识(2010年考点)

(三)“是什么”的问题

(四)助产术

一、考情分析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由智者派的大师们开启先河,因苏格拉底而确定方向并由此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其后有柏拉图建立体系从而使之发扬光大,而亚里士多德则在批判的基础上集之大

成,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

希腊三贤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必然决定了他们也是我们考试的重点,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智者的启蒙

(一)智者

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sophistes),”原本泛指有识有才之士,但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

-7-

中西哲学史复习讲义

者”一词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

由于智者显著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都视之为批判的对象,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智者们声名狼藉,直到黑格尔才恢复了智

者的本来面目,开始比较客观地评价智者的地位和作用。

1、智者的兴起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本原问题众说纷纭,动摇了人们对获得知识的信

心。

再加上,雅典民主制赋予话语较高效力性。

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及国家权力的关键。

广泛的社会需要决定了智者的产生和兴起。

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

2、智者的贡献

智者的兴起不仅应和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也是哲学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转向对社会现

象的好奇的产物,他们通过集会演讲、法庭辩论等形式,在给学生传授修辞学、论辩术以提高

他们论辩技巧和获胜能力的同时,贯穿了批判迷信、鼓吹怀疑的思想内容,客观上起到了社会

启蒙的思想解放作用。

智者们对哲学、逻辑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3、智者的缺陷

由于智者运动具有“求胜不求真”的鲜明特色,与真正的“爱智之人”所理解的“智慧”大相径

庭,所以发展到后来,便逐渐蜕变为典型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变成了不顾事实、玩弄文字

游戏的诡辩,因而遭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谴责。

(二)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81——前411年)生于阿布德拉城。

著作有《论真理》、

《论神》、《论相反论证》,但均已遗失,后人研究其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和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等人的记载。

两个著名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1、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记载:

“他(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

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由于缺少其本人的直接著作为判别依据,我们只有尊重古人的理解。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等人在不同的著作中多次提到,普罗泰戈拉所说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

按照

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食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

这一命题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虽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它是西方

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

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2、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这一命题可以看做普罗泰戈拉的方法论原则。

在他看来,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

正确的,都可以提出与任何理论相对立的说法。

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作为方法论原则,不仅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