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04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docx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

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策略

  [摘要]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它包括物流循环化、物流减量化、物流绿色化、物流低碳化等基本发展模式。

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等路径来保障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5)02-0089-04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

“新常态下我国新型物流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编号:

JD13YB16)。

  [作者简介]梁爱文(1974―),湖南娄底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及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按照现代生态学基本原理,遵循现代生态学基本规律,采用现代生态化创新技术,促使自然物流、经济物流、社会物流有机融合,满足生产生活对优质高效物流的需要,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是现代物流代替传统物流,不断获得物流生态效益、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相包容和最优化的过程。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当前应用形态主要有循环物流、低碳物流、绿色物流、逆向物流、精益物流、敏捷物流等形式。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除了拥有物流基本功能之外还有自身的核心功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证安康、促进和谐,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物质变换的良性运行是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核心功能。

  一、生态文明型物流是

  现代物流发展的时代诉求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

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

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

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

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二、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1.物流循环化模式。

循环物流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为一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

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

  2.物流减量化模式。

物流减量化的内涵蕴含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其经济内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经济成本;而生态内涵则指为减少对自然物流的损害,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尽可能采用能够减少物的人为流动的方案或方式,减少自然物流转入经济物流的资源量和由经济物流系统进入自然物流的废物量。

物流减量化包括物流实物量的减量化和物流价值量的减量化,两者缺一不可。

物流减量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的流动总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具体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物流的总实物量下降;采取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促进物流减量化;通过改变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进行适度消费等重要举措来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

  3.物流绿色化模式。

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物流主要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的绿色化两个层面进行。

一是供应链管理层面的绿色化,包括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绿色化。

二是运作层面的物流功能环节绿色化,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绿色化要求对这些功能环节进行绿色化运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

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既定的范围,并促进有效物流资源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绩效。

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从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最优化。

可从物流动力源上实现低碳化,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动力源上占的比重,优化物流能源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合理布局货运网点、配送中心,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从物流末端上采取补救措施等。

  三、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路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生态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业、跨区域、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的特征,只有通过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而牺牲社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法规制定。

政府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规律、适应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业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彻底扫除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障碍。

对当前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物流“新常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其次,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

政府要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

政府在依法决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的政绩观。

再次,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生态资源的低价或无偿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促进物流运作的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应明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权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以价格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还要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

一是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企业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而对改善环境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实行绿色财政政策。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

在政府间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

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形成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绿色财政政策。

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

契合绿色价格机制与生态产业政策,为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车站、空港、码头、各类企业的仓库与货场等)和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信息和通信线路等)有机配置而成的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功能的场所或设施的实体网络。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及其落实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

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保证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

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细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既要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要强化规划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

政府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时要尽量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时主要体现在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做适当的补充建设,关键是与其他物流组织配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网络化重组、整合和优化使用,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过自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物流运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日趋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驱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续地科技创新,尤其生态化技术体系是其关键支撑,它可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要注重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

生态化基础技术是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等。

生态化基础技术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牵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要为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基础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公共服务。

注重生态化物流技术创新。

生态化物流技术涉及物流设施、设备、工具及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等技术的生态化。

一是进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它包括物流术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物流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

二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要通过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发展物联网,使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透明化。

三是把生态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

这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综合知识,还要熟悉生态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借鉴循环、绿色、低碳物流管理先进经验,提高生态化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形态,其本身又有多种表现形态,公众对其认识模糊不清。

这都表明我们对生态文明型物流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型物流观念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型物流知识,让企业知道承担负外部性的成本是应尽的义务;让消费者懂得离开生态文明型物流就无法保证绿色健康消费品的获得。

其次要加大政府为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所出台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那些激励性政策要让企业、公众知晓,充分发挥政策的溢出效应。

  在物流系统中,人力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它是物流系统要素的整合者,是系统优越性的创造者,是系统功能的决定者。

人才是任何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创新源泉,因此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物流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大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破解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难题。

根据上海、武汉、深圳三地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学历偏低,59%以上的人员为技校、职高或中专学历,高职高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2%左右,具有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历的人数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在从事仓储等物流业务。

当前,在国家作出总体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采取举措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官产学研精诚合作与相互促进,深化研究绿色循环低碳物流理论,加速把相关理论应用到生态文明型物流实践。

同时,要加大对现代物流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层次培养一大批能够满足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廖福霖.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123.

  [2]李艳波.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物流的实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10(5):

68.

  [3]高彩云.绿色贸易壁垒二重性之积极作用分析[J].企业经济,2004(9):

76.

  [4]王桂花.循环经济与循环物流作用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3(3):

107.

  [5]李东光.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11

(2):

90.

  [6]张丕景.物流减量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9.

  [7]AlanMcKinnon.GreenLogistics:

theCarbonAgenda[J].ElectronicScientificJournalofLogistics,2010(3):

52.

  [8]梁爱文.物联网环境下云南省物流业发展探究[J].价格月刊,2013(12):

89-90.

  [9]郑凯,朱煜,汝宜红.低碳物流[M].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46.

  [10]刘丽英.大型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战略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

2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