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14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前言

XX市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氯气。

为搞好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是我厂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确保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规定,特制定XX自来水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确保XX县自来水厂的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XX县自来水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7.《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9.《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1.《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1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2.2文件依据

1.XX市自来水厂安全评价报告

2.XX市自来水厂相关技术资料

2.3术语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三、编制内容

3.1基本情况

3.1.1企业概况

XX省XX市自来水厂位于XX市(XX区)XXXX,北距XX市20公里、西距XX100公里、东距XX市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一水厂始建于一九八二年,占地面积约165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花园式工厂。

日供水能力由建厂初期的2500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0000立方米。

现有职工264人(其中:

退休职工41人)。

拥有工程技术人员30多名。

一水厂资产总额1776万元。

供水普及率为90%,直径100毫米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网总长度达近100公里。

管材主要有砼管、铸铁管、钢管、PVC管,球铁管、玻璃钢管等。

由于老城区管网建设较早,管网存在着管径偏小,老化严重,漏损较大,水量水压难以保证等难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亦给自来水厂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的工业园区崛起以XX-XX-X高铁XX站的建设以及私营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XX县城用水量将会明显上升。

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要。

XXX政府1997年开始筹划建设二水厂,1999年完成项目工程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近期5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0万立方米/日,工程计划预算总投资为8541.35万元。

二水厂总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其中净水厂占地42000㎡左右,取水厂占地8000㎡左右。

净水厂区位于县城北部。

取水泵房建在距县城23公里的XXX水库库区,沿途采用直径800和1000毫米砼管道输送源水。

该项目工程于2007年正式实现通水。

二水厂的建成,将大大抬升城市供水能力和品位,是XX县城市供水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生产所用的消毒剂是氯气,氯气属于危险化学物品,氯气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爆炸、人员中毒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3.1.2平面布置、周边道路及气象状况

厂区分生产区(加药间、加氯间)、制水构筑物、中控室、化验室等区域。

厂前道路与全谭路相接,交通便利,道路顺畅。

企业周边环境图见附件(附:

图1.周边环境及道路交通)

XX市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热同季。

(1)气温

年平均温度:

15.1℃

最冷月平均温度:

1℃

最热月平均温度:

28.0℃

极端最高温度:

41.3℃

极端最低温度:

-19.4℃

(2)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

934.1毫米

年最大降雨量:

1559.5毫米(1956年)

年最小降雨量:

442.1毫米(1968年)

日最大降雨量:

216.7毫米

连续降雨量最多天数:

10天(1954年7月)

(3)气压

最高月平均气压:

1025毫巴

最低月平均气压:

1003.3毫巴

(4)湿度

最大月相对湿度:

79.9%

最小月相对湿度:

68.0%

(5)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

全年最小风频:

西风

历年平均风速:

2.1米/秒

月平均风速:

2.5米/秒

最大风速:

19.5米/秒

(6)其它

最大积雪厚度:

0.35米

全年日照时数:

2200小时

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1.05

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1.危险目标的确定

按使用功能区分,厂区内可划分为制水生产区(含加药间、加氯间)、中控室和化验室。

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确定以下危险场所为我企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并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目标、2号目标、3号目标……等,按预想事故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排列如下:

1号目标:

加氯间;

2号目标:

化验室;

3号目标:

变配电房

根据危险目标发生事故部位、级别、可能波及的范围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加氯间在生产场所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有1只液氯钢瓶,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可知,构成了重大危险源。

加氯间建筑高度7.5米,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存放最多3瓶液氯(3吨),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企业总平面布置及危险目标分布情况详细见:

附图2.

3.2.2危险特性

生产过程使用和贮存的化学品多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

所以任何每个危险目标都存在着中毒或化学灼伤等危险特性。

液氯:

⑴物化特性: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

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⑵健康危害性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侵入途径:

吸入。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人吸入LCLo:

500ppm/5M。

大鼠吸入LC50:

293ppm/1H。

小鼠吸入LC50:

137ppm/1H。

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

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90mg/m^3,可致剧咳;120~180mg/m^3,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300mg/m^3时,可造成致命损害;3000mg/m^3时,危及生命;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

中毒机理:

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

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

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

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用中毒模型计算后果分析可知,当充装量为1吨的1只液氯钢瓶发生破裂时,在半径31.5米范围内人吸入5~10分钟可致死;若按照吸入0.5-1h致重病的浓度0.0035-0.005/%计算,可得到的暴露区域半径为92.9米;若按照车间最高容许浓度1mg/m3计算,可得到有害气体暴露区域半径为446米。

项目中存在充装量为1吨的液氯钢瓶的场所存在液氯钢瓶爆裂的危险性。

结合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涉及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生产技术楼与液氯钢瓶的存贮点距离均大于30米,但均在92.9米范围内,因此在发生液氯钢瓶发生大量泄漏或爆裂时,生产厂区半径31.5米范围内的人员吸入5~10分钟可致死;在办公场所如生产技术楼的人员有中毒的可能性。

