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课文.docx
《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课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课文
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课文
亲爱的女儿:
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
今天你整整十四岁了。
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
你问我:
“爸爸,什么是爱情?
”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的益发欢快。
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
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十四岁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
什么是爱情?
每个人对他的理解各不相同。
每个男青年,当他们已萌发成年男人的气质时,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现在,亲爱的女儿,我给你的信再不是从前那种信了。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能平静。
在我少年和进入青年早期的时候,祖母玛利亚是我最亲近的人。
她真了不起。
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诚实的东西应该都归功于她。
她在战前去世了。
是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
有一次,在初秋宁静的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下,望着向温带飞去的鹤群,我问道:
“奶奶,什么是爱情?
”
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
她那双乌黑的眼睛显露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不知为什么,她用一种特别的,从未有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什么是爱情?
……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
‘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
’上帝对他们说道:
‘我去忙自己的事了。
一年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形。
’
“刚过一年,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就来了。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
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
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熟睡的婴儿。
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这是什么呀?
’他向大天使加夫里拉问道。
“'这是爱情。
’
“'爱情是什么意思?
’
“大天使无可奈何地耸耸肩。
上帝走到男人和女人面前追问他们,什么是爱情。
可是,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
于是上帝勃然大怒。
“‘好呀!
看我不惩罚你们才怪!
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
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存着什么东西,该死的人……’”
“上帝为什么要发怒呢?
”我问了奶奶一句。
“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你还是往下听吧!
五十年后上帝同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了。
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
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这是什么?
’他问大天使。
“‘忠诚。
’大天使答道,但还是解释不清楚。
上帝怒不可遏。
“‘你老得还不够快吗?
该死的人,你活不了多久了。
我还要来,看看你的爱情还能变成什么样!
’
“三年以后,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到这里。
一看,有个男人坐在小土丘上。
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但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
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了,还含有别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
’他问大天使。
“‘心灵的追念。
’
“上帝手抚胡须,离开了小土丘上的老头儿。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
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深地思索着离去了。
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这就是爱情,小孙子。
爱情,它高于上帝。
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
这就是爱情,亲爱的女儿。
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
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不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致女儿的信》知识点
一、知识讲解
生难字
幼稚(zhì)嬉戏(xī) 一抔(póu)
繁衍(yǎn)伫立(zhù)繁殖(zhí)
曙光(shǔɡuānɡ)忐忑(tǎntè)
勃然大怒(bó) 怒不可遏(è)
多音字
①处(chù)处所(chǔ)处罚
②刹(chà)刹那间(shā)刹车
③宿(xiù)星宿(xiǔ)住一宿④提(dī)提防(tí)提高
巧记提示:
①当动词讲时读“chǔ”,当名词讲时读“chù”。
(词性巧记法)
②当动词讲时读“shā”,其他情况读“chà”。
(词性巧记法)
③指天上的星星时读“xiù”(星宿),表示时间时读“xiǔ”(住一宿、半宿),其他情况都读“sù”(宿舍、住宿、宿愿)。
(语义巧记法)
④在野外要提(tí)高警惕,时刻提(dī)防野兽的袭击。
(语境巧记法)
形近字
①锥(zhuī)锥子椎(zhuī)腰椎
②蒂(dì)根深蒂固缔(dì)缔造
③杯(bēi)杯子怀(huái)怀念
④贮(zhù)贮藏伫(zhù)伫立
巧记提示:
②声旁“帝”,形旁“讠”“纟”“艹”。
(形声字巧记法)
③用手(扌)捧起一抔土,心(忄)里怀念故乡人。
(部首巧记法)
④人(亻)伫窗前看风景,贮藏宝贝需仔细。
(部首巧记法)
近义词
繁衍 繁殖
同:
都有“产生新个体”的意思。
异:
“繁衍”指繁殖衍生,逐渐增多或增广,语义较广,多用于书面语。
如:
人类的繁衍生存离不开水。
“繁殖”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口语色彩更浓一些。
如:
生物都有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勃然大怒 怒不可遏
同:
都是形容词,都有“发怒”的意思。
异:
“勃然大怒”除表示大怒外,还有骤然发怒的意思。
如:
听到这个消息,他勃然大怒。
“怒不可遏”表示发怒的情绪要比“勃然大怒”深。
如:
他怒不可遏地颤声表示反对。
重点词
忐忑:
心神不定。
宿愿:
同“夙愿”。
一向怀着的愿望。
伫立:
长时间地站着。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化为乌有:
变得什么都没有。
形容全部丧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
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惊慌不已:
形容十分害怕慌张。
怒不可遏: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主旨把握
这封书信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真正含义:
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的需要,爱情中包含“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这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表现了作者对女儿的理智而深沉的父爱。
段落结构
心灵的追念
重难探究
1.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却说到了少年时祖母所讲的故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把自己的经历和对爱情的感悟,通过神话故事来告诉女儿,既具有亲和力,容易让女儿接受,产生心灵的共鸣,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解释得生动形象,使女儿理解爱情的深刻内涵。
此外,爱情在神话故事的笼罩下也显得更加美好、神圣,富有趣味,引人入胜。
2.上帝先后三次看到爱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
他的态度变化说明了什么?
上帝由“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到“深深地思索着离去了”;他的态度变化说明“爱情,他高于上帝。
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
3.父亲与女儿讨论爱情问题,为什么选择书信的形式?
其一,“书信”是一种交流形式。
父亲与女儿讨论爱情问题,选择书信,亲切自然,娓娓道来,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家书”显现着父女深厚真挚的感情。
父亲用一颗爱心来给自己心爱的女儿谈一谈爱情的问题,是很感人的。
其二,爱情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深奥,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书信能把当面不好言说或不便言说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思维梳理得更有条理性,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得更为细腻、感人。
表达技巧
1.前有暗示,后有点睛,构思颇具匠心。
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和对爱情的感悟来教育人,感染人,说服力强。
故事开头说,上帝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子孙;最后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
”“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前后对比,凸显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
2.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每次描写都很细腻。
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好呀!
看我不惩罚你们才怪!
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
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存着什么东西,该死的人……”“你老得还不够快吗?
该死的人,你活不多久了。
我还要来,看看你的爱情还能变成什么样!
”有传神的神态描写:
“勃然大怒”“怒不可遏”“伫立凝视”。
还有上帝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描写:
“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
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个熟睡的婴儿。
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
”总之,不管是语言、神态还是景物描写,每一处都精细刻画,给故事增添了感染力。