本企业在使用液氯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氯设备,配备余氯吸收装置和泄氯报警装置,所选择的工艺为成熟工艺,项目在设立的同时通过了环境评价,正常情况下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主要工艺设备的主要危险特性见下表:

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在各危险目标周围设置有消火拴、消火箱、防毒面具、氯气吸收装置、泄氯报警装置等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和个体防护设施。

危险目标周围相应灭火、防护、抢救器材数量、分布情况如下:

1.抢救、防护用品、器材配备表

名称

种类

常用数

备用数

防毒面罩

防毒面具

与作业人数相同

每10个操作工备3个

防毒口罩

与作业人数相同

隔离式防毒面具

送风隔离式面具

与从事紧急作业人数相同

(2具以上)

隔离式氧气面具

防护服

橡胶或乙烯材料

与作业人数相同

防护手套

与作业人数相同

防护靴

与作业人数相同

工作服、手套、工作鞋

防酸、碱

与作业人数相同

余氯吸收装置

氯气

液氯库4只探头

生产装置区每台磅称处配探头一只

 

泄氯报警装置

碱液

4个

 

 

 

2.灭火设施配备表:

序号

器材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摆放位置

1

消防栓

地上式

1

车间

2

水龙带

Φ100

120m

车间

3

水枪

(其中一只为雾状水)

2

车间

4

干粉灭火器

MFZL2

2只

变配电房

5

干粉灭火器

MFZL2

2只

发电机房

6

干粉灭火器

MFZL2

4只

生产技术楼

 

3.4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3.4.1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及设置

应急救援机构由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企业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常设机构。

其组成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生产科长

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

生产车间主任

2、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需要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均为指挥部成员。

现场总指挥∶厂长(厂长外出时由副厂长担任)

副总指挥∶副厂长

指挥部位置∶办公室

 3.4.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

①制定和修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②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训练和演习;检查各项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

③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④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发布和解除各项命令;

⑤负责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以及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⑥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妥善处理事故并总结经验教训。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职责

①总指挥:

负责指挥协调全企业的各类应急救援工作;

②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救援的具体协调工作,遇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的职责。

③消防队长:

在事故现场负责灭火、救护以及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等工作的指挥;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情况;

④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

在事故现场负责设备抢修、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及水电供给等工作的指挥;

⑤生产科长: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分析、事故处置工作的技术问题的解决;

⑥车间主任: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3.4.3应急救援专业队的组成和分工

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见《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表》(见附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专业队。

各专业队的组成及任务分工如下:

①消防队:

队长:

消防队长;担负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利用自备的各类消防设备对工厂内发生的火灾实施灭火和进行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流出以及扩散的活动。

②保安急救队:

队长:

专职安全员;

1.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2.当企业内灾害或事故发生时,负责维护出入企业的车辆及人员的秩序并禁止无关的外部人员进入企业;还要负责协助对负伤者进行应急处置和运送。

③环境污染防止队:

队长:

生产科长;灾害或事故发生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或剧毒化学品向外流出和扩散。

④抢险抢修队:

队长:

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主要为1.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2.设备抢修作业.3.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灾害发生时要留守在各自的岗位,对火星加以警戒防止火灾造成二次灾害;并及时切断电源和关停还在运转的机械设备。

⑤疏散引导班:

队长:

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

紧急事态发生时,引导没有参与防灾对策组织活动的从业人员到安全场所疏散待命。

⑥医疗救护组:

队长:

办公室主任;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进行防化防毒处理.

注意:

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培训,使其在发生化学品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3.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3.5.1自动报警装置

生产车间安装有毒气体探测器,一旦发生泄氯将会自动报警。

为了作好事故的报警工作,我企业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合适的报警反应系统;

·各种通讯工具应加强日常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

·联络图和联络号码要置于明显位置,以便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对工人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包括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

3.5.2通讯联络方式

①联络组预先将各应变小组成员、厂外支持应变组织、各政府单位、医疗咨询等联系电话收集制成表格置于明显场所,便于紧急联系。

②依指挥官命令或紧急通报程序判定紧急通报与通报对象(1、内部紧急情况下外界求援联系。

2、向上级及有关机关通报)。

③紧急联络电话除紧急事故联系外,应保持畅通,无线电对讲机应保持可用状态,防止公用系统失效,电话无法联系。

1、内部联络:

①通常早8:

00~17:

00:

发现危险并判断需要紧急援助时,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当班班长或车间主任或生产科长报警。

②通常17:

00~次日早8:

00以及休息日:

发现危险并判断需要紧急援助时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当班班长报警。

当班班长立刻向生产科长或总经理报警。

若事态处于非常紧急时可拨打火警电话119或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外部消防队或急救中心给予紧急援助。

③无论在任何时间,车间主任或生产部长接到事故报警后,都必须立刻向总经理报告。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内部联系电话:

组成

姓名

企业职务

联系电话

组长

 

厂长

 

副组长

 

副厂长

 

组员

 

消防队长

 

组员

 

生产科长

 

组员

 

专职安全员(兼消防副队长)

 

组员

 

生产车间主任

 

2、外部联络

外部的通讯联络主要依靠电话系统。

和外部机构的联系除必须立即联系外,应由厂长指定专人进行。

但在休息日或通常17:

00~次日早8:

00的时间段,现场负责人可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直接拨打外部求援报警电话,以求迅速得到外部救援。

在事故处理过程,为保证能向所有机构提供一致的信息和便于保留联系记录,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指定专人与政府有关机构进行联系。

 

应急救援小组外部救援力量及联系电话:

序号

外部组织机构

联系电话

1

XX县消防队

火警119

2

XX县急救中心

120

3

XX县报警中心

110

4

XX县安监局

XXXXXXX 

5

XX县疾病控制中心

 XXXXXXX

7

XX县环保局

XXXXXXX 

8

XX县人民医院

XXXXXXX 

 

3.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别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3.6.1火灾事故的处置

有火灾发生时,确认起火点的情况后要迅速联络有关人员,消防队开始灭火行动。

发现火灾并正确判断经初期灭火活动一般就可以将火扑灭,且着火点与附近的灭火器之间有报警装置时,要先按响报警铃,再拿灭火器实施灭火,同时要大声呼喊求助;若着火点与附近的灭火器之间没有报警装置时,迅速拿灭火器实施灭火,同时要大声呼喊求助。

 发现火灾并判断只经初期灭火活动不可能将火扑灭时,应立即按响警铃通知全厂,并迅速向岗位负责人报告情况,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防止火势蔓延。

加氯车间火灾事故处置

加氯间严禁摆放任何可燃物,一般不会有火灾事故发生。

3.6.2泄漏事故的处置

危险化学物品泄漏、流出事故发生时,要迅速采取防止措施,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对附近工厂和居民的影响以及防止向周围环境扩散。

若发现生产现场、管线和仓库有危险化学物品泄漏,流出、且认为只要经过初期对应即可阻止泄漏和流出时,应立刻采取措施阻止泄漏源,并向近处的人求救,同时向上级报告,然后将泄漏出的危险物清除。

若发现泄漏,流出的状况严重,自己无法处理时,应立刻向近处的人大声呼喊求救并按响警铃报警,同时采取防止发生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处置:

处置氯气泄漏事故应在掌握氯气泄漏情况及风向、风速、地形与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方可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①划定警戒区

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氯气是按重气云扩散。

当扩散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空气的不断进人和温度的升高,紊流扩散逐渐占优势,这时属于中等密度云扩散,扩散范围难以立即预测。

并根据当时的风速、风向、地形及建筑物的状况,依据便携式氯气气体检测仪检测结果随时调整警戒区的范围。

在警戒区设置标识牌,并设立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及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进人。

温度的升高,紊流扩散逐渐占优势,这时属于中等密度云扩散,扩散范围难以立即预测。

并根据当时的风速、风向、地形及建筑物的状况,依据便携式氯气气体检测仪检测结果随时调整警戒区的范围。

在警戒区设置标识牌,并设立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及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进人。

②排险

堵漏:

原则上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一切作业、改变工艺流程将泄漏源切出,将泄漏部位隔离。

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泄漏口,制止物料进一步的泄漏。

化学反应排险:

可利用天车或人工方法将泄漏的钢瓶浸人到大量碱液(碱量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的事故池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无挥发性的物质。

③现场救护

尽快使染毒者脱离接触,进人空气新鲜地带。

如果皮肤接触了污染物,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到安全地点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对严重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地方(事故地点的上风口处),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对中毒人员最好用担架抬走,减少体力消耗,并注意保温。

对呼吸困难的,用呼吸机或吸氧。

3.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3.7.1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和撤离

①在外部消防救援队到达之前,事故发生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员判断靠自身力量已无法控制事故蔓延时,要立刻通知并清点所有在事故现场的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集合;及时对撤出人员进行清点并记录。

②外部消防救援队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时,除留下现场指挥员和一到两名主要人员配合外部消防救援队的工作外,其余人员应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到安全地集合,要及时对撤出人员进行清点并记录

3.7.2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发生紧急事故时,非事故现场的人员如不属于应急救援专业队的队员,要立刻到安全地集合、签名并要在安全地点待命等候,疏散区域由初期隔离和保护行动距离图进行疏散,往泄漏源上风方向疏散。

直到紧急救援警报解除。

3.7.3事故报告规定

事故现场的指挥员,要及时将紧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前、后的情况向指挥部报告。

3.8危险区的隔离

3.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